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17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混凝土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新技术,钢管混凝土指在圆形、方形或矩形截面钢管内浇筑素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且受荷初期钢管和混凝土即共同受力。
二、技术特点目前,常规的钢管混凝土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方法是,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对纯钢结构的要求涂以钢结构防火涂料。火灾情况下,由于核心混凝土的存在,钢管的热量充分被核心混凝土吸收,使其温度升高的幅度大大低于纯钢结构;此外,当温度升高时,由于钢管和核心混凝土之间变形的不一致,二者之间亦会存在相互作用问题,从而使它们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且随着温度连续变化,这种相互作用的变化也是连续的,从而使钢管混凝土的耐火性能大大优于纯钢结构,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不能简单套用纯钢结构的规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新技术,即依据钢管混凝土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和荷载参数,通过计算确定防火保护层厚度,防火保护层可以是钢结构防火涂料或其它采取物理隔热的不燃烧材料,与常规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以节约防火费用50%以上,而且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增大结构内部的有效使用空间。
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依据钢管混凝土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和荷载参数,通过计算确定防火保护层厚度,防火保护层可以是钢结构防火涂料或其它采取物理隔热的不燃烧材料,而且可以采用钢管外直径或外边长与钢管壁厚的比值为40-150的薄壁钢管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当保护层为防火涂料时(


图1~图6所示实施例),首先将钢管(2)表面的尘土、油污等附着物清除干净,并修补钢管(2)表面的缺陷,然后做防锈、除锈处理。对于防火涂料(1),采用适宜的喷涂机进行分遍喷涂,最少不低于两遍,在前一遍施涂的涂层基本干燥固化后,再喷涂后一遍,在喷涂最后一遍的工程中,随时用涂层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确保达到防火设计的技术要求。
当保护层为不燃烧材料时(
图1~图3及图7~图9所示实施例),首先将钢管(2)表面的尘土、油污等附着物清除干净,并修补钢管(2)表面的缺陷,然后做防锈、除锈处理。对于不燃烧材料(1),如陶粒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水泥砂浆等,应在保护层涂装前在钢管(2)表面设置一道金属网,并在钢管(2)表面刷一薄层黏结材料,待黏结材料固化后,采用喷涂机或手工抹涂的方法进行分遍涂装,涂装遍数随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应在前一遍涂装的涂层基本干燥固化后,再涂装后一遍涂层,直至达到所要求的防火保护层厚度。
四、技术的经济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约防火费用50%以上,降低了结构自重,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和节省结构造价,操作简单。而且可以采用钢管外直径或外边长与钢管壁厚的比值为40-150的薄壁钢管混凝土,可以进一步发挥钢管混凝土的优势,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五、图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4、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保护层为防火涂料)。
图7、图8和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保护层为不燃烧材料)。
图中,(1)防火保护层,(2)钢管,(3)混凝土。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新技术,其特征是防火保护层位于钢管混凝土的外部,在保护层与钢管之间可设置金属网,防火保护层可以是钢结构防火涂料或其它采取物理隔热的不燃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新技术,其特征是防火保护层可以是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陶粒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水泥砂浆。
专利摘要一种钢管混凝土防火保护与抗火设计新技术,钢管混凝土指在圆形、方形或矩形截面钢管内浇筑素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且受荷初期钢管和混凝土即共同受力。其特征是依据钢管混凝土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和荷载参数,通过计算确定钢管混凝土的防火保护层厚度,防火保护层可以是钢结构防火涂料或其它采取物理隔热的不燃烧材料,而且可以采用钢管外直径或外边长与钢管壁厚的比值为40-150的薄壁钢管混凝土。
文档编号E04C3/00GK2740705SQ20032013110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
发明者韩林海, 杨有福, 徐蕾, 冯九斌, 经建生, 杜兰萍, 霍静思, 杨华 申请人:韩林海, 杨有福, 徐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