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拉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04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拉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拉坯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坯机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形工作台底部四脚支撑,操作者在操作时需要分腿支撑手肘,从而使得工作台不能做得太大,否则操作者的腿很难夹到两侧,且工作台大小局限后,现在的由塑料盆剖开的老式挡泥盘其大小和高度也局限了,过小加过低操作者的手臂易打到,同时挡泥效果差,且塑料挡泥盘易击穿损坏且简单的套设易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陶瓷拉坯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陶瓷拉坯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和转盘 ,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工作台,所述转盘通过穿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轴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电机固设于所述工作台底部,所述工作台包括靠近操作者身体的前侧的置盘区和后侧的置物区,所述转盘设于所述置盘区,所述置盘区为俯视呈由前向后逐渐扩大的梯形结构;所述置盘区上围绕所述转盘设有挡泥盘,所述挡泥盘包括对开的且靠近置物区的后侧相互铰接的半盘,所述半盘包括半圆环形的底盘面、沿底盘面的端沿和内侧沿立设的内挡板、沿底盘面的外侧沿立设的外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其中位于置盘区底部的支撑脚对应所述置盘区的中轴线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半盘之间的铰接轴的插轴孔;或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插接轴,所述半盘之间的铰接轴套设于所述插接轴上。

本申请的工作台前窄后宽,便于操作者分腿操作,同时后侧的置物台宽度大,辅助工具等可以全部围绕挡泥盘放置,取放方便且挡泥盘的铰接位通过插接轴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得挡泥盘的始终绕设于所述转盘上,不易移位,特别是在挡泥盘绕铰接处两个半盘打开或关闭时即有了支点便于操作,同时也不会非需要地移位。

作为优选,所述内挡板的高度低于转盘底面高度,所述外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转盘表面高度。

内挡板用于防止泥水打到转轴上,同时内挡板与外挡板配合形成一个周面都有围挡的槽内空间,使得泥水全部都留在此槽内,不易溢流到工作台或其他区域,也便于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内挡板顶部设由下至上向外挡板一侧倾斜上扬的顶挡泥板。

顶挡泥板进一步提高了内侧挡泥水的效果,确保由外挡板反溅过来的泥水也不易打到转轴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挡泥盘为金属挡泥盘,所述外挡板顶沿外翻形成弧形沿,所述支撑脚为三个,分别为对称设于置物区底部的两个和对应所述置盘区的中轴线设置的一个。

上述结构的设置更便于操作者放脚,从而不会打到支撑脚。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插接轴,所述插接轴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照明设备,且照明设备的电线沿插接轴的轴心穿过所述插接轴延伸到所述工作台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底部连接插接轴内装电线的可任意角度转动金属波纹管和连接于波纹管顶部的照明部件,所述金属波纹管外套设有软胶挡泥套。

上述结构的设备即保证泥水不沾染到波纹管,又便于清理,同时也有防水的效果,照明设备使用更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轴顶部以及所述照明部件的底部设有嵌槽,所述软胶挡泥套底端和顶端分别嵌设于两个所述嵌槽内,且所述软胶挡泥套的内侧一体连接有紧固圈。

上述结构的设置防水防泥效果更好,且还可在软胶挡泥套底端和顶端的外侧再设一个密封圈以使得紧固圈与嵌槽无缝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插接轴的插接孔,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内具有与所述插接孔连通的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与所述插接轴之间螺接,两个所述半盘之间未铰接的端部上分别设有由外挡板高出所述内挡板部分向另一半盘方向延伸形成的卡接部,两个卡接部和/或外挡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卡合的凸筋和凹槽。

本申请的两个半盘未铰接的端部之间扣接方便,可方便地控制半盘之间的开合度,同时也可在两个卡接部上分别设多个凸筋和凹槽,从而保证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开合度情况下两个半盘还是有扣接固定。也可在一个卡接部上设一条凸筋或凹槽,在另一个卡接部上设多条凹槽或凸筋,且具有单条的凸筋或凹槽的卡接部其俯视的长度大于另一卡接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工作台前窄后宽,便于操作者分腿操作,同时后侧的置物台宽度大,辅助工具等(如水桶)可以全部围绕挡泥盘放置,取放方便且挡泥盘的铰接位通过插接轴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得挡泥盘的始终绕设于所述转盘上,不易移位,特别是在挡泥盘绕铰接处两个半盘打开或关闭时即有了支点便于操作,同时也不会非需要地移位。

2、本申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操作方便。挡泥效果好。操作定位方便,带有照明设备便于晚上工作以及对细微细节的雕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工作台和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4插接轴与插接孔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陶瓷拉坯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2和转盘 3,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工作台11,所述转盘通过穿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轴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电机固设于所述工作台底部,所述工作台包括靠近操作者身体的前侧的置盘区12和后侧的置物区13,所述转盘设于所述置盘区,所述置盘区为俯视呈由前向后逐渐扩大的梯形结构;所述置盘区上围绕所述转盘设有挡泥盘4,所述挡泥盘包括对开的且靠近置物区的后侧相互铰接的半盘,所述半盘包括半圆环形的底盘面41、沿底盘面的端沿和内侧沿立设的内挡板44、沿底盘面的外侧沿立设的外挡板42。

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其中位于置盘区底部的支撑脚对应所述置盘区的中轴线设置。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半盘之间的铰接轴的插轴孔;或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插接轴6,所述半盘之间的铰接轴套设于所述插接轴上。

本申请的工作台前窄后宽,便于操作者分腿操作,同时后侧的置物台宽度大,辅助工具等如水桶可以全部围绕挡泥盘放置,取放方便且挡泥盘的铰接位通过插接轴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得挡泥盘的始终绕设于所述转盘上,不易移位,特别是在挡泥盘绕铰接处两个半盘打开或关闭时即有了支点便于操作,同时也不会非需要地移位。

所述内挡板的高度低于转盘底面高度,所述外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转盘表面高度。

内挡板用于防止泥水打到转轴上,同时内挡板与外挡板配合形成一个周面都有围挡的槽内空间,使得泥水全部都留在此槽内,不易溢流到工作台或其他区域,也便于清理。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内挡板顶部设由下至上向外挡板一侧倾斜上扬的顶挡泥板43。

顶挡泥板进一步提高了内侧挡泥水的效果,确保由外挡板反溅过来的泥水也不易打到转轴位置。

所述挡泥盘为金属挡泥盘,所述外挡板顶沿外翻形成弧形沿,所述支撑脚为三个,分别为对称设于置物区底部的两个和对应所述置盘区的中轴线设置的一个。

上述结构的设置更便于操作者放脚,从而不会打到支撑脚。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插接轴,所述插接轴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照明设备,且照明设备的电线沿插接轴的轴心穿过所述插接轴延伸到所述工作台底部。

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底部连接插接轴内装电线的可任意角度转动金属波纹管8和连接于波纹管顶部的照明部件,所述金属波纹管外套设有软胶挡泥套5。

上述结构的设备即保证泥水不沾染到波纹管,又便于清理,同时也有防水的效果,照明设备使用更安全。

所述插接轴顶部以及所述照明部件的底部设有嵌槽61,所述软胶挡泥套底端和顶端分别嵌设于两个所述嵌槽内,且所述软胶挡泥套的内侧一体连接有紧固圈。

上述结构的设置防水防泥效果更好,且还可在软胶挡泥套底端和顶端的外侧再设一个密封圈以使得紧固圈与嵌槽无缝连接。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插接轴的插接孔,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内具有与所述插接孔连通的定位导柱7,所述定位导柱与所述插接轴之间螺接,两个所述半盘之间未铰接的端部上分别设有由外挡板高出所述内挡板部分向另一半盘方向延伸形成的卡接部421,两个卡接部和/或外挡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卡合的凸筋和凹槽。

本申请的两个半盘未铰接的端部之间扣接方便,可方便地控制半盘之间的开合度,同时也可在两个卡接部上分别设多个凸筋和凹槽,从而保证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开合度情况下两个半盘还是有扣接固定。也可在一个卡接部上设一条凸筋或凹槽,在另一个卡接部上设多条凹槽或凸筋,且具有单条的凸筋或凹槽的卡接部其俯视的长度大于另一卡接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