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修用玻璃高效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735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修用玻璃高效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装修用玻璃高效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装修又称装潢或装饰。是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小到家具摆放和门的朝向,大到房间配饰和灯具的定制处理,都是装修的体现。装修和装饰不同,装饰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加强审美效果,并提高其功能、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并以环保为设计理念。完美的装饰应与客体的功能紧密结合,适应制作工艺,发挥物质材料的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玻璃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玻璃在装修后,会粘上很多灰尘,此时需要对玻璃进行清洗,现如今玻璃清洗大都是人工手动用湿毛巾或报纸擦洗。

现有玻璃清洗方式存在费时费力、清洗危险性高、清洗不干净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省时省力、清洗危险性低、清洗干净的装修用玻璃高效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玻璃清洗方式费时费力、清洗危险性高、清洗不干净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清洗危险性低、清洗干净的装修用玻璃高效清洗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装修用玻璃高效清洗装置,包括有推车、滑轨Ⅰ、弹簧Ⅰ、滑块Ⅰ、拉线、电动绕线轮、弹簧Ⅱ、支杆Ⅰ、电机Ⅰ、扇形齿轮、清洗装置、电机Ⅱ、连杆、滑轨Ⅱ、齿条、滑块Ⅱ、清洗槽、放置槽和电机Ⅲ;推车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放置槽、滑轨Ⅰ和电动绕线轮,放置槽顶部设置有清洗槽,滑轨Ⅰ上设置有滑块Ⅰ,滑块Ⅰ上方连接有电机Ⅲ,电机Ⅲ上方连接有滑轨Ⅱ,滑轨Ⅱ上设置有滑块Ⅱ,滑块Ⅱ右侧连接有齿条,齿条上端连接有连杆,连杆右侧连接有电机Ⅱ,电机Ⅱ右侧连接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还包括有气缸Ⅰ、气缸Ⅱ、抹布和固定杆,气缸Ⅰ右端设置有气缸Ⅱ,气缸Ⅱ上方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外侧设置有抹布,滑轨Ⅱ上右侧下方设置有支杆Ⅰ,支杆Ⅰ上端设置有电机Ⅰ,电机Ⅰ正后方连接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底部与支杆Ⅰ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Ⅱ,弹簧Ⅱ顶端与齿条连接,弹簧Ⅱ底端与支杆Ⅰ连接,滑轨Ⅰ内左侧设置有弹簧Ⅰ,弹簧Ⅰ右端与滑块Ⅰ连接,电动绕线轮上绕有拉线,拉线左端与滑块Ⅰ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电机Ⅳ,气缸Ⅱ上方连接有电机Ⅳ,电机Ⅳ上方与固定杆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支杆Ⅱ和风机,电机Ⅱ右侧连接有支杆Ⅱ,支杆Ⅱ右端连接有风机。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装修后的玻璃进行清洗时,人工将推车推近玻璃窗或者玻璃门前,并在清洗槽内倒入适量的清洗液。然后启动电机Ⅲ旋转180°,带动滑轨Ⅱ旋转180°,从而带动清洗装置旋转180°使其位于清洗槽的正上方,此时,启动电机Ⅱ旋转90°,使清洗装置旋转90°,从而使气缸Ⅱ旋转90°,带动抹布旋转90°,然后启动气缸Ⅱ伸长一定长度,使抹布向下运动到清洗槽内并蘸上清洗液,然后启动气缸Ⅱ缩短复位,使抹布向上运动复位,再次启动电机Ⅲ旋转180°,使清洗装置旋转180°复位,此时,启动电动绕线轮绕一定长度的拉线,带动滑块Ⅰ向右运动到合适位置,电机Ⅲ向右运动到合适位置,滑轨Ⅱ向右运动到合适位置,从而带动清洗装置中的抹布向右运动,然后与玻璃一面接触,然后启动气缸Ⅱ做伸缩运动,带动固定杆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抹布对玻璃进行左右清洗,与此同时,启动电机Ⅰ逆转,带动扇形齿轮逆转,使齿条向下运动然后受到弹簧Ⅱ的弹力作用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连杆上下运动,清洗装置中的抹布上下运动使其对玻璃进行上下清洗,当玻璃的一面清洗完成后,启动气缸Ⅰ伸长一定长度,带动气缸Ⅱ向右运动到一定位置,然后启动气缸Ⅱ伸长,使抹布与玻璃的另外一面接触进行清洗。重复以上动作就可以对玻璃窗或玻璃门上的玻璃进行高效全面清洗了。

因为还包括有电机Ⅳ,气缸Ⅱ上方连接有电机Ⅳ,电机Ⅳ上方与固定杆连接,所以当抹布在对玻璃进行清洗时,启动电机Ⅳ旋转,带动抹布旋转清洗玻璃,有益于提高清洗效率。

因为还包括有支杆Ⅱ和风机,电机Ⅱ右侧连接有支杆Ⅱ,支杆Ⅱ右端连接有风机,所以当抹布对玻璃清洗完毕后,启动风机转动吹风,可以加速玻璃干燥。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省时省力、清洗危险性低、清洗干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的第一种俯视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推车,2-滑轨Ⅰ,3-弹簧Ⅰ,4-滑块Ⅰ,5-拉线,6-电动绕线轮,7-弹簧Ⅱ,8-支杆Ⅰ,9-电机Ⅰ,10-扇形齿轮,11-清洗装置,1101-气缸Ⅰ,1102-气缸Ⅱ,1103-抹布,1104-固定杆,1105-电机Ⅳ,12-电机Ⅱ,13-连杆,14-滑轨Ⅱ,15-齿条,16-滑块Ⅱ,17-清洗槽,18-放置槽,19-电机Ⅲ,20-支杆Ⅱ,21-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装修用玻璃高效清洗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推车1、滑轨Ⅰ2、弹簧Ⅰ3、滑块Ⅰ4、拉线5、电动绕线轮6、弹簧Ⅱ7、支杆Ⅰ8、电机Ⅰ9、扇形齿轮10、清洗装置11、电机Ⅱ12、连杆13、滑轨Ⅱ14、齿条15、滑块Ⅱ16、清洗槽17、放置槽18和电机Ⅲ19;推车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放置槽18、滑轨Ⅰ2和电动绕线轮6,放置槽18顶部设置有清洗槽17,滑轨Ⅰ2上设置有滑块Ⅰ4,滑块Ⅰ4上方连接有电机Ⅲ19,电机Ⅲ19上方连接有滑轨Ⅱ14,滑轨Ⅱ14上设置有滑块Ⅱ16,滑块Ⅱ16右侧连接有齿条15,齿条15上端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右侧连接有电机Ⅱ12,电机Ⅱ12右侧连接有清洗装置11,清洗装置11还包括有气缸Ⅰ1101、气缸Ⅱ1102、抹布1103和固定杆1104,气缸Ⅰ1101右端设置有气缸Ⅱ1102,气缸Ⅱ1102上方连接有固定杆1104,固定杆1104外侧设置有抹布1103,滑轨Ⅱ14上右侧下方设置有支杆Ⅰ8,支杆Ⅰ8上端设置有电机Ⅰ9,电机Ⅰ9正后方连接有扇形齿轮10,扇形齿轮10与齿条15啮合,齿条15底部与支杆Ⅰ8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Ⅱ7,弹簧Ⅱ7顶端与齿条15连接,弹簧Ⅱ7底端与支杆Ⅰ8连接,滑轨Ⅰ2内左侧设置有弹簧Ⅰ3,弹簧Ⅰ3右端与滑块Ⅰ4连接,电动绕线轮6上绕有拉线5,拉线5左端与滑块Ⅰ4连接。

还包括有电机Ⅳ1105,气缸Ⅱ1102上方连接有电机Ⅳ1105,电机Ⅳ1105上方与固定杆1104连接。

还包括有支杆Ⅱ20和风机21,电机Ⅱ12右侧连接有支杆Ⅱ20,支杆Ⅱ20右端连接有风机21。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装修后的玻璃进行清洗时,人工将推车1推近玻璃窗或者玻璃门前,并在清洗槽17内倒入适量的清洗液。然后启动电机Ⅲ19旋转180°,带动滑轨Ⅱ14旋转180°,从而带动清洗装置11旋转180°使其位于清洗槽17的正上方,此时,启动电机Ⅱ12旋转90°,使清洗装置11旋转90°,从而使气缸Ⅱ1102旋转90°,带动抹布1103旋转90°,然后启动气缸Ⅱ1102伸长一定长度,使抹布1103向下运动到清洗槽17内并蘸上清洗液,然后启动气缸Ⅱ1102缩短复位,使抹布1103向上运动复位,再次启动电机Ⅲ19旋转180°,使清洗装置11旋转180°复位,此时,启动电动绕线轮6绕一定长度的拉线5,带动滑块Ⅰ4向右运动到合适位置,电机Ⅲ19向右运动到合适位置,滑轨Ⅱ14向右运动到合适位置,从而带动清洗装置11中的抹布1103向右运动,然后与玻璃一面接触,然后启动气缸Ⅱ1102做伸缩运动,带动固定杆1104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抹布1103对玻璃进行左右清洗,与此同时,启动电机Ⅰ9逆转,带动扇形齿轮10逆转,使齿条15向下运动然后受到弹簧Ⅱ7的弹力作用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连杆13上下运动,清洗装置11中的抹布1103上下运动使其对玻璃进行上下清洗,当玻璃的一面清洗完成后,启动气缸Ⅰ1101伸长一定长度,带动气缸Ⅱ1102向右运动到一定位置,然后启动气缸Ⅱ1102伸长,使抹布1103与玻璃的另外一面接触进行清洗。重复以上动作就可以对玻璃窗或玻璃门上的玻璃进行高效全面清洗了。

因为还包括有电机Ⅳ1105,气缸Ⅱ1102上方连接有电机Ⅳ1105,电机Ⅳ1105上方与固定杆1104连接,所以当抹布1103在对玻璃进行清洗时,启动电机Ⅳ1105旋转,带动抹布1103旋转清洗玻璃,有益于提高清洗效率。

因为还包括有支杆Ⅱ20和风机21,电机Ⅱ12右侧连接有支杆Ⅱ20,支杆Ⅱ20右端连接有风机21,所以当抹布1103对玻璃清洗完毕后,启动风机21转动吹风,可以加速玻璃干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