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30278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包括底盘,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上端的旋转基座、凸设于所述旋转基座的外壁上的凸起、设置于所述旋转基座的上端的旋转件和旋设于所述旋转件上的连接杆;所述旋转基座为球面;所述凸起从所述旋转基座的顶部沿着所述旋转基座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盘的上端面;在所述旋转基座的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圆形孔,所述旋转件为半球形;在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适应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可以带动所述旋转基座在所述圆形孔内根据安装的需要进行旋转,可以适应各个方向的安装,安装较为方便。
【专利说明】—种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固定地面物体,都是采用挖坑埋桩或者直接砸入地下,借助桩子加以固定的方法,如固定篱笆,又如在空旷的地方防止堆高的物体滑落;或者是在地下先打下地基,再将地面物体固定在该地基上,如安装较大的告示牌。如果设备是被安装在一些不规则的地方,则由于桩子不可以弯曲或者改变方向,则直接安装会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解决传统的固定装置安装比较麻烦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厚度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上端的旋转基座、凸设于所述旋转基座的外壁上的凸起、设置于所述旋转基座的上端且处于其顶部中心的旋转件和旋设于所述旋转件上的连接杆;所述旋转基座为球面,所述球面的边缘与所述底盘的上端面相切;所述凸起从所述旋转基座的顶部沿着所述旋转基座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盘的上端面;在所述旋转基座的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圆形孔,所述旋转件为半球形,所述旋转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圆形孔内;在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适应的外螺纹。
[0006]其中,所述旋转件球面朝下的安装在所述圆形孔内,所述旋转件的上端面为平面,在所述平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圆柱孔,所述内螺纹凹设于所述圆柱孔的侧壁上。
[0007]其中,所述连接杆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杆件,所述外螺纹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的外圆周上;所述连接杆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孔的直径一致。
[0008]其中,所述转基座与所述底盘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容置空间,所述旋转件可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进行360°的旋转。
[0009]其中,所述凸起的上边缘与所述圆形孔的边缘相接触,所述凸起的下边缘与所述底盘相互接触,所述凸起的两侧边均为从所述凸起的中部向外凸出的圆弧;所述凸起的个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 ;若干个所述凸起均匀的分布于所述旋转基座的外表面上。
[0010]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基座的外壁上的开口,所述开口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开口的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
[00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厚度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上端的旋转基座、凸设于所述旋转基座的外壁上的凸起、设置于所述旋转基座的上端且处于其顶部中心的旋转件和旋设于所述旋转件上的连接杆;所述旋转基座为球面,所述球面的边缘与所述底盘的上端面相切;所述凸起从所述旋转基座的顶部沿着所述旋转基座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盘的上端面;在所述旋转基座的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圆形孔,所述旋转件为半球形,所述旋转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圆形孔内;在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适应的外螺纹;在进行安装时,所述连接杆可以带动所述旋转基座在所述圆形孔内根据安装的需要进行旋转,可以适应各个方向的安装,避免因为安装方向的问题而折断所述连接杆,安装较为方便,安装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0015]1-连接杆;2_旋转件;3-凸起;4-中间盘;5-底盘;6_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7]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包括底盘5,所述底盘5的厚度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5的上端的旋转基座4、凸设于所述旋转基座4的外壁上的凸起3、设置于所述旋转基座4的上端且处于其顶部中心的旋转件2和旋设于所述旋转件2上的连接杆I ;所述旋转基座4为球面,所述球面的边缘与所述底盘5的上端面相切;所述凸起3从所述旋转基座4的顶部沿着所述旋转基座4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盘5的上端面;在所述旋转基座4的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圆形孔,所述旋转件2为半球形,所述旋转件2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圆形孔内;在所述旋转件2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I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适应的外螺纹;在进行安装时,所述连接杆I可以带动所述旋转基座4在所述圆形孔内根据安装的需要进行旋转,可以适应各个方向的安装,避免因为安装方向的问题而折断所述连接杆1,安装较为方便,安装效率高。
[0019]所述旋转件2球面朝下的安装在所述圆形孔内,所述旋转件2的上端面为平面,在所述平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圆柱孔,所述内螺纹凹设于所述圆柱孔的侧壁上。
[0020]所述连接杆I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杆件,所述外螺纹设置于所述连接杆I的一端的外圆周上;所述连接杆I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孔的直径一致。
[0021]所述转基座4与所述底盘5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容置空间,所述旋转件2可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进行360°的旋转。
[0022]所述凸起3的上边缘与所述圆形孔的边缘相接触,所述凸起3的下边缘与所述底盘5相互接触,所述凸起3的两侧边均为从所述凸起3的中部向外凸出的圆弧;所述凸起3的个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 ;若干个所述凸起3均匀的分布于所述旋转基座4的外表面上。
[002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基座4的外壁上的开口 6,所述开口 6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开口 6的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底盘(5),所述底盘(5)的厚度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5)的上端的旋转基座(4)、凸设于所述旋转基座(4)的外壁上的凸起(3)、设置于所述旋转基座(4)的上端且处于其顶部中心的旋转件(2)和旋设于所述旋转件(2)上的连接杆(I);所述旋转基座(4)为球面,所述球面的边缘与所述底盘(5)的上端面相切;所述凸起(3)从所述旋转基座(4)的顶部沿着所述旋转基座(4)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盘(5)的上端面;在所述旋转基座(4)的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圆形孔,所述旋转件(2)为半球形,所述旋转件(2)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圆形孔内;在所述旋转件(2)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I)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适应的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2)球面朝下的安装在所述圆形孔内,所述旋转件(2)的上端面为平面,在所述平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圆柱孔,所述内螺纹凹设于所述圆柱孔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I)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杆件,所述外螺纹设置于所述连接杆(I)的一端的外圆周上;所述连接杆(I)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孔的直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座(4)与所述底盘(5)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容置空间,所述旋转件(2)可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进行360°的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的上边缘与所述圆形孔的边缘相接触,所述凸起(3)的下边缘与所述底盘(5)相互接触,所述凸起(3)的两侧边均为从所述凸起(3)的中部向外凸出的圆弧;所述凸起(3)的个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若干个所述凸起(3)均匀的分布于所述旋转基座(4)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基座(4)的外壁上的开口(6),所述开口(6)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开口(6)的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
【文档编号】E04H12/22GK204040593SQ201420474742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黄雪华 申请人:浙江南柯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