纬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89654阅读:1212来源:国知局
纬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纬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织造方法技术领域。由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各自的纬纱与经纱交织循环而成,纬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三个系统的纬纱可同时渐变显色,且表纬渐变并全遮盖中纬和里纬,渐变最大显色组织数为[(N?J)+(N?3)(N?1)]×3,渐变级别数≤最大显色组织数。将发明应用于提花织物织造,具有能够满足织物表纬影光渐变且全遮盖中纬和里纬的特点。
【专利说明】
纬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织造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玮重结构提花织物是纹织物中品种和花色变化最丰富的典型产品,受传统设计装造和结构设计方法的限制,传统玮重提花织物在设计效率和色彩表现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数码提花织物分层组合设计模式的提出为提花织物结构和产品创新奠定了基础。
[0003]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传统玮重提花织物结构单一、设计效率低、色彩表现力不佳等缺陷,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织物表玮影光渐变且全遮盖中间玮和里玮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织物表玮对中间玮和里玮具有全遮盖的效果,同时满足组织结构交织平衡的技术要求,可大批量生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由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各自的玮纱与经纱交织循环而成,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三个系统的玮纱可同时渐变显色,且表玮渐变并全遮盖中玮和里玮,渐变最大显色组织数为[(^) + (^3)0-1)]乂3,渐变级别数彡最大显色组织数,其中,N为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玮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8]所述的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相等或互成为整倍数关系。
[0009]一个循环中,所述的表玮的玮浮长或玮浮点数大于中玮和里玮的玮浮长或玮浮点数。
[0010]织物表面三个系统的玮纱单独渐变显色,其余玮纱背衬对表玮显色不产生影响,且设计题材不受限制。具有该特征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具体为:
[0011 ] (I)玮三重全遮盖结构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设计方法
[0012]玮三重全遮盖组织设计包括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设计,全遮盖组织设计根据不同织物的设计要求,选择所需的不同组织,
[0013]①确定中间组织和里组织(中间组织B,里组织C),根据玮重组织的遮盖原理设计表组织A,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有效选择范围为原组织中的斜纹或者缎纹,经、玮组织循环数相同为N,N在5到48之间,对应的组织循环在5X5到48X48之间;
[0014]②表组织A的玮浮长或玮浮点数大于中玮和里玮的玮浮长或玮浮点数,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相等或成整倍数关系;
[0015](2)全遮盖技术点的设计
[0016]①根据中间组织B、里组织C的组织特征,对A进行全遮盖技术点(类似一种组织)的设定,方法是将C的最后一玮移至第一玮,再将变化后的组织C的玮点叠合到组织B上;
[0017]②在不破坏全遮盖技术点的情况下设计一组表层影光组织,为了不切断表玮玮浮长而影响织物表面显色效果采用横向过渡加强组织点,
[0018]当M= N时,显色组织的数目最小,为(N-J)个,
[0019]当M=I时,显色组织的数目最大,为(N-J)+ (N-3)(N_1)个,
[0020]N表示组织循环数,M为影光组织组织点加强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玮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0021 ] (3)玮三重全遮盖结构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应用组合
[0022]①据设计要求选择计算机数码图案,所设计的计算机数码图案是位图模式,图案由三种色彩构成,在每个色彩上进行影光渐变设计,影光渐变的级别数要小于或等于最大显色组织数,形成具有三种影光渐变效果的数码图案,数码图案最大的色彩数为[(N-J) +(N-3)(N-1)] X3,三种渐变色效果在数码图案中不能形成重叠;
[0023]②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得到甲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24]③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里组织C需调序,将里组织C的最后一玮移至第一玮,得到里组织D,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D,得到乙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25]④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均需调序,将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的最后一玮均移至第一玮,得到中间组织E和里组织D,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E,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D,得到丙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26]其中,乙玮和丙玮显色时三玮之间的遮盖顺序产生了变化,若不调序会产生“漏底”现象,达不到全遮盖的技术要求,调序后得到的组织仍是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相同的标号(如③④中里组织D)仍是同一组织。
[0027]⑤将玮三重数码图案中的三种渐变色分别对应甲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乙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丙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处理后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将每种渐变色与对应的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组合结构进行替换。
[0028](4)根据全遮盖结构特征,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结构的最大显色能力与基础组织循环成正比,最大显色数目为:[(N-J) + (N-3) (N-1) ] X 3,N表示基础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玮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0029](5)检验方法
[0030]该方法可以在织物设计和试样前检验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有效性,也就是检验全遮盖技术点的有效性。
[0031]方法是:用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中间组织和里组织进行组合;如果满足表组织在织物表面显色时,中间组织和里组织对表组织显色不产生任何影响,就说明所有表层影光组织按上述实施方法与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组合都满足全遮盖的技术要求,并且可在织物表面表现影光组织的渐变效果,且不受设计题材的限制;
[0032](6)该发明的生产应用
[0033]将玮三重织物组合结构图加上选玮信息,设定合适的经玮密度,选择一组丝线做经线,三组彩色丝线做玮线,可直接用于设计生产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
[0034]应用该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可开发出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织物结构中的三个系统的玮纱同时参与渐变显色,织物表面可达到三种色彩渐变效果,最大显色数目为[(N-J) + (N-3) (N-1) ] X 3,N表示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玮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中间组织和里组织对表组织的显色不会产生影响,其显色效果可以通过简单方法验证,在该发明技术方案约束下,设计的数码图案中的三组渐变效果可以任意穿插,可以用于开发新颖的玮三重全遮盖数码提花产品。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表组织A、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及表组织A的全遮盖技术点的设计示意图;
[0036]图2为以表组织A为基础的最少玮三重全遮盖影光显色组织图(一次加强组织点为组织循环数);
[0037]图3为图2中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和第二个组织图之间增加为最大组织数的示意图(一次加强组织点为I);
[0038]图4为里组织C、表组织、中间组织B沿玮向由下到上I: I: I组合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中间组织B、里组织C、表组织沿玮向由下到上I: I: I组合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中间组织E的设计示意图;
[0041 ]图7为里组织D的设计示意图;
[0042]图8为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与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沿玮向由下到上1:1: I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3]图9为表层组织库中最后一个组织与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沿玮向由下到上1:1: I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为里组织D、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中间组织B沿玮向由下到上I: I: I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5]图11为玮三重里组织D、表层组织库中最后一个组织、中间组织B沿玮向由下到上1:1: I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6]图12为中间组织E、里组织D、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沿玮向由下到上I: I: I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7]图13为玮三重中间组织E、里组织D、表层组织库中最后一个组织沿玮向由下到上1:1: I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8]图14为本申请所形成全遮盖提花织物结构的局部效果;
[0049]图15为本申请所形成全遮盖提花织物实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实施例以20枚玮缎为表组织的组织设计为例,详细说明该发明的实施方法。[0051 ] 1.图1中,选择5枚3飞经缎为中间组织,10枚3飞经缎为里组织,确定组织起始点为左下角(经,玮)=(4,I)的组织为中间组织B,组织起始点为左下角(经,玮)=(4,I)的组织为里组织C;选择20枚7飞玮缎为表组织,根据全遮盖要求,确定组织起始点为左下角(经,玮)=(I,I)的组织为表组织A。根据玮重结构的遮盖特点,进行全遮盖技术点的设定:方法是将C的最后一玮移至第一玮,再将变化后的组织C的玮点叠合到组织B上,起始点为(4,1)。
[0052]2.图2中,以表组织A为基础设计一组影光组织,影光组织的组织点加强可以选择1-20之间的各种数值。本例为表述方便,采用N=R = 20点加强,向右加强,加强时应使组织点尽可能连续,当遇到全遮盖技术点时,跳过不增加。形成一组(N-6) = 14个表层影光组织。
[0053]3.图3中,表示采用M=I的加强方法(第一个和第二个组织之间,其他类同),可得最大影光显色组织的数目为[(N-J) + (N-3) (N-1) ] = 14+323 = 337个。
[0054]4.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由下到上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得到甲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55]5.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由下到上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如图4,会产生“露底”现象,里组织C需调序,将里组织C的最后一玮移至第一玮,得到里组织D,如图6,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D,得到乙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56]6.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由下到上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如图5,会产生“露底”现象,如图6-7,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均需调序,将中间组织B的最后一玮移至第一玮,得到中间组织E,将里组织C的最后一玮移至第一玮,得到里组织D,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E,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D,得到丙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57]7.图8-9中,用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中间组织B、里组织C进行组合验证。
[0058]8.图10-11中,用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中间组织B、里组织D进行组合验证。
[0059]9.图12-13中,用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中间组织E、里组织D进行组合验证。
[0060]10.设计的数码图案是计算机位图模式,数码图案由三种色彩构成,图案题材不限,在每种色彩上再设计影光渐变色,影光渐变色的级别等于或少于最大显色组织数,形成具有三种渐变色效果的数码图案,三种渐变效果在数码图案中不能形成重叠,数码图案最大的色彩数为
[0061][(N-J) + (N-3)(N-1)] X3 = 337 X3 = 1011 ο
[0062]11.将数码图案中的三种渐变色分别对应甲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乙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丙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每种渐变色只对应一个组织库中的组织,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每种渐变色与对应的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组合结构进行替换,图14是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结构的局部效果。
[0063]12.将玮三重渐变织物组合结构图加上选玮信息,设定经密和玮密114 X90,选择一组丝线做经线,三组彩色丝线做玮线,可以设计和生产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织物表面包括三个色相的渐变显色效果,织物效果图如图15所示。
[0064]玮三重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可以进行简单的验证,验证结果显示组合后该结构满足表玮全遮盖中玮和里玮的要求,说明任意表组织与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组合都满足全遮盖的技术要求。实施例证明,只要表组织的全遮盖技术点不被破坏,技术发明实施方法设计的织物结构具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背衬不显色的特点,并适用于任何题材的计算机图像。
[0065]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由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各自的玮纱与经纱交织循环而成,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三个系统的玮纱同时渐变显色,且表玮对中间玮和里玮具有全遮盖的效果,渐变最大显色组织数为[(N-J) + (N-3)(N-1)]X3,渐变级别数彡最大显色组织数,其中,N为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玮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组织与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相等或互成为整倍数关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一个循环中,所述的表玮的玮浮长或玮浮点数大于中玮和里玮的玮浮长或玮浮点数。4.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玮三重全遮盖结构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设计:选择所需的表组织A、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确定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根据玮重组织的遮盖原理设计表组织A,经、玮组织循环数相同为N,N在5到48之间,对应的组织循环在5X5到48X48之间; (2)全遮盖技术点的设计:根据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的组织特征,对A进行全遮盖技术点的设定,方法是将C的最后一玮移至第一玮,再将变化后的组织C的玮点叠合到组织B上;同时采用横向过渡加强组织点的方式,设计一组表层影光组织; (3)玮三重全遮盖结构表组织和中间组织及里组织的组合: ①据设计要求选择图案,图案由三种色彩构成,在每个色彩上进行影光渐变设计,影光渐变的级别数要小于或等于最大显色组织数,形成具有三种影光渐变效果的数码图案; ②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得到甲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③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里组织C需调序,将里组织C的最后一玮移至第一玮,得到里组织D,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D,得到乙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④确定甲玮、乙玮、丙玮沿玮向1:1:1交替排列,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B,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在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均需调序,将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的最后一玮均移至第一玮,得到中间组织E和里组织D,在甲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中间组织E,在乙玮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D,得到丙玮显色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⑤将玮三重数码图案中的三种渐变色分别对应甲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乙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丙玮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处理后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将每种渐变色与对应的表组织和中间组织及里组织的组合结构进行替换。 (4)根据全遮盖的结构特征,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结构的最大显色能力与基础组织循环成正比,最大显色数目为:[(N-J) + (N-3)(N-1)]X3,N表示基础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玮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5)表层组织库的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中间组织和里组织进行组合,当满足表组织在织物表面显色时,将玮三重织物组合结构图加上选玮信息,设定经玮密度,选择一组丝线做经线,三组彩色丝线做玮线,即可进行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织造。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表组织、中间组织和里组织的有效选择范围为原组织中的斜纹或者缎纹。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表组织A、中间组织B和里组织C的组织循环数相等或互成为整倍数关系。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玮三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一个组织循环内表玮的玮浮长或玮浮点数大于中玮和里玮的玮浮长或玮浮点数。
【文档编号】D03D21/00GK105951276SQ201610546969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7月8日
【发明人】周赳, 白琳琳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