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及双排装配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2029发布日期:2018-06-27 03:1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及双排装配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进步、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实施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能大幅减少用工、缩短工期、改善工人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是我国建筑企业、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已在国内蓬勃发展。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之一,也是现在政府正在极力推广的的结构体系之一,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从构件的设计到工厂化加工再到现场吊装,要经历的多次的转场与繁琐的工序、工况交接,迫切需要一种成套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利用软件平台化管理,便捷的安装技术等,使建造过程更加清晰、规范、可控,使建造更加安全、优质、科学。

在国家大力推荐装配式建筑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如雨后春笋搬涌现,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也日趋成熟。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精度,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装配式建筑成为现在行业中的发展趋势。

但是现在的预制构件中存在现场安装时难度过大,且模板较多,装配量较大,制作工艺复杂等缺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及双排装配连接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场安装时难度过大,且模板较多,装配量较大,制作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

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均呈一字型;

在所述第一墙体用于连接的第一工作面上设置有两个盲孔;

在所述第二墙体的用于连接的第二工作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

两个所述盲孔和两个所述通孔通过连接组件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内均设置有套接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组件配合的内丝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将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第一墙体内的横向锚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柱;

所述螺柱一端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柱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螺母和垫片;

所述螺柱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通过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将所述垫片压紧;

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墙体开设有用于方便安装所述连接组件的安装手孔,所述安装手孔与每个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第二墙体的所述安装手孔与所述连接组件接触的一侧呈台阶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工作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且配合形成有用于浇注混凝土的灌浆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和所述第二工作面间隙相对设置形成连通所述灌浆区的灌浆通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排装配连接系统,包括水泥灌装装置和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及双排装配连接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两个墙体相对设置,且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都是一字型结构,相对设置在两个墙体的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第一工作面设置在第一墙体上,第二工作面设置在第二墙体上,并且为了方便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连接,在第一工作面上设置有两个盲孔,在第二工作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并且保证两个盲孔和两个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这样方便连接上述两个墙体的连接组件插入一一对应的通孔和盲孔。上述这种连接方式,由于一字型的墙体形状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简单进行批量化的生产,从而有效的节约成本,并且一字型安装方便且安装时间大大提高,仅需要简单的结构即能实现两个墙体的稳定安装。并且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并且方便现场安装,制造简单,无须将连接组件取出等优点。并且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排装配连接系统具有上述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具有的一切优点,并且通过水泥灌装装置可随时移动的设置在现场,现场进行浇注,实现半干式连接,现场现浇量少,并且无须取出连接组件钢筋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的一字型连接使用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的无设置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的第一墙体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的第二墙体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墙体;110-第一工作面;111-盲孔;112-第一凹槽;1111-套筒;120-横向锚杆;200-第二墙体;210-安装手孔;220-第二工作面;221-通孔;222-第二凹槽;300-连接组件;310-螺柱;320-螺母;330-垫片;400-灌浆区;410-灌浆通道;4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化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缝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及双排装配连接系统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包括: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200;

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均呈一字型;

在第一墙体100用于连接的第一工作面110上设置有两个盲孔111;在第二墙体200的用于连接的第二工作面220上设置有两个通孔221;两个盲孔111和两个通孔221通过连接组件300一一对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包括: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200,两个墙体相对设置,且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都是一字型结构,相对设置在两个墙体的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110和第二工作面220,第一工作面110设置在第一墙体100上,第二工作面220设置在第二墙体200上,并且为了方便将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200连接,在第一工作面110上设置有两个盲孔111,在第二工作面220上设置有两个通孔221,并且保证两个盲孔111和两个通孔221的位置一一对应,这样方便连接上述两个墙体的连接组件300插入一一对应的通孔221和盲孔111。上述这种连接方式,由于一字型的墙体形状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简单进行批量化的生产,从而有效的节约成本,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并且方便现场安装,制造简单,无须将连接组件300取出等优点。并且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优选地,盲孔111内均设置有套接于连接组件300的套筒1111。

因此,为了保证连接组件300的稳定性,则在盲孔111内设置有套筒1111,套筒1111是以机械连接的方式与盲孔111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固定在盲孔内。这样套筒1111不但对连接组件300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同样对于墙体也起到一定的保护,避免了让连接组件300直接与墙体的连接,从而保证墙体的强度。

另外,套筒1111内部设置有与连接组件300配合的内丝螺纹。

具体地,套筒1111设置成内丝螺纹的方便连接组件300与套筒1111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但有利于随时拆卸,同时还使得连接组件300与套筒111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从而大大增加了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套筒1111上设置有将套筒1111固定在第一墙体100内的横向锚杆120。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连接组件300将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200连接起来后,为了使得套筒1111在第一墙体100内的稳定性,则在其套筒1111上设置有横向锚杆120,使得套筒1111稳定的固定与第一墙体100内。

尤其是,横向锚杆120与套筒1111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增加套筒1111和横向锚杆120的强度,则将横向锚杆120和套筒1111设置成为一体式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两者之间不存在应力集中点,从而大大增加了强度,使得使用期限大大增加,因此降低了成本。

其中的连接组件300包括:螺柱310;

螺柱310一端与套筒1111螺纹连接,螺柱310穿设在通孔221内。

需要说明的是,螺柱310提前预设在第二腔体的通孔221内,之后将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200对应,将螺柱310的下半部分穿设在套筒1111内,后将螺柱310与有内丝的套筒1111螺纹连接,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一墙体100与第二墙体200的简单固定与定位。

除此之外,连接组件300还包括:螺母320和垫片330;

螺柱310远离套筒1111的一端穿过通孔221通过与螺母320螺纹连接将垫片330压紧;

螺母320的外径大于通孔221的内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连接的预紧力,后续又在螺柱310的端部通过螺母320和垫片330进行拧紧,从而实现螺母320和垫片330与螺柱310之间的紧密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紧密型,则要使得螺母320的外径大于通孔221的内径,防止由于拧紧的力过大,将会出现螺母320拧入通孔221内,从而使得密封效果和预紧力较差。

进一步地,第二墙体200开设有用于方便安装连接组件300的安装手孔210,安装手孔210与每个通孔221连通;

第二墙体200的安装手孔210与连接组件300接触的一侧呈台阶状。

为了保证两个墙体的连接效果,则在第二墙体200上设置有方便安装连接组件300的安装手孔210,安装手孔210的大小为方便手或者是操作工具进行操作的空间大小。并且连接组件300的螺母320和垫片330则裸露在安装手孔210内,因此仅需要简单的通过扳手拧紧。

另外,在第一工作面1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2,在第二工作面22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22,且第一凹槽112与第二凹槽222相对且配合形成有用于浇注混凝土的灌浆区400。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连接组件300将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200连接起来后,为了保证其两者之间的连接的强度,则在其两者之间的间隙内进行混凝土浇注,从而大大增加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混凝土以充满了整个灌浆区400,形成可靠连接。

此外在第一工作面110和第二工作面220间隙相对设置形成连通灌浆区400的灌浆通道410。

为了保证灌浆的流畅性和操作的方便性,则在第一工作面110和第二工作面220之间形成有灌浆通道410,从而大大增加了操作的方便性。当对灌浆区400浇筑完混凝土后,为了防止连接组件300与套筒1111的位置移动,则设置在套筒1111上横向锚杆120将会起到作用,使得套筒1111紧紧的固定在第一墙体100内,不会因为浇注混凝土而造成位置移动。

另外,沿灌浆通道410的周向上设置有凹槽411,且凹槽411用于设置封堵混凝土的封堵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灌浆后的混凝土处于半干状态,为了避免混凝土干裂等,则在灌浆通道410上设置有凹槽411,并且将橡胶塞放置于凹槽411内,将混凝土进行封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的一个安装过程,预先第一墙体100内预埋套筒1111,在第一墙体100的预定部分开孔并预留放置连接组件300和套筒1111的孔位,现场工人穿插双排紧固螺栓并机械连接。预埋的螺栓套筒1111,螺栓,螺母320及垫片330通常为高强度等级,材料为高防锈等级的不锈钢或镀锌的产品或新型替代产品。

连接好的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200,通过灌浆实现二次加固连接,填补灌浆区400通常是墙体本身的产品成分,或比墙体高一个强度等级的产品成分。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排装配连接系统,包括水泥灌装装置和与第一方面的所述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排装配连接系统具有上述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具有的一切优点,并且通过水泥灌装装置可随时移动的设置在现场,现场进行浇注,实现半干式连接,现场现浇量少,并且无须取出连接组件300钢筋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字型双排装配组件及双排装配连接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