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83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以其低成本、便于拆装、轻便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小球型气膜一般包括球形膜罩体、基础底座和充气系统,小球型气膜内的容积较小,即使少许的空气泄露,也会对内部气压影响很大,因此小球型气膜对密封性要求较高,人员和物料进出气膜时,需要减少气体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气体泄漏的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

一种气膜建筑的门结构,用于安装在气膜主体上,所述气膜建筑的门结构包括安装座、第一门组件、第二门组件;

所述安装座用于与所述气膜主体连接,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入口和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的腔室;所述入口用于连通外界,所述出口用于连通所述气膜主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门组件包括第一膜片和第一拉链,所述第一膜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密封所述入口,所述第一拉链设置在所述第一膜片上,使所述第一膜片能够打开和关闭;

所述第二门组件包括第二膜片和第二拉链,所述第二膜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密封所述出口,所述第二拉链设置在所述第二膜片上,使所述第二膜片能够打开和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链包括第一拉锁头和两条相适配的第一拉链带,所述第一拉锁头连接在两条所述第一拉锁带上;所述第一膜片上开设有第一缝隙,两条所述第一拉链带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缝隙的两侧;

所述第二拉链包括第二拉锁头和两条相适配的第二拉链带,所述第一拉锁头和连接在两条所述第二拉锁带上;所述第二膜片上开设有第二缝隙,两条所述第二拉链带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缝隙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均呈U字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挡帘,所述第一挡帘设置在所述第一膜片上,所述第一挡帘覆盖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一拉链头;

所述第二门组件还包括第二挡帘,所述第二挡帘设置在所述第二膜片上,所述第二挡帘覆盖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第二拉链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挡帘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缝隙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挡帘至少部分重叠;及/或

所述第二挡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挡帘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缝隙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挡帘至少部分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帘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二挡帘位于所述腔室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座本体、第一门框、第二门框、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分别安装在座本体的两端,所述入口位于所述第一门框上,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二门框上;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将所述第一膜片安装在所述第一门框上,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将所述第二膜片安装在所述第二门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绳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绳环绕所述入口,所述第一膜片的边缘折叠且包裹所述第一绳;所述第一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环绕所述入口分布;所述第一紧固件将折叠处的两层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门框固定,将所述第一绳限制在所述第一膜片内;及/或

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绳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绳环绕所述出口,所述第二膜片的边缘折叠且包裹所述第二绳;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紧固件环绕所述入口分布;所述第二紧固件将折叠处的两层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门框固定,将所述第二绳限制在所述第二膜片内。

一种球形气膜建筑的基础底座,用于安装在球形的气膜主体上,所述球形气膜建筑的基础底座包括基部和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门结构;所述基部内开始有容置腔,所述基部的上方用于安装所述气膜主体,所述门结构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一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部连接。

一种球形气膜建筑,包括球形的气膜主体和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门结构;所述门结构安装在所述气膜主体上。

上述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人员或物料需要进入气膜建筑时,先通过第一拉链打开第一膜片,人员通过入口进入安装座的腔室,之后回身通过第一拉链关闭第一膜片,将入口封住。再通过第二拉链将第二膜片打开,人员通过出口进入气膜主体的内部或者与气膜主体的内部连通的空间,之后通过第二拉链关闭第二膜片,将出口封住。由于通过两道拉链门进出气膜建筑,人员和物料进出气膜时,气体泄漏较少。拉链与膜片配合作为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气膜建筑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膜建筑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气膜建筑的第一安装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气膜建筑及其基础底座和门结构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球形气膜建筑1包括基础底座10和球形的气膜主体20,上述球形气膜建筑1可以是容积较小的小球型气膜建筑1,用于安放需要经常移动的小型设备。具体的,基础底座10包括基部100和门结构200。基部100内开始有容置腔120,基部100的上方用于安装气膜主体20,门结构200设置在基部100的一侧。门结构200包括安装座220、第一门组件240、第二门组件260。安装座220用于与气膜主体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20与基部100连接,通过基部100与气膜主体20连接。安装座220开设有入口222和出口224,以及连通入口222和出口224的腔室226。入口222用于连通外界,出口224用于连通气膜主体20的内部。

第一门组件240包括第一膜片242和第一拉链244,第一膜片242安装在安装座220上密封入口222,第一拉链244设置在第一膜片242上,使第一膜片242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二门组件260包括第二膜片262和第二拉链264,第二膜片262安装在安装座220上密封出口224,第二拉链264设置在第二膜片262上,使第二膜片262能够打开和关闭。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膜片242上开设有第一缝隙,第二膜片262上开设有第二缝隙,第一膜片242能够从第一缝隙打开和关闭,第二膜片262能够从第二缝隙打开和关闭。

人员或物料需要进入气膜建筑1时,先通过第一拉链244打开第一膜片242,人员通过入口222进入安装座220的腔室226,之后回身通过第一拉链244关闭第一膜片242,将入口222封住。再通过第二拉链264将第二膜片262打开,人员通过出口224进入气膜主体20的内部或者与气膜主体20的内部连通的空间,之后通过第二拉链264关闭第二膜片262,将出口224封住。由于通过两道拉链门进出气膜建筑1,人员和物料进出气膜时,气体泄漏较少。拉链与膜片配合作为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当然,上述门结构200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气膜建筑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门结构200通过基部100安装在气膜主体2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基部100可以省略,上述门结构200也可以直接与气膜主体20连接。

同时参见图2、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拉链244可以包括第一拉锁头244a和两条相适配的第一拉链带244b,第一拉锁头244a连接在两条第一拉锁带上。第一膜片242上开设有第一缝隙,两条第一拉链带244b分别固定在第一缝隙的两侧。相类似的,第二拉链264可以包括第二拉锁头和两条相适配的第二拉链264带(图中未示出),第一拉锁头244a和连接在两条第二拉锁带上。第二膜片262上开设有第二缝隙,两条第二拉链264带分别固定在第二缝隙的两侧。第一拉链244、第二拉链264可以是密封拉锁,固定方式可以是车缝或粘接,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均呈U字形,方便人员在进出气膜建筑1时拉开和关闭第一膜片242和第二膜片262。

为了进一步提高门结构200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门组件240还可以包括第一挡帘246,第一挡帘246设置在第一膜片242上,第一挡帘246覆盖第一缝隙和第一拉链244头。第二门组件260还可以包括第二挡帘(与第一挡帘246结构基本相同,图中未示出),第二挡帘设置在第二膜片262上,第二挡帘覆盖第二缝隙和第二拉链264头。第一挡帘246和第二挡帘可以仅有一个,也可以同时设置,当然,同时第一挡帘246和第二挡帘的密封效果更佳。

更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帘24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挡帘24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缝隙的两侧,两个第一挡帘246至少部分重叠,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密封效果。相类似的,第二挡帘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挡帘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缝隙的两侧,两个第二挡帘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帘246位于腔室226内,第二挡帘位于腔室226外。由于气体泄漏时的流向是从气膜主体20的内部流向外界,第一挡帘246处气流方向是由腔室226流向外界,第二挡帘处气流方向是由容置腔120流向腔室226,将第一挡帘246和第二挡帘均设置在气流来向的一侧,可以防止气流顶开挡帘,保证密封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基础底座10还包括充气设备(图中未示出),充气设备可以安装在基部100上,也可以单独固定安装。充气设备的出风口朝向气膜主体20的内腔。虽然上述的门结构200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气体泄漏,但是一定程度的气体泄漏是不可避免的,当出口224打开时,充气设备朝向出口224喷出的其他,可以迅速补充出口224处的压力损失,保证气压的稳定性。

再参见图1、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220包括座本体221、第一门框223、第二门框225、第一安装组件227和第二安装组件229,第一门框223和第二门框225分别安装在座本体221的两端,入口222位于第一门框223上,出口224位于第二门框225上。第一安装组件227将第一膜片242安装在第一门框223上,第二安装组件229将第二膜片262安装在第二门框225上。在一实施例中,座本体221围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或者座本体221与地面或者基台共同围成一相对密封的空间,入口222和出口224分别通过第一膜片242和第二膜片262密封,从而使得腔室226相对外部空间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座本体221、第一门框223和第二门框225可以是框架,在框架外部包裹膜材料,以形成安装座220。类似的,基部100也可以由框架外部包裹膜材料形成。

同时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组件227可以包括第一绳227a和第一紧固件227b,第一绳227a可以是尼龙绳,第一绳227a环绕入口222,第一膜片242的边缘折叠且包裹第一绳227a。第一紧固件227b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紧固件227b环绕入口222分布。第一紧固件227b将折叠处的两层第一膜片242与门框固定,将第一绳227a限制在第一膜片242内。第一膜片242的边缘折叠且包裹第一绳227a,第一绳227a再与紧固件的配合,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充气后气压对第一膜片242产生的压力在第一膜片242的延伸方向产生分力,对第一膜片242造成拉扯。如果此分力拉扯第一膜片242,第一绳227a可以卡在第一紧固件227b上,从而使第一膜片242不容易从第一门框223上拉扯下来,因此连接更可靠。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227b可以包括螺栓,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方便快速的连接。第一紧固件227b还可以包括套设在螺栓上的压板,压板压住第一膜片242,进一步提高第一膜片242的稳固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组件229可以与第一安装组件227结构相同,第二安装组件229可以包括第二绳和第二紧固件,第二绳环绕出口224,第二膜片262的边缘折叠且包裹第二绳。第二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紧固件环绕入口222分布。第二紧固件将折叠处的两层第二膜片262与门框固定,将第二绳限制在第二膜片262内。第二膜片262的边缘折叠且包裹第二绳,第二绳再与紧固件的配合,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充气后气压对第二膜片262产生的压力在第二膜片262的延伸方向产生分力,对第二膜片262造成拉扯。如果此分力拉扯第二膜片262,第二绳可以卡在第二紧固件上,从而使第二膜片262不容易从第二门框225上拉扯下来,因此连接更可靠。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可以包括螺栓,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方便快速的连接。第二紧固件还可以包括套设在螺栓上的压板,压板压住第二膜片262,进一步提高第二膜片262的稳固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