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0231发布日期:2018-07-10 20:2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小家电产品的类型和精分度增加,平均每户所使用的小家电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所占用的厨房空间也增大。但受限于厨房空间有限,难以容纳越来越多的小家电产品,以至于经常需要收纳,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例如,通常具有豆浆机、破壁机等以实现食料的粉碎、搅拌及煮熟,为实现炖蒸等食料加工,也具有相应的炖锅与蒸锅等。然而这种功能单一的家电产品在现代化厨房中越显拥堵。而且,现有的炖锅与蒸锅没有办法实现搅打功能,无法直接制作需要粉碎或者搅拌的食材,豆浆机等也难以很好的实现炖蒸功能,其直接加热方式也容易导致加热不均。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能够集成多种功能的更多类型的家电产品,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和健康养生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理机,该料理机能够实现小水量的充分打浆效果,加热更均匀,浆液营养更充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机座和带有搅拌机头的搅拌盖,所述机座设有内胆和对该内胆加热的加热体,所述搅拌盖装配至所述机座的顶端开口以罩盖所述内胆,所述内胆中盛有加热介质;其中,所述料理机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内胆中的搅拌加热锅,所述搅拌加热锅的底部容腔形成为缩径的搅打腔,所述搅拌加热锅的上端口直径大于所述搅拌加热锅的底面直径,所述搅拌机头底端的搅拌刀伸入所述搅拌加热锅中以搅拌打浆,所述加热体加热所述内胆中的加热介质,并通过该加热介质加热所述搅拌加热锅中的打浆桨液。

优选地,所述搅拌加热锅包括顶部圆筒段和相对于该顶部圆筒段缩径的底部圆筒段,所述底部圆筒段的内腔形成为所述搅打腔;并且所述搅拌机头包括伸入所述搅打腔中的搅拌刀轴,该搅拌刀轴的底端安装有所述搅拌刀和和罩盖该搅拌刀的研磨罩,且所述搅打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研磨罩的最大外径。

优选地,所述搅拌刀的搅拌直径为20~80mm,所述研磨罩的最大外径为25~100mm,所述搅打腔的内径为30~150mm。

优选地,所述搅打腔的内径与所述研磨罩的最大外径之差不小于5mm,所述搅拌刀的搅拌直径与所述研磨罩的最大外径之差不小于2mm。

优选地,所述搅打腔的高度大于所述研磨罩的高度,所述搅打腔的高度为h1,并且20mm﹤h1﹤180mm,所述研磨罩的高度为h,并且10mm﹤h﹤100mm。

优选地,所述研磨罩的底端与所述搅打腔的底壁之间的高度间距为h,并且0mm﹤h﹤40mm。

优选地,所述底部圆筒段的外径为30~150mm,所述顶部圆筒段的外径为100~260mm。

优选地,所述搅拌盖还包括扣合至所述机座顶端的机头盖,所述顶部圆筒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机头盖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搅拌加热锅的底壁与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为t,并且0mm﹤t﹤60mm。

优选地,所述搅打腔的底壁边缘与内周壁之间形成有圆倒角结构,所述圆倒角结构的圆弧半径为r,并且0.5mm﹤r﹤30mm。

优选地,所述搅拌加热锅为不锈钢、陶瓷、玻璃、紫砂、木材或竹筒材质的锅体。

优选地,所述搅拌加热锅的表面喷涂有陶瓷涂层。

优选地,所述料理机还包括设有蒸汽口的炖蒸盖,该炖蒸盖能够装配至所述机座的顶端开口以罩盖所述内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料理机中,机座内嵌套设置有内胆和搅拌加热锅,加热体加热内胆中盛放的加热介质,加热介质或加热介质蒸汽可间接加热搅拌加热锅内的浆液,这种间接立体加热方式,使得受热均匀,营养释放更充分,可避免直接加热带来的受热不均、易烧焦的缺陷;此外搅拌加热锅的底部容腔形成为缩径的搅打腔,即,搅拌加热锅的上端口直径大于搅拌锅的底面直径,搅拌刀伸入其中,可实现小水量的充分打浆效果,尤其是在配合研磨罩的情况下,可实现更好的搅打、细磨和更充分打浆。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搅拌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搅拌加热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料理机中的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8为不同形状的搅拌加热锅的主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料理机中,搅拌加热锅与机座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其中采用了图4所示的搅拌加热锅;

图10图示了图6所示形状的搅拌加热锅与内胆的组装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养生机在更换装配有的炖蒸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搅拌盖1’炖蒸盖

2机座3内胆

4搅拌加热锅4’炖蒸杯

5炖蒸支架6加热体

7电路板组件8控制板

9感温棒10防溢棒

11机头上盖12机头下盖

13搅拌电机14搅拌刀轴

15搅拌刀16研磨罩

17电连接器18环形止口凸台

21环形止口凹槽

41顶部圆筒段42底部圆筒段

43圆倒角结构44’冲压凹槽

47耳把49杯嘴

211水平支撑环面212倾斜配合环面

a搅打腔b机头容纳腔

c加热介质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方位词如“内、外”通常指的是相对于腔室而言的腔室内外。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理机,该料理机包括机座2和带有搅拌机头的搅拌盖1,机座2设有内胆3和对该内胆3加热的加热体6,搅拌盖1装配至机座2的顶端开口以罩盖内胆3,内胆中盛有加热介质,例如水等;其中,料理机还包括内置于内胆3中的搅拌加热锅4,搅拌机头底端的搅拌刀15伸入搅拌加热锅4中以搅拌打浆,加热体6加热内胆3中的加热介质,并通过该加热介质或加热介质蒸汽来加热搅拌加热锅4中的打浆桨液。

本发明的料理机中增设了炖蒸结构,即搅拌加热锅4,通过加热介质腔c中的加热介质和搅拌加热锅4,可实现炖、蒸等间接、立体式加热方式,使得受热更均匀,避免直接加热带来的受热不均,同时搅拌加热锅4内食材的营养释放也更充分,符合养生之道。搅拌加热锅4还便于拿取,方便炖蒸、搅打和倒出豆浆等操作。

具体地,当加热体6加热内胆3时,参见图1,可将加热介质腔c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沸腾的水可间接加热且立体式均匀加热炖蒸容器内的食材,如豆浆、果汁等,即实现炖、煮食功能。相较于现有的直接加热方式,加热更均匀稳定,不易破坏食材的内部纤维组织等,更具营养。

同时,沸腾的水产生水蒸气,可由加热介质腔c进入搅拌加热锅4的机头容纳腔b和搅打腔a内以蒸汽加热食材,实现蒸食功能。

特别地,为与搅拌机头配合,如图3、图9、图10所示,搅拌加热锅4的底部容腔形成为缩径的搅打腔a,搅拌加热锅4的上端口直径大于搅拌锅4的底面直径,搅拌机头底端的研磨罩16、搅拌刀15伸入搅打腔a中。通过对搅拌加热锅4的底端缩径设计,可实现小水量的充分打浆效果,搅打更充分,效率更高。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讲述搅拌加热锅4的底端缩径设计及其与搅拌机头配合的搅打效果。

搅拌机头的搅拌刀轴14伸入搅打腔a中,该搅拌刀轴14的底端安装有搅拌刀15和罩盖该搅拌刀15的研磨罩16,为适于伸入其中,搅打腔a的内径d1应大于研磨罩16的最大外径d,其中,优选地,研磨罩16的最大外径d为25~100mm,搅打腔a的内径d1为30~150mm。

结合图5和图9可见,当搅打一定量的食材(例如泡水后的豆)时,由于搅打腔a的直径(即底部圆筒段的外径)d1远小于顶部圆筒段41的直径d3,例如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底部圆筒段的外径d1与顶部圆筒段的外径d3的比值优选为不大于0.8,具有相当的缩径程度。这样往搅拌加热锅4内加注相应量的水即可,显然底部缩径设计的容腔内的水位更高。换言之,搅打相同量的食材所需的水量更少,搅打区域更集中,搅打、研磨效果更佳。

具体地,参见图3的一种优选结构的搅拌加热锅4,可以是多段式结构,例如包括顶部圆筒段41、底部圆筒段42乃至中间圆筒段等等。如图5所示的三段式缩径结构中,顶部圆筒段41、中间圆筒段、底部圆筒段42的直径依次减小,即d3>d2>d1。其中,底部圆筒段42的外径d1为30~150mm,中间圆筒段的直径d2为40~100mm,顶部圆筒段41的直径d3为100~260mm。当然,各直径大小根据具体要求而设计。同理,各圆筒段的轴向高度h1、h2、h3也具体设定。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以三段式缩径结构为例,h3>h2>h1参见图5,搅拌加热锅4可以分为三种规格,分别为20mm﹤h1﹤50mm,50mm﹤h2﹤100mm,100mm﹤h3﹤150mm;50mm﹤h1﹤100mm,100mm﹤h2﹤160mm,150mm﹤h3﹤200mm;100mm﹤h1﹤180mm,160mm﹤h2﹤240mm,200mm﹤h3﹤300mm,其中,h1为底部圆筒段42的高度,h2为底部圆筒段42与中间圆筒段的高度,h3为底部圆筒段41的高度。当然,搅拌加热锅4的锅体形状也不限于图5、图6所示的分段圆筒形状,还可以是图7所示的花瓶式锥筒形状或图8所示的鼓形筒形状。在图7、图8中,锅体横截面的两侧棱边为呈中心镜像对称的半径为r的双弧线,底端缩口、顶端扩口。优选地,双弧线也可以相应设计为三种规格,分别为100mm﹤r﹤150mm,150mm﹤r﹤260mm,260mm﹤r﹤350mm。

更具体地,底部圆筒段42形成搅打腔a,搅打腔a的内周壁可设置扰流筋、研磨筋(图中未能显示)等,以有助于细碎搅打食材。例如图3中通过由外至内的挤压成型,可在搅打腔a的内周壁形成扰流筋,同时搅打腔a的外周壁留下挤压(冲压)痕迹,即冲压凹槽44’。为助于减少沉渣积留并避免产生锐角结构,搅拌加热锅4的底端周缘可形成圆倒角结构,即搅打腔a的底壁边缘与其内周壁之间形成有圆倒角结构43,例如图7、图8中的半径r的圆倒角,其中,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圆倒角的半径r也可相应地设置为三种规格,分别为1mm﹤r﹤5mm,5mm﹤r﹤10mm,10mm﹤r﹤25mm。

其中,为使得研磨罩16、搅拌刀15在搅打腔a内获得最优的搅打效果。在各元件及其装配尺寸上应进行优化。

结合图5、图9可见,为容纳研磨罩16、搅拌刀15,搅打腔a的高度h1应大于研磨罩16的高度h,其中,优选地,研磨罩16的高度h也可以分为三种规格分别为10mm﹤h﹤30mm,30mm﹤h﹤50mm,50mm﹤h﹤100mm。使得研磨罩16能够完全没入搅打腔a中,增进搅拌打浆效果。搅拌刀15的直径为d,其中,优选地,搅拌刀15的搅拌直径d为20~100mm,距离搅拌刀轴14的底端间距为h1,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搅拌刀轴14的底端间距h1可以满足0.5mm﹤h1﹤10mm或10mm﹤h1﹤40mm两种规格要求。搅拌刀15完全容纳在研磨罩16内,可充分搅打其中的食材。

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研磨罩16的最大外径d与搅打腔a的内径d1的比值优选为0.7~0.9,使得二者之间的径向间隙相对小。又例如,搅打腔a的内径d1与研磨罩16的最大外径d之差不小于5mm,即径向间隙不小于2.5mm,以保持搅打时的水流畅通。同样地,研磨罩16的底端与搅打腔a的底壁之间的高度间距h(即底部间距)不小于5mm,使得搅打时的水流能够呈立体状四处流动。同理,搅拌加热锅4的底壁与内胆3的底壁之间也优选地形成有间隙t,以避免直接加热,利于加热介质的立体导热。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研磨罩16的底端与搅打腔a的底壁之间的高度间距h为0mm﹤h﹤40mm,特别优选地设有两种规格,分别为5mm﹤h﹤20mm,20mm﹤h﹤40mm。搅拌加热锅4的底壁与内胆3的底壁之间形成的间隙t为0mm﹤t﹤60mm,特别优选地设有两种规格,分别为0.5mm﹤t﹤20mm,20mm﹤t﹤60mm。

另外,图3的搅拌加热锅4的顶端还形成有杯嘴49,方便倒出搅打后的食材。搅拌加热锅4的顶端还可设置耳把47,方便手工操作取拿,这种耳把47可一体成型,也可焊接、铆接等固定于搅拌加热锅4的锅体外壁,耳把47还可以是可隐藏的枢转式耳把等。此外,搅拌加热锅4的外周壁还可设有气孔、缺口等蒸汽通道,以供蒸汽进入其中。

参见图2,从功能区分,本发明的搅拌盖1可包括搅拌机头和机头盖,机头盖的径向尺寸大,大于内胆3的外径,也大于顶部圆筒段42的直径,从而机头盖可扣合至机座2的顶端以罩盖内胆3。其中搅拌机头用于伸入搅拌加热锅4中实现搅打功能。在具体结构上,搅拌盖1可包括构成外壳体的机头上盖11和机头下盖12,二者可卡扣配合或超声波焊接等固定连接在一起。搅拌机头内置于机头下盖12内,搅拌机头包括搅拌电机13和伸入内胆3中的搅拌刀轴14,搅拌刀轴14的底端安装搅拌刀15、研磨罩16等。

在图1中,由于加热介质腔c的蒸汽会不断向上溢出,为避免接触蒸汽而损坏,控制搅拌电机13的控制板8不再设置在机头盖中,而是特别地设置在机座2的侧壁内,这样就有效地避免被加热,被水蒸气侵蚀。

同时为实现电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电连接形式,机头盖与机座2的顶端周缘部之间形成有配对的电连接器17,机头盖罩盖于机座2上时,对齐的电连接器17之间形成电连接,此时机座2内的电路板组件7能够向搅拌电机13供电,控制板8也可通过配对插接的电连接器17或者通过无线通讯等其他方式,以电连接并控制搅拌电机13,例如控制搅拌电机13的启动、停止、转速、工作时长等各种参数。

控制板8同时也控制加热体6的加热,由于二者均设置在机座2内,可直接导线电连接。在图1中,加热体6优选地设置在内胆3的底部,加热体6可以是发热盘或ih加热线盘等,焊接在内胆3的底部,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例如厚膜加热、ptc加热等。

以图1所示的料理机为例,在食材加工过程中,感温、防溢控制必不可少。参见图2、图9、图10,其中的搅拌机头还设有伸入内胆3中的感温棒9和/或防溢棒10,感温棒9和/或防溢棒10可通过配对插接的电连接器17或者通过无线通讯等其他方式,以与控制板8电连接,从而实时监控搅拌加热锅4中的食材的温度、液位等。

另外,为方便实现搅拌盖1与机座2之间的装配,参见图4,机座2的顶端开口的内周缘部可形成有环形止口凹槽21,搅拌盖1上设有与环形止口凹槽21形状匹配的环形止口凸台18,如图2所示。搅拌盖1可通过环形止口凸台18装配至机座2的环形止口凹槽21上。这种环形凹槽与凸台构成的扣合结构易于操作,可轻易地将机盖组件装配至机身组件上。

参见图4,环形止口凹槽21的底壁形成为水平支撑环面211,环形止口凹槽21的侧壁形成为向下且向内倾斜的倾斜配合环面212,环形止口凸台18上形成有相应形状的配合面。水平支撑环面211可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机盖组件,倾斜配合环面212在径向支撑并防止机盖组件径向移位。而且倾斜配合环面212可起到装配时的自动定心作用,以防操作人员疏忽而扣合不到位时,搅拌盖1可顺着倾斜配合环面212密贴扣合机座2。

其中,搅拌加热锅4优选为食品级的不锈钢、陶瓷、玻璃、紫砂、木材或竹筒材质的锅体。搅拌加热锅4的表面还可喷涂有陶瓷涂层、易洗涂层等。

上述料理机中的搅拌盖1还可更换为设有蒸汽口的炖蒸盖1’,作为炖锅、蒸锅、电饭煲等使用,方便地实现各种蒸、炖、煮、煲汤等功能。如图11所示,该炖蒸盖1’能够装配至机座2的顶端开口以罩盖内胆3。相应地,作为炖蒸容器的搅拌加热锅4也更换为与炖蒸盖1’配合使用的尺寸更小的炖蒸杯4’。

其中,炖蒸杯4’置于盛有加热介质的内胆3内,顶部通过炖蒸盖1’罩盖。这种炖蒸杯4’不限于杯状,也可以是炖蒸盅等其他形式。通常,这种炖蒸杯、炖蒸盅等的尺寸相对内胆3较小,可方便的手持放入内胆3中。

由于沸腾态的水不断产生水泡,容易造成炖蒸杯4’不稳甚至倾倒,为此图11所示的料理机中还包括搁置于内胆3的底壁上用于夹持固定炖蒸杯4’的炖蒸支架5,该炖蒸支架5可由铁丝等箍成,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支腿,从而能够稳定支撑在内胆3的底壁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炖蒸盖1’扣合至机座2时,若在二者之间增设可松开的锅牙锁合结构,且在炖蒸盖1’的蒸汽口设置适合的蒸汽阀,则图11所示的料理机甚至还可用作电压力锅等使用。

可见,图11所示的料理机作为组件,具有多种的功能性机盖,即具有搅拌盖1和炖蒸盖1’,采用搅拌盖1与机身组件配合使用,则形同豆浆机可用于搅打、粉碎及煮熟食材,采用炖蒸盖1’与机身组件配合使用时,则可实现对食材的蒸、煮、炖等多种功能,这样就实现了一机多能,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养生机。

此养生机集成豆浆机、电饭煲等多种单一小家电产品的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养生需求,在炖、蒸、煮等符合国人认同的食材健康加工烹饪方式的基础上,还可实现食材碎化,乃至均匀加热等功能,进而能够开发、衍生出更多的食材组合加工方式,适于加工更多的菜品,例如可用于炖豆浆、五谷糊、芝麻糊、营养粥、白米粥、炖阿胶、炖燕窝、罗宋汤、忌廉烫、炖甜品、diy、果蔬汁、婴儿辅食、幼儿辅食等等,但还不限于此。

可见,此养生机的操作菜单极为丰富,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对食品加工的养生需求,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单一产品的利用率。而且此养生机也大大节约了厨房占用空间。

结合上述的控制板8,机座2的外侧壁上可相应地设置操作显示屏,操作显示屏上设有诸多菜单操作选择项,该多种菜单操作选择项包括上述炖豆浆、五谷糊、芝麻糊、营养粥、白米粥、炖阿胶、炖燕窝、罗宋汤、忌廉烫、炖甜品、diy、果蔬汁、婴儿辅食、幼儿辅食等中的多种或全部,以供用户方便地选择、操作,从而加工制作相应的食品。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