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片裂片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38822阅读:来源:国知局
3]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裂片轴包括位于接触区域100的上方并且向下挤压所述接触区域100的主裂片轴41,以及位于所述接触区域100下方的第一副裂片轴42和第二副裂片轴43,并且第一副裂片轴42与第二副裂片轴43对称分布于主裂片轴41的两侧,以使接触区域100在第一副裂片轴42到主裂片轴41之间形成向下弯曲部101、主裂片轴41到第二副裂片轴43之间形成向上弯曲部102。进行裂片时,将待裂片的较大块的陶瓷片200置于放料区A,随下传送带24往出料区B的方向移动,当陶瓷片200由第一副裂片轴42处进入所述接触区域100,夹在上传送带34和下传送带24之间移动,由于主裂片轴41的挤压而形成的向下弯曲部101使得陶瓷片200在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向下弯曲到一定程度则断裂,在裂片轴的尺寸不变且陶瓷片移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形成的裂片的尺寸(指的是在陶瓷片移动方向上的长度)的大小取决于主裂片轴41与第一副裂片轴42之间形成的向下弯曲部101的弯曲程度,如果弯曲程度较大,则陶瓷片200在进入接触区域100后很快会出现断裂,即形成的裂片尺寸会较小,反之,则形成的裂片尺寸会较大。经过向下弯曲部101后形成的裂片会有一定程度的弯曲,然而,在从主裂片轴41向第二副裂片轴43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反方向的弯曲,从而在向下弯曲部101产生的弯曲与在向上弯曲部102产生的弯曲可以进行抵销,但不保证可以全部抵销。当一块较大陶瓷片200在经过一次裂片到达出料区B,再将其旋转90度后放到放料区A进行另一方向的裂片,可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裂片效果。
[002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裂片轴的位置与图4所示的相反,即,主裂片轴41位于所述接触区域100的下方并且向上挤压接触区域100,第一副裂片轴42和第二副裂片轴43位于接触区域100的上方,对称地分布于主裂片轴41的两侧,工作原理与图4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5]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传送带的松紧度是可以调节的,如图1至3所示,下副传动轴22两端各自连接有活动销51a、51b,通过同时移动两端的活动销51a和51b,即可调整下副传动轴22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从而可以调整下传送带24的松紧度。基于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在上副传动轴32两端各自连接活动销52a、52b,来调整上传送带34的松紧度,将上传送带34和下传送带24都拉紧,则可以防止陶瓷片200在接触区域100内移动时打滑,从而也可以得到外观更好(更平整和规则)的小陶瓷片。
[0026]为了适应不同的裂片尺寸要求,可以通过调整主裂片轴41与第一副裂片轴42、第二副裂片轴43之间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具体地,如图1至3所示,主裂片轴41两端分别连接有一高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主裂片轴41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以控制主裂片轴41挤压所述接触区域100的程度,以图4中的结构为例,在第一副裂片轴42、第二副裂片轴43的位置均不变的情况下,主裂片轴41越向下移动则挤压所述接触区域100的程度越大,使得向下弯曲部101和向上弯曲部102的弯曲程度越大,能够裂出尺寸更小的小陶瓷片。具体地,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燕尾槽、弹性支撑件、调节螺丝钉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燕尾槽内,所述调节螺丝钉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件位于所述固定块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固定块,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丝钉可使所述固定块在所述燕尾槽内上下移动以调整所述主裂片轴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0027]陶瓷片在不同的移动速度下裂片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通过调速机构15来调整速度,见于图1和图2。一般而言,马达提供的转速过快,需要经过调速机构15来降低速度,具体地,此调速机构通过调整电动马达的电流通路中的电阻大小,来改变通过电动马达的电流大小,通过马达的电流越大则转速越大,电流越小则转速越小,从而达到调整电动马达转速的目的,实现对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的调整。
[0028]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上传送带34的下半段与下传送带24的上半段的移动速度相同,这样一来,陶瓷片200在接触区域100内移动时便不会发生打滑。
[002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上传送带、下传送带和至少两个裂片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传动轴和换向轴,所述传动轴包括下主传动轴、下副传动轴、上主传动轴和上副传动轴; 所述下传送带套于所述下主传动轴与所述下副传动轴上,所述上传送带套于所述上主传动轴与所述上副传动轴上,所述上传送带的下半段与所述下传送带的上半段之间至少部分相互接触而形成接触区域; 所述第一链条连接于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下主传动轴之间,用于带动所述下主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链条连接于所述下主传动轴与所述换向轴之间,用于带动所述换向轴以和所述下主传动轴相同的方向转动; 所述换向轴与所述上主传动轴啮合,所述上主传动轴以和所述下主传动轴相反的方向转动,使所述上传送带的下半段与所述下传送带的上半段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下传送带用于将待裂片的陶瓷片从所述下主传动轴端经由所述接触区域送至所述下副传动轴端; 所述至少两个裂片轴错位地分设于所述接触区域的上下两侧且紧贴所述接触区域,并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裂片轴挤压所述接触区域使得所述接触区域内产生弯曲区域,以使所述陶瓷片经过所述弯曲区域时发生断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裂片轴包括位于所述接触区域的上方并且向下挤压所述接触区域的主裂片轴,以及位于所述接触区域下方的第一副裂片轴和第二副裂片轴,并且所述第一副裂片轴与所述第二副裂片轴对称分布于所述主裂片轴的两侧,以使所述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一副裂片轴到所述主裂片轴之间形成向下弯曲部、所述主裂片轴到所述第二副裂片轴之间形成向上弯曲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裂片轴包括位于所述接触区域的下方并且向上挤压所述接触区域的主裂片轴,以及位于所述接触区域上方的第一副裂片轴和第二副裂片轴,并且所述第一副裂片轴与所述第二副裂片轴位于所述主裂片轴的两侧,以使所述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一副裂片轴到所述主裂片轴之间形成向上弯曲部、所述主裂片轴到所述第二副裂片轴之间形成向下弯曲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副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一活动销连接,通过移动所述活动销可调整所述下副传动轴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以控制所述下传送带的松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副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一活动销连接,通过移动所述活动销可调整所述上副传动轴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以控制所述上传送带的松紧。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裂片轴两端分别连接有一高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主裂片轴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以控制所述主裂片轴挤压所述接触区域的程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燕尾槽、弹性支撑件、调节螺丝钉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燕尾槽内,所述调节螺丝钉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件位于所述固定块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固定块,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丝钉可使所述固定块在所述燕尾槽内上下移动以调整所述主裂片轴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电动马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动马达连接的调速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电动马达的转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片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送带的下半段与所述下传送带的上半段的移动速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陶瓷片裂片装置,包括马达、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下主传动轴、下副传动轴、上主传动轴、上副传动轴、换向轴、上传送带、下传送带和至少两个裂片轴;下传送带套于下主传动轴与下副传动轴上,上传送带套于上主传动轴与上副传动轴上,上传送带的下半段与下传送带的上半段具有接触区域;第一链条带动下主传动轴转动;第二链条带动换向轴转动;换向轴与上主传动轴啮合,上主传动轴以和下主传动轴相反的方向转动,使上传送带的下半段与下传送带的上半段的移动方向相同;至少两个裂片轴错位分设于接触区域的上下两侧且至少其中一个裂片轴挤压接触区域形成产生部,陶瓷片在下传送带上移动经接触区域的弯曲部时发生断裂而实现裂片。
【IPC分类】B28D1-00
【公开号】CN104552615
【申请号】CN201510006023
【发明人】施素立, 朱宝平
【申请人】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