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油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8560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减震油阻尼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隔震层、桥梁隔震层及设备隔震层的新型减震油阻尼器。



背景技术:

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对减轻水平地震给建筑、桥梁结构带来的破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具有良好的水平变形能力和耗能效果,因此应用于建筑、桥梁隔震层中能有效地隔阻地震的水平振动对建筑、桥梁的破坏。但现有技术中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缺点是其在竖向不具有减震功能,目前竖向减震控制一直是工程界的难题。在竖向减震控制中,由于隔震层高度有限,水平减震用的油阻尼器一般长度较长,将其竖向立起来使用不太现实,无法在上述有限的空间内安装固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长度较短、满足竖向减震功能的新型减震油阻尼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

一种新型减震油阻尼器,包括一钢桶底座及可转动设置在该钢桶底座上的水平横梁,还包括一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的下端与水平横梁的上部连接,所述钢桶底座内部设置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与水平横梁的下部连接,并能够在水平横梁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旋转叶片上设置有滞留孔,钢桶底座内部填充有能够在滞留孔中穿行的粘滞油。

其中,所述钢桶底座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自外向内依次垂直设置有外环板、中环板、内环板,所述中环板与内环板之间构成用于容置旋转叶片及粘滞油的夹槽,所述滚珠丝杠的下端能够在内环板构成的空腔内移动。

其中,所述外环板的上沿设置有环形导轨,所述水平横梁的底部设置有与该环形导轨配合的横梁轨槽。

其中,所述旋转叶片包括呈环形的阻尼挡板,以及设置在该阻尼挡板上部的顶板,所述阻尼挡板可转动容置在所述夹槽内,所述顶板设置有用于与水平横梁底部连接的螺孔,所述滞留孔贯通设置在阻尼挡板上,形成一个可以发生旋转变形的阻尼活塞;其中顶部与水平钢梁的下表面采用螺栓相连;水平凸出导轨与下部钢桶的外部钢桶与中部钢桶之间环形凹槽嵌套形成环形轨道;阻尼挡板位于下部钢桶的外部钢桶与中部钢桶之间;滞留孔用于下部钢桶的外部钢桶与中部钢桶之间的阻尼液穿行。地震时,上部横梁通过旋转叶片的顶板带动阻尼挡板转动,阻尼液穿过滞留孔形成粘滞阻尼,形成竖向阻尼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板与顶板的连接处还向平延伸设置有水平凸出导轨。

其中,所述粘滞油具有一定的粘滞稠度,发生运动时,具有粘滞阻尼功能。

其中,所述钢桶底座优选为圆形,旋转叶片中的阻尼挡板为圆弧形。

其中,所述滚珠丝杠包括:

丝杠轴,其在外周面上具有螺旋状的滚珠滚动槽;

螺母,其在内周面上具有螺旋状的滚珠滚动槽;

负荷滚珠,其配置于使所述丝杠轴的滚珠滚动槽以及所述螺母的滚珠滚动槽相对而形成的滚道内;

所述螺母的外侧一体成型设置有用于与水平横梁连接的螺母连接板,所述螺母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螺栓通孔。

其中,所述丝杠轴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水平隔震构件连接的上连接板。

滚珠丝杠、水平钢梁、下部钢桶、旋转叶片其使用采用不仅限于钢材,可以是铜、铝型材等其他刚性材料。

其中,所述水平横梁的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丝杠轴以及所述螺母的安装孔,所述孔洞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通孔对应的螺栓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新型减震油阻尼器,竖向长度较短,便于安装使用;当竖向地震发生时,隔震层上部结构带动滚珠丝杠上下运动,通过滚珠丝杠的工作原理,将竖向力转化为扭矩,通过水平钢梁带动旋转叶片中的阻尼挡板发生环形运动,放置在钢桶底座的夹槽之间的粘滞油穿过旋转叶片中的滞留孔,可以提供竖向阻尼功能,起到耗能减震的功能,从而可以通过消能轻竖向地震作用,保证了上部结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减震油阻尼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新型减震油阻尼器的剖视图。

图3为钢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滚珠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水平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桶底座,11-外环板,12-中环板,13-内环板,14-夹槽,15-环形导轨,16-底板,2-水平横梁,21-安装孔,22-横梁轨槽,3-滚珠丝杠,31-丝杠轴,32-滚珠滚动槽,33-螺母,34-负荷滚珠,35-螺母连接板,36-上连接板,4-旋转叶片,41-阻尼挡板,42-顶板,43-滞留孔,44-水平凸出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减震油阻尼器,包括一钢桶底座1及可转动设置在该钢桶底座1上的水平横梁2,还包括一滚珠丝杠3,所述滚珠丝杠3的下端与水平横梁2的上部连接,所述钢桶底座1内部设置有旋转叶片4,所述旋转叶片4与水平横梁2的下部连接,并能够在水平横梁2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旋转叶片4上设置有滞留孔43,钢桶底座1内部填充有能够在滞留孔43中穿行的粘滞油。

所述滚珠丝杠3通过螺栓与水平横梁2相连,水平横梁2带动放入钢桶底座1中的旋转叶片4,使旋转叶片4在钢桶底座1内形成相对转动,粘滞油放置在钢桶底座1中,旋转叶片4转动时,粘滞油穿过旋转叶片4中的滞留孔43形成阻尼,起到减震耗能的功能。

其中,所述钢桶底座1包括一底板16,所述底板16上自外向内依次垂直设置有外环板11、中环板12、内环板13,所述中环板12与内环板13之间构成用于容置旋转叶片4及粘滞油的夹槽14,所述滚珠丝杠3的下端能够在内环板13构成的空腔内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外环板11的上沿设置有环形导轨15,所述水平横梁2的底部设置有与该环形导轨15配合的横梁轨槽22,水平横梁2绕着环形导轨15转动,进一步带动与水平横梁2连接的旋转叶片4在钢桶底座1内转动,该水平横梁2的主要功能为将上部传来的扭矩传递给下部的旋转叶片4。

其中,所述旋转叶片4包括呈环形的阻尼挡板41,以及设置在该阻尼挡板41上部的顶板42,所述阻尼挡板41可转动容置在所述夹槽14内,所述顶板42设置有用于与水平横梁2底部连接的螺孔,所述滞留孔43贯通设置在阻尼挡板41上,阻尼挡板41在水平横梁2的带动下转动的过程中,夹槽14内的粘滞油在滞留孔43内穿行形成粘滞阻尼,达到阻尼耗能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板41与顶板42的连接处还向平延伸设置有水平凸出导轨44,该水平凸出导轨44与外环板11、内环板13之间的水平凹槽嵌套,进一步提高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滚珠丝杠3包括:

丝杠轴31,其在外周面上具有螺旋状的滚珠滚动槽32;

螺母33,其在内周面上具有螺旋状的滚珠滚动槽32;

负荷滚珠34,其配置于使所述丝杠轴31的滚珠滚动槽32以及所述螺母33的滚珠滚动槽32相对而形成的滚道内;

所述螺母33的外侧一体成型设置有用于与水平横梁2连接的螺母连接板35,所述螺母连接板35上开设有若干螺栓通孔。

其中,所述丝杠轴3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水平隔震构件连接的上连接板36。

其中,所述水平横梁2的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丝杠轴31以及所述螺母33的安装孔21,所述孔洞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通孔对应的螺栓孔。

当竖向地震发生时,隔震层上部结构带动滚珠丝杠3上下运动,通过滚珠丝杠3的工作原理,将竖向力转化为扭矩,通过水平钢梁带动旋转叶片4中的阻尼挡板41发生环形运动,放置在钢桶底座1的夹槽14之间的粘滞油穿过旋转叶片4中的滞留孔43,可以提供竖向阻尼功能,起到耗能减震的功能,从而可以通过消能轻竖向地震作用,保证了上部结构的安全性。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