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322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多高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要求必须设有不小于6米宽的车道。而对于宽度小于6.5米,深度8-15米的狭窄楼宇间距地块,往往车道与该类地块只能垂直布置,因此这种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在类似小区建设或改造中难以广泛应用。以目前的市场上立体停车设备,多采用传统升降横移沿纵深方向布置单列或重列,仅能布置两列且其中一列为交换通道,土地利用率底,设备成本较高,可行性不大。
[0003]因此,对于开发一种新的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0005]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基于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改变车辆存放方向,能够实现车辆前进入库和前进出库,节省了安装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所述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内设有升降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的最底层水平设有存取交换通道,所述存取交换通道内设有输送辊道,所述升降架的位置与所述输送辊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存取交换通道的一端设有泊车回转机构,所述泊车回转机构上滑动安装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与所述输送辊道相适配。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泊车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撑架,所述回转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回转平台,所述回转平台上设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泊车辊道。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泊车辊道包括泊车架,所述泊车架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泊车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泊车架上且与所述泊车辊传动连接。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辊道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的输送辊,所述输送架上安装有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与所述输送辊传动连接。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的下方位置。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辊与所述泊车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 土地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因无需设置与几乎与车库等面积的车道,所以同样的车位数量,其土地利用率是传统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土地利用率的1.5-1.8倍。
[0014](2)针对性强: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对于狭窄楼宇间距地块,往往车道与该类地块垂直布置,在几乎不可能布置立体车库的地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切实可靠的立体停车设备。
[0015](3)智能化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地上准无人方式,通守PLC智能化程序控制完成车量的停泊、转运与存取,前进入库,前进出库,使用便捷,存取速度快,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18]其中,在图1和图2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0019]图中:1、钢结构框架,2、横移框,3、载车板,4、升降架,5、输送棍道,51、输送架,52、输送辊,53、第三动力装置,6、泊车回转机构,61、回转支撑架,62、回转平台,63、第二动力装置,64、泊车架,65、泊车辊,66、第一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0021 ]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包括钢结构框架1,与传统的结构相同,多层钢结构框架1的每层均内设有若干个横移框2,并且其中一列作为升降井,钢结构框架1内设有升降架4,升降架4由升降机构驱动竖向升降设置于升降井内,钢结构框架1的最底层水平设有存取交换通道,存取交换通道内设有输送辊道5,升降架4的位置与输送辊道5的位置相对应,存取交换通道的一端设有泊车回转机构6,泊车回转机构6可以在泊车位置实现回转转动,泊车回转机构6上滑动安装有载车板3,载车板3与输送辊道5相适配,载车板3可以在泊车回转机构6和输送辊道5上顺畅滑动。
[0022]泊车回转机构6包括回转支撑架61,回转支撑架61通常设置于地面以下,回转支撑架61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66驱动的回转平台62,第一动力装置66与回转平台62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采用齿轮齿圈的传动连接,也可以使用第一动力装置66的扭矩直接输出的连接方式,回转平台62上设有由第二动力装置63驱动的泊车辊道,泊车辊道与第二动力装置63之间可以使用链传动连接,也可以使用带传动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情况可以自行选定,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泊车位设置了回转平台62,可实现多角度泊车,更能够拓展本使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安装空间和安装位置更加灵活,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更能够体现出其优越性。
[0023]泊车辊道包括泊车架64,泊车架64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泊车辊65,第二动力装置63安装于泊车架64上且与泊车辊65传动连接。
[0024]输送棍道5包括输送架51,输送架51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的输送棍52,输送架51上安装有第三动力装置53,第三动力装置53与输送辊52传动连接,同样,输送辊道5与第三动力装置53之间可以使用链传动连接,也可以使用带传动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情况可以自行选定,在此不再赘述。在此,第一动力装置66、第二动力装置63和第三动力装置53均可以选择电动机或者液压马达等扭力输出装置。
[0025]为了节省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安装空间,第三动力装置53设置于输送辊52的下方位置,当然,当存取交换通道的长度较长时,也可以将输送辊道5模块化设计,在存取交换通道内设置多个水平排列的输送辊道5,所有输送辊52可以使用一组第三动力装置53,也可以使用多组第三动力装置53,根据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定,实现所有输送辊52同步转动。
[0026]为了提高载车板3在泊车辊道与输送辊道5之间平顺过渡,输送辊52与泊车辊6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不论是空载车板3还是载有车辆的载车板3在传送过程中,都可以平顺运行,减少了过渡时的顿挫感。
[0027]存车时,车辆前进驶入回转平台62上的载车板3,回转平台62通过泊车辊65的水平横移系统,将载车板3传送至输送辊52上,与此同时,指定车位的横移框2 (横移框2为传统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的现有机构,其结构和安装方式都不需要改变,在此不再赘述),完成升降横移动作,将其悬挂的升降架4落至输送辊52上,输送辊52的水平横移机构将载车板3传送至升降架4的正上方,横移框2的提升机构驱动升降架4,将载车板3及车辆提升至存车位置,存车完成,实现了前进入库。
[0028]取车时,载有车辆和载车板3的升降架4通过横移框2的升降横移动作降落至输送辊52的上方,升降架4与载车板3脱离,输送辊52托起载车板3,通过其水平横移机构传送至回转平台62的泊车辊65上。回转平台62通过其回转机构,将车辆与载车板3旋转180度,完成前进出库。
[0029]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内设有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框架的最底层水平设有存取交换通道,所述存取交换通道内设有输送辊道,所述升降架的位置与所述输送辊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存取交换通道的一端设有泊车回转机构,所述泊车回转机构上滑动安装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与所述输送辊道相适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撑架,所述回转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回转平台,所述回转平台上设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泊车辊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辊道包括泊车架,所述泊车架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泊车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泊车架上且与所述泊车辊传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的输送辊,所述输送架上安装有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与所述输送辊传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的下方位置。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与所述泊车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车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它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内设有升降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的最底层水平设有存取交换通道,所述存取交换通道内设有输送辊道,所述升降架的位置与所述输送辊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存取交换通道的一端设有泊车回转机构,所述泊车回转机构上滑动安装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与所述输送辊道相适配。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改变车辆存放方向,能够实现车辆前进入库和前进出库,节省了安装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广泛应用于立体停车设备中。
【IPC分类】E04H6/18, E04H6/20, E04H6/28
【公开号】CN205063467
【申请号】CN201520784569
【发明人】李祥啟, 杨相鹏, 李文明, 吴晓东
【申请人】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