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3403阅读:5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车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沉式车库。



背景技术:

车库,顾名思义,一般是指人们用来停放汽车的地方;通常来说,传统式车库即为砖混土建车库,类似于房屋。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被称之为机械式立体车库也日渐兴起。简单来说,利用机械来存取停放车辆的整个停车设施叫做机械式停车库,以立体化存放的机械式停车库叫做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主要是多平面的空间立体车库,以单层平面停车库为核心,通过微机即通过上位机对车库进行统一的管理、监控与PLC控制来进行车位的空间位置变动,使车位实现由空间到平面的转化,从而实现多层平面停车的功能。

然而,针对别墅等用地寸土寸金的场所,在地表上建设砖混土建车库或者机械式立体车库同样会面临建设用地匮乏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不破坏绿化景观等周围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一种节省地表资源的车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沉式车库,该下沉式车库可以解决地面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沉式车库,包括车库厢体以及与所述车库厢体相连用以实现所述车库厢体升降的驱动系统,所述车库厢体与所述驱动系统容纳于顶部开口的混凝土预制板墙体内,所述混凝土预制板墙体的侧壁位于地面之下,并且在所述驱动系统的作用下,所述车库厢体能够上升于地面之上并且下降于地面之下。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沉式车库,当车辆驶入车库厢体之后,利用驱动系统将车库厢体下沉至地面之下,使得下沉式车库完全位于地面之下,从而节省了地面上的空间。即,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下沉式车库的车库厢体仅仅在供车辆驶入与驶出时上升至地面之上,而其余时间均位于地面之下,这样一来,能够有效节省地上空间,实现车辆的停靠。

优选地,所述车库厢体包括用于供车辆停放的底部托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车库厢体顶部的顶部盖板,并且所述底部托板与所述顶部盖板之间通过支撑立柱相连。

利用支撑立柱将底部托板与顶部盖板连接,而底部托板与顶部盖板之间具有供车辆驶入的空间;当车辆需要驶入车库厢体时,底部托板至于与地面水平的位置,车辆从地面驶上底部托板;当车辆驶入车库厢体之后,车库厢体下降,直至顶部盖板与地面平行,从而完成车辆驶入的全过程。

优选地,所述底部托板还设置有两组用于限定所述车辆前后位置的挡车器,两组所述挡车器的外侧分别设置第一位移探测器和第二位移探测器。

优选地,所述车库厢体还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位移探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移探测器相连的第一探测器指示灯和第二探测器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顶部盖板的形状与所述车库厢体外侧的周围环境地形相匹配。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主机,所述驱动系统通过所述控制主机与用以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升降的遥控器或配电箱按键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系统位于所述车库厢体之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沉式车库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库箱体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下沉式车库的系统框架图;

图4为车辆驶入下沉式车库的示意图;

图5为下沉式车库下沉后的示意图。

其中:

1-车库厢体、2-驱动系统、3-混凝土预制板墙体、11-底部托板、12-顶部盖板、13-挡车器、14-第一位移探测器、15-第二位移探测器、16-支撑立柱、17-第一探测器指示灯、18-第二探测器指示灯、4-遥控器、5-配电箱按键、6-控制主机、9-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下沉式车库,该下沉式车库可以充分利用低下空间,并且与车库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沉式车库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车库箱体的结构图;图3为图1中下沉式车库的系统框架图;图4为车辆驶入下沉式车库的示意图;图5为下沉式车库下沉后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沉式车库,主要包括车库厢体1、驱动系统2和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针对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可以在工厂加工好的混凝土成品预制板,在工厂按尺寸制作好后运输到现场,在现场拼装固定好即可。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顶部开口,并且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的侧壁位于地面之下。车库厢体1的四周可以设置透明侧壁;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

车库厢体1和驱动系统2均位于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之内;即,车库厢体1和驱动系统2容纳于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在驱动系统2的作用下,车库厢体1能够从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的顶部开口处上升,从而伸出于地面之上;当车辆驶入车库厢体1之内,则在驱动系统2的作用下,车库厢体1下降至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内,即下降至地面之下,从而节省了地面之上的空间。

针对车库厢体1,主要包括底部托板11、顶部盖板12、挡车器13、第一位移探测器14、第二位移探测器15、支撑立柱16、第一探测器指示灯17和第二探测器指示灯18。

底部托板11用于供车辆驶入其上,顶部盖板12位于车库厢体1的顶部,底部托板11与顶部盖板12之间通过支撑立柱16连接。当车辆需要驶入车库厢体1时,底部托板11至于与地面水平的位置,车辆从地面驶上底部托板11;当车辆驶入车库厢体之后,车库厢体1下降,直至顶部盖板12与地面平行,从而完成车辆驶入的全过程。

采用如上设置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车库厢体1全部下降于地下,而仅仅留有车库厢体1的顶部盖板12与地面平行。

底部托板11还设置有两组挡车器13,用于限定车辆的前后位置;两组挡车器13的外侧分别设置第一位移探测器14和第二位移探测器15。并且第一探测器指示灯17和第二探测器指示灯18也可以设置于车库厢体1内,并且第一探测器指示灯17和第二探测器指示灯18分别与第一位移探测器14和第二位移探测器15相连。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沉式车库主要由控制系统以及核心结构两部分组成,如说明书附图3。控制系统包括遥控器4、配电箱及其配电箱按键5、控制主机6、位移探测器、位移探测器指示灯以及挡车器3;核心结构包含:驱动系统2、车库厢体1,混凝土预制板墙体3以及相应辐助的防水密封与顶部绿化。

下沉式车库可以通过遥控器4或配电箱按键5控制驱动系统2工作,而驱动系统2作用于车库厢体1,即可实现车库厢体1的上升或下降。

第一位移探测器14和第二位移探测器15用于检测车辆位置,辅助用户泊车,并为控制主机6提供探测数据用作安全防护。当车辆驶入车库厢体1时会首先触发第一位移探测器14,此时第一探测器指示灯17会通过闪烁标识正在入库,直到整个车辆驶入车库厢体1,下沉式车库控制系统会处在锁死状态,不允许进行车库厢体1的上下移动的操作;第二位移探测器15为防撞击功能设计,当车辆太过驶入车库厢体1时会触发第二位移探测器15,第二探测器指示灯18会通过闪烁提示驾驶员。利用挡车器13,可以限制车辆驶入车库厢体1的位置,还可以在停车以后防止车辆溜车。

为了更好地实现下沉式车库与周围环境的匹配,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盖板12的形状与车库厢体1外侧的周围环境地形相匹配。这样一来,当车库厢体1下降至地面以下时,下沉式车库能够很好地融合于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视觉破坏。

针对驱动系统2来说,可以利用如附图所示的液压剪叉驱动,且驱动系统2位于车库厢体1之下;还可以采用链轮方式驱动车库厢体1的升降。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采用四柱垂直驱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驱动车库厢体1的升降,均应在本文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沉式车库,很好地利用地下空间,完全不占用地面空间;并且不破坏周围地面环境,能够很好的与周围景观环境融为一体;针对控制主机6,优选采用工业PLC系统,控制可靠性高,并且设置位移探测器,更便于驾驶员停车。而驱动系统2优选采用液压传动方式,使得下沉式车库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沉式车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