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4725发布日期:2021-01-15 11:5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玻璃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扶手。



背景技术:

玻璃扶手由于通透、美观,较多地应用于比如室内外楼梯、各种场地边缘位置处。玻璃扶手一般包括若干相互间隔设置的竖梃、与所述竖梃的上端连接的扶手本体、水平设于每相邻的两竖梃之间的下横框、水平设于每相邻的两竖梃之间的上横框以及设于所述每相邻的两竖梃之间且上端与所述上横框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横框连接的玻璃栏板等。现有的玻璃扶手的扶手本体一般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在与竖梃安装时,较为费时费力。另外,现有的玻璃扶手的竖梃大多数都采用实心柱或空心管结构,横框通常采用螺接方式连接于竖梃上,造成竖梃与横框的连接处外露,影响竖梃的一致性,同时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及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便于扶手本体安装、结构简单的玻璃扶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玻璃扶手,包括若干相互间隔设置的竖梃、与所述竖梃的上端连接的扶手本体、水平设于每相邻的两竖梃之间的下横框、水平设于每相邻的两竖梃之间的上横框以及设于所述每相邻的两竖梃之间且上端与所述上横框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横框连接的玻璃栏板,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一面盖以及一与所述面盖下端卡接的封盖,所述面盖呈下框状,具有一顶面板以及由所述顶面板相对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的下端具有一向第二侧板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尖,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上位于所述第一凸尖上方的位置处向所述第二侧板方向水平延伸出有一第一横条,所述第一凸尖与所述第一横条之间形成一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的下端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凸尖对称设置的第二凸尖,所述第一侧面的内侧面上位于所述第二凸尖上方的位置处具有一与所述第一横条对称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二凸尖及所述第二横条之间形成一第二卡槽;所述封盖包括一呈水平状的封板、立设于所述封板的第一侧的第一卡板以及立设于所述封板的第二侧的第二卡板,在所述第一卡板的顶端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三凸尖,所述第一卡板的下端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凸尖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三卡槽,在所述第二卡板的上端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四凸尖,所述第二卡板的下端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凸尖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四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封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至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的直线距离相匹配;

所述第一卡板立设于所述封板的上表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的位置,所述第一卡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底端面至所述第一横条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三凸尖由所述第一卡板的上端的外侧面向外凸设而成,所述封板超出所述第一卡板的部分形成一第三横条,所述第三横条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凸尖的底部至所述第一侧板的底端面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三横条与所述第三凸尖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卡槽以供所述第一凸尖卡入;

所述第二卡板立设于所述封板的上表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的位置,所述第二卡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面至所述第二横条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四凸尖由所述第二卡板的上端的外侧面向外凸设而成,所述封板超出所述第二卡板的部分形成一第四横条,所述第四横条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凸尖的底部至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面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四横条与所述第四凸尖之间形成所述第四卡槽以供所述第二凸尖卡入。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扶手,扶手采用分体式的面盖和封盖相卡接,安装方便快捷,组合灵便多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扶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扶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玻璃扶手,包括若干相互间隔设置的竖梃1、与所述竖梃1的上端连接的扶手本体2、水平设于每相邻的两竖梃1之间的下横框3、水平设于每相邻的两竖梃1之间的上横框4以及设于所述每相邻的两竖梃1之间且上端与所述上横框4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横框3连接的玻璃栏板5。

关于扶手本体2:

所述扶手本体2包括一面盖21以及一与所述面盖21下端卡接的封盖22,所述面盖21呈下框状,具有一顶面板211以及由所述顶面板211相对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3,所述第一侧板212的内侧面的下端具有一向第二侧板213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尖214,所述第一侧板212的内侧面上位于所述第一凸尖214上方的位置处向所述第二侧板213方向水平延伸出有一第一横条215,所述第一凸尖214与所述第一横条215之间形成一第一卡槽216,所述第二侧板213的内侧面的下端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凸尖214对称设置的第二凸尖217,所述第一侧面的内侧面上位于所述第二凸尖217上方的位置处具有一与所述第一横条215对称的第二横条218,所述第二凸尖217及所述第二横条218之间形成一第二卡槽219。所述封盖22包括一呈水平状的封板221、立设于所述封板221的第一侧的第一卡板222以及立设于所述封板221的第二侧的第二卡板223,在所述第一卡板222的顶端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卡槽216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三凸尖224,所述第一卡板222的下端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凸尖214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三卡槽225,在所述第二卡板223的上端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卡槽219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四凸尖226,所述第二卡板223的下端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凸尖217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四卡槽227。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板22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侧板212的外侧面至所述第二侧板213的外侧面的直线距离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板222立设于所述封板221的上表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板212的内侧的位置,所述第一卡板222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板212的底端面至所述第一横条215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以使得所述第一卡板222卡入所述第一侧板212上后,所述第一卡板222的上端顶于所述第一横条215上,所述第三凸尖224由所述第一卡板222的上端的外侧面向外凸设而成,所述封板221超出所述第一卡板222的部分形成一第三横条228,所述第三横条228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凸尖214的底部至所述第一侧板212的底端面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三横条228与所述第三凸尖224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卡槽225以供所述第一凸尖214卡入;所述第二卡板223立设于所述封板221的上表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板213的内侧的位置,所述第二卡板223的高度与所述第二侧板213的底端面至所述第二横条218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以使得所述第二卡板223卡入所述第二侧板213上后,所述第二卡板223的上端顶于所述第一横条215上,所述第四凸尖226由所述第二卡板223的上端的外侧面向外凸设而成,所述封板221超出所述第二卡板223的部分形成一第四横条229,所述第四横条229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凸尖217的底部至所述第二侧板213的底端面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四横条229与所述第四凸尖226之间形成所述第四卡槽227以供所述第二凸尖217卡入。

所述扶手本体2与所述竖梃1可通过螺栓连接,即在所述封板221上相应于所述竖梃1位置处设置若干穿孔,在所述竖梃1位置上相应于对应的穿孔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螺锁孔,在安装所述扶手本体2时,采用若干螺栓一一对应的穿过所述穿孔后即可与所述螺锁孔锁接。在安装所述面盖21时,直接将所述面盖21与所述封盖22对准,向下与所述封盖22卡接即可完成整个扶手本体2的安装,在卡接时,使所述第一凸尖214卡入所述第三卡槽225中,第二凸尖217卡入所述第四卡槽227中,使封盖22上的第三凸尖224卡入所述第一卡槽216中,第四凸尖226卡入所述第二卡槽219中。由于卡板的高度与侧板的下端面至横条位置一致,卡接后,所述卡板的上端面正好顶至所述横条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凸尖214位于第三卡槽225中,第三凸尖224位于第一卡槽216中,第二凸尖217位于第四卡槽227中,第四凸尖226位于第二卡槽219中,而封板221的高度与所述侧板至其上的凸尖的下边缘的距离一致,这样使得所述封板221与所述侧板的契合度更高,不留缝隙,一致性、整体性更好,结构更紧凑,使得产品更完美,更能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体验度。

关于上横框4和下横框3:

所述上横框4包括一顶壁41、由所述顶壁41的第一侧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外侧壁42、由所述顶壁41的第二侧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外侧壁43、与所述顶壁41的底面连接且平行位于所述第一外侧壁42内的第一内侧壁44、与所述顶壁41的底面连接且平行位于所述第二外侧壁43内的第二内侧壁45、水平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内侧壁44和第二内侧壁45的上端的第一底板46、水平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壁42及第一内侧壁44的下端面的第二底板47以及水平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壁43及第二内侧壁45的下端面的第三底板48。所述第一底板46、第一内侧壁44上位于所述第一底板46下的一段、第二内侧壁45上位于所述第一底板46下的一端形成一供所述玻璃栏板5的上端嵌入的上嵌槽401,所述第一外侧壁42、第一内侧壁44、顶壁41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外侧壁42及第一内侧壁44之间的一段以及所述第二底板47之间围合形成用于抵挡所述玻璃栏板5的第一外侧框402,所述第二外侧壁43、第二内侧壁45、顶壁41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外侧壁43及第二内侧壁45之间的一段以及所述第三底板48之间围合形成用于抵挡所述玻璃栏板5的第二外侧框403。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内侧壁44上竖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向所述第二内侧壁45方向凸起的第一挡条404,在所述第二内侧壁45上相应于所述第一挡条404的位置处一一对应的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条405。所述第一挡条404及第二挡条405与对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玻璃胶存储区,这样设置,可以防玻璃胶因直射太阳脱落,即便受到高温熔化也可以卡住玻璃胶,加强打胶效果,防止玻璃栏板5松动。

所述下横框3包括一底壁51、由所述底壁51的第一侧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三外侧壁52、由所述底壁51的第二侧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的第四外侧壁53、与所述底壁51的顶面连接且平行位于所述第三外侧壁52内的第三内侧壁54、与所述底壁51的顶面连接且平行位于所述第四外侧壁53内的第四内侧壁55、水平的连接于所述第三内侧壁54和第四内侧壁55的下端的第一顶板56、水平的连接于所述第三外侧壁52及第三内侧壁54的上端面的第二顶板57以及水平的连接于所述第四外侧壁53及第四内侧壁55的下端面的第三顶板58。所述第一顶板56、第三内侧壁54上位于所述第一顶板56上的一段、第四内侧壁55上位于所述第一顶板56上的一端形成一供所述玻璃栏板5的下端嵌入的下嵌槽501,所述第三外侧壁52、第三内侧壁54、底壁51上相应于所述第三外侧壁52及第三内侧壁54之间的一段以及所述第二顶板57之间围合形成用于抵挡所述玻璃栏板5的第三外侧框502,所述第四外侧壁53、第四内侧壁55、底壁51上相应于所述第四外侧壁53及第四内侧壁55之间的一段以及所述第三顶板58之间围合形成用于抵挡所述玻璃栏板5的第四外侧框503。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第三内侧壁54上竖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向所述第四内侧壁55方向凸起的第三挡条503,在所述第四内侧壁55上相应于所述第三挡条503的位置处一一对应的设置有若干第四挡条504。所述第三挡条503及第四挡条504与对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玻璃胶存储区,这样设置,可以防玻璃胶因直射太阳脱落,即便受到高温熔化也可以卡住玻璃胶,加强打胶效果,防止玻璃栏板5松动。

关于竖梃1:

所述竖梃1包括一横截面呈“工”形的竖梃本体、第一扣盖13及第二扣盖14。所述竖梃1的第一侧具有一向相对的第二侧方向凹陷的供对应侧的上横框4和下横框3插入的第一插槽11,所述竖梃1的第二侧具有一向第一侧方向凹陷的供对应侧的上横框4和下横框3插入的第二插槽12,所述第一插槽11及第二插槽12相互对称。所述第一插槽11具有一第一槽底、第一槽壁及第二槽壁,在所述第一槽壁上靠近槽口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槽壁的方向凸设有一第一卡条111,在所述第一槽壁上靠近第一槽底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槽壁的方向凸设有一第二卡条112,在所述第二槽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卡条111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三卡条113,在所述第二槽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卡条11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四卡条114。

所述第二插槽12具有一第二槽底、第三槽壁及第四槽壁,在所述第三槽壁上靠近槽口的一端向所述第四槽壁的方向凸设有一第五卡条121,在所述第三槽壁上靠近所述第二槽底的一端所述第四槽壁的方向凸设有一第六卡条122,在所述第四槽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五卡条121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七卡条123,在所述第四槽壁上相应于所述第六卡条12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八卡条124。

所述第一扣盖13包括一封于所述第一插槽11的槽口处的第一扣板131、设于所述第一扣板131上相应于所述第一槽壁的位置处的第一扣壁13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扣板131上相应于所述第二槽壁的位置处的第二扣壁133。所述第一扣壁132相邻于所述第一槽壁的壁面与所述第一扣板131的相应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卡条111的凸起部相匹配,所述第一扣壁132相邻于所述第二槽壁的壁面与所述第一扣板131的相应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卡条113的凸起相匹配,这样,当所述第一扣盖13扣于第一插槽11中时,所述第一卡条111和第二卡条112能够挡住所述第一扣板131向里继续移动。

所述第一扣壁132及第二扣壁133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扣壁132的里端相应于所述第二卡条11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用于扣住所述第二卡条112的第一扣钩1321,所述第二扣壁133的里端相应于所述第四卡条114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用于扣住所述第四卡条114的第二扣钩1331。所述第一扣板131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卡条111至第一插槽11的槽口面的距离相匹配(一致),这样,当所述第一扣盖13扣入所述第一插槽11中时,所述第一扣板131与所述竖梃1的第一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第一扣盖13扣入所述第一插槽11中时,所述第一扣钩1321和第二扣钩1331分别与第二卡条112和第四卡条114扣合,防止所述扣盖向外端移动,而所述第一卡条111和第二卡条112抵挡所述第一扣板131向里移动,从里外两端防止所述扣板移位。

所述第二扣盖14包括一封于所述第二插槽12的槽口处的第二扣板141、设于所述第二扣板141上相应于所述第三槽壁的位置处的第三扣壁14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扣板141上相应于所述第四槽壁的位置处的第四扣壁143。所述第三扣壁142相邻于所述第三槽壁的壁面与所述第二扣板141的相应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五卡条121的凸起部相匹配,所述第三扣壁142相邻于所述第四槽壁的壁面与所述第二扣板141的相应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七卡条123相匹配,这样,当所述第二扣盖14扣于第二插槽12中时,所述第五卡条121能够挡住所述第二扣板141向里继续移动。

所述第三扣壁142及第四扣壁143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三扣壁142的里端相应于所述第六卡条12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用于扣住所述第六卡条122的第三扣钩1421,所述第四扣壁143的里端相应于所述第八卡条124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用于扣住所述第八卡条124的第四扣钩1431。所述第二扣板141的厚度与所述第五卡条121至第二插槽12的槽口面的距离相匹配(一致),这样,当所述第二扣盖14扣入所述第二插槽12中时,所述第二扣板141与所述竖梃1的第二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第二扣盖14扣入所述第二插槽12中时,所述第三扣钩1421和第四扣钩1431分别与第六卡条122和第八卡条124扣合,防止所述扣盖向外端移动,而所述第五卡条121和第六卡条122抵挡所述第二扣板141向里移动,从里外两端防止所述扣板移位。

在所述第一扣盖13及第二扣盖14上相应于所述对应的上横框4的位置处开设有一供对应的上横框4穿过的第一穿孔(图未示出),在第一扣盖13及第二扣盖14上相应于对应的下横框3的位置处开设有供对应的下横框3穿过的第二穿孔(图未示出)。这样,利用上横框4和下横框3可以防止所述扣盖上下移动,同时,扣盖遮挡住了上横框4和下横框3与竖梃的螺纹连接部分,能够防止螺纹孔、螺纹连接处外露,解决了开孔外露不美观问题,以及户外日晒雨淋导致的生锈等问题,使得扶手一致性、一体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扶手,扶手采用分体式的面盖21和封盖22相卡接,安装方便快捷,组合灵便多变。所述竖梃1与传统矩形管结构相比,与横框连接的两侧分别与扣盖相扣合,遮蔽与保护与横框连接的部分,使其不外露,能够延长使用寿命且起到美化作用,提高人们的使用感与体验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