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8129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显示元件的保护玻璃的玻璃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视、笔记本电脑、汽车导航系统、台式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电子记事本及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手)之类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中, 在使用液晶显示器(IXD)、有机EL显示器(0ELD)、场致发光显示器(ELD)、场致发射显示器 (FED)及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等显示器件。而且,为了保护显示器件,通常与显示器件相对地设置保护用玻璃板制品。最近,还大多在保护用玻璃板制品的表面设置施加有规定图案的导电膜而使之具有触摸屏功能。
该玻璃板制品是将玻璃板加工成适于各显示装置的大小及形状而成的,但是,为了与市场所要求的价格水平相应,要求以高生产效率加工大量的玻璃板制品。
因此,日本特开2009-256125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提高玻璃板制品的生产效率的方法。具体而言 ,是“一种玻璃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堆垒多个素材玻璃板(I),并且将各素材玻璃板(I)形成利用介于各素材玻璃板(I)间的可剥离的粘合材料(2)—体地粘合而成的玻璃块(A),将该玻璃块(A)在面方向上进行分割,形成小面积的分割玻璃块(B),加工该分割玻璃块(B)的至少外周,形成成为俯视图制品形状的玻璃块制品(C),将该玻璃块制品(C)进行端面加工后,将该玻璃块制品(C)逐一地分离”(权利要求I)。 由此,记载如下“因在堆垒多个素材玻璃板的状态下进行分割、外形加工及端面加工,所以能够以少的工序得到大量的玻璃板制品,生产率高”(第0007段)。
此外,专利文献I中记载如下“介于各素材玻璃板(I)间的粘合材料(2)为若照射紫外线则固化、且若升温则固化状态软化的光固化性液态粘合材料”(权利要求4)。由此,记载如下“若使光固化性液态固定剂介于上下素材玻璃板间并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加压,则该液态固定剂在上下素材玻璃板间整面地以均等厚度膜状扩展,若在该状态下照射红外线, 则上述膜状扩展的液态固定剂固化,使上下的各玻璃板一体粘合。因此,可以迅速且高精度地堆垒多个素材玻璃板并一体粘合。另外,在最终加工(端面加工)后,若将玻璃块制品收纳于热水等而进行升温,则在各玻璃板间固化了的固定剂发生软化,变成膜状而分离。因此, 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固定剂的回收及处理变得容易”(第0007段)。
在专利文献I的“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栏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一边使光固化性液态固定剂介于各素材玻璃板间,一边堆鱼20片素材玻璃板,接着,从堆鱼了的素材玻璃板的上面照射紫外线(UV光)而使固定剂固化,形成上下的各素材玻璃板被一体粘合的玻璃块(第0010 0011段)。
另一方面,作为玻璃板的高精度贴合方法,已知使用辊的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 2009-4061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玻璃板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合辊从接合开始端向接合末端移动的过程中,一边在接合辊的接合移动之前,使吸附体从吸附位置退避至退避位置,一边将衬底玻璃(G)按压接合至贴合对象(F)。认为若依照此法,则在可靠地防止空气被夹入两者的贴合面间的同时,能够使衬底玻璃G与贴合对象F总是很好地贴合。
另外,专利文献2中还记载了如下内容等用偏离检测装置光学检测贴合对象(F) 与衬底玻璃(G)的位置偏离,利用位置调整装置将贴合对象(F)与衬底玻璃(G)进行定位; 在贴合对象的单面预先形成用剥离纸覆盖的接合剂层,在贴合时将剥离纸剥离;可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接合剂层,此时,可用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贴合装置贴合G与F后,对接合剂层进行固化处理。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2561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40617号公报发明内容
若依据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玻璃板的加工方法,则能以高的生产效率制造规定形状的玻璃板制品。然而,根据电子设备,有时也要求在玻璃板上形成所希望的印刷图案(例如移动电话的显示画面的设计),这种情况下,对所印刷的图案要求高的位置精度(例如容许误差为10 30 μ m左右)。
记载于专利文献I的方法中,一边使光固化性液态固定剂介于各素材玻璃板间, 一边堆垒20片素材玻璃板,接着从堆垒了的素材玻璃板的上面照射紫外线(UV光),使固定剂固化,形成上下的各素材玻璃板一体粘合的玻璃块。然而,以这样的步骤难以得到高的厚度精度。另外,在堆垒素材玻璃板期间固定剂不固化,玻璃面相互间容易产生微妙的位置偏离,因此不适合高精度的位置对合。即,用记载于专利文献I的方法时,难以得到高的位置精度。
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在将贴合的玻璃板相互进行位置对合后,利用接合辊按压而将两者贴合。虽然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还可以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作为接合剂,但是因固化前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为液态而具有流动性,所以存在无法以高的厚度精度贴合玻璃板的可能性。若厚度精度不充分,则介由固定剂而层叠了的玻璃51变形(参照图 18)而招致形状加工时变得容易从成型装置脱落或加工精度下降等故障。进而,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需要使玻璃弯曲,因此还存在贴合时破裂的危险性。还存在利用辊贴合的过程中玻璃板发生位置偏离的可能性。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减少破裂的危险性的同时实现厚度精度的提高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此外,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利用了该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下方法有效以被确定为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贴合面相互平行的位置关系对置,在维持平行状态的情况下,使两片硬质基板接近,使用光固化性固定剂进行预贴合,对贴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辊压, 然后将固定剂进行固化。
就基于以上见解而完成的本发明而言,一方面是一种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I)准备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工序,
2)准备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工序,
3)将光固化性固定剂涂布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的工序,
4)使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以两面成为平行的方式对置的工序,
5) 一边维持上述平行状态,一边对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施加压力而进行贴合,将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预接合的工序,
6)将预接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辊压的工序,
7 )在工序6 )之后,照射用于使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整体进行固化的光,形成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以及
8)将上述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视为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重复至少一次工序 O 7),形成至少贴合有3片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
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在工序(5)与工序(6)之间实施如下工序
5’ )在维持上述压力的状态下,照射用于仅将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的外周部分进行固化的光,形成临时固定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或者
在工序(6)与工序(7)之间实施如下工序
6’ )照射用于仅将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的外周部分进行固化的光,或者对固定剂整体照射与工序(7)相比低能量的光,形成临时固定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置体的工序。
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加用于位置对合的标记,实施工序(5’),且在工序4)或工序5)中一边用摄像装置拍摄该标记,一边进行面方向的位置调整。
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加用于位置对合的标记,实施工序(6’),且在工序(6)与工序 (6’)之间,一边用摄像装置拍摄该标记,一边进行预接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面方向的位置调整。
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二面侧拍摄用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位置对合的标记的摄像装置、以及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或第二面侧拍摄用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位置对合的标记的摄像装置。
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工序(7)是通过向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照射光来进行的。
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有用于发挥板状制品的功能之一的规定的印刷图案和/或镀覆图案。
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固定剂含有粒状物质。
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以使用了 365nm的光接收器的积算照度计进行测定时,工序(7)中的光的照射量为lOOOmJ/cm2 5000mJ/cm2 的范围。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透光性硬质 基板是玻璃板。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工序(7)中, 一边使入射角改变,一边照射光。在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工序(7)是 在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用输送机进行运送的过程中实施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9)将使用上述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 体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分割,形成被分割成所希望的数量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10)分别对被分割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进行所希望的形状加工的工序,以及11)通过将形状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进行加热,从而使被贴合了的透 光性硬质基板相互剥离,形成多个板状制品的工序。在本发明的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 附有用于发挥板状制品的功能之一的规定的印刷图案和/或镀覆图案,在工序(9)与工序 (11)之间包括向被分割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侧面照射用于使未固化的固定剂进行 固化的光。在本发明的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工序(11)包括将形状加工 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浸溃于温水,使固定剂软化成膜状。根据本发明,既可减少破裂的危险性,又能以高的厚度精度制造透光性硬质基板 层叠体。由此,能够以高的尺寸精度在工业上制造板状制品。本发明可适用于例如包括显 示器件的触摸屏用玻璃的保护玻璃的批量生产方法。


图I是表示用于将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预接合的基板贴合装置的第一例的示意 图。图2是表示上侧平台的下面的例子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将第一片基板载置于下侧平台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将载置于下侧平台的第一片基板运送至上侧平台的正下方的状态的 图。图5是表示使上侧平台降下并真空吸附第一片基板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一边将吸附了的第一片基板进行保持,一边使上侧平台上升的状态的 图。图7是表示将第两片基板载置于下侧平台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将固定剂涂布于第两片基板的上面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将载置于下侧平台的第两片基板运送至上侧平台的正下方,用摄像机 拍摄附加于两基板表面的对准标识的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将固定剂涂布于被保持在上侧平台的第一片基板的下面的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使上侧平台降下并贴合两片基板,对基板的外周部照射UV的状态的 图。图12是表示在照射UV后使上侧平台上升的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利用下侧平台运送被贴合的基板,回到原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4是表示用于将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预接合的基板贴合装置的第二例的示意 图。图15是表示用于将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预接合的基板贴合装置的第三例的示意 图。图16-1是表示摄像装置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的一个例子。图16-2是表示摄像装置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的另一个例子。图17是表不棍压的原理的不意图。图18是表示层叠了的玻璃的厚度不均匀而成为变形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实行如下工序I)准备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工序,2)准备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工序,3)将光固化性固定剂涂布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透光性硬 质基板的第一面的工序,4)使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以两面成为 平行的方式对置的工序,5) 一边维持上述平行状态,一边对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透光性硬 质基板的第一面施加压力而进行贴合,将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预接合的工序,6)将预接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辊压的工序,7 )在工序6 )之后,照射用于使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整体进 行固化的光,形成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以及8)将上述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视为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重复至少一次工序 O 7),形成至少贴合有3片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在工序(I)及工序(2)中,准备作为加工对象的透光性硬质基板。作为透光性硬 质基板,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出玻璃板(素材玻璃板,带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基板,形成有 电极、电路的玻璃基板等)、蓝宝石基板、石英基板、塑料基板、氟化镁基板等。作为玻璃,还 可列举出强化玻璃。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大小无特别限制,典型的是具有10000 250000mm2 左右的面积且具有O. I 2_左右的厚度。一般而言,各透光性硬质基板为相同大小。虽 非限定,但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可附有用于发挥板状制品的功能之一的规定的印刷 图案或镀覆图案。作为印刷图案的例子,可列举出移动电话的显示画面的设计,作为镀覆图 案的例子,可列举出Al、AlNd等的金属配线图案、施加有镀铬图案的回转式编码器。工序(3)中,将光固化性固定剂涂布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和/或第二 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光固化性固定剂是通过照射紫外线等光来固化且若加热至高温则软化的固定剂,已知有各种固定剂。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光固化性固定剂,可使用公知的任意固定剂,无特别限制。可以将光固化性固定剂涂布于任一方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贴合面, 但从提高接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涂布于双方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贴合面。
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光固化性固定剂,可列举出例如记载于W02008/018252的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引发剂的接合性组合物。
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在寡聚物/聚合物末端或侧链进行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化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可列举出1,2-聚丁二烯末端尿烷(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日本曹达公司制“TE-2000”、 “TEA-1000”)、其氢化物(例如,日本曹达公司制“TEAI-1000”)、l,4-聚丁二烯末端尿烷 (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大阪有机化学公司制“BAC-45”)、聚异戊二烯末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系尿烷(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 UV-2000B ”、“ UV-3000B ”、 “UV-7000B”,根上工业公司制“KHP-11”、“KHP-17”)、聚醚系尿烷(甲基)丙烯酸酯(例如,H 本合成化学公司制“UV-3700B”、“UV-6100B”)、或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 优选聚酯系尿烷(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列举出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4-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2- 丁基-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硬脂酸改性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或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四乙氧基苯基)丙烷等。作为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列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作为4官能以上的(甲基) 丙烯酸酯单体,可列举出二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六(甲基) 丙烯酸酯等。其中,优选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
在(A)中,优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和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I种以上,更优选并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和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并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和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情况下,就其混合比率而言,优选在总计100质量份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 聚合物和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以质量比计,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0 90 90 10,更优选30 70 70 30。
作为(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莰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化环癸三烯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2-羟-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己内酮改性(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N,N- 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 二乙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羰基甲酯、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酚(环氧乙烷4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对枯基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酚(环氧乙烷4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酚(环氧乙烷8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酚(环氧丙烷2. 5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邻苯二甲酸(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琥珀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ω-羧基-聚己内酯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邻苯二甲酸单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二聚物、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氢化二烯琥珀酸酯、η-(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六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丙烯酸2- (1,2-环己二羧基酰亚胺)乙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
在(B)中,优选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_(1,2-环己二羧基酰亚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中的I种以上,更优选并用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 (1,2-环己二羧基酰亚胺)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在并用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 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 (I, 2-环己二羧基酰亚胺)乙酯和/或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情况下,就其混合比率而言,优选在总计100质量份的酚(环氧乙烷2 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 (1,2-环己二羧基酰亚胺)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中,以质量比计,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 (1,2-环己二羧基酰亚胺)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10 90 90 10,更优选30 45 70 55。
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与(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配合比例,优选为(A): (B) = 5:95 95:5 (质量份)。若(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为5质量份以上,则不会有降低初期接合性的可能性,若为95质量份以下,则可确保剥离性。通过将固化了的固定剂浸溃于温水,将其以膜状剥离。(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在总计量100质量份的(A)及(B)中,进一步优选40 80质量份。
(C)光聚合引发剂是为了通过可见光或紫外线的活性光线进行敏化来促进树脂组合物的光固化而配合的,可使用公知的各种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二苯甲酮或其衍生物;苯偶酰或其衍生物;蒽醌或其衍生物;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丙醚、苯偶姻异丁醚、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等苯偶姻衍生物;二乙氧基苯乙酮、4-叔丁基三氯苯乙酮等苯乙酮衍生物;苯甲酸2- 二甲氨基乙酯;苯甲酸对二甲氨基乙酯;二硫化二苯;噻吨酮或其衍生物;莰醌;7,7-二甲基-2,3-二氧杂二环[2. 2. I]庚-I-羧酸、7,7-二甲基-2,3-二氧杂二环[2. 2. I]庚-I-羧基-2-溴乙酯、7,7- 二甲基-2,3- 二氧杂二环 [2. 2. I]庚-I-羧基-2-甲酯、氯化7,7- 二甲基-2,3- 二氧杂二环[2. 2. I]庚-I-羧酸等莰醌衍生物;2-甲基-I- [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I-酮、2-苄基-2-二甲氨基-I- (4-吗啉基苯基)-丁酮-I等α-氨基苯烷基酮衍生物;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苯甲酰基二乙氧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甲氧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乙氧基苯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衍生物、 氧基_苯基_乙酸2- [2-氧代-2-苯基-乙酸氧基_乙氧基]-乙酯、氧基_苯基_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等。光聚合引发剂可使用I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从效果大的观点出发,优选苯偶酰二甲基缩酮、氧基-苯基-乙酸2- [2-氧代-2-苯基-乙酰氧基_乙氧基]_乙酯、及氧基-苯基-乙酸2- [2-羟基-乙氧基]-乙酯中的I种或2 种以上。
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A)及(B), (C)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O. I 20质量份,更优选O. 5 15质量份。若为O. I质量份以上,则能可靠地得到促进固化的效果,而在20质量份以下,则可得到充分的固化速度。从可不依赖光照射量地进行固化,进而提高组合物固化体的交联度,切削加工时不会产生位置偏离的方面或提高剥离性的方面出发, 进一步优选添加I质量份以上的(C)成分。
光固化性固定剂优选含有不溶于固定剂成分(A)、(B)及(C)的粒状物质(D)。由此,固化后的组合物可保持一定的厚度,因此提高加工精度。进而,由于接合性组合物的固化体与粒状物质(D)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所以在使用上述接合剂组合物贴合透光性硬质基板后进行剥离时的剥离性提高。
作为粒状物质(D)的材质,一般使用的有机粒子和无机粒子的任一种均可。具体而言,作为有机粒子,可列举出聚乙烯粒子、聚丙烯粒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等。作为无机粒子,可列举出玻璃、二氧化硅、氧化铝、钛等陶瓷粒子。其中, 优选有机粒子,更优选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与交联聚苯乙烯粒子中的I种以上。
从提高加工精度,即控制接合剂的膜厚的观点出发,粒状物质(D)优选为球状。粒状物质(D)的通过激光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优选处于20 200 μ m的范围。若上述粒状物质的平均粒径为20 μ m以上,则剥离性优良,若为200 μ m以下,则在加工临时固定的部件时不易产生偏离,在尺寸精度方面优异。从剥离性与尺寸精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的平均粒径 (D50)为35 μ m 150 μ m,进一步优选为50 μ m 120 μ m。粒径分布是由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测定的。
从接合性、加工精度、剥离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总计量100质量份的(A)及(B), 粒状物质(D)的使用量优选O. 01 20质量份、更优选O. I 10质量份、最优选O. 2 6质量份。
在工序(4)中,使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以两面成为平行的方式对置。一般而言,以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成为预定的面方向的位置关系的方式,例如,以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在面方向上正好重叠的方式对置。作为实施其的方法,可考虑利用用于限制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移动方向而使其移动至规定位置的导轨、挡杆或框架。在要求更高精度的定位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具有定位机构的贴合装置进行。为了以高精度定位,更优选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上附加用于位置对合的标记,使用可一边用摄像装置拍摄该标记,一边进行位置调整的贴合装置。在进行高精度的定位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在辊压时产生位置偏离,优选的是实施后述的工序(5’)。另外,也可以在贴合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后进行位置偏离的修正,但有可能固定剂从贴合面漏出或基板表面受损等,因此优选在贴合前实施位置偏离的修正。
摄像装置优选被设置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二面侧和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或第二面侧。在图16-1中表示了被吸附于具有吸附孔33的平台35的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31和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32分别用摄像装置30拍摄表面所附的用于位置对合的标记的情况。位置对合是通过移动下面的平台35来进行的。此处,拍摄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32的摄像装置被设置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32的贴合面(第一面)侧,可不妨碍贴合地移动,但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32的与贴合面相反的面(第二面)侧。根据需要可在平台35设置拍摄用孔34。若这样设置摄像装置,则即便在层叠多个透光性硬质基板的情况下,新贴合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即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位置调整必然能够以最下层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在反复层叠的情况下,最下层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与贴合面相反的面成为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二面)为基准进行,所以,与拍摄贴合面彼此的位置对合相比,能以更高的位置精度实施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层叠。
在工序(5)中,一边维持工序(4)中确定的平行状态,一边对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施加压力来进行贴合,将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预接合。由于使用光固化性固定剂,所以仅施加压力时无法完全接合两基材。出于该意义,将此处的接合称作“预接合”。在预接合工序中,通过将基板平行地贴合,可得到实现厚度均匀化的基板,因此通过对此进行辊压,辊压后的厚度精度提高。若厚度精度提高,则形状加工时的问题也会减轻。若不实施预接合而仅实施辊压,则接合剂厚度变得容易产生不均。
另外,在不进行预接合的情况下,进行辊压时基板出现大幅偏离、或因固定剂的涂布图案而导致接合剂没有散布至整面。在固定剂没有散布到的部分,不仅玻璃相互接触而受损,而且还产生未接合的部位。未接合的部位在形状加工时将产生碎屑、破裂等,成为使生产率下降的原因。然而,若进行预接合,则与固定剂的涂布图案无关地,辊压时固定剂可容易地散布到整个贴合面,从而能减轻这种问题。
从层叠精度的观点出发,固定剂优选在贴合面整体上以一定的厚度扩展。若被涂布的固定剂的量过少,则固定剂没有扩展到整个贴合面,成为在贴合面产生气泡的原因。若产生气泡,则位置精度会下降。若被涂布的固定剂的量过多,则固定剂会从贴合面的间隙漏出。固定剂即使多少有点漏出,只要擦掉即可,不是大问题,但若其量过多,则会浪费固定剂。
贴合时的压力也与固定剂的扩展有关。因此,优选在固定剂量的基础上,适当地调整贴合压力。作为实现其的方法,可考虑使用具有控制使透光性硬质基板相互贴合时的压力的功能的贴合装置的方法。
就贴合时的具体压力或时间而言,考虑上述情况适宜地设定即可,例如压力为 10g/cm2 800g/cm2、典型的是100g/cm2 700g/cm2,时间为10秒 5分钟、典型的是I 4分钟。此时,也可以进行加热。但是,若进行加热,则基板有可能因内部应力而发生翘曲, 因此优选不进行加热。
从提高层叠精度方面出发,还可以考虑进一步控制固定剂的厚度本身。作为厚度控制方法,除了可列举出如上所述的在固定剂中混合粒状物质的方法以外,还可考虑使用具有控制使透光性硬质基板相互贴合时的透光性硬质基板高度的功能的贴合装置的方法。
在从工序(5 )转移至工序(6 )为止有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在工序(6 )是在远离工序(5)的实施场所的场所进行的情况下,可考虑将透光性硬质基板保存于规定的保存场所或搬运至照射装置。这种情况下,优选防止搬运中的基板位置偏离、保管中的固定剂漏出等。因此,在工序(5)与工序(6)之间,可实施如下工序(5’)在维持在工序(5)中施加的压力的情况下,照射用于仅使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的外周部分进行固化的光,形成临时固定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通过将光向固定剂的外周部分照射,从而固定剂仅外周部分环状地固化,能够以比较弱的力贴合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临时固定对防止辊压时的基板位置偏离也有所帮助。
为了临时固定而需要的光能与固化固定剂整体所需要的光相比格外少也行,所以用黑光等简单的照明装置就足够。由此,既可以照顾到作业者的安全,也能提高层叠精度。 若是以使贴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不会容易地发生位置偏离为目的而进行照射,则外周部分应设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的区域,但若过度地照射至内部,则不仅削弱不发生位置偏离程度的临时固定这一目的,并且照射时间也变长,因此使生产效率下降。典型的是用于临时固定而照射的外周部分为5 25mm、更典型的是7 17mm左右的宽度。另外,照射光的外周部分优选存在于不形成板状制品的一部分的边缘区域。对固定剂整体进行照射时,可使形成板状制品的部分的光照射经历均匀,固定剂的变形得到抑制。其结果是,也可以抑制该部分的基板变形。
就用于临时固定而照射的光的波长而言,只要根据所使用的固定剂的特性而适当变更即可,例如可照射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电子束等。从可简便地使用且具有较高能量方面出发,通常,照射光为紫外线。如此地,本发明中,所谓光不仅是指可见光,还包括宽范围的波长区域的电磁波(能量线)。
就用于临时固定而照射的光而言,只要是临时固定透光性硬质基板所需要的程度的照射量即可,以使用了 365nm的光接收器的积算照度计测定时,通常可以是I 500mJ/ cm2、典型的是3 300mJ/cm2、更典型的是5 500mJ/cm2。作为照射时间,一般为I 120 秒、典型的是2 60秒左右、优选为2. 5秒 20秒左右。
在工序(6)中,对预接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辊压。将辊压的原理示于图17。 就辊压而言,具有被设置在上下方向上的至少一对辊41,被辊41夹持的基板42因辊的旋转而向前方送出。在此期间基板42承受上下方向的压力。因基板相互被预接合,因此减轻了在通过辊压期间产生位置偏离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固定剂因未固化而使得其流动性得到维持。所以,通过将预接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通过辊压,从而使固定剂适度地流动而提高了厚度均匀性。由于预接合时基板相互平行地贴合,所以固定剂的厚度均匀性与未经预接合就辊压的情况相比有所提高。过量的固定剂从基板外周流出。即使在预接合时基板间有气泡产生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使基板通过压制机期间除去。
即便进行了利用工序(5’)的临时固定的情况下,因被固化的固定剂仅为外周,其接合力弱,可通过辊压使固化部分溃决。不能顺利进行溃决的情况下,可以不将工序(5’)中的光照射对基板外周整体同样地实施,而是断续地对外周实施光照射。其结果是,基板外周的固定剂被分成未固化部分与固化部分,变得容易发生以未固化部分为起点的固化部分溃决。
用于辊压的装置本身为公知的,认为不需要详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希望能注意以下几点来确定运行条件。首先,优选辊比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宽度长。这是因为在轴向排列多个短辊的情况下,辊与辊之间会产生间隙,难以在基板宽度方向的范围内施加均匀的压力。另外,辊被成对地配置成从上下夹持贴合了的基板,但若仅有一对辊,则基板容易翘曲,所以优选在板通过的方向上设置两对以上(例如2对、3对或4对)。从防止基板翘起的观点出发,辊优选设为不加热。
若辊压力过高,则基板会破裂或固定剂中的粒状物质会被压碎,结果无法得到所希望的厚度,另一方面若过低,则不仅无法得到厚度,而且还无法去除气泡。优选以能去除气泡且得到所希望的厚度的方式适宜地调节辊压力。例如,能够以辊的线压力成为O. IkN/ m 10kN/m、典型的是成为O. 2kN/m 5kN/m的方式来运行棍压机。还可以根据贴合片数来调整上下辊间的间隙。
若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运送速度过快,则不仅无法去除气泡,还得不到所希望的厚度,另一方面,若过慢,则生产率会变差,因此优选适宜地调整辊的运送速度。例如,可以将运送速度设成100 800mm/分钟、典型的是150 700mm/分钟而运行辊压机。
对辊的材质无特别限制,出于不会损伤基板,不会因溢出的固定剂而溶解、可得到所希望的厚度之类的理由,优选有机硅、聚氨酯橡胶等。
辊压后,在工序(7 )中,照射使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整体进行固化的光,形成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通过对固定剂整体照射光,可强有力地贴合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可发挥防止层叠透光性硬质基板时的位置偏离的功能。
就照射的光的波长而言,根据所使用的固定剂的特性而适宜地变更即可,例如可照射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电子束等。从可简便地使用且具较高能量的观点出发,通常,照射光为紫外线。如此地,本发明中,所谓光不仅是指可见光,还包括宽范围的波长区域的电磁波(能量线)。光源例如可使用黑光灯、高压汞灯、LED灯、金属卤化物灯。
照射的光的照射量以使用了 365nm的光接收器的积算照度计测定时,通常为 1000 5000mJ/cm2、典型的是1200 4500mJ/cm2、更典型的是1400 4000mJ/cm2、优选为 1500 3500mJ/cm2。作为照射时间,一般为O. I 120秒、典型的是15 75秒、更典型的是20 60秒左右。
工序(7)中,从固化固定剂整体方面出发,必须照射能量强度高的光,因此希望使用考虑到作业者安全的照射装置时,在这样的照射装置没有在辊压机附近或的情况下、在照射前有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可考虑将透光性硬质基板搬运至照射装置或保存于规定的保存场所。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防止搬运中的基板位置偏离和保存中的固定剂漏出。因此, 可在工序(6)与工序(7)之间实施如下工序(6’ ):照射仅使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的外周部分进行固化的光或者对固定剂整体照射与工序(7)相比低能量的光,形成临时固定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除了不施加压力以外,工序(6’)可以在与工序(5’)相同的条件下实施。工序(6’)可与工序(5’)择一地实施。在实施工序(6’)前,优选一边用摄像装置拍摄附加于基板表面的用于位置对合的标记,一边进行预接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面方向的位置调整。作为用于进行在此情况下的位置调整的方法,如图16-2 所例示,有如下方法在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31的第二面侧和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32的第二面侧设置摄像装置30,一边利用摄像装置30拍摄标记,一边用手移动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32的方法。可将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31利用吸附孔33吸附于平台35。根据需要,可在平台35设置拍摄用孔34。
工序(7)也能在以批处理方式将光的照射源固定的情况下来进行,但在此情况下照射光的入射角成为恒定。特别是在硬质基板的表面附有印刷图案这样的情况下,这会妨碍光到达存在于其背侧的固定剂,而若改变照射光的入射角,则即便存在光难以从一定方向到达的固定剂部位,光也能容易地到达这样的部位。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工序(7)中,可一边使入射角改变一边照射光。作为改变入射角的方法,有移动照射源的方法、移动基板的方法等,例如可考虑在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用输送机运送的过程中实施工序(7)。
因为照射的光会被固定剂吸收,所以若层叠片数变多,则处于远离照射源的层中的固定剂变得难以固化。另外,若无序地确定照射光的方向,则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内部的固定剂所受到的光照射经历会有差异,使层间或同一层内的固定剂的固化程度产生变化。这是由于固定剂虽然因光照射而固化,但随着光照射量的增加,会逐次软化。在此情况下,以固化变形不同为起因,透光性硬质基板有可能不以均匀的厚度层叠而以变形的状态层置。
因此,优选使存在于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层间的固定剂的光照射经历均匀化。作为用于减少偏差的方法,有总是从新贴合的透光性硬质基板侧照射光的方法。换言之,在工序(7)或工序(6’)中,可向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照射光。工序(7)和工序 (6’)中,包含因工序(8)而被重复的工序(7)和被任意重复的工序(6’)。
通过调整照射光的强度,可进一步减少偏差。例如,可考虑将照射光的强度与固定剂的厚度的关系设定至不 透过存在未固化固定剂的新贴合面的程度。作为具体条件,可例举以使用了 365nm的光接收器的积算照度计测定时,光的强度为lOOmW/cm2以下,若考虑到生产率,则为10 100mW/cm2、优选为50 100mW/cm2,固定剂的厚度为75 μ m以上,从防止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工时的尺寸偏差的观点出发,设为75 120 μ m、优选设为75 110 μ m。若如此进行,则存在于已有的贴合面的固定剂几乎不会受到进一步的照射,所以所有存在于贴合面的固定剂会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照射经历。
在工序(8)中,将工序(7)中所得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视为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至少重复I次工序(I) (7)。由此,可得到至少贴合了 3片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从提高板状制品的生产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制造层叠10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典型的是10 30枚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而成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通过在每次贴合透光性硬质基板时固化固定剂,使透光性硬质基板相互牢固地接合。因此,即便增加层叠片数,也不会发生如专利文献I那样的位置偏离的问题。
<板状制品的制造>
可由通过上述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来制造板状制品。
首先,在工序(9)中,在厚度方向上分割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形成分割成所希望的数量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分割方法无特别限制,可列举出如下方法将圆盘刀具 (金刚石磨盘、超硬合金磨盘)、固定磨粒式或游离磨粒式线锯、激光束、蚀刻(例如,使用了氟酸、硫酸等的化学蚀刻、电解蚀刻)及加热带(镍铬线)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分割成相同尺寸的长方体形状。蚀刻也可用于分割后的截断面的表面处理。
接着,在工序(10)中,对被分割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分别进行所希望的形状加工。在此工序中,因为可对每个被分割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一体地加工成目标板状制品的形状,所以有格外提高板状制品的生产速度的优点。形状加工通过公知的任意方法进行即可,例如可列举出利用砂轮的研削、利用超声波振动钻头的开孔、利用旋转刷的端面加工、利用蚀刻的开孔、利用蚀刻的端面加工、利用蚀刻的外形加工、使用燃烧器的火焰加工等。加工方法可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蚀刻也可用于形状加工后的表面处理。
在工序(11)中,通过将形状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进行加热,将被贴合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相互剥离,形成多个板状制品。作为加热方法,虽无特别限制,但为了使固定剂软化成膜状而很好地分离各板状制品,优选将形状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浸溃于温水的方法。适合的温水温度因所采用的固定剂不同而异,但通常为60 95°C左右,优选为80 90°C。
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有用于发挥板状制品的功能之一的规定的印刷图案和/或镀覆图案的情况下,存在于这些图案的背侧的固定剂与未被这些图案遮挡的部位相比不易固化。因此,在工序(9)与工序(11)之间,可设计向被分割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侧面照射用于使未固化的固定剂固化的光的工序。因向侧面照射光,所以有利于固化层叠体内部的固定剂。
照射的光的照射量以使用了 365nm的光接收器的积算照度计测定时,对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一个侧面,通常为1000 15000mJ/cm2、典型的是1500 10000mJ/cm2、更典型的是2000 9000mJ/cm2、优选的是4000 8000mJ/cm2。照射时间通常为O. I 120 秒、典型的是15 75秒、更典型的是20 60秒左右。
作为光源,例如可使用黑光灯(bIack I ight)、高压汞灯、LED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若为高压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则照射强度强,因此可期待更进一步的效果。
<装置构成例>
对将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预接合时可使用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装置的第一例的示意图。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装置10具备架台11、上侧平台12、加压单元13、吸引单元14、吸引孔15、LED单元16、下侧平台17、下侧平台移动机构18、侧夹持器19、下侧基板用涂布单元20、上侧基板用涂布单元21、摄像单元22及电装单元(electric fitting unit) 23。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LED单元16,以便通过对基板外周照射紫外线而进行临时固定。在不进行临时固定的实施方式中不需要LED单元16。
架台11为装载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装置10的各构成设备的基座部分,在内部配置有电装单元23。电装单元23通过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各构成设备的顺序控制。
上侧平台12通过真空吸附而保持上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5。因此,在上侧平台12 的下面开有多个吸引孔15,吸引孔15由配管连接于吸引单元14。图2为上侧平台12的下面的示意图,显示出吸引孔15的排列例。作为吸引单元14,可使用真空泵、真空发生器等。
上侧平台12的上部连接有用于将上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5向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 24边按压边贴合的加压单元13。加压单元13具有能使上侧平台12在Z方向(垂直方向) 上移动的升降汽缸(未图示),可通过伺服电动机控制加压力、移动速度、加压时间、高度。
在上侧平台12的下面埋入有多个用于向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4照射固定剂固化用紫外线的LED单元16。LED单元16以沿着吸附于上侧平台12的上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5 的外周的方式排列。图2中表示LED单元16的排列状态的例子。通过将LED单元16配置成不仅一列,而是并列的两列以上,从而也可增加照射的外周部分的宽度。通过调整LED单元16的排列间隔,从而能调整未固化部分的范围。
下侧平台17保持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4,并且加 压时挡住来自上侧平台12的压力。下侧平台17利用下侧平台移动机构18而可在X轴方向、Y轴方向及Θ轴方向上移动。 下侧平台移动机构18由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移动的Θ工作台、可水平移动的X工作台及Y 工作台构成。这些工作台由电动机驱动。下侧平台17的上面设置有将所载置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位置对合的、可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的由电动机驱动的侧夹持器19。代替侧夹持器19,也可以将用于将透光性硬质基板载置于规定位置的定位止动器设置于下侧平台17的上面。在此情况下,可将透光性硬质基板通过手动作业而载置于利用止动器固定透光性硬质基板的位置。另外,为了防止透光性硬质基板的位置偏离,与上侧平台12同样, 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4也可利用真空吸附来保持。
下侧基板用涂布单元20具备光固化性固定剂的分配器20a以及与其连接的可在 X轴、Y轴及Z轴方向上移动的电动机驱动机械手20b,可在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4的上面以任意图案涂布固定剂。固定剂被装填于注射器,被自动地定量排出。通过数字压力计和涂布速度来控制涂布量。
上侧基板用涂布单元21在上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5被保持在上侧平台12的状态下向上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5的下面自动涂布光固化性固定剂。通过压力计和涂布时间来控制涂布量。上侧基板用涂布单元21在上侧和下侧平台侧面安装有电动机驱动机械手 21b,其具有能沿水平方向旋转的旋转轴,在涂布时,前端的旋转喷嘴21a被配置在上侧平台12的中央附近的下方,从喷嘴21a前端涂布固定剂。涂布结束后,以不妨碍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的方式,被收纳于上侧和下侧平台的侧面。
摄像单元22是用连接在臂状物的前端部分的上下2个位置的数码照相机22a,拍摄设置在上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5和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4的各表面的用于位置对合的对准标识。电装单元23基于所拍摄的图像信息,检测上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5和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4的相对位置偏离状态。基于检测结果,实行利用下侧平台移动机构18在X轴方向、Y轴方向及Θ轴方向上微调整下侧平台17的位置而修正位置偏离的操作。修正位置偏离后,进行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贴合。作为照相机,除了将CCD、CMOS用于摄像元件的数码照相机以外,还可使用模拟照相机,但从高解像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数码照相机。本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虽然拍摄上侧透光性硬质基板和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各自的贴合面,但可以将摄像装置变更至如图16-1所示的配置。
摄像单元22具备利用X轴、Y轴方向的电动机驱动的移动机构22b,在拍摄时,数码照相机22a移动至使对准标识进入视野的规定位置。拍摄结束后,将数码照相机22a以不妨碍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的方式移动。
参照图3 14,对使用了第一例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装置10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贴合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将第一片透光性硬质基板26载置于下侧平台17,用侧夹持器19 (未图示) 固定于规定位置(图3)。透光性硬质基板26向下侧平台17的载置能够通过手动作业进行,但是也可以将多个透光性硬质基板26收纳于专用盒,自动地载置于下侧平台17。将被载置的透光性硬质基板26利用下侧平台移动机构18 (未图示)移动至上侧平台12的正下方 (图4)。接着,利用加压单元13使上侧平台12下降。用来自吸引孔15 (未图示)的吸引力来真空吸附透光性硬质基板26 (图5)。被吸附的透光性硬质基板26—边被保持,一边与上侧平台12 —起上升,等待第两片基板(图6)。
接着,将第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27载置于下侧平台17,以侧夹持器19 (未图示) 固定于规定位置(图7)。固定剂28由下侧基板用涂布单元20以规定图案涂布于第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27的上面(图8)。涂布完成后,载置于下侧平台17的第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 27移动至上侧平台12的正下方,用被安装在摄像单元22的臂状物前端的照相机来拍摄对准标识,根据拍摄结果微调整下侧平台17的位置,进行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26、27)的位置调整(图9)。
位置调整后,被安装在上侧基板用涂布单元21的臂状物前端的喷嘴21a移动到被保持在上侧平台12的第一片基板26的中央附近,固定剂29由喷嘴21a涂布在第一片透光性硬质基板26的下面(图10)。将固定剂(28、29)涂布于上侧和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6、 27)后,利用加压单元13使上侧平台12下降,加压并贴合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26、27),被夹持在上侧及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间的固定剂(28、29 )因加压而扩展于透光性硬质基板整面。一边维持加压状态,一边使来自LED单元16的紫外线照射到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外周部 (图11)。由此仅固化位于外周部的固定剂。
照射紫外线后,解除对上侧的基板26的吸附,仅使上侧平台12上升(图12)。被贴合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由下侧平台17运送,回到原位置(图13)。通过以上工序完成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预接合。
然后,使临时固定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通过辊压机,接着,照射用于固化固定剂整体的光,从而能形成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通过重复该步骤,制造贴合了多个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层叠体。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LED单元16在下侧平台17的上面沿着下侧透光性硬质基板24的外周排列,朝上方照射紫外线。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LED单元16以包围被贴合的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外周侧面的方式进行排列,向外周侧面照射紫外线。LED单元16具有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机构,可根据贴合面高度而移动到最适当的高度。此外,改变了摄像单元22的配置。
以上虽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而可进行各种变更。
实施例
<发明例>
I.固定剂的制作
混合以下(A) (D)的成分,制作固定剂。准备了 2种固定剂。
(固定剂I)
(A)以20质量份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UV-3000B”(尿烷丙烯酸酯,以下简称为“UV-3000B”)、15质量份二环戊基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药公司制”KAYARAD R-684”,以下简称为” R-684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B)以40质量份丙烯酸2- (1,2-环己二羧基酰亚胺)乙酯(东亚合成公司制 "ARONIX M-140”,以下简称为“M_140”)、25质量份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丙烯酸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01A”),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C)5质量份BDK :苯偶酰二甲基缩酮(BASF公司制“IRGACURE651”)作为光聚合引发剂,
(D)以I质量份平均粒径(D50)为102. 6μπι的球状交联聚苯乙烯粒子(Ganz Chemical公司制”GS-100S”)作为不溶解于(A) (C)的粒状物质。
(固定剂2)
(A)以20质量份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UV-3000B”(尿烷丙烯酸酯,以下简称为 “UV-3000B”)、15质量份二环戊基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药公司制“KAYARAD R-684",以下简称为” R-684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B)以40质量份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5700”,以下简称为“M-5700”)、25质量份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丙烯酸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01A”),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C)以5质量份BDK:苯偶酰二甲基缩酮(BASF公司制“IRGACURE651”)作为光聚合引发剂,
(D)以I质量份平均粒径(D50)为102. 6 μ m的球状交联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制“GS-100S”)作为不溶于(A) (C)的粒状物质。
2.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贴合
使用具有上述图I的构成的贴合装置,对作为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附有位置对合用标记的玻璃板(宽530mmX长420mmX厚O. 7mm的玻璃板)进行预接合。其中,用于位置对合的摄像装置的配置如图16-1所示。装置的运行条件如下。
<贴合装置运行条件>
·贴合压力400g/cm2
贴合时间180秒
对上侧玻璃板的固定剂涂布量5g
对下侧玻璃板的固定剂涂布量33g
·临时固定用UV照射量20mJ/cm2 (通过使用了 365nm的光接收器的积算照度计测定)
·临时固定用UV照射时间3秒
· UV照射的外周部分的宽度7mm
· UV 光源LED 灯
3.辊压
对预接合了的玻璃板实施辊压。辊压的运行条件如下。
<辊压运行条件>
辊对数2
辊有无加热无0179] 线压力0· 5kN/m0180] 棍宽1m0181] 运送速度200mm/分钟0182] 辊材质有机硅0183]4.固定剂的固化0184]对辊压后的玻璃板整体表面照射UV。照射条件如下。0185] UV照射量2800mJ/cm2 (通过使用了 365nm的光接收器的积算照度计测定)0186] UV照射时间40秒0187] UV光源金属卤化物灯0188]5.层叠的重复0189]重复上述工序2 4,层叠10片玻璃板。0190]<比较例>0191]不进行预接合,将与发明例等量的固定剂涂布于上侧和下侧的玻璃板,手动贴合后,使用如图16-2所示的摄像装置进行配置,手动进行位置对合,除此以外,通过与发明例相同的步骤来层叠10片玻璃板。
<平面度的测定>`
对如上得到的玻璃板层叠体,以三维坐标测定机(东京精密制“SVA600A”)测定平面度。测定点取160点。将结果示于表I。可知发明例能得到高的平面度。
表I
[表 I]
权利要求
1.一种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1)准备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工序,2)准备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工序,3)将光固化性固定剂涂布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的工序,4)使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以两面成为平行的方式对置的工序,5)一边维持所述平行状态,一边对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面施加压力而进行贴合,将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预接合的工序,6)将预接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进行辊压的工序,7 )在工序6 )之后,照射用于将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整体进行固化的光,形成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以及8)将所述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视为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将工序I) 7)重复至少一次,形成至少贴合有3片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工序(5)与工序(6)之间实施如下工序5’)在维持所述压力的状态下,照射用于仅将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的外周部分进行固化的光,形成临时固定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或者在工序(6)与工序(7)之间实施如下工序6’ )照射用于仅将被两片透光性硬质基板夹持而扩展的固定剂的外周部分进行固化的光,或者对固定剂整体照射与工序(7)相比低能量的光,形成临时固定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置体的工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加用于位置对合的标记,实施工序(5’),且在工序4)或工序5)中,一边用摄像装置拍摄该标记,一边进行面方向的位置调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加用于位置对合的标记,实施工序(6’ ),且在工序(6)与工序(6’ )之间,一边用摄像装置拍摄该标记,一边进行预接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面方向的位置调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设置有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二面侧拍摄用于第一透光性硬质基板位置对合的标记的摄像装置,以及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第一或第二面侧拍摄用于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位置对合的标记的摄像装置。
6.如权利要求I飞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7) 是通过向第二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照射光来进行的。
7.如权利要求1飞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有用于发挥板状制品的功能之一的规定的印刷图案和/或镀覆图案。
8.如权利要求广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固定剂含有粒状物质。
9.如权利要求广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以使用了 365nm的光接收器的积算照度计进行测定时,工序(7)中的光的照射量为IOOOmJ/ cm2 5000mJ/cm2 的范围。
10.如权利要求I、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透光性硬质基板是玻璃板。
11.如权利要求广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工序(7 )中,一边使入射角改变,一边照射光。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7)是在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用输送机进行运送的过程中实施的。
13.一种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9)将使用权利要求f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分割,形成被分割成所希望的数量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置体的工序,10)分别对被分割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进行所希望的形状加工的工序,以及11)通过将形状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进行加热,从而将被贴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相互剥离,形成多个板状制品的工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有用于发挥板状制品的功能之一的规定的印刷图案和/或镀覆图案,在工序(9)与工序(11)之间包括向被分割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侧面照射用于使未固化的固定剂固化的光。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11)包括将形状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浸溃于温水,使固定剂软化成膜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既可减少破裂的危险性,又可实现厚度精度的提高。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以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贴合面相互成为平行的方式对置,在维持平行状态的情况下,使两片硬质基板接近,使用光固化性固定剂进行预贴合,对贴合了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实施辊压,然后将固定剂固化。
文档编号C03B33/023GK102947233SQ20118002953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5日
发明者栗村启之, 金井朋之, 市川勇, 中岛刚介, 宫崎隼人, 林泰则, 田中贤司 申请人: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