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紧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7650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模板紧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板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领域中,采用铝合金模板进行施工时要求各层的墙、梁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符合检测要求的垂直度与平面度。在带背楞与对拉螺杆的模板紧固装置中,墙、梁的垂直度与平面度,以及上一层墙体与下一层墙体之间无错台,均需要依靠背楞和对拉螺栓的紧固来保证。
[0003]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的模板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模板11、以及位于第一模板11 一侧的第二模板12、垂直固定于第一模板11外侧的第一背楞41、垂直固定于第二模板12外侧的第二背楞42以及对拉螺栓,第二模板12平行于第一模板11且与第一模板11间隔一定距离,对拉螺栓包括对拉螺杆21、第一螺母221及第二螺母222,该对拉螺杆21依次穿过第一螺母221、第一背楞41、第一模板11、第二模板12、第二背楞42、第二螺母222,并通过第一螺母221及第二螺母222将第一模板11与第二模板12固定相连。由于对拉螺杆21的位于第一模板11与第二模板12之间的部分与混凝土接触,为了方便拆模以及防止螺杆的外螺纹损坏,故相关技术的模板紧固装置还包括套设于对拉螺杆21外且位于第一模板11与第二模板12之间的胶管3。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均设有供对拉螺杆21穿过的通孔(未图示),而对拉螺杆21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存在间隙,为防止混凝土漏出,故对拉螺杆21还套设有两个胶杯,用于封堵上述间隙。
[0004]但胶管为一次性用品,无法做到重复利用,利用率极低,且胶管收容于混凝土墙体内,不利于后期的墙体封孔,易引起墙体表面不平、漏水等缺陷;同时,胶杯使用量大,重复利用率较低,且塑胶制品的大量使用不利于环境保护。从而,相关技术的模板紧固装置存在一次性用品使用量较大,成本较高,墙体质量较低,环保性能较差的不足。
[0005]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模板紧固装置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墙体质量较高、环保性能较好的模板紧固装置。
[0007]本发明一种模板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模板、平行间隔于所述第一模板一侧的第二模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模板外侧的第一背楞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模板外侧的第二背楞,所述第一模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模板设有第二通孔,还包括穿墙锥销、紧固螺栓及偏心凸轮机构,所述穿墙锥销包括自所述第二背楞的外侧穿过所述第二背楞并抵接于所述第二模板外侧的限位部及自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依次延伸形成的穿墙部、对拉部,所述限位部呈长方体状且其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穿墙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穿墙部的横截面呈椭圆状且横截面的面积自所述穿墙部的靠近第二背楞的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一背楞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对拉部位于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且穿过所述第一背楞并延伸于所述第一背楞外,所述对拉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的一端设有螺纹孔;
[0008]所述紧固螺栓包括螺帽和自所述螺帽的一端延伸形成的螺杆,所述螺杆可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并固定于所述对拉部内,所述螺帽抵持于所述第一背楞的外侧;
[0009]所述偏心凸轮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背楞的外侧,包括凸轮、销轴及开口销,所述凸轮设有缺槽,所述限位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的一端嵌设于所述缺槽内,所述销轴依次贯穿所述凸轮的顶面、所述限位部及所述凸轮的底面,所述开口销贯穿所述销轴的一端。
[0010]优选的,所述对拉部的横截面面积自所述对拉部的靠近所述穿墙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穿墙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0011]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凸轮上的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可驱动所述凸轮围绕所述销轴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背楞包括两根平行的长条状钢管,所述钢管的横截面为矩形,两根所述钢管之间形成夹槽,所述限位部垂直贯穿所述夹槽。
[0013]优选的,所述夹槽的高度与所述缺槽的高度相等。
[0014]优选的,所述穿墙部为呈锥形的圆管,所述穿墙部的最小直径为12_,最大直径为16mm0
[0015]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一背楞之间的垫板。
[0016]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为外六角螺栓。
[0017]优选的,所述穿墙锥销由合金钢制成。
[0018]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呈锐角三角形。
[0019]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省去外螺纹的设置,通过钻铰攻丝孔的方式设置螺纹孔,如此,加工方式更加简便,且省去了胶杯的设置,成本更低,环保性能更好;同时,避免了因胶管导致的墙体封孔问题,墙体表面更好、无对应的漏水现象发生;穿墙锥销的穿墙部带锥度,限位部的横截面面积又大于穿墙部的横截面面积,从而拆模时,穿墙锥销的拔出难度远低于相关技术中对拉螺栓的拔出难度;另外,偏心凸轮结构的设置,提高了模板的组装效率,对拉固定效果更好,对凸轮的操控以实现两模板的对拉远比相关技术中的使用扳手等工具旋转螺母以实现两模板的对拉要简便的多,同时也更加省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再者,两模板的对拉稳定可靠,可通过凸轮的旋转对两模板的对拉紧度进行快速调整,可通过紧固螺栓的旋转对两模板的对拉紧度进行微调,操作更为简便,效率更尚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相关技术的模板紧固装置剖视图;
[0021]图2为本发明模板紧固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发明模板紧固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发明模板紧固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本申请一种模板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模板61、平行间隔于第一模板61 —侧的第二模板62、垂直固定于第一模板61外侧的第一背楞71以及垂直固定于第二模板62外侧的第二背楞72,第一模板61设有第一通孔611,第二模板62设有第二通孔621,还包括穿墙锥销8、紧固螺栓85及偏心凸轮机构,穿墙锥销8包括自第二背楞72的外侧穿过第二背楞72并抵接于第二模板62外侧的限位部81及自限位部81的一端依次延伸形成的穿墙部82、对拉部83,限位部81呈长方体状且其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孔621的横截面面积,穿墙部82穿过第二通孔621并延伸于第一通孔611内,穿墙部82的横截面呈椭圆状且横截面的面积自穿墙部82的靠近第二背楞72的一端朝靠近第一背楞61的一端逐渐减小,对拉部83位于第一模板61的外侧且穿过第一背楞71并延伸于第一背楞71外,对拉部83的远离第二模板62的一端设有螺纹孔831 ;
[0026]紧固螺栓85包括螺帽851和自螺帽851的一端延伸形成的螺杆852,螺杆852可与螺纹孔831配合并固定于对拉部83内,螺帽851抵持于第一背楞71的外侧;
[0027]偏心凸轮机构设置于第二背楞62的外侧,包括凸轮91、销轴92及开口销93,凸轮91设有缺槽911,限位部81的远离第二模板62的一端嵌设于缺槽911内,销轴92依次贯穿凸轮91的顶面、限位部81及凸轮91的底面,开口销93贯穿销轴92的一端。
[0028]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位置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