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用bdf薄壁箱体,具体涉及一种bdf薄壁箱体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密肋楼板结构体系,该结构由于在跨度以及梁高方面的局限,往往使房屋的开间及净空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大跨度、大开间、大荷载、使用功能灵活的需求。bdf薄壁箱体楼盖板由薄壁箱芯外包覆一层水泥,水泥外包裹一层玻纤布,玻纤布外再包裹一层水泥后制成,埋置于现浇混凝土板中,形成非抽芯式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板。bdf薄壁箱体楼盖板内模现浇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中的大空间、大跨度现浇混凝土楼板自重大、施工难度大和建造成本高等问题。现有的bdf薄壁箱体制造主要采用人工的方法完成,生产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bdf薄壁箱体自动化生产设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bdf薄壁箱体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上料装置、初淋装置、裹布装置和终淋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箱芯输送到初淋装置,所述初淋装置用于使箱芯外表面附着一层水泥后,将箱芯输送至裹布装置,所述裹布装置用于在箱芯外表面的水泥外包裹一层布料后,将箱芯输送至终淋装置,所述终淋装置用于使箱芯外表面的布料外表面再附着一层水泥,得到bdf薄壁箱体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流水线形式完成bdf薄壁箱体全自动加工的初淋、裹布和终淋工序,且三个工序可同时进行,在保证加工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进料斗仓、上料机架、传送装置、滑道和水平支撑板,所述进料斗仓、第一传送装置和滑道均固定在上料机架上,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料斗仓的出料口下方,用于将箱芯输送至滑道,所述传送带上表面均匀分布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限制箱芯在第一传送装置上表面的移动位置,所述滑道14一端与第一传送装置13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支撑板16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板16通过可自动复位的铰链与滑道14下端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板16设置在初淋装置2的入口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料装置可实现箱芯的全自动上料,挡板可以限制箱芯在第一传送装置上表面的移动位置,实现箱芯的均匀有序移动,且上料装置通过可自动复位的水平支撑板向初淋装置送料,可以实现每次上料后的自动复位,同时确保有序的将箱芯送入初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初淋装置包括箱体外壳、滚筒、刮板、u形隔板和容浆槽,所述u形隔板设置在容浆槽内,所述滚筒设置在u形隔板上方,所述u形隔板中间设置有多个空洞,所述滚筒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和滚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外壳包括u形上壳和侧板,所述u形上壳设置在滚筒上方,侧板设置在滚筒侧面,所述u形隔板和u形上壳之间形成左右两个间隙,其中一个为入口,另一个为出口,上一级装置输送过来的箱芯从入口进入滚筒,所述滚筒用于带动刮板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刮板用于推动箱芯沿着u形隔板移动,所述出口处设置有下斜道,所述下斜道用于将箱芯输送至下一级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初淋装置通过滚筒带动刮板转动,通过刮板将上料装置的水平支撑板上的箱芯压入滚筒内,同时通过与可自动复位的水平支撑板的配合,使箱芯顺次有序进入刮板之间,u形隔板浸没在容浆槽内的水泥浆内,可以通过刮板推动箱芯沿着u形隔板在水泥内沥过,并从出口进入下一级装置,实现箱芯外层水泥的自动裹附。
进一步的,所述初淋装置出口处还设置有推料气缸,用于将箱芯从刮板上推入下斜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推料气缸可以实现自动下料,确保下料的速度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初淋装置入口处设置有可以封闭和打开入口的第一门板,所述初淋装置出口处设置有可以封闭和打开出口的第二门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上浆过程中控制入口和出口封闭,控制滚筒往顺时针和逆时针反向分别做小角度转动,可以使每根箱芯都能充分均匀上浆,同时防止箱芯滑出滚筒以及浆液外溢。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为长方形且外圈为方框形网眼框架,中部为相互平行的多根钢丝绳,且所述刮板一侧设置有t形安装条,所述初淋滚筒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可与t形安装条配合的t形凹槽,且所述t形凹槽的至少一侧开口,所述t形安装条可以从所述t形凹槽开口一侧抽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网眼框架和钢丝绳的设计可以减少刮板的表面积,进而减小刮板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力,通过拆卸刮板可调整刮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箱芯的尺寸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裹布装置包括上布装置、裹布机架、活动夹布装置、割布装置、铺布装置、平移装置、表面裹布装置和端面封口装置,所述活动夹布装置、割布装置、铺布装置、平移装置和表面裹布装置均固定在裹布机架上,所述上布装置用于向裹布机架进料端提供布料,所述活动夹布装置设置在裹布机架进料端,用于压紧或放松布料,所述铺布装置用于将布料端部从活动夹布装置处拖动至裹布机架后端,所述割布装置设置在裹布机架进料端,用于将布料裁断,所述平移装置用于将接收初淋装置输送过来的箱芯并将箱芯输送至表面裹布装置,所述表面裹布装置用于将割布装置裁断的布料包裹在箱芯外表面,并将箱芯输送至端面封口装置,所述端面封口装置用于对箱芯外表面的裹布进行封口,并将封口的的箱芯输送至终淋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裹布装置可以实现布料的自动切割和自动裹附,效率高,裹附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夹布装置平行于裹布机架进料端,所述活动夹布装置包括上下相对的上压头和下压头,所述上压头可以相对靠近或远离下压头,所述上压头和下压头靠近裹布机架后端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缺口,所述铺布装置包括推动装置、固定条和设置在固定条上的多个拖布夹头,所述固定条与活动夹布装置平行,所述推动装置用于带动固定条在活动夹布装置和裹布机架后端之间往复运动,同时,所述推动装置的移动行程可以根据箱芯的长度进行调节,所述固定条上的拖布夹头位置与活动夹布装置上的缺口位置相互对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固定条上的拖布夹头位置与活动夹布装置上的缺口位置相互对应,拖布夹头可以方便地夹持活动夹布装置上的布料端头,并将布料端头拖动至裹布机架后端,所述推动装置的移动行程可以根据箱芯的长度进行调节,因此可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箱芯。
进一步的,所述割布装置设置在活动夹布装置和铺布装置之间,所述割布装置包括上压片和下压片,所述上压片通过上旋转杆与上压头连接,所述下压片通过下旋转杆与下压头连接,所述上旋转杆可以围绕上压头进行旋转,所述下旋转杆可以围绕下压头进行旋转,所述上压头和下压头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长条形孔洞,所述上压片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切割刀头,所述切割刀头可以沿着长条形孔洞往复运动,用于将布料裁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切割刀头可以随着上压片进行上下旋转,方便控制,使用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裹布装置包括弹性支撑滚轮组和顶部移动压块,所述弹性支撑滚轮组包括两个相切且水平并排放置的圆形滚轮,两个所述圆形滚轮分别通过弹簧装置与机架一侧连接,所述弹簧装置用于将相连的圆形滚轮向另一个圆形滚轮的方向推动,所述顶部移动压块设置在两个圆形滚轮相切位置的上方,所述顶部移动压块可上下移动,用于将箱芯从弹性支撑滚轮组的两个圆形滚轮之间下压,使箱芯由出料口掉落至封口装置;所述平移装置设置在表面裹布装置上方,所述平移装置包括第二传送装置和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均匀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上表面,所述分隔板用于限制箱芯在第二传送装置上表面的移动位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用于将接收初淋装置输送过来的箱芯并将箱芯输送至弹性支撑滚轮组的两个圆形滚轮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割布装置将布料裁开之后,布料掉落在弹性支撑滚轮组上,平移装置再将箱芯推至弹性支撑滚轮组上,平移装置中的分隔板可以限制箱芯在第二传送装置上表面的移动位置,实现箱芯的均匀有序移动,同时可通过调整相邻分隔板之间的间隔和第二传送装置的速度,确保每次只推动一个箱芯落至弹性支撑滚轮组上,以确保裹布进程的有序进行,箱芯从平移装置被推落至弹性支撑滚轮组上的布料上,再通过顶部移动压块下压箱芯,箱芯经过弹性支撑滚轮组的两个圆形滚轮之间被成功裹附上布料,可实现箱芯外表面布料的自动裹附,同时圆形滚轮两边均连接了弹簧装置,可以实现圆形滚轮的自动复位,进而可实现对不同箱芯进行连续的裹布处理。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圆柱形滚轮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圆柱形滚轮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环可以尽量减少圆柱形滚轮与箱芯的接触面积,可以达到减少在裹布过程中挤压刮掉箱芯外层在初淋装置裹附的水泥浆料的总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封口装置包括梯形斜道、限位装置、围板、托板和刮板装置,所述梯形斜道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梯形斜道的下底设置在表面裹布装置的出料口下方,用于接收完成裹布的箱芯,所述梯形斜道两斜边上设置有围板,所述梯形斜道的上底处设置有压口装置,所述梯形斜道的上底长度与箱芯的长度相同,所述托板设置在梯形斜道的下底外且水平放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箱芯在托板上的移动位置,所述托板两端均设置有刮板装置,所述刮板装置的位置与围板下端平齐,所述刮板装置包括上下相对的上刮板装置和下刮板装置,所述上刮板装置原始位置设置在箱芯上端,所述下刮板装置原始位置设置在托板处,所述上刮板装置和下刮板装置均可上下移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封口装置可以实现对箱芯外层裹附的布料进行两端自动封口,效率高,封口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终淋装置包括箱体外壳、滚筒、刮板、u形隔板和容浆槽,所述u形隔板设置在容浆槽内,所述滚筒设置在u形隔板上方,所述u形隔板中间设置有多个空洞,所述滚筒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和滚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外壳包括u形上壳和侧板,所述u形上壳设置在滚筒上方,侧板设置在滚筒侧面,所述u形隔板和u形上壳之间形成左右两个间隙,其中一个为入口,另一个为出口,上一级装置输送过来的箱芯从入口进入滚筒,所述滚筒用于将箱芯通过u形隔板输送至另一侧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下斜道,所述下斜道用于将箱芯输送至下一级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终淋装置和初淋装置的结构相同,可以通过刮板推动箱芯沿着u形隔板在水泥内再沥过一次,并从出口进入下一级装置,实现箱芯外层水泥的自动裹附。
进一步的,所述终淋装置出口处设置有烘干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烘干装置可以对箱芯外层裹附的水泥进行烘干,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料装置和初淋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料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u形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刮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裹布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裹布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裹布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裹布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活动夹布装置和割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封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料装置;2、初淋装置;3、裹布装置;4、终淋装置;5、箱芯;6、烘干装置;11、进料斗仓;12、上料机架;13、第一传送装置;14、滑道;15、挡板;16、水平支撑板;20、侧板;21、u形上壳;22、滚筒;23、刮板;24、u形隔板;241、空洞;25、容浆槽;26、入口;27、出口;28、下斜道;231、网眼框架;232、钢丝绳;233、t形安装条;31、上布装置;32、裹布机架;321、裹布机架进料端;33、布料;34、上压头;35、下压头;36、缺口;37、移动装置;38、固定条;39、拖布夹头;322、裹布机架后端;40、上压片;41、下压片;42、上旋转杆;43、下旋转杆;45、长条形孔洞;46、切割刀头;47、顶部移动压块;48、圆柱形滚轮;49、弹簧装置;50、凸环;51、第二传送装置;52、分隔板;55、梯形斜道;56、限位装置;57、围板;58、托板;59、上刮板装置;60、下刮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bdf薄壁箱体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上料装置1、初淋装置2、裹布装置3和终淋装置4,所述上料装置1用于将箱芯5输送到初淋装置2,所述初淋装置2用于使箱芯5外表面附着一层水泥后,将箱芯5输送至裹布装置,所述裹布装置用于在箱芯5外表面的水泥外包裹一层布料后,将箱芯5输送至终淋装置,所述终淋装置用于使箱芯5外表面的布料外表面再附着一层水泥,得到bdf薄壁箱体成品。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进料斗仓11、上料机架12、第一传送装置13、滑道14和水平支撑板16,所述进料斗仓11、第一传送装置13和滑道14均固定在上料机架12上,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设置在进料斗仓11的出料口下方,用于将箱芯5输送至滑道14,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上表面均匀分布有挡板15,所述滑道14一端与第一传送装置13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支撑板16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板16通过可自动复位的铰链与滑道14下端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板16设置在初淋装置2的入口处。
如图4所示,所述初淋装置2包括箱体外壳、滚筒22、刮板23、u形隔板24和容浆槽25,所述u形隔板24设置在容浆槽25内,所述滚筒22设置在u形隔板24上方,如图5所示,所述u形隔板24中间设置有多个空洞241,所述滚筒22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刮板23,所述刮板23和滚筒2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外壳包括u形上壳21和侧板20,所述u形上壳21设置在滚筒22上方,侧板20设置在滚筒22侧面,所述u形隔板24和u形上壳21之间形成左右两个间隙,其中一个为入口26,另一个为出口27,上一级装置输送过来的箱芯5从入口26进入滚筒22,所述滚筒22用于带动刮板23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刮板23用于推动箱芯5沿着u形隔板24移动,所述出口27处设置有下斜道28,所述下斜道28用于将箱芯5输送至下一级装置。
所述初淋装置出口处还设置有推料气缸,用于将箱芯从刮板上推入下斜道。推料气缸可以实现自动下料,确保下料的速度和效率。
所述初淋装置入口处设置有可以封闭和打开入口的第一门板,所述初淋装置出口处设置有可以封闭和打开出口的第二门板。
如图6所示,所述刮板23为长方形且外圈为方框形网眼框架231,中部为相互平行的多根钢丝绳232,且所述刮板23一侧设置有t形安装条233,所述滚筒22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可与t形安装条配合的t形凹槽,且所述t形凹槽的至少一侧面开口,所述t形安装条233可以从所述t形凹槽开口一侧抽出。
如图7-图12所示,所述裹布装置3包括上布装置31、裹布机架32、活动夹布装置、割布装置、铺布装置、平移装置、表面裹布装置和端面封口装置,所述活动夹布装置、割布装置、铺布装置、平移装置和表面裹布装置均固定在裹布机架上,所述上布装置31用于向裹布机架进料端321提供布料33,所述活动夹布装置设置在裹布机架进料端321,用于压紧或放松布料33,所述铺布装置用于将布料端部从活动夹布装置处拖动至裹布机架后端322,所述割布装置设置在裹布机架进料端321,用于将布料裁断,所述平移装置用于将接收初淋装置输送过来的箱芯5并将箱芯5输送至表面裹布装置,所述表面裹布装置用于将割布装置裁断的布料包裹在箱芯5外表面,并将箱芯5输送至端面封口装置,所述端面封口装置用于对箱芯5外表面的裹布进行两端封口,并将封口的的箱芯5输送至终淋装置。
如图7所示,所述活动夹布装置平行于裹布机架进料端321,所述活动夹布装置包括上下相对的上压头34和下压头35,所述上压头34可以相对靠近或远离下压头35,所述上压头34和下压头35靠近裹布机架后端322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缺口36,所述铺布装置包括移动装置37、固定条38和设置在固定条上的多个拖布夹头39,所述固定条38与活动夹布装置平行,所述移动装置37用于带动固定条38在活动夹布装置和裹布机架后端322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固定条38上的拖布夹头39位置与活动夹布装置上的缺口36位置相互对应。
如图11所示,所述割布装置设置在活动夹布装置和铺布装置之间,所述割布装置包括上压片40和下压片41,所述上压片40通过上旋转杆42与上压头34连接,所述下压片41通过下旋转杆43与下压头35连接,所述上旋转杆42可以围绕上压头34进行旋转,所述下旋转杆43可以围绕下压头35进行旋转,所述上压片40和下压片41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长条形孔洞45,所述上压片40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切割刀头46,所述切割刀头46可以沿着长条形孔洞45往复运动,用于将布料裁开。
如图8-图9所示,所述表面裹布装置包括弹性支撑滚轮组和顶部移动压块47,所述弹性支撑滚轮组包括两个相切且水平并排放置的圆柱形滚轮48,两个所述圆柱形滚轮分别通过弹簧装置49与裹布机架32一侧连接,所述弹簧装置49用于将相连的圆柱形滚轮48向另一个圆柱形滚轮48的方向推动,所述顶部移动压块47设置在两个圆柱形滚轮48相切位置的上方,所述顶部移动压块47可上下移动,用于将箱芯5从弹性支撑滚轮组的两个圆柱形滚轮48之间压下,使箱芯5由表面裹布装置出料口掉落至封口装置;所述平移装置设置在表面裹布装置上方,所述平移装置包括第二传送装置51和分隔板52,所述分隔板52均匀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51上表面,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1用于将接收初淋装置2输送过来的箱芯5并将箱芯5输送至弹性支撑滚轮组的两个圆柱形滚轮48之间。
所有所述圆柱形滚轮48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环50。
如图12所示,所述封口装置包括梯形斜道55、限位装置56、围板57、托板58和刮板装置,所述梯形斜道55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梯形斜道55的下底设置在表面裹布装置的出料口下方,用于接收完成裹布的箱芯5,所述梯形斜道55两斜边上设置有围板57,所述梯形斜道55的上底处设置有刮板装置,所述梯形斜道55的上底长度与箱芯5的长度相同,所述托板58设置在梯形斜道55的下底外且水平放置,所述限位装置56用于限制箱芯在托板上的移动位置,所述托板58两端均设置有刮板装置,所述刮板装置的位置与围板57下端平齐,所述刮板装置包括上下相对的上刮板装置59和下刮板装置60,所述上刮板装置59原始位置设置在托板58上方,所述上刮板装置原始位置设置在托板下方,所述上刮板装置和下刮板装置均可上下移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所述终淋装置4包括箱体外壳、滚筒、刮板、u形隔板和容浆槽,所述u形隔板设置在容浆槽内,所述滚筒设置在u形隔板上方,所述u形隔板中间设置有多个空洞,所述滚筒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和滚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外壳包括u形上壳和侧板,所述u形上壳设置在滚筒上方,侧板设置在滚筒侧面,所述u形隔板和u形上壳之间形成左右两个间隙,其中一个为入口,另一个为出口,上一级装置输送过来的箱芯从入口进入滚筒,所述滚筒用于将箱芯通过u形隔板输送至另一侧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下斜道,所述下斜道用于将箱芯输送至下一级装置。
所述终淋装置4和初淋装置2的结构相同,可以通过刮板推动箱芯沿着u形隔板在水泥内再沥过一次,并从出口进入下一级装置,实现箱芯外层水泥的自动裹附。
所述终淋装置4出口处设置有烘干装置6。烘干装置6可以对箱芯外层裹附的水泥进行烘干,便于使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1、上料过程
本发明的第一传送装置采用传送带,进料斗仓内的箱芯经由传送带被送至水平支撑板,在水平支撑板上等待初淋装置的取料;
2、初淋过程
2.1、初淋取料
初淋装置的滚筒转动,带动刮板下压水平支撑板,水平支撑板内的箱芯进入初淋装置的刮板和u形隔板之间,完成取料,同时水平支撑板由可自动复位的铰链带动复位,传送带运送下一个箱芯到达水平支撑板,进行下一次的取料;通过控制滚筒的转速和第一传送装置的速度,可以控制箱芯顺次进入刮板之间,本实施例的相邻刮板之间均为一个箱芯。
2.2、初淋上浆
初淋装置通过滚筒带动刮板推动箱芯沿着u形隔板移动,u形隔板浸没在容浆槽内的水泥浆内,且u形隔板中间设置有多个空洞,因此水泥浆可以经由空洞浸没u形隔板,刮板推动箱芯沿着u形隔板在水泥内沥过,并从出口进入下一级装置,实现箱芯外层水泥的自动裹附。
初淋装置入口处还设置有可以封闭和打开入口的第一门板,初淋装置出口处设置有可以封闭和打开出口的第二门板。在上浆过程中控制入口和出口封闭,控制滚筒往顺时针和逆时针反向分别做小角度转动,可以使每根箱芯都能充分均匀上浆,同时防止箱芯滑出滚筒以及浆液外溢。
通过在初淋装置出口处设置有推料气缸,可以在箱芯到达出口时将箱芯从刮板上推入下斜道,实现自动下料,确保下料的速度和效率。
而且刮板与滚筒之间采用插接式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通过拆卸刮板可调整刮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箱芯的尺寸大小。
3、裹布过程
3.1、裁布
本发明的上布装置包括布料卷筒辊和张紧辊,布料卷筒辊用于放置布料卷,张紧辊用于张紧布料,布料卷的端部由活动夹布装置夹持,控制铺布装置向前移动,铺布装置的拖布夹头前移,伸入活动夹布装置的缺口内,夹住布料端部,活动夹布装置放松布料端部,铺布装置带动布料端部后移,直到裹布机架后端的预设位置,活动夹布装置再次夹紧布料端部,割布装置的上压片和下压片合拢,割刀沿着长条形孔洞移动将布料裁开,布料掉落在表面裹布装置的弹性支撑滚轮组上表面,完成一次裁布过程,之后割布装置的上压片和下压片打开,铺布装置再次向前移动,进行下一次的铺布和裁布。
实际操作中,布料卷的宽度根据不同尺寸箱芯的外周围长度进行确定,铺布装置的移动行程根据不同尺寸箱芯的长度进行确定。
3.2、裹布
本实施例中平移装置采用传送带,平移装置中的分隔板可以限制箱芯在第二传送装置上表面的移动位置,本实施例中相邻分隔板之间均有一个箱芯,平移装置将箱芯推至弹性支撑滚轮组上,实现箱芯的均匀有序移动,同时可通过调整相邻分隔板之间的间隔和第二传送装置的速度,确保每次只推动一个箱芯落至弹性支撑滚轮组上,以确保裹布进程的有序进行,箱芯从平移装置被推落至弹性支撑滚轮组上的布料上,再通过顶部移动压块下压箱芯,箱芯经过弹性支撑滚轮组的两个圆形滚轮之间被成功裹附上布料后掉落至封口装置,可实现箱芯外表面布料的自动裹附,同时圆形滚轮两边均连接了弹簧装置,可以实现圆形滚轮的自动复位,进而可实现对不同箱芯进行连续的裹布处理。
两个圆柱形滚轮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环,通过在圆柱形滚轮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环可以尽量减少圆柱形滚轮与箱芯的接触面积,可以达到减少在裹布过程中挤压刮掉箱芯外层在初淋装置裹附的水泥浆料的总量的目的。
3.3、封口
箱芯完成裹布后掉落至梯形斜道,在梯形斜道滚落过程中两端布料被围板折弯,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采用设置在托板上方的限位板,箱芯掉落至托板,限位装置下压固定箱芯,箱芯两端的上刮板下降,下刮板上升,在箱芯中心相遇后退回,限位装置上移,完成对箱芯两端布料的封口处理,箱芯被后面的待封口箱芯推落至烘干装置,限位装置下移固定下一个箱芯,继续对下一个箱芯进行封口处理。
4、终淋过程
终淋过程与初淋过程相同,在箱芯外的布料外再裹附一层水泥浆后,进入烘干装置。
5、烘干过程
本实施例的烘干装置采用风干架,箱芯封口之后被推入风干架,进行自然风干,风干后得到bdf薄壁箱体成品。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