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园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20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园林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建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型园林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城市、农村的园林游玩,供人们休息的园林椅也广泛应用于城市、农村内各类公园、园林、小区景观园林,但是现有技术的园林椅功能较为单一,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现有技术中,园林椅的功能也在不断的被完善,如在园林椅上添加遮阳棚、遮雨棚,在园林椅上添加USB充电接口,在园林椅上添加夜灯等等。但是垃圾桶一般都和园林椅分开放置,游客休息后,可能会将垃圾留在椅子上,而且通常是果壳类居多,较小的果壳很容易通过椅板上的排水孔掉在椅板底部,而椅板底部通常为草坪,清理十分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公开号为CN2047972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垃圾桶的园林椅,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太阳能电池板、转轴、植物盆栽、盛放板、椅座与靠背,所述椅座下端中部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固定于地面,所述椅座一端与靠背垂直连接,所述靠背背面设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与靠背一侧设有的垃圾投放口相通,所述靠背上端垂直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上述方案中将垃圾箱和园林椅结合起来,实现了人们在座椅上就能丢垃圾的愿望,但是垃圾箱内盛放一些液态物,与其他垃圾堆积在一起,很容易缺氧腐化变臭,不利于公共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园林椅,园林椅带有垃圾箱,且垃圾箱通风效果好,可以实现固液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园林椅,包括园林椅和垃圾箱,垃圾箱包括箱盖、上箱体和下箱体;箱盖上设有垃圾投入口;上箱体和下箱体均为顶部开口结构,箱盖盖合在上箱体的顶部开口处,上箱体可分离地安装在下箱体上,上箱体的底部为水平设置的滤水板;下箱体内设有引流部和储液部,引流部包括引流口,引流部底部设有密闭引流口的活动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受到液体的重力作用向下活动以实现打开引流口,所述阻挡板上设有使阻挡板复位的弹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箱体底部设置的滤水板可以实现固液垃圾分开,便于垃圾清理和移动;上箱体可以与下箱体分离,更方便了固态垃圾和液体垃圾的分类清理和移动;当垃圾倒入垃圾箱后,固态物留在滤水板上,而液态物则经滤水板进入下箱体,经过引流部到达阻挡板后,阻挡板受到液体的重力,压缩弹性组件向下活动露出引流口,液体受重力作用流经引流口进入储液部,当液体流入储液部后,液体的重力几乎消失弹性组件复位带动阻挡板向上活动重新密闭引流口,储液部挥发的液体会在引流部底面和阻挡板底面形成水滴再滴落回储液部,大大减少了储液部液体挥发到上箱体,减少了上箱体的湿气,减缓了上箱体垃圾腐化变臭的时间。

较佳的:所述阻挡板的一端与引流部底部转动连接,相对另一端通过弹性组件固定在引流部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倒入垃圾箱后,固态物留在滤水板上,而液态物则经滤水板进入下箱体,经过引流部到达阻挡板后,阻挡板受到液体的重力,拉动弹性组件向下翻转露出引流口,液体受重力作用流经引流口进入储液部,当液体流入储液部后,弹性组件拉动阻挡板的一端向上翻转密闭引流口,储液部挥发的液体会在引流部底面和阻挡板底面形成水滴再滴落回储液部,大大减少了储液部液体挥发到上箱体,减少了上箱体的湿气,减缓了上箱体垃圾腐化变臭的时间。

较佳的:所述引流部设置为漏斗状,且漏斗状引流部小口一端朝下形成引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引流部可以引导滤水板流出的液体在阻挡板处汇集,有利于液态垃圾的集中,使液体更容易进入储液部;另一方便漏斗状引流部增大了引流部底面的面积,利于液体挥发后在引流部底面形成小水滴,并通过引流部底面的引导汇集回落入储液部底部,进一步减少液态垃圾的挥发进入上箱体,降低上箱体内的空气湿度,进一步减慢了上箱体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

较佳的:所述上箱体的侧壁底部开设有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从通风孔进入上箱体底部同垃圾箱内湿气向上流动,从垃圾投入口向外排出,垃圾箱内产生由下而上的对流和内外循环,降低上箱体内的空气湿度,进一步减慢了上箱体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

较佳的:所述引流部底部设有储物篮,储物篮底部设有透液孔,储物篮内装有活性炭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在储物篮内加入活性炭包可以吸收液态垃圾散发出的一部分异味,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有利于公共环境卫生,能使坐在园林椅上休息的人们感觉更加干净、舒适;需要更换活性炭时,只需将下箱体和上箱体分离,取出活性炭包,放入另一个活性炭包即可。

较佳的:所述上箱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两组通风孔,并且分别设置在上箱体相对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还可以从一侧通风孔进入,从另一侧通风孔排出,进一步优化了垃圾箱内外的空气循环,从而进一步减慢了上箱体垃圾腐化变味的速度,减少臭味,提高环境清洁度。

较佳的:所述上箱体的侧壁内侧设置多个竖直布置的空心槽状隔条,其与上箱体的侧壁之间限定形成多个空气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垃圾箱的通风效果,即使上箱体内堆积的垃圾较多时,部分空气流动受到阻碍,也可以尽可能多的将湿气及时排出。

较佳的:所述上箱体底部设有导轨,滤水板位于导轨中,滤水板的一端设有拉动滤水板在导轨中滑动的握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下下箱体,在上箱体底部放好垃圾袋或者其他收垃圾装置,手握握持部拉动滤水板,使滤水板沿着导轨滑出上箱体底部,上箱体内的垃圾就会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到垃圾袋中,方便了垃圾的收集,也减少了在清理垃圾箱内垃圾时气味的扩散时间,进一步减小了垃圾箱内垃圾产生的气味对环境的影响。

较佳的:所述下箱体底部侧壁设有废液口,所述废液口处设有排液管,且所述排液管上设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板流入下箱体的液态垃圾可以通过废液口流出,便于液态垃圾的收集,可以尽量避免清洁人员在清理液态垃圾时将液态垃圾洒在地上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排液管对经废液口排出的液态垃圾起到了引流的作用,使得液态垃圾的收集更加方便;打开阀门,液态垃圾可流出,关闭阀门,液态垃圾则处于储液部中,阀门不仅密封性好,而且操作简便,既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持,也方便了液态垃圾的收集。

较佳的:所述下箱体底部设置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最低处与废液口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态垃圾受重力作用会流向倾斜面最低处,无需倾斜下箱体即可将下箱体内的液态垃圾清理干净,便于液态垃圾的收集,节约了垃圾清理的时间,减少了液态垃圾气味扩散的时间,更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垃圾倒入垃圾箱后,固态物留在滤水板上,而液态物则经滤水板进入下箱体;空气从通风孔进入上箱体底部同垃圾箱内湿气向上流动,从垃圾投入口向外排出,垃圾箱内产生由下而上的对流和内外循环;上箱体底部设置的滤水板可以实现固液垃圾分开,便于垃圾清理和移动;通风孔的设置改善了垃圾箱的通风效果,减慢了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上箱体可以与下箱体分离,更方便了垃圾的清理和移动;液体通过漏斗状引流部流入储液部,使液体更加集中,便于液态垃圾的处理;漏斗状引流部不仅有利于液态垃圾的集中,而且可以减少液态垃圾的挥发,降低上箱体内的空气湿度,进一步减慢了上箱体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当液态垃圾流到引流部底部时,阻挡板受到压力拉动弹性组件,向下翻转,露出引流口,液态垃圾流入储液部;当没有液态垃圾流入引流部时,阻挡板处于关闭状态,可以进一步减少了液态垃圾的挥发,降低上箱体内的空气湿度,进一步减慢了上箱体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活性炭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在储物篮内加入活性炭包可以吸收液态垃圾散发出的一部分异味,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有利于公共环境卫生,能使坐在园林椅上休息的人们感觉更加干净、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垃圾箱上箱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垃圾箱下箱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垃圾箱下箱体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园林椅;11、座椅;12、顶棚;13、支架;14、花篮;2、垃圾箱;21、上箱体;211、箱盖;2111、垃圾投入口;212、隔条;213、通风孔;214、滤水板;2141、滤水孔;2142、把手;215、导轨;216、拉门;2161、拉手;22、下箱体;221、引流部;2211、引流口;222、阻挡板;223、弹簧;224、储物篮;2241、透液孔;225、活性炭包;226、储液部;227、废液口;228、排液管;229、阀门;23、搭扣;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环保型园林椅1,如图1所示,包括园林椅1和垃圾箱2,园林椅1包括座椅11、顶棚12和支架13,顶棚12上挂有花篮14,花篮14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使园林椅1上的游客更加舒适,放松;垃圾箱2的设置方便人们投放垃圾,使人们在园林椅1上休息时可以方便的将垃圾放入垃圾箱2,减少了人们在扔垃圾过程中垃圾的掉落,有利于环境保护。

如图2所示,垃圾箱2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3上,另一端通过一个支撑柱3支撑,使得垃圾箱2的高度比座椅11的上端高度稍高,更利于垃圾的投放;垃圾箱2包括上箱体21和下箱体22,上箱体21底部和下箱体22顶部通过搭扣23连接实现了上箱体21和下箱体22的可分离;上箱体21顶部盖合有箱盖211,箱盖211顶部设有垃圾投入口2111,通过垃圾投入口2111可以投放垃圾。

参见图3,上箱体21的侧壁内侧设置多个竖直布置的空心槽状隔条212,侧壁下部开设有两组通风孔213,并且分布设置在上箱体21相对的侧壁上,通风孔213与空心槽状隔条212形成了多个空气通道。

外界空气从一侧通风孔213进入,可从另一侧通风孔213排出,也可以通过垃圾箱2内部从垃圾投入口2111排出,即使上箱体21内堆积的垃圾较多时,部分空气流动受到阻碍,也可以通过空心槽状隔条212流通,再通过垃圾投入口2111排出,尽可能多的将湿气及时排出,优化了垃圾箱2内外的空气循环,从而减慢了垃圾腐化变味的速度,减少臭味,提高环境清洁度。

参见图3,上箱体21底部设有滤水板214,滤水板214上设有滤水孔2141,液态垃圾可以通过滤水孔2141流入下箱体22,实现了固态垃圾和液态垃圾的分离,便于后期的清理;上箱体21底部设有导轨215,滤水板214位于导轨215中,滤水板214上设有用以构成握持部的把手2142,取下下箱体22,在上箱体21底部放好垃圾袋或者其他收垃圾装置,手握把手2142拉动滤水板214,使滤水板214沿着导轨215滑出上箱体21底部,上箱体21内的垃圾就会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到垃圾袋中。

参见图4、图5和图6,下箱体22包括漏斗状的引流部221,且漏斗状引流部221小口一端朝下形成引流口2211,这样设置不仅有利于液态垃圾的集中,而且可以减少液态垃圾的挥发,降低上箱体21内的空气湿度,进一步减慢了上箱体21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引流部221底部设有一端与引流部221底部铰接且覆盖于引流口2211处的阻挡板222,阻挡板222的另一端设有用以构成弹性组件的弹簧223,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阻挡板222两端均用弹性组件固定,弹性组件可以是固定在阻挡板222上端的弹性绳或弹簧223,也可以是固定在储液部226底部支撑阻挡板222的弹簧223;阻挡板222上端设有底部开设透液孔2241的储物篮224,储物篮224内装有活性炭包225。

参见图5和图6,储物篮224卡在引流部221底部,弹簧223的另一端固定于储物篮224上;下箱体22还包括设置于引流部221下面的储液部226,储液部226底部设置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最低处与下箱体22底部的废液口227相连,废液口227处设有端部向下弯折的排液管228,排液管228上设有阀门229。

液态垃圾透过滤水板214流到引流部221底部,流经活性炭时,被吸附了一部分异味,继续下流,阻挡板222受到液体的重力拉动弹簧223,向下翻转,露出引流口2211,液态垃圾流入储液部226,流入储液部226的液态垃圾汇集在废液口227,打开阀门229,液态垃圾便可通过排液管228排出;当没有液态垃圾流入引流部221时,阻挡板222处于关闭状态,可以进一步减少了液态垃圾的挥发,降低上箱体21内的空气湿度,进一步减慢了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需要更换活性炭时,只需将下箱体22和上箱体21分离,取出活性炭包225,放入另一个活性炭包225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环保型园林椅,如图7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垃圾箱2的上箱体21侧壁设有拉门216,拉门216上设有拉手2161,当垃圾箱2内垃圾比较重拉出滤水板214比较困难时,可以打开拉门216清理垃圾,更方便了垃圾的清理。

通过以上方案,当垃圾倒入垃圾箱2后,固态物留在滤水板214上,而液态物则经滤水板214进入下箱体22;空气从通风孔213进入上箱体21底部同垃圾箱2内湿气向上流动,从垃圾投入口向外排出,垃圾箱2内产生由下而上的对流和内外循环;上箱体21底部设置的滤水板214可以实现固液垃圾分开,便于垃圾清理和移动;通风孔213的设置改善了垃圾箱2的通风效果,减慢了上箱体21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上箱体21可以与下箱体22分离,更方便了垃圾的清理和移动;液体通过漏斗状引流部221流入储液部226,使液体更加集中,便于液态垃圾的处理;漏斗状引流部221更有利于液态垃圾的集中,而且漏斗状引流部221小口一端朝下,可以减少液态垃圾的挥发,降低上箱体21内的空气湿度;当液态垃圾流到引流部221底部时,阻挡板222受到液体的重力拉动弹簧223,向下翻转,露出引流口2211,液态垃圾流入储液部226;当没有液态垃圾流入引流部221时,阻挡板222处于关闭状态,储液部226挥发的液体会在引流部221底面和阻挡板222底面形成水滴再滴落回储液部226,大大减少了储液部226液体挥发到上箱体21,降低上箱体21内的空气湿度,进一步减慢了垃圾因缺氧而腐化发臭的速度;活性炭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在储物篮224内加入活性炭包225可以吸收液态垃圾散发出的一部分异味,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有利于公共环境卫生,能使坐在园林椅1上休息的人们感觉更加干净、舒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