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混凝土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368阅读:2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冬季对混凝土进行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施工规范规定:当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将下降到5℃以下,工程施工进入冬季施工阶段,工程施工必须按照冬季施工的要求进行,砌墙、抹灰等施工必须停止,混凝土浇筑施工在采取措施后,可以进行。但是混凝土在低温凝结过程中,水泥的水化作用受到阻碍,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混凝土初期受冻其强度虽能增长,但是后期强度却很难达到设计要求。通常情况下,冬季施工往往采用在混凝土中添加无氯防冻剂,用热水拌制,提高混凝土标号等措施,克服混凝土因受冷造成混凝土实际强度的降低;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加热方法,保证混凝土连续5~8天温度在5℃以上,而在实际施工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物施工中很难实现,传统加热方法是加热混凝土所在的空间空气,热量浪费大,加热效果差,而且用传统加热方法施工,混凝土比设计至少提高一个标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冬季混凝土加热装置,它能够自动检测混凝土温度、并对混凝土内部进行自动加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冬季混凝土加热装置,包括预先铺设在准备浇注混凝土的构件内的电阻丝、分别预先设置于混凝土内部及设置在混凝土外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三极管、继电器、续流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电缆连接微处理器的相应数据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输出端经第一电阻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的线圈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直流电源之间;续流二极管并联在继电器的线圈的两端;第二电阻接在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阻丝的两个电极分别经继电器的触点接交流电源。

上述冬季混凝土加热装置,所述电阻丝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型的高强度绝缘套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通电发热电阻丝,使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内部升温养护,提高了混凝土养护质量和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成本。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于混凝土内部及设置在混凝土外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度,通过微处理器对电阻丝实现实时通电或断电,确保了混凝土养护质量且提高工效。本实用新型的电阻丝外表面的防水型高强度绝缘套管,具有安全性高、防止施工损坏、防水性好的特点,使施工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R、电阻丝,PT、温度传感器,U、微处理器,Q、三极管,D、续流二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K、继电器的线圈,VCC、直流电源,K-1、继电器的触点,AC、交流电源,TU、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和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包括预先铺设在准备浇注混凝土的构件内的电阻丝R、分别预先设置于混凝土内部及设置在混凝土TU外表面的温度传感器PT、微处理器U、三极管Q、继电器、续流二极管D、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温度传感器PT可以为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PT分别通过信号电缆连接微处理器U的相应数据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U的控制输出端经第一电阻R1接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的线圈K接在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直流电源VCC之间;续流二极管D并联在继电器的线圈K的两端;第二电阻R2接在三极管Q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阻丝R的两个电极分别经继电器的触点K-1接交流电源AC。

所述电阻丝R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型的高强度绝缘套管。

在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在混凝土TU内部埋设电阻丝R及温度传感器PT;当混凝土构件完成后,利用温度传感器PT获取混凝土TU内部及表面温度,并将温度数值传输给微处理器U;微处理器U根据温度数值的比较通过三极管Q控制继电器线圈K的得电与失电,进而实现对继电器触点K-1通断的控制,达到电阻丝R的加热控制。当混凝土TU试压结果强度大于临界强度时即可拆除加热装置,即将继电器线圈K断电,断开电阻丝R与交流电源的连接,然后剪断混凝土TU外部的电阻丝R。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之内所做的任何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