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56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
技术背景在现有的家用插芯门锁中,锁壳内的运动部件如锁舌定位块、门把手转 轴等, 一般都设置有扭簧弹性部件,利用这些弹性部件实现其运动行程的复 位。但这些部件在安装或者维修拆卸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弹簧或与其联动 的部件蹦跳等问题,不仅使拆装不方便而工作效益低,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 故,导致在安装或拆卸这些部件时,不得不设置防护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安全、方便拆装锁体 内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包括锁壳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 壳1内设置限位臂6,所述限位臂6上或者所述限位臂6与所述锁壳1的壳壁之间设置有敞开的限位槽66,所述限位臂6嵌装所述插芯门锁弹性装置的 一个支臂。所述插芯门锁弹性组件,可以是扭簧本身,也可以是扭簧与受其驱动的 锁部件组合后形成的组合部件。所述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一个支臂,是扭簧 的一个自由支臂,也可以是扭簧所驱动的锁部件的一个支臂。所述限位臂6 嵌装所述锁壳1内的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一个支臂,是指扭簧的一个自由支 臂被嵌装在所述限位槽66内,或者扭簧所驱动的锁部件的支臂被嵌装在所述 限位槽66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限位臂6是直接从锁壳1上冲压而成 的一个臂,所述限位臂6的根部61与所述锁壳1的壳壁平滑过渡为一体,所述限位臂6呈"L"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插芯门锁弹性组件可以是带有首端支 臂21和尾端支臂22的扭力扭簧2;所述扭力扭簧2的中间弹簧圈套在设置 在锁壳1内的立柱3上,其首端支臂21或尾端支臂22穿过所述限位槽66 并被嵌装在所述限位槽66内。利用所述限位臂6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扭力扭簧 2的首端支臂21或尾端支臂22进行限位,使得首端支臂21或尾端支臂22 只能在限位臂6与锁壳1的壳壁之间所形成的限位槽66内移动,从而保证在 安装、拆卸或使用过程中,扭力扭簧2不会发生蹦跳;同时,又可以方便锁 壳1内的其他锁体部件的配合安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插芯门锁弹性组件还可以是带有扭簧 11和斜舌拨动臂12的门把手旋转复位器,所述扭簧11套装在所述斜舌拨动 臂12的中心旋转轴上;所述扭簧11的一个支臂或所述斜舌拨动臂12穿过所 述限位槽66并被嵌装在所述限位槽66内。利用限位臂6同样可以实现对圈 簧11或斜舌拨动臂12的限位,从而保证在安装或拆卸门把手旋转复位器的 过程中,门把手旋转复位器不会蹦跳。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限位臂6,通过限位臂6实现 对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使得插芯门锁弹性组件在拆装过程中,不会发 生蹦跳而危害人身安全,又可以有效避免插芯门锁弹性组件防碍锁壳内其他 部件的安装,提高了锁的安装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的优点,所以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类需要对插芯 门锁弹性组件进行限位的插芯门锁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扭力扭簧2放置在限位臂6顶端的结构示 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扭力扭簧2从限位臂6顶端滑入限位槽66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扭力扭簧2放置在限位臂6与上凸块63所 形成的"L"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扭力扭簧2放置在限位臂6与下凸块62所 形成的"厂"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扭力扭簧2放置在锁壳1与凸块64所形成 的上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斜舌拨动臂12嵌装在限位臂6与锁壳1所 形成的限位槽66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一种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包 括锁壳1;所述的插芯门锁弹性组件为扭力扭簧2,所述扭力扭簧2是一种螺 旋形的弹簧,带有首端支臂21和尾端支臂22的;在锁壳1内还设置有立柱 3和限位柱4,所述扭力扭簧2中间弹簧圈套在立柱3上,尾端支臂22与限 位柱4相连;还包括设置在锁壳1内的限位臂6,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臂6为直接 从锁壳1上冲压而成,剖面形状近似"L"形,其根部61与壳体1的连接部 位平滑过渡;所述限位臂6的下部与所述锁壳1之间形成有敞开的限位槽66; 所述限位槽66嵌装所述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 。本实施例还包括与上述部件配合动作的方形锁舌7、锁胆组件8、设置在 锁壳1内的上导向柱9和下导向柱10;方形锁舌定位块5上设置有与上导向 柱9和下导向柱10相互配合的槽,方形锁舌定位块5在上导向柱9和下导向 柱10的限制下,只能左右水平滑动;方形锁舌7上设置有与上导向柱9相互 配合的槽,在上导向柱9和锁舌孔的限制下,方形锁舌7只能上下垂直滑动;所述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与所述方形锁舌定位块5配合,在扭力扭簧2 的首端支臂21的驱动下,方形锁舌定位块5向左滑动,从而实现对方形锁舌 7的定位。如图1所示,在装配锁壳1内的其他部件前,即在装配方形锁舌7和方 形锁舌定位块5之前,先将扭力扭簧2中间弹簧圈套入立柱3上,扭力扭簧 2尾端支臂22与限位柱4相连,其首端支臂21用手拨动至限位臂6顶端固 定。当扭力扭簧2首端支臂21被预先固定在限位臂6顶端后,已经为安装方 形锁舌定位块5和方形锁舌7留出足够的空间,可以很方便地依次装入方形 锁舌定位块5和方形锁舌7。装配完毕后,如图2、图4所示,用手拨动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 使其从上述限位臂6顶端固定位置脱离,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在自身扭 力作用下,迅速滑入限位槽66内的底壁65处,并与方形锁舌定位块5配合 接触传动。通过设置限位臂6,不仅可以实现对扭力扭簧2的限位,使得扭力扭簧2 在安装、拆卸过程中,不会发生蹦跳而危害人身安全,又可以有效避免扭力 扭簧2防碍其他部件的安装,提高了锁的安装效率;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置 限位臂6,也可以有效地将扭力扭簧2限定在合适位置,防止扭力扭簧2沿 立柱3的轴向滑动。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限位臂6上部设置有上凸块63, 当在锁壳1内安装其他部件时,只需要将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拨动至上 凸块63与限位臂6上部所形成的"L"槽内,利用上凸块63和限位臂6共 同对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进行固定限位,可以有效防止在安装锁体其他 部件时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从限位臂6上脱落;装配完毕后,用手拨动 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使其从上述限位臂6上的固定位置脱离,扭力扭 簧2的首端支臂21在自身扭力作用下,迅速滑入限位槽66内的底壁65处,并与方形锁舌定位块5配合接触传动。其他结构、连接关系和装配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限位臂6下部设置有下凸块62, 当在锁壳1内安装其他部件时,只需要将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拨动至下 凸块62与限位臂6下部所形成的"厂"槽内,利用下凸块62和限位臂6共 同对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进行固定限位,可以有效防止在安装锁体其他 部件时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从限位臂6上脱落;装配完毕后,用手拨动 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使其从上述限位臂6上的固定位置脱离,扭力扭 簧2的首端支臂21在自身扭力作用下,迅速滑入限位槽66内的底壁65处, 并与方形锁舌定位块5配合接触传动。其他结构、连接关系和装配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限位臂6的下前方的锁壳1 上设置有凸块64,当在锁壳1内安装其他部件时,只需要将扭力扭簧2的首 端支臂21拨动至凸块64与锁壳1内壁所形成的"L_"槽内,利用凸块64 和锁壳1共同对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进行固定限位,可以有效防止在安 装锁体其他部件时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对安装产生阻碍;装配完毕后, 用手拨动扭力扭簧2的首端支臂21,使其从上述固定位置脱离,扭力扭簧2 的首端支臂21在自身扭力作用下,迅速滑入限位槽66内的底壁65处,并与 方形锁舌定位块5配合接触传动。其他结构、连接关系和装配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五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另一弹性装置,所述的弹性 装置为带有扭簧11和斜舌拨动臂12的门把手旋转复位器;所述扭簧11套装 在所述斜舌拨动臂12的中心旋转轴上,所述扭簧11的前端与设置在锁壳内 的定位柱14连接,后端与斜舌拨动臂12上的凸起连接,在锁壳1内还设置有与门把手旋转复位器的斜舌拨动臂12相配合的限位臂6,所述斜舌拨动臂 12穿过所述限位槽66并被嵌装在所述限位槽66内,如图9所示,利用限位 臂6和锁壳1可以有效地将斜舌拨动臂12限制在限位槽66内,通过限制斜 舌拨动臂12使得门把手旋转复位器只能旋转,而不能上下移动,同时,通过 限位槽66内的底壁65可以限制斜舌拨动臂12的旋转行程。本实施例还包括与上述部件配合动作的斜舌组件13,所述斜舌组件13 与斜舌拨动臂12配合连接,当转动门把手时,利用斜舌拨动臂12带动斜舌 组件13,可以将所述斜舌组件13的端部斜舌拉入锁壳1内,当松开门把手, 在扭簧11的作用下,门把手又可回复到平衡状态。利用限位臂6与锁壳1所形成的限位槽66,可以有效地将所述斜舌拨动 臂12限制在限位槽66内,防止门把手旋转复位器在安装、拆卸或者使用过 程中没有限位装置而发生蹦跳,提高锁的安全性能。为了清楚表达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上述所有实施例均省略门 把手旋转复位器与方形锁舌7以及方形锁舌定位块5的联动部件。
权利要求1.一种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包括锁壳(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壳(1)内设置限位臂(6),所述限位臂(6)上或者所述限位臂(6)与所述锁壳(1)的壳壁之间设置有敞开的限位槽(66),所述限位槽(66)嵌装所述锁体弹性组件的一个支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限位臂(6)为从锁壳(1)上冲压而成,所述限位臂(6)的根部(61)与所 述锁壳(1)的壳壁平滑过渡为一体,所述限位臂(6)呈"L"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芯门锁弹性组件是带有首端支臂(21)和尾端支臂(22)的扭力扭簧(2); 所述锁壳(1)内还设置有立柱(3);所述扭力扭簧(2)的中间弹簧圈套在立 柱(3)上,所述限位槽(66)嵌装所述首端支臂(21)或尾端支臂(22)所述 限位槽(66)。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臂(6)的下部设置有下凸块(62)。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臂(6)的上部设置有上凸块(63)。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臂(6)下部前方的锁壳(1)上还设置有凸块(64)。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芯门锁弹性组件是门把手旋转复位器;所述门把手旋转复位器包括斜舌 拨动臂(12)及套装在所述斜舌拨动臂(12)中心旋转轴上的扭簧(11),所述 限位槽(66)嵌装所述扭簧(11)的一个支臂或所述斜舌拨动臂(12)。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安全、方便拆装锁体内弹性组件的限位装置,包括锁壳(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壳(1)内设置限位臂(6),所述限位臂(6)上或者所述限位臂(6)与所述锁壳(1)的壳壁之间设置有敞开的限位槽(66),所述限位槽(66)嵌装所述锁体弹性组件的一个支臂。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限位臂(6),通过限位臂(6)实现对插芯门锁弹性组件的限位,使得插芯门锁弹性组件在拆装过程中,不会发生蹦跳而危害人身安全,又可以有效避免插芯门锁弹性组件防碍锁壳内其他部件的安装,提高了锁的安装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的优点,所以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类需要对插芯门锁弹性组件进行限位的插芯门锁中。
文档编号E05B63/00GK201087621SQ20072005652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曹湛斌, 陈国明, 马宗献 申请人:曹湛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