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11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包括非预应力叠合板和支座,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包括预制层和现浇层,在预制层内另设有直径小于等于6mm,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所述的锚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预制层受力钢筋的长度小于等于预制层的长度,在预制层内另设有直径小于等于6mm,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由于直径小于等于6mm,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较软易于现场手工操作,吊装就位过程中可有效避让支座中的支座钢筋,同时能可靠地锚入支座内,方便施工,使吊装效率得到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建设领域,涉及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方法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预制非预应力叠合板是预制装配结构体系中重要的预制装配构件,同时预制非预应力叠合板即可作为楼板的底模,又可以与其上的现浇层叠合为整体形成钢筋混凝土板构件,预制非预应力叠合板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楼板的现场支模工作量。
[0003]由于结构抗震构造的要求,楼板与周边的支座:如支撑的梁或墙,必须有可靠的连接,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故根据构造要求需要将预制非预应力叠合板下部钢筋伸出板边并锚入周边的支座内:及混凝土梁或剪力墙等。
[0004]叠合混凝土楼板与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最大差异在于板下部钢筋与作为板支座的梁或墙的连接方式。当预制非预应力叠合板与预制叠合梁拼装时,板下部钢筋和梁箍筋均已定位,易出现非预应力叠合板和支座的钢筋相撞,现场吊装就位施工困难的情况。
[0005]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板支座下部混凝土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为受压状态,并不需要将板底钢筋全部伸入周边支座内。但抗震设计的构造要求板底与周边支座:支撑的梁或墙,应有钢筋拉结。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易出现钢筋相撞,现场吊装就位施工困难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于现场手工操作,吊装就位过程中可有效避让支座中的箍筋,同时能可靠地锚入支座梁内,方便施工,使吊装效率得到提高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包括非预应力叠合板和支座,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包括预制层和现浇层,所述的预制层的端部与支座垂直搭接,所述的预制层内设有直径大于等于8_,强度大于等于三级的预制层受力钢筋,所述的现浇层内设有现浇层钢筋,现浇层钢筋伸入支座内,并与支座钢筋锚固连接,所述的预制层受力钢筋的长度小于等于预制层的长度,在预制层内另设有直径小于等于6mm,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所述的锚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端部,所述的锚固钢筋与支座钢筋锚固连接。
[0009]在所述的现浇层内另设有补强钢筋,所述的补强钢筋与支座钢筋锚固连接。
[0010]所述的补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长度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支座的宽度。
[0011]所述的补强钢筋设于预制层和现浇层之间。
[0012]所述的锚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长度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支座的宽度。
[0013]所述的锚固钢筋与预制层受力钢筋相互锚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预制层受力钢筋的长度小于等于预制层的长度,在预制层内另设有直径小于等于6_,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所述的锚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端部,所述的锚固钢筋与支座钢筋锚固连接,由于直径小于等于6_,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较软易于现场手工操作,吊装就位过程中可有效避让支座中的支座钢筋,同时能可靠地锚入支座内,方便施工,使吊装效率得到提高。
[0015]另外,在预制层和现浇层之间另设的补强钢筋可以加固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强度,使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非预应力叠合板,2、支座,3、预制层,4、现浇层,5、预制层受力钢筋,6、现浇层钢筋,7、支座钢筋,8、锚固钢筋,9、补强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9]如图1所示,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包括非预应力叠合板I和支座2,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I包括预制层3和现浇层4,所述的预制层3的端部与支座2垂直搭接,所述的预制层3内设有直径大于等于8mm,强度大于等于三级的预制层受力钢筋5,所述的现浇层4内设有现浇层钢筋6,现浇层钢筋6伸入支座2内,并与支座钢筋7锚固连接,所述的预制层受力钢筋5的长度小于等于预制层3的长度,在预制层3内另设有直径小于等于6_,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8,所述的锚固钢筋8伸出预制层3的端部,所述的锚固钢筋8与支座钢筋7锚固连接。
[0020]在所述的现浇层4内另设有补强钢筋9,所述的补强钢筋9与支座钢筋7锚固连接,可以加固非预应力叠合板I与支座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非预应力叠合板I与支座2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安全可靠。
[0021]所述的补强钢筋9伸出预制层3的长度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支座2的宽度,使得补强钢筋9与支座2有足够的连接长度,增强连接强度。
[0022]所述的补强钢筋9设于预制层3和现浇层4之间,设置位置合理,保障连接强度。
[0023]所述的锚固钢筋8伸出预制层3的长度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支座2的宽度,使得锚固钢筋8与支座2有足够的连接长度,增强连接强度。
[0024]所述的锚固钢筋8与预制层受力钢筋5相互锚固,增强连接强度。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预制层受力钢筋的长度小于等于预制层的长度,在预制层内另设有直径小于等于6_,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所述的锚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端部,所述的锚固钢筋与支座钢筋锚固连接,由于直径小于等于6_,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较软易于现场手工操作,吊装就位过程中可有效避让支座中的支座钢筋,同时能可靠地锚入支座内,方便施工,使吊装效率得到提高,体现了工业化建造的优势,既节省了工期,又保证了质量。
[0026]另外,在预制层和现浇层之间另设的补强钢筋可以加固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强度,使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安全可靠。
[002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包括非预应力叠合板和支座,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包括预制层和现浇层,所述的预制层的端部与支座垂直搭接,所述的预制层内设有直径大于等于8_,强度大于等于三级的预制层受力钢筋,所述的现浇层内设有现浇层钢筋,现浇层钢筋伸入支座内,并与支座钢筋锚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层受力钢筋的长度小于等于预制层的长度,在预制层内另设有直径小于等于6_,强度为一级的锚固钢筋,所述的锚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端部,所述的锚固钢筋与支座钢筋锚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现浇层内另设有补强钢筋,所述的补强钢筋与支座钢筋锚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长度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支座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钢筋设于预制层和现浇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钢筋伸出预制层的长度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支座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预应力叠合板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钢筋与预制层受力钢筋相互锚固。
【文档编号】E04B5/17GK204151902SQ201420405260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汪杰, 吴敦军, 李宁, 殷宝才 申请人: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