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897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载车板、活动支架、主钢缆、主钢缆卷筒和载车板翻转单元,所述固定支架包含两个竖直的滑槽,所述活动支架分别滑动连接于滑槽中,载车板通过载车板翻转单元转动连接于活动支架,两所述钢缆的一端分别与一活动支架连接,另一端分别以相反的卷绕方向在卷绕在所述主钢缆卷筒上,主钢缆卷筒做不同方向转动时通过钢缆带动活动支架沿滑槽滑动,从而带动载车板做上下移动。其有益效果为:利用翻板式的载车板结构,在未载车时载车板收起,不妨碍道路通行,并可作为宣传墙使用;在载车时车板放下,将小车升高架空,并设有重力自锁装置和防侧滑装置,载车板下方可供车辆和行人通过,也可停车。
【专利说明】一种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障碍轿车停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大中城市,家用轿车以年平均16.3%的速度增长,停车难已经成为各大城市急待解决的难题。各地新建小区的车位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住房的价格,老小区更是无车位可供停放,道路两侧停车也远远不能满足停车的需要。新小区停车库的车位有限,老小区根本没有停车库,而在小区路边停车会影响其他车辆的进出行驶,造成行车难,引发各种矛盾与纠纷。充分利用城市中的有效空间资源而又不影响车辆行驶和行人,是人们近年来特别关心并亟待解决的难题。到目前为止,人们开发出大型停车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停车难问题,但投资大、收费高、进取时间长、不方便等。而对于新老小区住户,更无法解决其停车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具体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所述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载车板、活动支架、主钢缆、主钢缆卷筒和载车板翻转单元,所述固定支架包含两个竖直的滑槽,所述活动支架分别滑动连接于滑槽中,载车板通过载车板翻转单元转动连接于活动支架,两所述钢缆的一端分别与一活动支架连接,另一端分别以相反的卷绕方向卷绕在所述主钢缆卷筒上。
[0005]所述轿车停车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一竖直放置的矩形固定框,所述滑槽置于所述矩形固定框的两平行的竖直边框上。
[0006]所述轿车停车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处于活动支架与主钢缆卷筒之间的主钢缆由若干定滑轮支承,所述定滑轮设于固定支架对应位置上。
[0007]所述轿车停车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翻转单元包括斜拉钢缆、牵引钢缆、斜拉钢缆卷筒和牵引钢缆卷筒;斜拉钢缆一端连接在载车板上,一端卷绕在斜拉钢缆卷筒上;牵引钢缆一端连接斜拉钢缆,一端卷绕于牵引钢缆卷筒。
[0008]所述轿车停车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主钢缆卷筒和斜拉钢缆卷筒的转轴上设有重力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棘轮机构、制动盘、摩擦片和轴套,所述棘轮机构空套在所对应的卷筒转轴上,所述制动盘位于棘轮机构中的棘轮一侧并与所对应的卷筒转轴固定连接,所对应的卷筒位于棘轮的另一侧并与对应的卷筒转轴螺旋连接,所述轴套位于所对应的卷筒一侧并固定在对应的卷筒转轴上,所述摩擦片设于制动盘与棘轮以及棘轮与所对应的卷筒之间。
[0009]所述轿车停车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主钢缆卷筒转轴和斜拉钢缆卷筒转轴上分别设有花键,所述制动盘的内孔设有与所述花键相对应的内花键孔,所述制动盘通过所述花键与花键孔相配合连接于对应的输出轴上。
[0010]所述轿车停车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还包括储能助力机构,该助力机构包括气弹簧、铰接轴以及第一、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活动支架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支架的底端,所述气弹簧的气筒底端铰接于墙体,气弹簧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铰接轴的一端,铰接轴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上。
[0011]所述轿车停车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固定支架的铰接点、气弹簧的气筒底端的铰接点以及活动支架滑动至最低点时与第一连杆的铰接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0012]所述轿车停车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载车板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个防侧滑装置,载车板相对于所述防侧滑装置设有一凹槽,所述防侧滑装置包括翻板、踏板、弹簧、第一扭簧、挡板、套管以及销;所述翻板通过所述第一扭簧铰接于所述凹槽一侧的槽壁上,在第一扭簧作用下翻板向竖直位置复位;所述挡板固定于翻板的一侧,对翻板的转动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套管部分嵌入凹槽的一侧槽壁,所述弹簧与销套自管底至管口方向依次设置于套管中,使翻板保持在水平位置;套管和销在一径向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径向孔,所述踏板一端连接摇杆,所述摇杆穿过所述套管和销上连通的径向孔铰接于凹槽底部。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14]本装置利用翻板式的载车板结构,在未载车时载车板收起,不妨碍道路通行,并可作为宣传墙使用;在载车时载车板放下,将小车升高架空,上升高度为1.9一2.2米,并设有重力自锁装置和防侧滑装置,载车板下方可供车辆和行人通过,也可停车。本装置采用的储能助力机构在利用车辆下降的重力重力势能使气簧阻尼增大并储能,保证车辆上升时,将气弹簧的储能转化为车辆的重力势能,节能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轿车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轿车停车装置的左视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轿车停车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所述载车板翻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一种较为简单的翻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重力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 图7为图6所示述重力自锁装置的AA剖视图。
[0022]图8为储能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所述防侧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固定支架,11-定滑轮,12-电机,13-主钢缆卷筒,14-主钢缆,15-滑槽,21-活动支架,22-载车板翻转单元,221-第一减速电机,222-第二减速电机,223-斜拉钢缆卷筒,224-牵引钢缆卷筒,225-斜拉钢缆,226-牵引钢缆,3-载车板,31-凸起,32-凹槽,4-防侧滑装置,41-踏板,42-翻板,43-弹簧,44-第一扭簧,45-销,46-套管,47-挡板,48-摇杆,5-储能助力机构,51-气弹簧,52-铰接轴,53-第一连杆,54-第二连杆,6-重力自锁装置,61-支撑架,62-转轴,63-制动盘,64-棘轮,65-棘爪,66-第二扭簧,67-轴套,68-摩擦片,7-轿车,8-连接钩。【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6]如图1-3,是本实用新型停车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该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一般设置于道路边,主要由固定支架1、载车板3、活动支架21、主钢缆14、主钢缆卷筒13和载车板翻转单元22组成。固定支架I包含两个竖直的滑槽15,活动支架21滑动连接于滑槽15中。载车板3通过载车板翻转单元22转动连接于活动支架21,载车板可在水平与竖直方向之间转动。两主钢缆14的一端分别与活动支架2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以相反的方向卷绕在主钢缆卷筒13上。主钢缆卷筒做不同方向转动时通过主钢缆带动活动支架沿滑槽滑动,从而使转动到水平方向的载车板做平行的上下移动。主钢缆卷筒13通过电机12驱动转动。
[0027]上述的固定支架I设置为一竖直放置的矩形固定框,滑槽15设置于矩形固定框的两平行的竖直边框上。置于滑槽15内的活动支架通过主钢缆卷筒13的转动由主钢缆14带动沿滑槽15滑动,处于活动支架与主钢缆卷筒之间的钢缆14由四个定滑轮11支承。每一滑槽内分别布置两个定滑轮U。
[0028]为了推动载车板3在所述水平与竖直方向之间转动,设置了翻转单元,如图4。该翻转单元设于对应的活动支架21上,主要由斜拉钢缆225、牵引钢缆226、斜拉钢缆卷筒223和牵引钢缆卷筒224组成。斜拉钢缆223 —端连接在载车板3上,一端连接在斜拉钢缆卷筒225上。牵引钢缆一端连接斜拉钢缆225,一端连接牵引钢缆卷筒226。斜拉钢缆卷筒223在进行卷绕斜拉钢缆225的转动时,载车板3从水平位置转动到垂直位置;斜拉钢缆卷筒在进行释放斜拉钢缆转动时,载车板3从垂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载车板呈水平位置并处于承载状态时,斜拉钢缆绷直;在汽车驶入或驶出载车板前,牵引钢缆通过牵引钢缆卷筒转动拉动斜拉钢缆使其处于直角状态。斜拉钢缆卷筒223和牵引钢缆卷筒224分别由第一减速电机221、第二减速电机222驱动转动,第一、第二减速电机分别设于活动支架21 —侧的对应位置上。
[0029]载车板翻转单元22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实最简单的翻转单元22可以由步进电机和连接钩组成,步进电机直接驱动载车板3的转动,连接钩一端连接载车板,一端连接在固定支架I上,其作用相当于斜拉钢缆,但它不能自动松开,所以在汽车驶入或驶出载车板前,通过手动松开连接钩与载车板的连接,或连接钩与固定支架I的连接,参见图5。
[0030]为了保持载车板3在水平承载位置时的稳定状态,在主钢缆卷筒13和斜拉钢缆卷筒223的转轴上设置有一重力自锁装置6,如图6-7,在驱动上述各卷筒转动的电机停止转动时,所对应卷筒的转轴被重力自锁装置锁死,保证活动支架21及载车板3处于静止状态,即使载车板在高位的水平承载位置也十分稳定且安全可靠。所述的重力自锁装置6主要由棘轮机构、制动盘63、摩擦片68以及轴套67组成。棘轮机构空套在所对应卷筒转轴上,该棘轮机构包括一个内棘齿的棘轮64和棘爪65,棘轮64空套在其所对应的卷筒转轴上,所述转轴(例如主钢缆卷筒转轴62)由固定在活动支架上的支撑架61支承。制动盘63位于棘轮64内腔一侧,其中心设有花键孔,转轴对应部位设有花键,制动盘63通过花键孔与花键的配合连接固定在对应的转轴上。对应的卷筒(例如主钢缆卷筒)位于棘轮的另一侧并与对应的卷筒转轴螺旋连接。轴套67位于所对应的钢缆卷筒的另一侧端面并固定在对应的卷筒转轴上。两摩擦片68设于制动盘63与棘轮64以及棘轮65与所对应的卷筒之间。
[0031]重力自锁装置6工作过程如下:当载车板3承载有车辆并向上升时,电动输出轴带动主钢缆卷筒13转动,主钢缆卷筒转轴62转动为主动,由于主钢缆卷筒13与转轴62存在相对转动,主钢缆卷筒13将向棘轮64 —侧螺旋移动,推动棘轮64贴紧制动盘63,并随制动盘63 —齐转动,由于此时棘爪65和棘轮64是正方向转动,棘爪65与的内棘轮64并不相抵,因此主钢缆卷筒13随制动盘63做正方向的转动。当载车板3承载车辆下降时,主钢缆卷筒转轴带动主钢缆卷筒13反转,由于转轴62的转动为主动,因此主钢缆卷筒13相对该转轴转动所述转轴向轴套67 —侧螺旋移动,直至贴紧轴套67并随之一齐转动,由于棘轮64空套在转轴62上,不会随转轴转动,棘轮机构不作用。当电机12停转时,输出轴随之停止转动,而载车板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拉动钢缆14使主钢缆卷筒13反转,此时主钢缆卷筒13的转动为主动,并且相对转轴有转动,使主钢缆卷筒13做向棘轮64方向的螺旋移动,主钢缆卷筒13向棘轮64移动并最终紧贴棘轮64,欲带动棘轮64反转,由于棘轮机构转动的单向性,反方向的转动棘轮机构不能传动,使由载车板重力引起的转动被遏制,实现了载车板3在水平承载位置需要的锁死状态。
[0032]为了节省停车装置的整体能耗和对载车板在下降时受重力作用可能引起加速下降的缓冲,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储能助力机构5,如图8。该机构主要由气弹簧51、铰接轴52以及第一、第二连杆54组成。第一连杆5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活动支架21与第二连杆55的一端。第二连杆54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支架I的底端。气弹簧51的气筒底端铰接于墙体使得气弹簧51的气筒可绕该铰接点自由转动。气弹簧51的活塞杆铰接于铰接轴52的一端,铰接轴52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54上。活动支架21沿固定支架I滑动时,可通过第一、第二连杆54带动铰接轴52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第二连杆54与固定支架I的铰接点、气弹簧51的气筒底端的铰接点以及活动支架21滑动至最低点时与第一连杆53的铰接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该储能助力机构5在上升、下降过程中,首先利用重力下降,气簧阻尼越来越大并储能,使得轿车从快到慢缓冲落地;上升时,气弹簧能量释放,辅助克服上升阻力,充分利用轿车下降时的重力势能,节能环保。
[0033]为了防止置于载车板上的汽车侧滑,本实用新型还在载车板3的长度方向的外侧一侧设置了两个防侧滑装置4,如图9。载车板3相对于防侧滑装置4设有一凹槽32。防侧滑装置4主要由翻板42、踏板41、弹簧43、第一扭簧44、挡板47、套管46以及销45组成。翻板42通过第一扭簧44铰接于凹槽32的底部。挡板47固定于载车板3相对于翻板42的外沿对翻板42进行限位,套管46部分嵌入于凹槽的一侧槽壁。套管46中自底端至管口依次设有弹簧43与销45,在载车板处于非工作状态或其上未承载车辆时,弹簧使销弹性的伸出套管外并锁扣在翻板上,使翻板保持在水平位置;在套管和销一径向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径向孔(未画出),并在踏板41 一端连接摇杆48,将该摇杆48穿过套管46和销45上相互连通的径向孔铰接于凹槽32底部,在踏动踏板时,摇杆48绕其铰接点转动带动销在套管中移动使销缩回,解除对翻板的锁扣作用,使翻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到竖直位置,对车辆可能的侧滑起到阻止作用。该装置可通过脚踩踏板41完成翻板42的翻转操作。
[0034]为了对销45的移动进行定位,在该销上设有用于定位的台阶面,对应套管46的管口处设有相配合的孔,销通过台阶面与管口处孔的配合对销在套管46中移动位置进行限位。[0035]进一步的,载车板3的两宽度侧边上分别设有一凸起31,用于对轿车前后轮的限位。
【权利要求】
1.一种垂直升降式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载车板、活动支架、主钢缆、主钢缆卷筒和载车板翻转单元,所述固定支架包含两个竖直的滑槽,所述活动支架分别滑动连接于滑槽中,载车板通过载车板翻转单元转动连接于活动支架,两所述钢缆的一端分别与一活动支架连接,另一端分别以相反的卷绕方向卷绕在所述主钢缆卷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一竖直放置的矩形固定框,所述滑槽置于所述矩形固定框的两平行的竖直边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于活动支架与主钢缆卷筒之间的主钢缆由若干定滑轮支承,所述定滑轮设于固定支架对应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包括斜拉钢缆、牵引钢缆、斜拉钢缆卷筒和牵引钢缆卷筒;斜拉钢缆一端连接在载车板上,一端卷绕在斜拉钢缆卷筒上;牵引钢缆一端连接斜拉钢缆,一端卷绕于牵引钢缆卷筒。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缆卷筒和斜拉钢缆卷筒的转轴上设有重力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棘轮机构、制动盘、摩擦片和轴套,所述棘轮机构空套在所对应的卷筒转轴上,所述制动盘位于棘轮机构中的棘轮一侧并与所对应的卷筒转轴固定连接,所对应的卷筒位于棘轮的另一侧并与对应的卷筒转轴螺旋连接,所述轴套位于所对应的卷筒一侧并固定在对应的卷筒转轴上,所述摩擦片设于制动盘与棘轮以及棘轮与所对应的卷筒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缆卷筒转轴和斜拉钢缆卷筒转轴上分别设有花键,所述制动盘的内孔设有与所述花键相对应的内花键孔,所述制动盘通过所述花键与花键孔相配合连接于对应的输出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助力机构,该助力机构包括气弹簧、铰接轴以及第一、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活动支架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支架的底端,所述气弹簧的气筒底端铰接于墙体,气弹簧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铰接轴的一端,铰接轴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固定支架的铰接点、气弹簧的气筒底端的铰接点以及活动支架滑动至最低点时与第一连杆的铰接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个防侧滑装置,载车板相对于所述防侧滑装置设有一凹槽,所述防侧滑装置包括翻板、踏板、弹簧、第一扭簧、挡板、套管以及销;所述翻板通过所述第一扭簧铰接于所述凹槽一侧的槽壁上,在第一扭簧作用下翻板向竖直位置复位;所述挡板固定于翻板的一侧,对翻板的转动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套管部分嵌入凹槽的一侧槽壁,所述弹簧与销套自管底至管口方向依次设置于套管中,使翻板保持在水平位置;套管和销在一径向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径向孔,所述踏板一端连接摇杆,所述摇杆穿过所述套管和销上连通的径向孔铰接于凹槽底部。
【文档编号】E04H6/06GK203383548SQ201320458614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郑梅生, 王兆伍, 吕美琪 申请人:郑梅生, 王兆伍, 吕美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