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1350发布日期:2020-09-25 18:2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共享单车的推广和使用,自行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自行车的停放问题。现有技术中,虽然自行车占地面积较小,但是数量巨大的自行车仍造成了不小的停车问题,例如自行车摆放不规范,特别是目前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某些地方的自行车停放问题已经严重的阻碍了路面交通,还有给环卫工人的路面清扫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以解决现有自行车停放不规范以及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包括:

支撑框架,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以及位于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邻侧的第三侧框;

托板,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且沿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托架,设置有多个且间隔的布置在所述托板上,用于托撑固定自行车;

第一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提供动力;

升降转台,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三侧框上,所述的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所述的升降转台沿支撑框架上升或下降;

第二驱动源,设置在所述的升降转台上;

伸缩臂套,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升降转台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可驱动所述伸缩臂套转动至与所述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所在面平行;

伸缩臂,其插置在所述的伸缩臂套内且在所述伸缩臂的两端分别设有托撑组件用于托撑所述的托架,所述的伸缩臂套上设有第三驱动源,且该第三驱动源可驱动伸缩臂相对伸缩臂套移动使所述的托撑组件对准托架并将其提起。

优选的,所述的托撑组件包括固定在伸缩臂端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临近托板的一侧铰接布置有两根位于上下方向且间隔布置的连杆,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一托撑块上,所述的托撑块具有一开口指向向上的凹腔用于承载托架,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一推力电机,所述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托撑块连接,且在推力电机驱动输出轴缩回时,所述的托撑块与设置在所述托板上的托架处于避让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托架包括:

载车板,其具有一开口指向向上的长条状凹槽;

挡板,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一端,所述挡板朝向载车板的一侧设有u型固定板;

其中,临近挡板的载车板上设有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由抱夹驱动机构驱动相互靠近对放置在载车板上自行车的轮胎进行抱夹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抱夹驱动机构包括:

固定轴,其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底部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从动连接杆,设置有多组且两两一组、对称布置在所述载车板的两侧,所述从动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的布置在固定轴上,上端固定在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上;

其中,所述的固定轴上还设有对称布置在载车板两侧的主动连接杆,主动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的布置在固定轴上、上端分别连接至伸缩电机的机身和伸缩轴上,位于载车板同侧的主动连接杆与从动连接杆的下端经由传动杆连接固定,所述传动杆的杆长与所述固定轴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轴伸出或缩回时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沿纵深方向间隔布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之间设有横梁,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第二立柱之间,以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斜拉杆和/或水平拉杆。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侧框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框架卡槽,所述升降转台的两侧设有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贴靠在所述框架卡槽的槽壁上并沿所述框架卡槽限定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位于第三侧框的外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的两根角型钢,两根角型钢分别与第三侧框围合形成开口指向相向的两个框架卡槽,所述升降转台的两侧均设有横向导向轮和纵向导向轮,位于升降转台两侧的横向导向轮分别贴靠在两根角型钢上,位于升降转台两侧的纵向导向轮分别贴靠在角型钢和第三侧框上。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源为升降驱动电机,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链轮,位于驱动链轮的上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过渡链轮和第二过渡链轮,链条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转台上,且在依次啮合第一过渡链轮、驱动链轮和第二过渡链轮后,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四角处分别设有导向角钢,四个导向角钢的侧边均贴靠在支撑框架四角的对应立柱上,围合成上下贯通且四周导向限位的移动空间供所述的配重块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还包括:

卡齿轨道,设置在所述的第三侧框上并沿其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的卡齿轨道上设有均匀间隔布置的齿块;

闭锁块,其通过连接销轴可转动的布置在所述升降转台上,所述闭锁块的上端与链条固定连接;

扭簧,设置在升降转台上,所述扭簧的一端抵靠在位于升降转台上的扭力弹簧固定凸块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闭锁块远离卡齿轨道的一侧下端;

其中,所述的链条牵拉绷紧时,闭锁块与卡齿轨道临近间隔,且在链条断裂松弛后,所述扭簧提供弹力驱使所述的闭锁块转动并卡在相邻的齿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通过在立体空间内设置多层托板用于放置托架,并利用设置在邻侧的升降转台完成托架的转运,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自行车停放不规范,以及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通过设置在升降转台上的伸缩臂套及插置在伸缩臂套内可相对运动的伸缩臂对载有自行车的托架进行转运,实现其在不同高度托板及地面之间的周转,提高了自行车的出库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小巧,强度高,运行稳定的优点,确保了自行车在周转过程中的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利用支撑框架作为整个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的构成骨架,自行车全部悬空停放在支撑框架的两侧,整个支撑框架在地面上的占地面积可控制在3m2以内,极大的节省了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托板及其上放置托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臂与伸缩臂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撑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转台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框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转台的防坠落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转台的防坠落装置的正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支撑框架,101-第一侧框,102-第二侧框,103-第三侧框,104-框架卡槽,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横梁,14-斜拉杆,15-水平拉杆,16-角型钢,17-导向角钢,18-卡齿轨道,181-齿块,20-托板,21-双v固定块,30-托架,301-双v定位块,31-载车板,311-凹槽,32-挡板,321-u型固定板,322-挂钩,33-第一夹板,34-第二夹板,35-固定轴,36-从动连接杆,37-主动连接杆,38-伸缩电机,39-传动杆,40-第一驱动源,41-驱动链轮,42-第一过渡链轮,43-第二过渡链轮,44-链条,45-配重块,50-升降转台,51-第二驱动源,52-伸缩臂套,521-滑套,53-伸缩臂,531-导轨,532-齿条,54-第三驱动源,541-齿轮,55-安装板,551-连杆,552-推力电机,56-托撑块,561-凹腔,57-导向轮,571-横向导向轮,572-纵向导向轮,58-扭力弹簧固定凸块,60-闭锁块,61-连接销轴,7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结合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10、托板20、托架30、第一驱动源40、升降转台50、第二驱动源51、伸缩臂套52和伸缩臂53。

所述的支撑框架10主要起支撑作用,用于安装托板20、托架30、第一驱动源40、升降转台50、第二驱动源51、伸缩臂套52和伸缩臂53等零部件;所述的支撑框架10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以及位于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邻侧的第三侧框103;所述的托板20布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上,且沿所述支撑框架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的托架30设置有多个且间隔的布置在所述托板20上,用于托撑固定自行车;具体的,作为该托架30固定在托板20上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托板20上设有开口指向向上的双v固定块21,所述的托架30上设有开口指向向下的双v定位块301,当托架30放置到托板20上时,所述的双v定位块301插置到双v固定块21中,以交错咬合的形式实现定位固定。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托架30在托板20上的放置,托架30不会发生倾倒,同时,双v交错咬合的方式还能提供一定的操作裕度以方便将托架30高效快速的搁置到托板20上。

所述的第一驱动源40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0上,用于提供动力;所述的升降转台50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三侧框103上,所述的第一驱动源40可驱动所述的升降转台50沿支撑框架10上升或下降;所述的第二驱动源51设置在所述的升降转台50上;所述的伸缩臂套52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升降转台50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51可驱动所述伸缩臂套52转动至与所述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所在面平行,所述的伸缩臂53插置在所述的伸缩臂套52内且在所述伸缩臂53的两端分别设有托撑组件用于托撑所述的托架30,所述的伸缩臂套52上设有第三驱动源54,且该第三驱动源54可驱动伸缩臂53相对伸缩臂套52移动使所述的托撑组件对准托架30并将其提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在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在升降转台50上的伸缩臂53将托架30叉起并配合第一驱动源40在竖直方向进行转运,配合第二驱动源51在水平方向进行旋转,配合第三驱动源54在第一侧框101或第二侧框102所在侧面进行平移,以实现自行车在车库中的入库和出库作业。当需要停车时,第一驱动源40驱动升降转台50带动空的托架30移动至地面,待停车的自行车推行到托架30上并进行固定,第一驱动源40带动载有自行车的托架30向上移动至待停车所在平面,接着第二驱动源51驱动伸缩臂套52进行转动,调整托架30的相对方向,待托架30的长度方向调整至与第一侧框101或第二侧框102所在面垂直时,第三驱动源54驱动伸缩臂53相对伸缩臂套52移动,进而将载有小车的托架30移动至托板20的空位上,接着第一驱动源40驱动升降转台50下降,将托架30完全搁置到托板20上;然后第一驱动源40继续驱动升降转台50下降,并配合第三驱动源54和第二驱动源51驱动所述的伸缩臂53回到第三侧框103所在框面。

当需要自行车出库时,所述的第一驱动源40先驱动升降转台50转移至待出库自行车的托板20所在平面,接着第二驱动源51驱动伸缩臂套52转动,使伸缩臂53转动至与待出库自行车的托架30所在侧框面平行,然后第三驱动源54驱动伸缩臂53向待出库自行车的托架30处移动,然后利用设置在伸缩臂53端部的托撑组件托起托架30,再配合第三驱动源54、第二驱动源51将载有自行车的托架30转移至支撑框架10的第三侧框103上,然后第一驱动源40驱动升降转台50下降至地面,如此,自行车可完成出库作业。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托撑组件包括固定在伸缩臂53端部的安装板55,所述安装板55临近托板20的一侧铰接布置有两根位于上下方向且间隔布置的连杆551,两根连杆551的另一端均铰接在一托撑块56上,所述的托撑块56具有一开口指向向上的凹腔561用于承载托架30,所述的安装板55上设有一推力电机552,所述推力电机552的输出轴与所述的托撑块56连接,且在推力电机552驱动输出轴缩回时,所述的托撑块56与设置在所述托板20上的托架30处于避让位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确保了伸缩臂53沿伸缩臂套52限定的方向向内移动时与其余不出库自行车的托架30处于避让位置,确保了取用车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2-4所示,托架30的作用在于承载自行车,为了确保伸缩臂53及升降转台50对托架30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自行车驻车在托架30上必须保持稳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托架30包括载车板31和挡板32,所述的载车板31具有一开口指向向上的长条状凹槽311;所述的挡板32设置在所述载车板31的一端,所述挡板32朝向载车板31的一侧设有u型固定板321;其中,临近挡板32的载车板31上设有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夹板33和第二夹板34,所述的第一夹板33和第二夹板34由抱夹驱动机构驱动相互靠近对放置在载车板31上自行车的轮胎进行抱夹固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待停车的自行车沿着载车板31上开设的长条形凹槽311移动,自行车的前轮插置在u型固定板321中,第一夹板33和第二夹板34经由抱夹驱动机构驱动相互靠近以便对自行车的前轮进行抱夹固定;所述凹槽311的两侧槽壁对待停车的自行车的后轮进行挡靠限位;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待停车的自行车能够方便的被推进托架30上,以及,确保了自行车被固定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板32的上端向外弯折并与所述挡板32的外立面围合形成挂钩322,所述的挂钩322插置到托撑块56的凹腔561中,如此,在伸缩臂53上移时提起托架30。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确保能够从同一托板20上的多个托架30中取出任一个,位于同一侧托板20之间的间距大于2辆自行车的高度。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抱夹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轴35和从动连接杆36,所述的固定轴35位于所述载车板31的底部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的从动连接杆36设置有多组且两两一组、对称布置在所述载车板31的两侧,所述从动连接杆36的下端可转动的布置在固定轴35上,上端固定在第一夹板33或第二夹板34上;其中,所述的固定轴35上还设有对称布置在载车板31两侧的主动连接杆37,主动连接杆37的下端可转动的布置在固定轴35上、上端分别连接至伸缩电机38的机身和伸缩轴上,位于载车板31同侧的主动连接杆37与从动连接杆36的下端经由传动杆39连接固定,所述传动杆39的杆长与所述固定轴35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伸缩电机38的伸缩轴伸出或缩回时带动第一夹板33和第二夹板34相对运动。当伸缩电机38的伸缩轴伸出时,推动主动连接杆37相对固定轴35进行转动,通过传动杆39将转动的动力传递给从动连接杆36,从而带动第一夹板33和第二夹板34做相对运动,实现对自行车前轮的锁紧固定或打开释放。

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8所示,作为该支撑框架10的一种具体的布置方式,所述的支撑框架10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所述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沿纵深方向间隔布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的上端之间设有横梁13,相邻的第一立柱11之间、第二立柱12之间,以及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之间均设有斜拉杆14和/或水平拉杆1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三侧框103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框架卡槽104,所述升降转台50的两侧设有导向轮57,所述的导向轮57贴靠在所述框架卡槽104的槽壁上并沿所述框架卡槽104限定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位于第三侧框103的外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的两根角型钢16,两根角型钢16分别与第三侧框103围合形成开口指向相向的两个框架卡槽104,所述升降转台50的两侧均设有横向导向轮571和纵向导向轮572,位于升降转台50两侧的横向导向轮571分别贴靠在两根角型钢16上,位于升降转台50两侧的纵向导向轮572分别贴靠在角型钢16和第三侧框103上。通过该横向导向轮571和纵向导向轮572的布置,确保了升降转台50在高度方向往复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源40为升降驱动电机,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上端,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链轮41,位于驱动链轮41的上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过渡链轮42和第二过渡链轮43,链条44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转台50上,且在依次啮合第一过渡链轮42、驱动链轮41和第二过渡链轮43后,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45。所述的第一过渡链轮42、驱动链轮41和第二过渡链轮43整体呈v字形排布,如此,各个链轮与链条44的有效啮合包角大于120°,确保了啮合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配重块45整体为方形,其设置在支撑框架10的内部,确保了整体结构的紧凑型;所述支撑框架10的内侧四角处分别设有导向角钢17,四个导向角钢17的侧边均贴靠在支撑框架10四角的对应立柱上,围合成上下贯通且四周导向限位的移动空间供所述的配重块45上下移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确保了配重块45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伸缩臂53的作用在于叉起托架30,所述的伸缩臂53为方形杆件,其上侧杆身和下侧杆身上均设有导轨531,且该导轨531与设置在伸缩臂套52内的滑套521构成导向限位配合,如此,确保了伸缩臂53相对伸缩臂套52往复移动时的稳定可靠。作为第三驱动源54驱动伸缩臂53移动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驱动源54为驱动电机,其输出轴上设有一齿轮541,且该齿轮541与设置在伸缩臂53上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齿条532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所述的第一驱动源40利用链条44牵引升降转台50在高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实现自行车的入库与出库作业,为了进一步的防止链条44断裂时,该升降转台50发生坠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坠落装置,具体的,结合图9、10所示,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还包括卡齿轨道18、闭锁块60和扭簧70,所述的卡齿轨道18设置在所述的第三侧框103上并沿其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的卡齿轨道18上设有均匀间隔布置的齿块181;所述的闭锁块60通过连接销轴61可转动的布置在所述升降转台50上,所述闭锁块60的上端与链条44固定连接;所述的扭簧70设置在升降转台50上,所述扭簧70的一端抵靠在位于升降转台50上的扭力弹簧固定凸块58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闭锁块60远离卡齿轨道18的一侧下端;其中,所述的链条44牵拉绷紧时,闭锁块60与卡齿轨道18临近间隔,且在链条44断裂松弛后,所述扭簧70提供弹力驱使所述的闭锁块60转动并卡在相邻的齿块181之间。

在正常的牵拉提升和下降过程中,链条44拉紧闭锁块60使其下端压紧设置在升降转台50上的扭簧70,扭簧70受压,闭锁块60与卡齿轨道18处于相对平行且互不接触的位置。当链条44突然发生断裂时,闭锁块60的上方失去拉力,下端的扭簧70的弹力驱使闭锁块60发生转动并恰好卡在相邻的齿块181之间,如此,升降转台50停止下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防坠落装置为纯机械结构,简单可靠,可确保链条44发生断裂时,升降转台50能及时卡住,避免发生坠落事故。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状升降旋转伸缩式自行车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设置有18层左右对称布置的托板,利用设置在邻侧的升降转台实现不同高度自行车的入库与出库,自行车的转移效率高;此外,整个自行车立体车库在地面上的占地面积可控制在3m2以内,极大的节省了空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