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8697发布日期:2018-12-07 21:4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幕墙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在现代城市大型建筑中越来越普遍,玻璃幕墙生产及安装技术与趋于成熟,建筑外用玻璃幕墙一般是竖向垂直铺设的,符合建筑物表面结构特性,但各别建筑物曲面设计及玻璃幕墙采光顶都是曲面设计。

现有玻璃幕墙的安装技术包括主梁,玻璃框固定于主梁上,主梁上安装有固定座和支撑座,支撑板中部设有调节槽,然后通过驳接件将支撑板与双层玻璃固定,这种结构只能单一角度安装,遇到曲面设计的玻璃幕墙面时就会难以进行施工安排,而这种传统的安装方法就必须分块对玻璃框单独进行角度调整以实现设计和生产,这种安装方式费时费力,考虑设计一种局部微调玻璃框的方式实现玻璃幕墙曲面安装,这样完全可以在工人实际安装中自行进行角度调节后再固定,再用密封胶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时调节玻璃幕墙安装角度,解决现有玻璃幕墙安装时可调角度小,固定后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主梁、固定于主梁上的玻璃框以及安装于玻璃框上的双层玻璃;所述主梁上安装有固定座和支撑座,固定座与支撑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玻璃框通过连接爪分别与固定座和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座包括连接主梁的承重板、侧板以及支撑板,支撑板中部对称设有调节槽;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连接部,连接部通过驳接件与双层玻璃固定;所述连接部的两侧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与调节槽匹配的调节球;所述连接部上还设有主齿轮,主齿轮两侧对称设有与主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连接部两侧对称设有与第一齿轮卡合的一号传动杆,活动板上对应一号传动杆底部设有至少两级限位杆;所述连接部上对应主齿轮的垂直侧面还设有副齿轮,副齿轮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连接部两侧对称设有与第二齿轮卡合的二号传动杆,活动板上对应二号传动杆设有至少两级水平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璃框通过连接爪与固定座和支撑座连接,双层玻璃固定于玻璃框中,支撑座上部支撑板上设置的调节槽和固定于连接部连接的活动板上设置的调节球匹配设置,连接部上设置的主齿轮带动对称设置的第一齿轮,完成玻璃幕墙竖直方向的调节,副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和水平限位杆匹配,可调节玻璃幕墙水平方向内转动,提高了玻璃幕墙安装角度调节范围,提高安装效率,同时,降低了幕墙生产安装整体造价。

进一步,上述的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所述主齿轮、副齿轮上分别连接有手柄,安装时可通过手柄操控主、副齿轮,精准控制玻璃幕墙实际安装角度。

进一步,上述的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所述承重板与主梁固定处还设有橡胶垫片,可提高支撑座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玻璃幕墙安装的安全性,此外,避免支撑座承重板与主梁直接接触产生摩擦,从而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进一步,上述的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所述调节球尺寸大于调节槽口宽度,这样设置调节球可在调节槽内实现自由转动,从而带动连接的玻璃框实现自由转动,实现玻璃幕墙安装角度的精确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梁1、玻璃框2、双层玻璃3、固定座4、支撑座5、螺栓6、活动板7、连接部8、调节槽9、调节球10、主齿轮11、第一齿轮12、一号传动杆13、副齿轮14、限位杆15、驳接件16、连接爪17、手柄18、橡胶垫片19、二号传动杆20、水平限位杆21、承重板51、侧板52、支撑板53。

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图3所示:

一种角度可调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结构,由主梁1、固定于主梁1上的玻璃框2以及安装于玻璃框2上的双层玻璃3组成;主梁1上安装有固定座4和支撑座5,固定座4与支撑座5通过螺栓6连接,玻璃框2通过连接爪17分别与固定座4和支撑板53连接;支撑座5包括连接主梁1的承重板51、侧板52以及支撑板53,支撑板53中部对称设有调节槽9;支撑板53中部还设有连接部8,连接部8通过驳接件16与双层玻璃3固定;连接部8两侧设有活动板7,活动板7底部设有与调节槽9匹配的调节球10;连接部8上设有主齿轮11,主齿轮11两侧对称设有与主齿轮11匹配的第一齿轮12,连接部8两侧对称设有与第一齿轮12匹配的一号传动杆13,活动板7上对应一号传动杆13底部设有至少两级限位杆15;连接部8对应主齿轮11的垂直侧面还设有副齿轮14,副齿轮14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第二齿轮,连接部8两侧对称设有与第二齿轮匹配的二号传动杆20,活动板7上对应二号传动杆20设有至少两级水平限位杆21。

设计曲面玻璃幕墙或采光顶玻璃幕墙时,根据曲面弯曲角度首先调整主梁1方位,可采取一个主架梁搭其他连接主梁1的形式,将曲面玻璃幕墙按设计规范分为不同的大小面,每一块玻璃幕墙对应一个节点连接结构。安装开始后,首先将节点连接结构的主梁1连接于主架梁上,确保最终重量的传递;工人安装时,结合设计图纸给出的角度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角度时摇动主齿轮11上的手柄18,手柄18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主齿轮11带动对称设置的两第一齿轮12转动,第一齿轮12转动时,第一齿轮12不断的带动一号传动杆13做小幅度偏转,角度调整好后将一号传动杆13卡固于设置的多组限位杆15内,如此,可实现玻璃幕墙竖直角度的设置。连接部8对应主齿轮11的垂直侧面设有副齿轮14,副齿轮14带动对称设置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带动二号传动杆20实现小幅度偏转,角度调整好后,可以将二号传动杆20固定于设置的多组水平限位杆21内,因此,主齿轮11和副齿轮14的结合可实现玻璃幕墙安装角度的随意调整。

进一步提高性能:主齿轮11、副齿轮14上分别连接有手柄18,安装时可通过手柄18操控主、副齿轮14,精准控制玻璃幕墙实际安装角度;承重板51与主梁1固定处还设有橡胶垫片19,可提高支撑座5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玻璃幕墙安装的安全性,此外,避免支撑座5承重板51与主梁1直接接触产生摩擦,从而提高装置使用寿命;调节球10尺寸大于调节槽9口宽度,这样设置调节球10可在调节槽9内实现自由转动,从而带动连接的玻璃框2实现自由转动,实现玻璃幕墙安装角度的精确调节。

该方案可依据玻璃幕墙曲面设计对单体玻璃进行分割,不需要对每一块玻璃进行曲面调整角度的设计,同时主、副齿轮14带动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实现调节球10在调节槽9内可360°旋转,也就是可与支撑板53连接的玻璃框2进行全方位角度调整,提高了玻璃幕墙安装角度调节范围,提高安装效率,同时,降低了幕墙生产安装整体造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