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726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尤其是结构简单、存取车快速、管理人员少、地面利用率高的街道自助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轿车大幅度增加,到处“车”满为患。只见街道上,两车道变成了单车道,甚至三车道也变成了单车道,想停车吗,针也插不进。繁华地段更难找到停车的地方,即使有,要不路程远,要不停取车很慢,而大型购物中心、著名餐饮店、电影院等大都集中在繁华地段。人们购物、消遣往往拖儿带老,很不方便。党的政策好,现在很多人富裕了,出门前愁的不是钱包鼓不鼓,而是停车难。今后轿车还会大量增加,到处停车难,想买车的人正在犯愁。

要解决停车难,只能从地下和空中想办法。

房子已建好,再开挖地下车库,破坏地基结构,很难实现。何况开挖地下车库,投资巨大。已有地下车库,数量有限,路程远,停取车不方便,不受欢迎,即便如此也常停满了车,后来者只能望“车”兴叹。

修建立体停车场,虽然可行,但当前的立体停车场停取车太慢,不受欢迎。立体停车场停取车慢到何种程度呢,广州日报2014年12月22日A3版《立体停车场为何不受落》一文中有如下表述:“夏小姐则表示:‘立体停车场取车慢,如果碰上上下班高峰期,光取车就要个把小时。……’”谁愿意花一个小时停车,再花一个小时取车!

这种立体停车场由于存放于下层的车要升至上层才能腾出车位让后来的车停放,存放于上层的车要移开或降至低层才能取出,此过程中需要逐一反复平移和升降众多车辆,要配置多套机电设备,操作程序复杂繁琐,操作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层级越多,上述缺点越严重。

立体停车场本来是解决停车难的好设施,却因停取车太慢,严重妨碍普及。

克服立体停车场停取车慢的致命缺陷,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存取车方便快速、管理人员少、地面利用率高的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本发明还要解决的问题是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由停车板、支撑体、斜车道、电梯井、电梯组成。

支撑体至少由2k对立柱、n根横梁组成。

这2k对立柱之一的两个立柱横向并列;这2k对立柱沿街道纵向分布,其从后到前依次为:第1对立柱、第2对立柱、……、第k-1对立柱、第k对立柱、第k+1对立柱、第k+2对立柱、……、第2k-1对立柱、第2k对立柱,该第k对立柱与该第k+1对立柱之间的纵向距离大于2倍轿车车身长;这2k对立柱的后k对立柱或前k对立柱中,相邻两对立柱之间的纵向距离远大于轿车的车身长。

这2k对立柱之一上分层交叉固紧连接n根水平横梁,这n根水平横梁从下到上依次为:第1根横梁、第2根横梁、……、第n-1根横梁、第n根横梁,该第1根横梁与该街道地面的高度差满足:沿该第1根横梁下面该街道的地面车道行驶的汽车不会被该第一根横梁碰撞。

所述k与n的关系为:k=n+1。

n块相同停车板之一的纵向长度等于或大于2k对立柱的纵向长度;这n块停车板分层分布,其从下到上依次为:第1块停车板、第2块停车板、第n-1块停车板、第n块停车板;这n块停车板的下表面分别与这2k对立柱上n根横梁之一的上表面固紧连接,相互固紧连接的停车板和横梁的n数相同。

这n块停车板之一,其上有一个矩形入口天窗、一个矩形出口天窗,其上表面上标示一条矩形出入车道、多个车位框、至少一条供轿车进出这多个车位框之一的转移车道,其上表面的周围有防护栏;该入口天窗与该出口天窗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该入口天窗的纵向长度大于轿车的车身长,其横向宽度等于该出入车道的横向宽度且大于轿车的横向宽度;该出入车道的后端与该入口天窗的前端衔接,在该衔接处附近的该出入车道上标示由该衔接处指向邻近转移车道的方向箭头;该出入车道的前端与该出口天窗的后端衔接,在该衔接处附近的该出入车道上标示由邻近转移车道指向该衔接处的方向箭头;该入口天窗或该出口天窗与该出入车道衔接处除外,其他边缘附近的该停车板的上表面上有防护栏;这n块停车板上的全部出入车道,其轴线在同一纵向竖直平面上,其右侧向面位于这2k对立柱的右侧立柱的左侧,但接近相应位置的该右侧立柱的内侧向面。

这n块停车板的第n块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2k对立柱的第k对立柱、第k+1对立柱上的第n根横梁的上表面接触;第n-1块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这2k对立柱中的第k-1对立柱、第k对立柱、第k+1对立柱、第k+2对立柱上的第n-1根横梁的上表面接触;第n-2块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这2k对立柱中的第k-2对立柱、第k-1对立柱、第k对立柱、第k+1对立柱、第k+2对立柱、第k+3对立柱上的第n-2根横梁的上表面接触;其余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下表面与相应立柱上相应横梁的上表面的接触依此类推。

斜车道含n块矩形上行斜车道、n块矩形下行斜车道,这n块上行斜车道和这n块下行斜车道的轴线均位于停车板上出入车道轴线所在纵向竖直平面上;这n块上行斜车道之一或这n块下行斜车道之一的横向宽度等于该出入车道的横向宽度。

这n块停车板中的相邻两停车板之间、第1块停车板与地面之间,都有一块上行斜车道;第n块停车板与第n-1块停车板之间的上行斜车道,其上端与该第n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后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接近该第n-1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后端且与其上表面圆滑固紧连接,但不妨碍轿车从该第n-1块停车板的出入车道的后端进到该第n-1块停车板的转移车道;第n-1块停车板与第n-2块停车板之间的上行斜车道,其上端与该第n-1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后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接近该第n-2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后端且与之上表面圆滑固紧连接,但不妨碍轿车从该第n-2块停车板的出入车道的后端进到该第n-2块停车板的转移车道;其他相邻两停车板之间的上行斜车道与这两停车板的连接方式依此类推。

这n块停车板中相邻两停车板之间、第1块停车板与地面之间,都有一块下行斜车道;第n块停车板与第n-1块停车板之间的下行斜车道,其上端与该第n块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接近该第n-1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前端且与之上表面圆滑固紧连接,但不妨碍轿车从该第n-1块停车板的转移车道进到该第n-1块停车板的出入车道的前端;第n-1块停车板与第n-2块停车板之间的下行斜车道,其上端与该第n-1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接近该第n-2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前端且与之上表面圆滑固紧连接,但不妨碍轿车从该第n-2块停车板的转移车道进到该第n-2块停车板的出入车道的前端;其他相邻两停车板之间的下行斜车道与这两停车板的连接方式依此类推。

电梯井由电梯井壁围成,其内腔的横断面为矩形,其从第n块停车板的上方竖直通达地面。

供人员乘用的电梯安装在电梯井内。

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所在街道的后方的左侧街道有通向右侧街道的掉头车道。

双向四车道或四车道以上且中间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的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与该街道的连接结构是这样的:

支撑体上2k对立柱之一的两个立柱的下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该街道上隔离带两侧之一的地面固紧连接,但不占用该街道的地面车道。

安装在这2k对立柱上的n块停车板之一,罩盖相应位置的该隔离带以及该隔离带右侧街道上两条地面车道和左侧街道上两条地面车道。

这n块停车板之一上的出入车道,其位于这2k对立柱的左侧立柱的右侧,且其左侧向面横向接近相应位置的该左侧立柱的内侧向面。

这n块停车板之一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穿过其的立柱,在交叉处交叉固紧连接。

这n块停车板的第1块停车板与地面之间的上行斜车道,其上端与该第1块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后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与这2k对立柱的第1对立柱之间的隔离带地面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所在隔离带地面与后方的右侧街道上的地面车道连通;该第1块停车板与地面之间的下行斜车道,其上端与该第1块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与这2k对立柱的第2k对立柱之间的隔离带地面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所在隔离带地面与前方的右侧街道上的地面车道连通。

至少一个电梯井位于这n块停车板的第n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横向中央,但不妨碍进入的轿车通过该出入车道的后端,也不妨碍要离去的轿车通过该出入车道的前端;该电梯井的下端位于相应位置的该隔离带地面上或该隔离带下面横向隧道的地面上,且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该隧道与该街道两侧的行人道相通。

双向四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或双向两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与该街道的连接结构是这样的:

支撑体上2k对立柱之一的两个立柱的下端,分别横向与相应位置的该街道两侧之一外部的空地或绿化带地面固紧连接,但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

安装在双向四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的自助立体车库的2k对立柱上的n块停车板之一,罩盖相应位置的该双向四车道。

安装在双向两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的自助立体车库的2k对立柱上的n块停车板之一,罩盖相应位置的该双向两车道。

这n块停车板的第1块停车板与地面之间的上行斜车道,其上端与该第1块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后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伸向这2k对立柱的第1对立柱右侧的足够宽的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且与之圆滑固紧连接,其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也不妨碍汽车在该出入车道下面的地面车道上行驶,其下端所在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与后方的右侧街道上的地面车道连通;该第1块停车板与地面之间的下行斜车道,其上端与该第1块停车板上的出入车道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伸向这2k对立柱的第2k对立柱右侧的足够宽的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且与之圆滑固紧连接,其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也不妨碍汽车在该出入车道下面的地面车道上行驶,其下端所在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与前方的右侧街道的地面车道连通。

至少一对电梯井横向位于这n块停车板的第n块停车板的两侧之一,其中右侧的电梯井位于该第n块停车板上出入车道的右侧,但不接近该出入车道的两端之一,这一对电梯井的下端分别位于相应位置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上且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

为了确保轿车在斜车道上的行车安全,2k对立柱的前k对立柱或后k对立柱中相邻两对立柱之间的纵向距离足够大,使这相邻两对立柱之间的斜车道的坡度在安全行车范围内。

为了确保轿车在斜车道上的行车安全,该斜车道的上行斜车道或下行斜车道的两侧之一修建防护栏。

为了让司机停取车方便快速,n块停车板之一上的出入车道后端的上方悬挂显示屏,在该显示屏上显示相应位置停车板的层级数和该停车板上空置车位框的数量。

为了让要停车的司机及时了解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停车信息,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前端或后端的上方悬挂显示屏,在该显示屏上显示哪层停车板上有多少空置车位框,或者显示无空置车位框。

为了让司机停取车方便快速,n块停车板之一上的多个车位框按顺序依次编号,并将编号标示在相应车位框中。

为了防雨、防晒,n块停车板的第n块停车板的上方修建雨棚,该雨棚罩盖该第n块停车板和电梯井。

当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纵向长度大的情况下,为加固街道自助立体车库,2k对立柱的前k对立柱或后k对立柱中的相邻两对立柱之间的纵向距离,在满足斜车道的坡度要求后保持定值,增大这2k对立柱的第k对立柱与第k+1对立柱之间的纵向距离以相配合,但在该第k对立柱与该第k+1对立柱之间,额外增加多对立柱,且额外增加的这多对立柱之一,以上述相同结构分层交叉固紧连接n根水平横梁,这n根水平横梁的上表面分别与n数相同的停车板的下表面固紧连接。

使用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方法是这样的:

沿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所在街道右侧地面车道行驶的轿车,需要停车的司机根据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后端上方显示屏提供的信息,如果有空置车位框,将该轿车沿上行斜车道行驶到有空置车位框的停车板,按方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从该停车板的出入车道的后端转弯到转移车道,进到该空置车位框后将该轿车停放,记下该停车板的层级数和该车位框的编号,从该停车板就近乘电梯下降至地面后离去。

需要取车的司机根据记下的所停车的停车板的层级数,从地面就近乘电梯升到该停车板,根据记下的所停车的车位框的编号,从该车位框开着车从该停车板上按方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从转移车道经出入车道的前端进到下行斜车道,再循多级下行斜车道行驶到地面后离去。

沿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所在街道左侧地面车道行驶的轿车,需要停车的司机根据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前端上方显示屏显示的信息,如果有空置车位框,则从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后方掉头后,继续沿该街道右侧地面车道行驶,再进入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停车。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能源主要消耗在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显示屏上,因而几乎不消耗能源。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只要有空置车位框,轿车随到随停,停完车后司机就近乘电梯下到地面离去;要取车,司机随到随取,就近乘电梯上去,将车开走就是。既舒适又快捷,免除了长时间等待带来的烦恼;要停的车走上行斜车道,取出的车走下行斜车道,各行各道,互不影响,既安全又快速;大型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电梯多,停取车就近乘电梯上下,缩短了停取车时间。停取车的每个环节都快速,彻底解决了当前立体停车场停取车慢的缺点。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就建在街道上,人们在该街道上购物、消遣、观光,就近停车取车,非常方便。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可大可小,大的可延伸数公里,加之多层结构,停车量远超大型地下车库。覆盖四个车道和隔离带、纵向长度1公里的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一层至少可停放轿车1100辆,若建五层,可停放5500辆。繁华街道只需建一个大型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放心把车开去,短时间就能停车取车。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造价远低于地下车库。修建地下车库,要开挖大量土方,要大面积加固墙体和地面,立柱必须粗大才能兼顾支撑起高大房屋建筑,造价很高。修建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不需要开挖土方,无墙体需要加固,至多加固地基;立柱之上没有高大房屋建筑,立柱只须支撑横梁、停车板、斜车道和轿车,无须粗大;结构比房屋简单,原材料是钢筋水泥。其造价比大型地下停车场低很多,有利于普及。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只有立柱占地且占地面积小,街道地面上汽车的行驶不受影响,地面利用率高。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司机自己停车,自己取车,需要的管理人员少,收费便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向左侧观察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沿中轴线的纵向剖面的示意图,该图取n=3,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位于双向四车道或四车道以上且中间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

图2是街道自助立体车右侧侧视示意图,该图取n=3,该街道自助立体车位于双向四车道或双向两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

图3是图1中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上的立柱、电梯井在其所在街道上地面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上的立柱、电梯井在双向四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地面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上的立柱、电梯井在双向两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地面的分布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上第3块停车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2中位于双向四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的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上第2块停车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2中位于双向两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的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上第1块停车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各图所示,一种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由停车板1、支撑体、斜车道、电梯井12、电梯组成。

支撑体至少由2k对立柱9、n根横梁10组成。

如图1、图2所示,这2k对立柱9之一的两个立柱9横向并列。这2k对立柱9沿街道纵向分布,其从后到前依次为:第1对立柱9、第2对立柱9、……、第k-1对立柱9、第k对立柱9、第k+1对立柱9、第k+2对立柱9、……、第2k-1对立柱9、第2k对立柱9,该第k对立柱9与该第k+1对立柱9之间的纵向距离大于2倍轿车车身长。这2k对立柱9的后k对立柱9或前k对立柱9中,相邻两对立柱9之间的纵向距离远大于轿车的车身长。

如图1、图2所示,这2k对立柱9之一上分层交叉固紧连接n根水平横梁10,这n根水平横梁10从下到上依次为:第1根横梁10、第2根横梁10、……、第n-1根横梁10、第n根横梁10,该第1根横梁10与该街道地面的高度差满足:沿该第1根横梁10下面该街道的地面车道行驶的汽车不会被该第一根横梁10碰撞。

所述k与n的关系为:k=n+1。

如图1、图2所示,n块相同停车板1之一的纵向长度等于或大于2k对立柱9的纵向长度。这n块停车板1分层分布,其从下到上依次为:第1块停车板1、第2块停车板1、第n-1块停车板1、第n块停车板1。这n块停车板1的下表面分别与这2k对立柱9上n根横梁10之一的上表面固紧连接,相互固紧连接的停车板1和横梁10的n数相同。

如图1、图2、图6、图7、图8所示,这n块停车板1之一,其上有一个矩形入口天窗3a、一个矩形出口天窗3b,其上表面上标示一条矩形出入车道4、多个车位框7、至少一条供轿车进出这多个车位框7之一的转移车道5,其上表面的周围有防护栏2。该入口天窗3a与该出口天窗3b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该入口天窗3a的纵向长度大于轿车的车身长,其横向宽度等于该出入车道4的横向宽度且大于轿车的横向宽度。该出入车道4的后端与该入口天窗3a的前端衔接,在该衔接处附近的该出入车道4上标示由该衔接处指向邻近转移车道5的方向箭头6。该出入车道4的前端与该出口天窗3b的后端衔接,在该衔接处附近的该出入车道4上标示由邻近转移车道5指向该衔接处的方向箭头6。该入口天窗3a或该出口天窗3b与该出入车道4衔接处除外,其他边缘附近的该停车板1的上表面上有防护栏2。这n块停车板1上的全部出入车道4,其轴线在同一纵向竖直平面上,其右侧向面位于这2k对立柱9的右侧立柱9的左侧,但接近相应位置的该右侧立柱9的内侧向面。

如图1、图2所示,这n块停车板1的第n块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2k对立柱9的第k对立柱9、第k+1对立柱9上的第n根横梁10的上表面接触。第n-1块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这2k对立柱9中的第k-1对立柱9、第k对立柱9、第k+1对立柱9、第k+2对立柱9上的第n-1根横梁10的上表面接触。第n-2块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这2k对立柱9中的第k-2对立柱9、第k-1对立柱9、第k对立柱9、第k+1对立柱9、第k+2对立柱9、第k+3对立柱9上的第n-2根横梁10的上表面接触。其余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下表面与相应立柱9上相应横梁10的上表面的接触依此类推。

如图1、图2所示,斜车道含n块矩形上行斜车道8a、n块矩形下行斜车道8b,这n块上行斜车道8a和这n块下行斜车道8b的轴线均位于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轴线所在纵向竖直平面上。这n块上行斜车道8a之一或这n块下行斜车道8b之一的横向宽度等于该出入车道4的横向宽度。

如图1、图2所示,这n块停车板1中的相邻两停车板1之间、第1块停车板1与地面之间,都有一块上行斜车道8a。第n块停车板1与第n-1块停车板1之间的上行斜车道8a,其上端与该第n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后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接近该第n-1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后端且与其上表面圆滑固紧连接,但不妨碍轿车从该第n-1块停车板1的出入车道4的后端进到该第n-1块停车板1的转移车道5。第n-1块停车板1与第n-2块停车板1之间的上行斜车道8a,其上端与该第n-1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后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接近该第n-2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后端且与之上表面圆滑固紧连接,但不妨碍轿车从该第n-2块停车板1的出入车道4的后端进到该第n-2块停车板1的转移车道5。其他相邻两停车板1之间的上行斜车道8a与这两停车板1的连接方式依此类推。

如图1、图2所示,这n块停车板1中相邻两停车板1之间、第1块停车板1与地面之间,都有一块下行斜车道8b。第n块停车板1与第n-1块停车板1之间的下行斜车道8b,其上端与该第n块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接近该第n-1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前端且与之上表面圆滑固紧连接,但不妨碍轿车从该第n-1块停车板1的转移车道5进到该第n-1块停车板1的出入车道4的前端。第n-1块停车板1与第n-2块停车板1之间的下行斜车道8b,其上端与该第n-1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接近该第n-2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前端且与之上表面圆滑固紧连接,但不妨碍轿车从该第n-2块停车板1的转移车道5进到该第n-2块停车板1的出入车道4的前端。其他相邻两停车板1之间的下行斜车道8b与这两停车板1的连接方式依此类推。

如图1、图2所示,电梯井12由电梯井壁围成,其内腔的横断面为矩形,其从第n块停车板1的上方竖直通达地面。

供人员乘用的电梯安装在电梯井12内。

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所在街道的后方的左侧街道有通向右侧街道的掉头车道。

双向四车道或四车道以上且中间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的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与该街道的连接结构是这样的:

如图3所示,支撑体上2k对立柱9之一的两个立柱9的下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该街道上隔离带两侧之一的地面固紧连接,但不占用该街道的地面车道。

安装在这2k对立柱9上的n块停车板1之一,罩盖相应位置的该隔离带以及该隔离带右侧街道上两条地面车道和左侧街道上两条地面车道。

这n块停车板1之一上的出入车道4,其位于这2k对立柱9的左侧立柱9的右侧,且其左侧向面横向接近相应位置的该左侧立柱9的内侧向面。

这n块停车板1之一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穿过其的立柱9,在交叉处交叉固紧连接。

如图1所示,这n块停车板1的第1块停车板1与地面之间的上行斜车道8a,其上端与该第1块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后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与这2k对立柱9的第1对立柱9之间的隔离带地面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所在隔离带地面与后方的右侧街道上的地面车道连通。该第1块停车板1与地面之间的下行斜车道8b,其上端与该第1块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与这2k对立柱9的第2k对立柱9之间的隔离带地面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所在隔离带地面与前方的右侧街道上的地面车道连通。

如图1、图3、图6所示,至少一个电梯井12位于这n块停车板1的第n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横向中央,但不妨碍进入的轿车通过该出入车道4的后端,也不妨碍要离去的轿车通过该出入车道4的前端;该电梯井12的下端位于相应位置的该隔离带地面上或该隔离带下面横向隧道的地面上,且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该隧道与该街道两侧的行人道相通。

双向四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或双向两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街道自助立体车库与该街道的连接结构是这样的:

如图4、图5所示,支撑体上2k对立柱9之一的两个立柱9的下端,分别横向与相应位置的该街道两侧之一外部的空地或绿化带地面固紧连接,但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

如图4所示,安装在双向四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的自助立体车库的2k对立柱9上的n块停车板1之一,罩盖相应位置的该双向四车道。

如图5所示,安装在双向两车道且中间没有宽大隔离带的街道上的自助立体车库的2k对立柱9上的n块停车板1之一,罩盖相应位置的该双向两车道。

如图2所示,这n块停车板1的第1块停车板1与地面之间的上行斜车道8a,其上端与该第1块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后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伸向这2k对立柱9的第1对立柱9右侧的足够宽的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且与之圆滑固紧连接,其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也不妨碍汽车在该出入车道4下面的地面车道上行驶,其下端所在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与后方的右侧街道上的地面车道连通。该第1块停车板1与地面之间的下行斜车道8b,其上端与该第1块停车板1上的出入车道4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下端伸向这2k对立柱9的第2k对立柱9右侧的足够宽的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且与之圆滑固紧连接,其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也不妨碍汽车在该出入车道4下面的地面车道上行驶,其下端所在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与前方的右侧街道的地面车道连通。

如图2、图4、图5、图7、图8所示,至少一对电梯井12横向位于这n块停车板1的第n块停车板1的两侧之一,其中右侧的电梯井12位于该第n块停车板1上出入车道4的右侧,但不接近该出入车道4的两端之一,这一对电梯井12的下端分别位于相应位置空地或绿化带地面上且不占用该街道上的地面车道。

如图1、图2所示,为了确保轿车在斜车道上的行车安全,2k对立柱9的前k对立柱9或后k对立柱9中相邻两对立柱9之间的纵向距离足够大,使这相邻两对立柱9之间的斜车道的坡度在安全行车范围内。

如图1、图2所示,为了确保轿车在斜车道上的行车安全,该斜车道的上行斜车道8a或下行斜车道8b的两侧之一修建防护栏。

如图1、图2所示,为了让司机停取车方便快速,n块停车板1之一上的出入车道4后端的上方悬挂显示屏,在该显示屏上显示相应位置停车板1的层级数和该停车板1上空置车位框7的数量。

如图1、图2所示,为了让要停车的司机及时了解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停车信息,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前端或后端的上方悬挂显示屏,在该显示屏上显示哪层停车板1上有多少空置车位框7,或者显示无空置车位框7。

如图6、图7、图8所示,为了让司机停取车方便快速,n块停车板1之一上的多个车位框7按顺序依次编号,并将编号标示在相应车位框7中。

如图1、图2所示,为了防雨、防晒,n块停车板1的第n块停车板1的上方修建雨棚,该雨棚罩盖该第n块停车板1和电梯井12。

如图1、图2所示,当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纵向长度大的情况下,为加固街道自助立体车库,2k对立柱9的前k对立柱9或后k对立柱9中的相邻两对立柱9之间的纵向距离,在满足斜车道的坡度要求后保持定值,增大这2k对立柱9的第k对立柱9与第k+1对立柱9之间的纵向距离以相配合,但在该第k对立柱9与该第k+1对立柱9之间,额外增加多对立柱9,且额外增加的这多对立柱9之一,以上述相同结构分层交叉固紧连接n根水平横梁10,这n根水平横梁10的上表面分别与n数相同的停车板1的下表面固紧连接。

使用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的方法是这样的:

如图1、图2所示,沿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所在街道右侧地面车道行驶的轿车,需要停车的司机根据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后端上方显示屏提供的信息,如果有空置车位框7,将该轿车沿上行斜车道8a行驶到有空置车位框7的停车板1,按方向箭头6指示的方向从该停车板1的出入车道4的后端转弯到转移车道5,进到该空置车位框7后将该轿车停放,记下该停车板1的层级数和该车位框7的编号,从该停车板1就近乘电梯下降至地面后离去。

如图1、图2所示,需要取车的司机根据记下的所停车的停车板1的层级数,从地面就近乘电梯升到该停车板1,根据记下的所停车的车位框7的编号,从该车位框7开着车从该停车板1上按方向箭头6指示的方向,从转移车道5经出入车道4的前端进到下行斜车道8b,再循多级下行斜车道8b行驶到地面后离去。

如图1、图2所示,沿街道自助立体车库所在街道左侧地面车道行驶的轿车,需要停车的司机根据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前端上方显示屏显示的信息,如果有空置车位框7,则从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后方掉头后,继续沿该街道右侧地面车道行驶,再进入该街道自助立体车库停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