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457发布日期:2018-08-14 17:3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立体车库已经逐步普及,因其占地面积小,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大城市载车板紧张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立体车库大多还需要专业操作管理人员等操控,车主并不清楚车辆被存入的载车板,因此这种形式的立体停车场比较适用于商场、购物中心等大型公众活动场所。而现在一些载车板严重不足的小区,也急需一种占地小载车板充足的立体车库。对于在居民小区建设的立体车库,体量要求不大,更注重使用时代友好性、自助性和便捷性。

当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已经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出现,而在居民小区中则还没有应用。从技术上看,实现一种可在小区使用的小型的自助式的立体车库是可行的。现有的专利中有很多涉及这方面的技术方案,但大多从装置的机械设计或电气设计原理上提出创新,缺乏对实现起流程的具体控制方法,且公开的立体车库自动化程度不高,缺乏操作界面,不能实现完全的自助特性。目前,对于立体车库来说,需要一种可实现全自动化的自助式的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立体车库因依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以提高立体车库使用的便捷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控制装置、执行装置、检测装置、监控装置和保护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车主输入停车或取车的指令,并将所述指令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执行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指令向所述执行装置发送执行信号,并向所述监控装置发送监控信号;

所述执行装置,包括升降传动机构和横移传动机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立体车库纵梁上的驱动电机、固定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链轮和绕置在驱动链轮上且与载车板联动的第一驱动链;所述驱动电机运行时通过其内置的第一减速电机带动固定连接在载车板上的第一驱动链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载车板上下移动;所述横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立体车库横梁上的第二减速电机、沿所述立体车库横梁设置的导轨、沿所述导轨设置的第二驱动链、以及均与所述第二驱动链连接的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二减速电机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链运动,所述第二驱动链的运动带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载车板沿所述导轨左右移动;

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沿所述载车板边缘设置的多个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升降传动机构是否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停止运动;所述限位开关还用于检测所述横移传动机构是否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横移传动机构停止运动,所述限位开关还用于获取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与所述横移传动机构均停止后所述载车板的最终位置并将所述最终位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监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监控信号获取所述立体车库的图像信息并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所述保护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急停按钮、阻车机构和载车板固定机构;所述急停按钮,用于用户输入急停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急停指令控制所述执行装置停止运动;所述阻车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载车板两相对端的阻挡板;所述载车板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横梁上的挂钩、连接于所述载车板上的铁环、以及与所述挂钩连接的电磁铁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载车板运动到所述最终位置时,所述电磁体控制器控制所述挂钩钩住所述铁环。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使得车主能够在操作界面设置停车或取车指令,快捷方便,实现了车主自助完成停车或取车工作,减少了人工实现取车或停车的繁琐过程;使得车主可以实时了解车辆停入、驶出的过程、或者发现故障等情况,从而更加完善了立体车库的自助功能;同时,设置的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防止车辆从载车板滑落、载车板坠落、载车板移动不到位等多种故障发生,充分保障了立体车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中载车板的分布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载车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在附图3中的1号车位存车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存车流程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取车流程;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监控装置在所述显示屏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11、控制装置12、执行装置13、检测装置14、监控装置15和保护装置1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中载车板的分布图。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车库包括多层,每层中又包括多个载车板。使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立体车库可用于居民小区,商场,写字楼等地方,不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增加停车位,还能够实现全自助式的停车和取车,无须操作人员调度,车主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就可以独立完成停车或取车。

所述显示屏11,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2,用于车主输入停车或取车的指令,并将所述指令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12。具体来说,为了进一步便于车主操作,提高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智能性,所述显示屏11的显示界面以图画或者文字的形式同时显示停车虚拟按钮和取车虚拟按钮,车主根据自己的需要触摸停车虚拟按钮或者取车虚拟按钮,从而实现向所述控制装置12发送停车或取车的指令。

所述控制装置12,连接所述执行装置13、所述监控装置15,用于根据所述指令向所述执行装置13发送执行信号,并向所述监控装置15发送监控信号。所述控制装置12接收到车主发送的停车或取车的指令后,控制所述执行装置13和所述监控装置15开始运行,从而实现车在立体车库中的移动。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执行装置13,包括升降传动机构和横移传动机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立体车库纵梁83上的驱动电机81、固定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链轮和绕置在驱动链轮上且与载车板24联动的第一驱动链。所述驱动电机81运行时通过其内置的第一减速电机带动固定连接在载车板24上的第一驱动链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载车板24上下移动。具体来说,所述驱动电机81通过其内置的第一减速电机运动以驱动与所述载车板24连接的第一驱动链沿所述纵梁83的方向(即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驱动链的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载车板24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置于所述载车板24上的车的上下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81转动的方向,实现所述载车板24的上下移动,例如:所述驱动电机81顺时针转动,实现所述载车板24的上升;所述驱动电机81逆向转动,实现所述载车板24下降。由于带停放或者待取出的车是置于所述载车板24上的,通过所述载车板24的上下移动,可以将预停于所述立体车库的车移动至预定层,也可以将预从所述立体车库中取出的车移动至预定层。

所述横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立体车库横梁上的第二减速电机82、沿所述立体车库横梁设置的导轨、沿所述导轨设置的第二驱动链、以及均与所述第二驱动链连接的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二减速电机82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链运动,所述第二驱动链的运动带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载车板24沿所述导轨左右移动。具体来说,所述第二减速电机82、所述第二驱动链、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共同组成了一个链传动系统,所述执行装置13根据接收到的执行信号,驱动所述链传动系统运动,通过所述链传动系统的运动带动所述载车板24沿所述导轨的运动,从而将位于所述载车板24上的车移动至指定载车板。

本具体实施方式以图3所示的3×3型的三层七车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为例来说明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计算可知,若每一层的载车板通过所述执行装置13都能转移到第一层的位置,以方便存取车,则需要在第一层和第二层都留下一个空余且不存在载车板的车位,通过利用空余车位使其他载车板能够顺利的运行。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存取车方式为:车主可以驾驶车辆直接驶入或驶出第一层的车位,不需要其他附加操作;同时,位于第一层车位中的载车板只能进行左右移动,位于中间层车位中的载车板能够实现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而位于顶层车位中的载车只能进行上下移动,以简化所述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降低成本。举例来说,对于图3中所示的立体车库,通过在第一层车位和第二层车位中各设置一个空余车位,利用载车板左右移动改变空余车位在所述立体车库中的位置,从而可以达到将车辆停到第二层车位或第三层车位和取车时将车辆停放降至第一层的目的。其中,每一载车板用于承载一辆车,且空余车位中没有设置载车板,其他每一车位与一载车板对应。以上仅是举例说明取车路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的取车路径,例如根据空余车位的具体位置和/或预取的车的具体位置来设置取车路径,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以下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所述执行装置13实现存车。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在附图3中的1号车位存车的流程示意图。当附图3中的1号车位被选定时,与1号车位对应的1号载车板中的红色指示灯亮起,进入存车状态;4号载车板和5号载车板均向右移动一个车位的距离,以将第二层车位中的空余车位变换至最左侧的车位;同时,6号载车板和7号载车板也均向右移动一个车位的距离,以将第一层车位中的空余车位变换至最左侧的车位;然后,1号载车板从第三层最左侧的车位下降至第一层最左侧的车位,以使得待停放的车辆驶入所述1号载车板;之后,承载有车辆的1号载车板从第一层最左侧的车位上升至第三层最左侧的车位;最后,4号载车板和5号载车板均向左移动一个车位的距离,以将第二层车位中的空余车位还原至最右侧的车位;同时,6号载车板和7号载车板也均向左移动一个车位的距离,以将第一层车位中的空余车位还原至最右侧的车位。以上仅是举例说明存车路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的存车路径,例如根据空余车位的具体位置和/或预存的车的具体位置来设置取车路径,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检测装置14,连接所述升降传动机构、所述横移传动机构和所述控制装置12,包括沿所述载车板24边缘设置的多个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升降传动机构是否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若是,则控制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停止运动;所述限位开关还用于检测所述横移传动机构是否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若是,则控制所述横移传动机构停止运动,所述限位开关还用于获取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与所述横移传动机构均停止后所述载车板的最终位置并将所述最终位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12。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是根据所述载车板24的移动路径设置的位置,例如: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在取车过程中是指所述立体车库的第一层、在停车过程中是选定车位的所在层。

所述监控装置15,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12发送的监控信号获取所述立体车库的图像信息并在所述显示屏11进行显示。使得车主可以直观的了解停车和取车的过程,并能够及时的发现故障,以进一步完善所述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自助功能。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监控装置在所述显示屏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保护装置16,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2,包括急停按钮、阻车机构和载车板固定机构。所述急停按钮,用于用户输入急停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12,所述控制装置12根据所述急停指令控制所述执行装置13停止运动。例如,所述急停按钮设置与所述显示屏11周边,当车主在所述显示屏11中观察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按下急停按钮,以停止存车或取车过程,便于对车辆造成损伤,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安全性能。所述阻车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载车板两相对端的阻挡板,以防止停放于所述载车板24上的车辆滑落。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载车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载车板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横梁25上的挂钩22、连接于所述载车板24上的铁环23、以及与所述挂钩22连接的电磁铁控制器21,用于在所述载车板24运动到所述最终位置时,所述电磁体控制器21控制所述挂钩22钩住所述铁环23。具体来说,当所述载车板24运行到指定位置时,所述电磁体控制器21由通电状态转为失电状态,从而使所述挂钩22钩住所述铁环23;当所述载车板24重新运行需要脱离所述挂钩22时,则电磁体控制器21由失电状态转为通电状态,使得所述挂钩22与所述铁环23分离。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12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存车流程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取车流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本具体实施方式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再通过上位机的显示屏与之进行指令信号的传递,当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获取车主输入的指令后即按照预先设定的流程进行操作,驱动所述执行装置13动作,完成车位升降、移动、停止等动作。附图5、附图6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内部程序流程图,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的流程,只要能够实现自动取车、存车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使得车主能够在操作界面设置停车或取车指令,快捷方便,实现了车主自助完成停车或取车工作,减少了人工实现取车或停车的繁琐过程;使得车主可以实时了解车辆停入、驶出的过程、或者发现故障等情况,从而更加完善了立体车库的自助功能;同时,设置的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防止车辆从载车板滑落、载车板坠落、载车板移动不到位等多种故障发生,充分保障了立体车库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