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782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相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房屋建筑结构主要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原材料为不可再生资源且能耗高,不环保,施工工序繁琐,效率低,工期长,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其中通过对该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关键组件(如外墙等)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房屋不环保、以及抗冲击性能不好、隔音效果差、保温性能差的问题,并且该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由于采用竹材料,原材料资源可再生、绿色环保、施工方便、造价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其特征在于,该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包括外墙和屋顶,其中,

所述外墙为预制成型的立式筒状结构,并且该立式筒状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结构层和外防护层,其中,所述结构层为竹篾带多层缠绕并通过树脂粘结固化而成,所述外防护层则涂覆在所述结构层的外表面上;

所述屋顶设置位于所述外墙的上方,并覆盖该外墙的上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墙的截面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屋顶同样为预制结构,并且由竹篾带多层缠绕并通过树脂粘结固化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还包括梁,所述梁与所述屋顶接触,用于支撑该屋顶;此外,所述梁为圆筒形结构,其同样由竹篾带多层缠绕并通过树脂粘结固化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还包括楼板,所述楼板位于所述筒状结构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还包括柱,所述柱与所述楼板接触,用于支撑该楼板;此外,所述柱为圆筒形结构,其由竹篾带多层缠绕并通过树脂粘结固化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竹篾带是由多个竹篾片通过编织线连接组成的带状结构;对于组成所述竹篾带中的各个竹篾片而言,其规格参数设定如下:长为1500mm~2500mm、宽为4mm~10mm、厚度为0.5mm~1.5mm,并且逐片搭接形成长度大于100m、宽度为20mm~50mm的竹篾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竹篾片的横截面形状被加工为矩形,并且相邻竹篾片之间的间隙面积为0.09cm2~0.25cm2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尤其是外墙)采用竹篾和树脂缠绕一体成型,并利用结构层和外防护层,能有效确保采用该结构的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采用的主要原材料是竹材,绿色环保,资源可再生,并且在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中,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采用缠绕一体成型的方式(尤其对于结构层来说,该结构层是采用竹篾带多层缠绕并通过树脂粘结固化而成的整体结构),使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结构简单,整体性能好,没有多余零部件,减少噪音和振动,且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且无需装配,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整体预制成型,运至安装现场可直接使用,安装简便。并且竹材与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高阻尼特性,声衰减高,极大改善房体的抗振性能和声学性能。另外,由竹材与树脂复合后的材料经试验得出导热系数低于0.2,具有保温功能。所以,房体内部不需要再加其他减振、降噪、保温材料,就具有上述功能,降低成本,减少生产步骤,缩短制造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屋顶,2-外墙,3-柱,4-楼板,5-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即,竹材房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包括屋顶1、外墙2、梁、柱3、楼板4,外墙2为预制成型的立式筒状结构,是由浸润树脂的竹篾缠绕成型。

屋顶1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结构,如采用砖石、钢筋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制成,屋顶1与外墙2的固定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方式,如采用螺栓等连接件铆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制,都在保护范围内。外墙2采用竹篾和树脂通过缠绕工艺一体成型,充分利用竹材自身优异的力学性能,采用可以充分发挥出其拉伸强度的缠绕工艺,与树脂复合,粘结固化为整体性能好、质量轻、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绿色环保的外墙2。外墙2的截面形状不做限制,可以为圆形、鼓形、椭圆形等,只要各处均是向外凸出的弧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这样的形状有利于缠绕工艺的进行,有利于竹篾拉伸强度的充分发挥。优选截面呈圆形,圆形力学性能最佳。

外墙2的具体缠绕方式可以按照如下步骤:

按照设计的外墙2形状制作芯模;

将竹蔑缠绕在芯模上,边缠绕边淋浇树脂,缠绕完毕,树脂粘接固化后,脱模,制成外墙2。之后在外墙2上切割出门部、窗部,用于安装门窗。门部、窗部内边缘应用树脂密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屋顶1是由竹篾和树脂缠绕一体成型。屋顶1也采用竹篾和树脂缠绕制成,使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整体重量更轻,更方便运输和安装。屋顶1与外墙2的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是采用粘结度高的胶黏剂进行粘接,再辅助连接紧固件进行连接固定,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梁是由浸润树脂的竹篾缠绕成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柱3是由浸润树脂的竹篾缠绕成型。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预制式竹缠绕立式房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先将预制的立式筒状外墙2固定安装在地基5上,固定方式可以通过钢筋、螺栓等现有技术,之后在外墙2内部固定安装梁、柱3和楼板4,最后在外墙2顶部建造屋顶1。这种施工方式颠覆了现有的施工步骤,由于外墙2为预制成型,先将外墙2固定好,再在内部布置固定梁、柱3、楼板4等内部结构,可以大大缩短工期,降低总工程造价,使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竹篾带是由多个竹篾片通过编织线连接组成的带状结构;对于组成所述竹篾带中的各个竹篾片而言,其规格参数可以设定如下:长为1500mm~2500mm、宽为4mm~10mm、厚度为0.5mm~1.5mm,并且逐片搭接形成长度大于100m、宽度为20mm~50mm的竹篾带。竹篾片的横截面形状可统一被加工为矩形,并且相邻竹篾片之间的间隙面积为0.09cm2~0.25cm2

本方案各实施例中,浸润树脂的竹篾缠绕成型的具体过程可以是通过将竹篾带沿轴向螺旋缠绕在内衬层上(也可以是缠绕在模具上)、然后通过在其上淋浇树脂经固化后得到。一种优选的缠绕方式是沿管道轴向呈螺旋方式缠绕在内衬层上,各缠绕层优选具有一定搭接宽度,之后浇淋树脂浸润后固化而成,且可优选在其上涂覆有外防护层。其中,竹篾带由多条竹篾片在宽度方向上依次间隔等距平行排列,并通过编制线连接,从而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竹篾带。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可以将平行排列的竹篾片通过树脂粘接在网格布上,使竹篾片在缠绕时保持间隔不变。竹篾片由原竹开成竹片,例如一定长度的原竹竹筒在径向上剖开,形成多个竹片,将竹片经去除内表面竹黄和外表面竹青后沿竹片长度方向切削而成。竹篾片优选可以先经过预处理,然后再缠绕,例如可以先干燥;或者先浸入质量浓度为1-10%的NaOH溶液中,在20-80℃下浸泡5-48小时进行脱脂,然后清洗并干燥。另外,竹篾片的含水率优选保持在3%-20%,优选是6%-15%,更优选为7%-13%,这样可以使得竹篾片中水份尽量少,孔隙率低,使树脂便于渗透进入竹篾片中,填满孔隙,增大竹篾片与树脂的复合性能,有利于树脂的稳定和均匀性填充,而且在后续固化工序中其能够更好地树脂同步固化。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