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407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电动吸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动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用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那样的清扫工具将聚拢的尘埃吸引并储存的电动吸尘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5318号公报

已知有卧式吸尘器等使用者自己操作的非自发型的电动吸尘器、或在家中无人的期间等自发地进行清扫的自发型的电动吸尘器等所谓的机器人清扫器。这些电动吸尘器在对居室整体等某种程度较大的范围进行清扫的用途中能够提供较高的便利性,但另一方面,在例如对清扫儿童吃洒的点心屑那样的较小的范围进行清扫的用途、即将居室的一部分立即清扫那样的用途中则难免(inevitably)便利性下降。

在将较小的范围简便地清扫那样的用途中,用电动吸尘器以外的手段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将尘埃聚拢的话,能够比电动吸尘器更迅速地对应。

但是,即使是用电动吸尘器以外的机构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将尘埃聚拢的情况,对于聚拢后的尘埃的处置,也要花费需要获取簸箕那样的另外的工夫。



技术实现要素:

所以,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利用安设在居室内的站点从而能够在电动吸尘器的清扫后、和在使用电动吸尘器以外的手段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迅速地进行局部性的清扫后、容易地将聚拢后的尘埃处置的电动吸尘装置。

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容易地切换将电动吸尘器捕集到的尘埃向站点移动而储存并使电动吸尘器变空的功能、和在使用电动吸尘器以外的手段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迅速地进行局部性的清扫后将聚拢的尘埃在站点中储存的功能的、便利性较高的电动吸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具备:电动吸尘单元,将被清扫面的尘埃捕集;站点,能够安装上述电动吸尘单元;上述站点具备:第一吸入风路,在上述电动吸尘单元回到上述站点的状态下与上述电动吸尘单元连接,将上述电动吸尘单元捕集到的尘埃吸入;第二吸入风路,将与上述电动吸尘单元捕集的尘埃不同的其他尘埃吸入;集尘容器,与上述第一吸入风路及上述第二吸入风路流体性地连接,将从上述第一吸入风路及上述第二吸入风路流入的尘埃储存;电动送风机,经由上述集尘容器使负压作用于上述第一吸入风路及上述第二吸入风路;以及切换阀,能够切换与上述集尘容器连接的风路,以许可上述第一吸入风路与上述集尘容器的流通及上述第二吸入风路与上述集尘容器的流通的某一方并将另一方切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自发型清扫单元的底面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站点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站点单元的横截面图。

图5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站点单元的风路切换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站点单元的风路切换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站点单元的风路切换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站点单元的推压部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和切换阀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和切换阀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和切换阀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和切换阀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和切换阀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风路闭塞限制部的图。

图15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风路闭塞限制部的图。

图16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站点单元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6对有关本发明的电动吸尘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多个图中,对于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

图1是作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而表示电动吸尘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具备自发地在被清扫面上移动而捕集被清扫面的尘埃的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和具有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充电电极3的站点5。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遍及居室内的被清扫面的整个区域而自发地移动,捕集尘埃,然后向站点5归位。站点5从归位的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抽取并收集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所捕集到的尘埃。

此外,电动吸尘装置1还能够在站点5直接吸取由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以外的机构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等的清扫工具收集到的尘埃、或附着在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等的清扫工具自身上的尘埃。

另外,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与站点5的充电电极3电连接的位置,是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向站点5归位的的归位位置。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在需要充电的情况或结束了居室的清扫的情况下,向该归位位置(homestation)归位。另外,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与站点5的充电电极3电连接的位置由自发移动的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与能够设置在任意的场所的站点5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决定。

此外,图1中的箭头a是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前进方向,箭头b是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后退方向。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宽度方向是与箭头a及箭头b正交的方向。

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前进而从站点5脱离,在居室内自发地行进,另一方面,在向站点5归位时后退而与站点5连结。

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是所谓的机器人清扫器。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在被清扫面上自发移动而捕集尘埃。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具备中空形状的第一主体盒11、拆装自如地设在第一主体盒11的后部的第一集尘容器12、收容在第一主体盒11内并与第一集尘容器12连接的第一电动送风机13、使被清扫面的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移动的移动部15、使移动部15驱动的驱动部16、控制驱动部16而使被清扫面的第一主体盒11自发地移动的机器人控制部17、和作为电源的二次电池18。

站点5被设置在被清扫面的任意的场所。即,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被清扫面也是站点5的设置面。站点5具备:朝向与充电电极3电连接的位置(归位位置)的、供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站上的台座19;与台座19一体化的尘埃回收部21;尘埃移送管22,在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与充电电极3电连接的位置关系(归位位置)下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第一集尘容器12气密地连结;杠杆23,从尘埃移送管22内突出;以及电源线25,从商用交流电源引导电力。

尘埃回收部21具备:第二主体盒27,具有将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捕集的尘埃不同的其他尘埃吸入的第二吸入口26;第二集尘容器28,经由尘埃移送管22将从第一集尘容器12废弃的尘埃储存;第二电动送风机29,收容在第二主体盒27内,与第二集尘容器28连接。

第二集尘容器28除了尘埃移送管22以外还与第二吸入口26连接。站点5使第二电动送风机29产生的吸入负压经由第二集尘容器28作用于第二吸入口26。站点单元5通过作用在第二吸入口26处的负压,将由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等的清扫工具收集的尘埃、或附着在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等的清扫工具自身上的尘埃直接吸取。

接着,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详细地说明。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自发型清扫单元的底面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的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具备设在第一主体盒11的底面11a上的中央刷31、使中央刷31驱动的中央刷用驱动部32、设在第一主体盒11的底面11a上的左右一对侧刷33、和使侧刷33分别驱动的左右一对侧刷用驱动部35。

第一主体盒11例如是合成树脂制,能够容易地旋转被清扫面。在底面11a的后半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有横长的第一吸入口36。

第一吸入口36具有第一主体盒11的宽度尺寸的2/3左右的宽度尺寸。第一吸入口36经由第一集尘容器12流体性地连接在第一电动送风机13上。

此外,第一主体盒11在底面11a上具有尘埃容器口37。尘埃容器口37配置在比第一吸入口36靠后方、并且将第一集尘容器12的下部覆盖的部分上。尘埃容器口37以圆角矩形状开口,使安装在第一主体盒11上的第一集尘容器12部分地露出。

第一集尘容器12储存通过第一电动送风机13所产生的吸入负压而从第一吸入口36吸入的尘埃。从空气中将尘埃过滤捕集的过滤器、或通过离心分离(旋风分离)或直进分离等的惯性分离而从空气中分离尘埃并储存的分离装置等被适用于第一集尘容器12。第一集尘容器12配置在比第一吸入口36靠后方、且第一主体盒11的后部。第一集尘容器12具备:容器主体38,拆装自如地设在第一主体盒11上,将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捕集的尘埃储存;连结部39,在安装在第一主体盒11上的状态下从尘埃容器口37露出;废弃口41,设在连结部39上,将容器主体38内的尘埃废弃;废弃盖42,将废弃口41开闭。

移动部15具备配置在第一主体盒11的底面11a上的左右一对驱动轮45、和配置在第一主体盒11的底面11a上的旋转轮46。

一对驱动轮45从第一主体盒11的底面11a突出,在将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置于被清扫面上的状态下与被清扫面接地。此外,一对驱动轮45在第一主体盒11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大致中央部,并且避开第一吸入口36的前方、靠近第一主体盒11的左右各自的侧部而配置。一对驱动轮45的转动轴配置在沿着第一主体盒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上。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通过使左右各自的驱动轮45相互向同一方向旋转而前进或后退,通过使左右各自的驱动轮45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而向右绕或向左绕地旋转。

旋转轮46是旋转自如的从动轮(drivenwheel)。配置在第一主体盒1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且前部。

驱动部16是与一对驱动轮45分别连接的一对电动机。驱动部16使左右的驱动轮45分别独立地驱动。

机器人控制部17具备微处理器(省略图示)、以及存储微处理器执行的各种运算程序、参数等的存储装置(省略图示)。机器人控制部17与第一电动送风机13、中央刷用驱动部32、驱动部16及侧刷用驱动部35电连接。

二次电池18是第一电动送风机13、中央刷用驱动部32、驱动部16、侧刷用驱动部35及机器人控制部17的电源。二次电池18例如配置在旋转轮46与第一吸入口36之间。二次电池18与配置在第一主体盒11的底面11a上的一对充电端子47电连接。二次电池18通过在站点5的充电电极3上连接充电端子47而被充电。

中央刷31设在第一吸入口36处。中央刷31绕沿第一主体盒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旋转。中央刷31具备例如长条的轴部(省略图示)、和在轴部的径向上延伸并且向轴部的长度方向以螺旋状排列的多条刷(省略图示)。中央刷31从第一吸入口36向比第一主体盒11的底面11a更靠下方突出。中央刷31在将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置于被清扫面上的状态下使刷与被清扫面接触。

中央刷用驱动部32收容在第一主体盒11内。

一对侧刷33是辅助性的清扫体。一对侧刷33避开中央刷31的前方(正面)而配置在第一主体盒11的底面11a的前部的左右各自的侧部。一对侧刷33将中央刷31达不到的墙边的被清扫面的尘埃聚拢而向第一吸入口36引导。各自的侧刷33具备具有相对于被清扫面的垂线稍稍前倾的旋转中心的刷子基部48、和朝向刷子基部48的径向以放射状突出的例如3个线状清扫体49。

左右各自的刷子基部48在比第一吸入口36及左右的驱动轮45靠前方且比旋转轮46靠后方、比第一吸入口36靠近左右各自的侧方而配置。此外,各个刷子基部48的旋转中心线相对于被清扫面的垂线稍稍前倾。因此,线状清扫体49沿着相对于被清扫面前倾的面旋转。在比刷子基部48靠前侧旋转的线状清扫体49越靠前端侧越被相对于被清扫面推压,在比刷子基部48靠后侧旋转的线状清扫体49越靠前端侧越从被清扫面离开。

多个线状清扫体49从刷子基部48以放射状例如向三方向等间隔地配置。另外,侧刷33也可以按照刷子基部48而具备4个以上的线状清扫体49。各个线状清扫体49在前端侧具备作为清扫部件的多个刷毛。进而,刷毛描绘向比第一主体盒11的外周缘更靠外侧扩大的轨跡而旋转。

各个侧刷用驱动部35具备向下方突出而与侧刷33的刷子基部48连接的旋转轴(省略图示)。各个侧刷用驱动部35使侧刷33旋转,以将被清扫面的尘埃向第一吸入口36聚拢。

接着,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站点5详细地说明。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站点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站点单元的横截面图。

如图3及图4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站点5的台座19向站点5的前侧伸出而以矩形状扩展。台座19具备与尘埃回收部21的底部连接的高台面部51和从高台面部51朝向站点5的正面伸出的低台面部52。低台面部52及高台面部51向站点5的宽度方向以带状延伸。在高台面部51上配置有充电电极3及尘埃移送管22的入口。

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以使一对驱动轮45站上低台面部52、将第一集尘容器12配置在高台面部51的上方的姿势到达归位位置。

台座19具备当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朝向与充电电极3电连接的位置(归位位置)时减小一对驱动轮45的各自的接地面积的凹凸状的行进面53。行进面53是设在台座19的一部分上的多个线状凹凸、格子状凹凸或多个半球状凹凸。

尘埃回收部21具备:第二主体盒27,具有将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捕集的尘埃不同的其他尘埃吸入的第二吸入口26;第二集尘容器28,储存经由尘埃移送管22从第一集尘容器12废弃的尘埃;第二电动送风机29,收容在第二主体盒27内,与第二集尘容器28连接;以及电源线25,将电力从商用交流电源向第二电动送风机29及充电电极3引导。

第二主体盒27配置在站点5的后部,比台座19向上方延伸,是能够放置到居室的被清扫面上的适当形状的箱体,包括相对于设置面具有高度的壁面27a。壁面27a相当于第二主体盒27的右侧面。第二主体盒27具有即使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归位也不会干扰的适当的形状。

第二主体盒27在进深方向(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在归位时行进的方向)上较短,在宽度方向上较长。在第二主体盒27的宽度方向上的一方的半部、具体而言在右侧半部,配置有第二集尘容器28。在第二主体盒27的另一方的半部、具体而言在左侧半部,收容着第二电动送风机29。

第二主体盒27的正面壁具备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后端部对应的圆弧状的凹陷部56。尘埃移送管22的入口从台座19的高台面部51横跨到凹陷部56。在凹陷部56中,设有检测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是否到达与充电电极3电连接的位置(归位位置)的归位确认检测部57。

归位确认检测部57是利用可见光或红外线来检测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相对距离的所谓对象传感器(objectivesensororproximitysensor)。归位确认检测部57具备:第一传感器部58,在尘埃回收部21的正面方向上检测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相对距离;第二传感器部59,在第二主体盒27的高度方向上检测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相对距离。

第二吸入口26适用于将由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以外的手段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收集的尘埃、或附着在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自身上的尘埃吸入的用途。第二吸入口26设在相对于设置面具有高度的壁面27a的下部、即第二主体盒27的右壁面的下部。第二吸入口26具有沿着设置面的适当的宽度、和被清扫面的法线方向的适当的高度。

一对充电电极3夹着尘埃移送管22的入口。此外,各个充电电极3配置在凹陷部56的左右的边缘的正面。

在第二主体盒27内,除了尘埃移送管22以外,还设有将第二吸入口26与第二集尘容器28流体性地连接的吸入风路61、和将第二集尘容器28与第二电动送风机29流体性地连接的下游风路管62。

尘埃移送管22在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归位到站点5的状态下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连接,是将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捕集到的尘埃吸入的第一吸入风路(firstsuctionchannel)。另一方面,吸入风路61是将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捕集的尘埃不同的其他尘埃吸入的第二吸入风路。

尘埃移送管22及吸入风路61都连接在第二集尘容器28的吸入侧(空气流的上游侧)。即,第二电动送风机29产生的负压经由第二集尘容器28能够作用于尘埃移送管22及吸入风路61的任一个。所以,站点5具备风路切换机构63。风路切换机构63当使尘埃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向站点5移动时建立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体性的连接,另一方面将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体性的连接切断。该状态是第一吸入风路与第二电动送风机29相连、第二吸入风路被相对于第二电动送风机29绝缘的状态,称作第一切换状态。此外,风路切换机构63在使负压作用于第二吸入口26时将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体性的连接切断,另一方面建立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体性的连接。该状态是第二吸入风路与第二电动送风机29相连、第一吸入风路被相对于第二电动送风机29绝缘的状态,称作第二切换状态。风路切换机构63切换这两个状态。

另外,尘埃移送管22及吸入风路61经与两者的风路连接的合流管64流体性地连接在第二集尘容器28上。合流管64在风路切换机构63与第二集尘容器28之间中继。

尘埃移送管22将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与第二集尘容器28拆装自如地连结。尘埃移送管22在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与充电电极3电连接的位置(归位位置)关系下,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第一集尘容器12的连结部39接触而与废弃口41气密地连结。

配置在尘埃移送管22的入口处的杠杆23具备在尘埃回收部21的正面方向且朝上延伸的钩65。

吸入风路61设在第二主体盒27内。吸入风路61具备与第二吸入口26连接的吸入室66、和经由风路切换机构63将吸入室66与第二集尘容器28流体性地连接的竖立风路管67。

吸入室66配置在第二集尘容器28的下方,横穿第二集尘容器28的正下方而延伸。吸入室66具有与第二吸入口26连接的流入侧端部66a、和与竖立风路管67连接的流出侧端部66b。吸入室66及竖立风路管67将第二吸入口26和第二集尘容器28流体性地连接。

吸入室66的风路的进深(风路的长度)、即流出侧端部66b与流入侧端部66a的距离比第二集尘容器28的直径d长。

竖立风路管67连接在吸入室66的流出侧端部66b上,沿着第二集尘容器28向上方竖起。竖立风路管67具备与吸入室66的流出侧端部66b连接的下端部67a和与风路切换机构63连接的上端部67b。

第二集尘容器28拆装自如地安装在尘埃回收部21的左侧。第二集尘容器28在尘埃回收部21的外观上露出。第二集尘容器28流体性地连接在尘埃移送管22及吸入风路61上。第二集尘容器28将从尘埃移送管22及吸入风路61与空气一起流入的尘埃从空气中分离并储存。第二集尘容器28依次经由风路切换机构63、竖立风路管67及吸入室66流体性地连接在第二吸入口26上。第二集尘容器28配置在吸入室66的上方。

第二集尘容器28具备将从尘埃移送管22或第二吸入口26与空气一起流入的尘埃从空气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部68。离心分离部68是多级型。离心分离部68具备将从尘埃移送管22或第二吸入口26流入的尘埃从空气中离心分离的第一离心分离部68a、和将穿过第一离心分离部68a的尘埃从空气中离心分离的第二离心分离部68b。

第一离心分离部68a从被引导到第二集尘容器28中的含有尘埃的空气中将较粗的尘埃离心分离。第二离心分离部68b从穿过第一离心分离部68a的含有较细的尘埃的空气中将较细的尘埃离心分离。另外,所谓较粗的尘埃,主要是线头或棉屑等的纤维状的尘埃或砂粒那样的质量较大的尘埃,所谓较细的尘埃,是粒子状或粉末状、质量较小的尘埃。

第二电动送风机29经由下游风路管62及第二集尘容器28使吸入负压作用于尘埃移送管22及第二吸入口26。第二电动送风机29产生的吸入负压通过风路切换机构63作用于尘埃移送管22或第二吸入口26。

接着,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站点5的风路切换机构63详细地说明。

图5至图7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站点单元的风路切换机构的立体图。

另外,图5表示将第二主体盒27拆下的站点5内的风路切换机构63。图6表示从图5再将拆下了滑块71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拆下。图7表示从图6再拆下了尘埃移送管22、竖立风路管67及合流管64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

除了图4以外,还如图5至图7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的风路切换机构63具备:切换阀72,能够切换与第二集尘容器28连接的风路,以许可尘埃移送管22(即第一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及吸入风路61(即第二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某一方并将另一方切断;以及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能够将切换阀72通过1个输入操作(输入动作)切换。

切换阀72有多个。具体而言,切换阀72包括能够许可或切断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第一切换阀75a、和能够许可或切断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第二切换阀75b。

此外,切换阀72分别具备单独的阀体和阀轴。具体而言,切换阀72分别单独地具备:第一切换阀75a,具有能够许可或切断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第一阀体76a、及支承第一阀体76a的第一阀轴77a;第二切换阀75b,具有能够许可或切断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第二阀体76b、及支承第二阀体76b的第二阀轴77b。即,第一切换阀75a及第二切换阀75b分别具备单独的阀体(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和阀轴(第一阀轴77a、第二阀轴77b)。

阀体(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都是四边形的板体。阀体(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具有与设在合流管64上的阀座(第一阀座78a、第二阀座78b)接触而将各个风路与合流管64的流通、进而各个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座面。

阀轴(第一阀轴77a、第二阀轴77b)配置在阀体(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的某个边上。因而,切换阀72使阀体(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如门那样绕阀轴(第一阀轴77a、第二阀轴77b)旋转而将风路关闭或打开。

第一阀轴77a及第二阀轴77b夹着将尘埃移送管22与吸入风路61隔开的壁而并列设置。

切换阀72的阀体配置在各个风路内。即,第一切换阀75a的第一阀体76a配置在尘埃移送管22内,第二切换阀75b的第二阀体76b配置在吸入风路61内。

切换阀72通过阀体的自重而打开。即,如果不再从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作用用来将第一阀体76a关闭的力,则通过第一阀体76a的自重而打开第一切换阀75a,许可尘埃移送管22和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另一方面,第二切换阀75b也如果不再从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作用用来将第二阀体76b关闭的力,则通过第二阀体76b的自重而打开,许可吸入风路61和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

切换阀72的阀体以以阀轴为中心朝向风路的上游倒下的方式打开。具体而言,第一阀体76a以以第一阀轴77a为中心朝向尘埃移送管22的上游倒下的方式打开。第二阀体76b以以第二阀轴77b为中心朝向吸入风路61的上游倒下的方式打开。另外,图4及图7表示第一切换阀75a关闭而将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状态、并且第二切换阀75b打开而许可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状态。

第一阀体76a和第一阀轴77a是不同部件,第二阀体76b和第二阀轴77b是不同部件。第一阀轴77a在将第一阀体76a配置在尘埃移送管22内的状态下以横切尘埃移送管22的方式插通而支承第一阀体76a的。第二阀轴77b在将第二阀体76b配置在吸入风路61内的状态下以横切吸入风路61的方式插通而支承第二阀体76b的。

顺便说一下,切换阀72由于阀体被收纳在风路内、并且阀体以阀轴为中心朝向风路的上游倒下而打开,所以阀体有可能因在风路中流动的空气而流动、意外地被强制地关闭。

所以,站点5具备:第一凹部79a,设在尘埃移送管22内,在许可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状态下收纳第一切换阀75a;第二凹部79b,设在吸入风路61内,在许可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状态下收纳第二切换阀75b。第一凹部79a及第二凹部79b在风路中为吹滞处(drift),将阀体从在风路中流动的空气的主流分离,防止阀体因主流(freestream)而关闭。

此外,切换阀72的阀体在座面的外侧区域、阀轴的附近具有将表面背面贯穿的贯通孔(ventilationhole)。具体而言,第一阀体76a在座面的外侧区域且第一阀轴77a的附近具有将表面背面贯穿的第一贯通孔81a。第二阀体76b在座面的外侧区域且第二阀轴77b的附近具有将表面背面贯穿的第二贯通孔81b。

第一贯通孔81a是沿着第一阀轴77a开口的狭缝。第二贯通孔81b是沿着第二阀轴77b开口的狭缝。

切换阀72由于阀体被收纳在风路内、并且阀体以阀轴为中心朝向风路的上游倒下而打开,所以有可能在风路中流动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进入到阀体与风路的壁面之间。

所以,切换阀72的阀体将进入到阀体与风路的壁面之间的尘埃从第一贯通孔81a及第二贯通孔81b排出,防止尘埃以被夹入的原状残留。此外,切换阀72的阀体通过从贯通孔将在风路中流动的空气排出,能够减轻空气流向闭方向的负荷。

此外,切换阀72具备相对于阀轴偏心设置的偏心轴(eccentricpin)。即,第一切换阀75a具备相对于第一阀轴77a偏心设置的第一偏心轴82a。第二切换阀75b具备相对于第二阀轴77b偏心设置的第二偏心轴82b。

偏心轴配置在风路的外侧。即,第一偏心轴82a配置在尘埃移送管22的外侧。第一偏心轴82a设在配置于尘埃移送管22的外侧的第一阀轴77a的一方的端部处。第二偏心轴82b配置在吸入风路61的外侧。第二偏心轴82b设在配置于吸入风路61的外侧的第二阀轴77b的一方的端部处。另外,第一阀轴77a及第二阀轴77b被从没有偏心轴的另一方的端部侧插通到风路中,支承着阀体。

偏心轴传递将切换阀72关闭的力。偏心轴通过在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图5)作用下绕阀轴的中心旋转(circle)(或公转)而使阀体驱动。即,第一偏心轴82a通过在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作用下绕第一阀轴77a的中心旋转(或公转)而将第一阀体76a关闭。此外,第二偏心轴82b通过在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作用下绕第二阀轴77b的中心旋转(或公转)而将第二阀体76b关闭。

进而,切换阀72具备在阀体将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状态下产生将阀体向阀座推压的力的弹性的推压部(pressingmechanism)(第一推压部83a、第二推压部83b)。具体而言,第一切换阀75a具备在第一阀体76a将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状态下产生将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向第一阀座78a推压的力的弹性的第一推压部83a。第二切换阀75b具备在第二阀体76b将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状态下产生将第二阀体76b向第二阀座78b推压的力的弹性的第二推压部83b。

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通过1个输入操作来切换风路,以将第一切换阀75a及第二切换阀75b中的某一方打开而将另一方关闭,使尘埃移送管22及吸入风路61的某一方与第二集尘容器28流通而将另一方切断。

这里,用来由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切换切换阀72的1个输入操作,例如包括将按压按钮85按下的操作或动作、将代替按压按钮85的把手(省略图示)拉起的操作或动作、将把手(省略图示)向一方向转动的操作或动作、或将杠杆向一方向推倒的操作或动作,是使按压按钮85、把手或杠杆那样的输入部向一方向移动的操作或动作。

此外,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具备:滑块71,通过往复移动来产生切换阀72的开闭的驱动力;动力部86,使力作用于滑块71,以使切换阀72向将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而许可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状态动作;操作用的按压按钮85,与滑块71连动(interlock)。

进而,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具备:离合器机构部87(clutch),在许可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而将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状态下保持切换阀72,将滑块71的移动暂时地限制。

滑块71是箱状,配置在尘埃移送管22及吸入风路61的正面侧,覆盖在切换阀72的阀轴(第一阀轴77a、第二阀轴77b)的一方的端部上。

在滑块71上,设有配置切换阀72的偏心轴(第一偏心轴82a、第二偏心轴82b)的导引孔(guideslot)(第一导引孔88a、第二导引孔88b)。设在滑块71上的导引孔(第一导引孔88a、第二导引孔88b)、以及相对于切换阀72的阀轴(第一阀轴77a、第二阀轴77b)偏心地设在切换阀72上并配置在导引孔中的偏心轴(第一偏心轴82a、第二偏心轴82b),是止转棒轭机构部89(scotchyoke)。

止转棒轭机构部89将滑块71的往复移动向配置在导引孔中的偏心轴传递,变换为将切换阀72关闭的力。即,止转棒轭机构部89将滑块71的往复移动向配置在第一导引孔88a中的第一偏心轴82a传递,变换为将第一切换阀75a关闭的力。止转棒轭机构部89将滑块71的往复移动向配置在第二导引孔88b中的第二偏心轴82b传递,变换为将第二切换阀75b关闭的力。另外,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作为将滑块71的往复运动向偏心轴(第一偏心轴82a、第二偏心轴82b)传递、变换为切换阀72(第一切换阀75a、第二切换阀75b)的开闭运动的机构,也可以代替止转棒轭机构部89而具有组合了多个齿轮的机构、曲柄机构、凸轮机构等的机械性的构造。

此外,在滑块71上,具有规定移动方向的一对狭缝91。这些狭缝91被插入设在风路侧的肋板92,使滑块71平滑地往复移动。

滑块71通过被拧紧在配置于长孔93中的轴衬(boss)95上的小螺钉(省略图示)而可往复移动地被支承。轴衬95设在各个风路的外壁面上。滑块71通过在覆盖在切换阀72的阀轴(第一阀轴77a、第二阀轴77b)的一个端部上之后将小螺钉拧紧,能够容易地组装。

动力部86例如是一对螺旋弹簧96。动力部86使弹簧力向滑块71作用,以使切换阀72向将第一切换阀75a关闭而将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将第二切换阀75b打开而许可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状态动作。如果滑块71向将第一切换阀75a打开而将第二切换阀75b关闭的方向移动则一对螺旋弹簧96被压缩而积蓄能量。一对螺旋弹簧96配置在滑块71的各自的侧部。通过该一对螺旋弹簧96的配置,滑块71的驱动力在往复移动方向上平衡,防止滑块71的狭缝91卡挂在肋板92上。

在滑块71上,设有将螺旋弹簧96的一个端部保持的圆筒状的保持部97。螺旋弹簧96的另一个端部被保持在风路侧。具体而言,螺旋弹簧96的另一个端部被配置在保持部97上的狭缝91内的肋板92支承。

在第二主体盒27的顶部,设有使按压按钮85露出的按钮孔27b。

按压按钮85是圆筒形,具有被手指按压的作为操作面的顶面和筒状的侧面。按压按钮85起立的状态相比被按入的状态从第二主体盒27的突出量更大。

此外,按压按钮85具备在起立的状态下露出到第二主体盒27外而能够辨识的标识部99(sign)。标识部99设在按压按钮85的侧面。

另外,在按压按钮85被按入的状态下,切换阀72成为许可尘埃移送管22的流通而吸入风路61的流通被切断的状态。在按压按钮85起立的状态下,切换阀72成为尘埃移送管22的流通被切断而许可吸入风路61的流通的状态。

离合器机构部87内装在圆筒形状的按压按钮85中。虽然具体的说明和省略图示,但离合器机构部87具备例如敲击式圆珠笔那样的构造。具体而言,离合器机构部87具备:槽,配置在筒状的按压按钮85内;按压按钮85,具有与槽啮合的突起;可动件(mover),根据是与按压按钮85一起啮合在槽中的状态、以及从筒内的槽抜出而卡挂在槽的端部上的状态的哪个,使圆筒内的轴向上的位置变化。离合器机构部87如果将按压按钮85按下,则以在使圆珠笔的笔尖突出的状态下保持轴芯(inkcore)的方式,在许可尘埃移送管22的流通而吸入风路61的流通被切断的状态下将滑块71用可动件保持。

另外,离合器机构部87从动力部86的螺旋弹簧96得到用来将可动件向槽内推回的力。即,螺旋弹簧96兼作为离合器机构部87的一部分。

此外,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具备如果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被切断、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被许可、则使第二电动送风机29驱动的切换检测部101。

切换检测部101例如包括微型开关,电连接在第二电动送风机29的控制电路(省略图示)上。切换检测部101基于滑块71的位置,检测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被切断而许可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情况,使第二电动送风机29驱动。切换检测部101根据滑块71的位置而将电路关闭或打开,检测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被切断而许可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情况。因而,电动吸尘装置1如果成为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被切断而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被许可的状态,则基于切换检测部101的检测结果,用控制电路将第二电动送风机29运转,从第二吸入口26吸入尘埃。

另外,站点5具备基于别的检测部(例如归位确认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当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归位到站点5时进行用来从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向站点5移送尘埃的第二电动送风机29的运转控制的控制电路(省略图示)。

接着,对切换阀72的推压部(第一推压部83a、第二推压部83b)详细地说明。

图8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站点单元的推压部的剖视图。

另外,图8将第一切换阀75a以打开的状态表示,并将第二切换阀75b以关闭的状态表示,并且将推压部(第一推压部83a、第二推压部83b)以中立状态表示。

如图8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站点5的第一推压部83a具备:圆弧形状的第一外轮102a,被固定在第一阀体76a及第一偏心轴82a的某一方上;圆弧形状的第一内轮103a,被固定在第一阀体76a及第一偏心轴82a的另一方上,配置在第一外轮102a内;第一扭转弹簧106a,配置在第一内轮103a的内侧,因第一外轮102a及第一内轮103a的相位差而被扭转,积蓄能量。

此外,第二推压部83b具备:圆弧形状的第二外轮102b,被固定在第二阀体76b及第二偏心轴82b的某一方上;圆弧形状的第二内轮103b,被固定在第二阀体76b及第二偏心轴82b的另一方上,配置在第二外轮102b内;第二扭转弹簧106b,配置在第二内轮103b的内侧,因第二外轮102b及第二内轮103b的相位差而被扭转,积蓄能量。

推压部(第一推压部83a、第二推压部83b)与偏心轴一起配置在风路的外侧。即,第一推压部83a被配置在尘埃移送管22的外侧,第二推压部83b被配置在吸入风路61的外侧。第一推压部83a与第一偏心轴82a一起设在配置于尘埃移送管22的外侧的第一阀轴77a的一个端部上,第二推压部83b与第二偏心轴82b一起设在配置于吸入风路61的外侧的第二阀轴77b的一个端部上。

第一外轮102a具有圆环的一部分被切掉而成的c形状。

第一内轮103a与第一外轮102a同样具有圆环的一部分被切掉而成的c形状。第一内轮103a较松地嵌入在第一外轮102a内,被可旋转地支承。第一内轮103a及第一外轮102a的中心与第一切换阀75a的第一阀轴77a的中心实质上一致。因而,第一偏心轴82a绕第一阀轴77a的中心移动,能够使与第一阀体76a之间所成的角(绕第一阀轴77a的中心所成的角)变化。

第二外轮102b具有圆环的一部分被切掉而成的c形状。

第二内轮103b与第二外轮102b同样具有圆环的一部分被切掉而成的c形状。第二内轮103b也较松地嵌入在第二外轮102b内,被可旋转地支承。第二内轮103b及第二外轮102b的中心也与第二切换阀75b的第二阀轴77b的中心实质上一致。因而、第二偏心轴82b也绕第二阀轴77b的中心移动,能够使与第二阀体76b之间所成的角(绕第二阀轴77b的中心所成的角)变化。

第一内轮103a及第一外轮102a的各自的缺口具有实质上相同的中心角,并且当第一偏心轴82a相对于第一阀体76a处于中立位置(neutralposition)时以同相位重合。第二内轮103b及第二外轮102b的各自的缺口也具有实质上相同的中心角,并且当第二偏心轴82b相对于第二阀体76b处于中立位置时以同相位重合。

第一扭转弹簧106a具有与第一外轮102a及第一内轮103a的各自的缺口端接触的一对臂105a。当第一偏心轴82a处于中立位置时,第一扭转弹簧106a将各个臂105a碰抵在第一内轮103a及第一外轮102a的缺口的两方的开放端上。即,第一扭转弹簧106a朝向第一内轮103a及第一外轮102a的两者的缺口的相位一致的中立位置产生弹簧力。如果第一偏心轴82a绕第一阀轴77a的中心移动而第一内轮103a及第一外轮102a的两者的缺口的相位成为不一致,即如果缺口变得不重合,则第一扭转弹簧106a产生将两轮向缺口一致的中立位置推回的弹簧力。

第一扭转弹簧106a设定为,在第一阀体76a不与第一阀座78a接触的状态(自由状态)下,能够产生即使第一偏心轴82a在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作用下绕第一阀轴77a旋转(或公转)也保持第一内轮103a及第一外轮102a的两者的缺口重叠(一致)的中立位置、或将相位差抑制为微小而不阻碍第一阀体76a的闭锁之程度的弹簧力。

第二扭转弹簧106b具有与第二外轮102b及第二内轮103b的各自的缺口端接触的一对臂105b。当第二偏心轴82b处于中立位置时,第二扭转弹簧106b也将各个臂105b碰抵在第二内轮103b及第二外轮102b的缺口的两方的开放端上。即,第二扭转弹簧106b也朝向第二内轮103b及第二外轮102b的两者的缺口的相位一致的中立位置产生弹簧力。如果第二偏心轴82b绕第二阀轴77b的中心移动而第二内轮103b及第二外轮102b的两者的缺口的相位成为不一致,即如果缺口变得不重合,则第二扭转弹簧106b产生将两轮向缺口一致的中立位置推回的弹簧力。

第二扭转弹簧106b也设定为,在第二阀体76b不与第二阀座78b接触的状态(自由状态)下,能够产生即使第二偏心轴82b在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作用下绕第二阀轴77b旋转(或公转)也保持第二内轮103b及第二外轮102b的两者的缺口重叠(一致)的中立位置、或将相位差抑制为微小而不阻碍第二阀体76b的闭锁之程度的弹簧力。

第一推压部83a将第一阀体76a向第一阀座78a推压的力比第二推压部83b将第二阀体76b向第二阀座78b推压的力大。即,通过第一扭转弹簧106a产生的弹簧力作用在第一阀体76a上的转矩比通过第二扭转弹簧106b产生的弹簧力作用在第二阀体76b上的转矩大。

图9至图13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和切换阀的动作状态的图。

另外,在图9至图13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现滑块71的移动量,将穿过第一阀轴77a和第二阀轴77b的中心的基准线用单点划线表示。

此外,图9表示滑块71的中立位置。图10表示第一阀体76a接触在第一阀座78a上时的滑块71的位置。图11表示由第一推压部83a将第一阀体76a推压在第一阀座78a上时的滑块71的位置。图12表示第二阀体76b接触在第二阀座78b上时的滑块71的位置。图13表示由第二推压部83b将第二阀体76b推压在第二阀座78b上时的滑块71的位置。

在从第一切换阀75a全闭、第二切换阀75b全开的状态切换为第一切换阀75a全开、第二切换阀75b全闭的状态的情况下,状态以图11、图10、图9、图12、图13的顺序变化。相反,在从第一切换阀75a全开、第二切换阀75b全闭的状态切换为第一切换阀75a全闭、第二切换阀75b全开的状态的情况下,状态以图13、图12、图9、图10、图11的顺序变化。

如图9至图13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的滑块71往复移动而使切换阀72的开闭状态变化。

这里,为了使说明变简单,说明第一切换阀75a及第二切换阀75b从中立位置(图9)成为第一切换阀75a全闭、第二切换阀75b全开的状态(图11),接着成为第一切换阀75a全开、第二切换阀75b全闭的状态(图13)的状况。

如果从中立位置(图9)的滑块71向第一偏心轴82a作用将第一切换阀75a关闭的力,则第一阀体76a追随于绕第一阀轴77a的中心旋转(公转)的第一偏心轴82a而绕第一阀轴77a的中心摆动(倒下),向第一阀座78a靠近。另外,使滑块71移动的力、即将第一切换阀75a关闭的力是基于积蓄在动力部86的螺旋弹簧96中的能量的。伴随着滑块71的移动,按压按钮85推起。

最终,第一阀体76a与第一阀座78a接触,将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图10)。进而,如果滑块71移动而从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向第一偏心轴82a作用将第一切换阀75a关闭的力,则接触在第一阀座78a上的第一阀体76a被妨碍移动(图11),另一方面,第一偏心轴82a绕第一阀轴77a的中心进一步旋转(公转)。在该过程中发生的第一偏心轴82a与第一阀体76a的相位差原样在第一内轮103a及第一外轮102a的两者的缺口产生相位差,并且将第一扭转弹簧106a拧转。将该第一扭转弹簧106a拧转的力被变换为将第一阀体76a向第一阀座78a推压的力。

在该过程(图9至图11)中,第二切换阀75b在第二阀体76b的自重下绕第二阀轴77b打开。

接着,如果按压按钮85被按压而从滑块71向第二偏心轴82b作用将第二切换阀75b打开的力,则第二阀体76b追随于绕第二阀轴77b的中心旋转(公转)的第二偏心轴82b而绕第二阀轴77b的中心摆动(倒下),向第二阀座78b靠近(图9)。另外,将第二切换阀75b关闭的力是将按压按钮85按下的操作力。通过按压按钮85被按下,动力部86的螺旋弹簧96积蓄能量。

最终,第二阀体76b接触在第二阀座78b上,将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图12)。进而,如果滑块71移动而从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向第二偏心轴82b作用将第二切换阀75b关闭的力,则接触在第二阀座78b上的第二阀体76b被妨碍移动(图13),另一方面,第二偏心轴82b绕第二阀轴77b的中心进一步旋转(公转)。在该过程中发生的第二偏心轴82b与第二阀体76b的相位差原样在第二内轮103b及第二外轮102b的两者的缺口产生相位差,将第二扭转弹簧106b拧转。该拧转第二扭转弹簧106b的力被变换为将第二阀体76b向第二阀座78b推压的力。

在该过程(图11、图10、图9、图12、图13)中,第一切换阀75a在第一阀体76a的自重下绕第一阀轴77a打开。

这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站点5如果用户不小心碰触到按压按钮85、或使按压按钮在离合器机构部87的机械性的游隙的范围中短期间地上下运动,则有打开的第二切换阀75b的第二阀体76b向关闭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假如第二阀体76b出到第二凹部79b外而暴露在吸入风路61的主流中,则有可能在作用于吸入风路61的负压下而第二阀体76b关闭。此时,第一阀体76a被吸入负压向第一阀座78a较强地推压,所以假如第二阀体76b关闭,则第二电动送风机29的吸入侧堵塞,是不好的。

所以,站点5具备风路闭塞限制部108,当第一切换阀75a关闭而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被切断、第二切换阀75b打开而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被许可时,所述风路闭塞限制部108与将尘埃移送管22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第一切换阀75a协同作用而限制第二切换阀75b关闭,确保预先设定的第二切换阀75b的阀开度。

图14及图15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风路闭塞限制部的图。

如图14及图15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的风路闭塞限制部108具备设在第一切换阀75a上的第一凸部109、和通过卡挂在第一凸部109上来限制第二切换阀75b全闭的第二凸部111。

风路闭塞限制部108配置在风路的外侧。即,第一凸部109配置在尘埃移送管22的外侧。第二凸部111配置在吸入风路61的外侧。第一凸部109设置于在尘埃移送管22的外侧配置的第一阀轴77a的一个端部处。第二凸部111设置于在吸入风路61的外侧配置的第二阀轴77b的一个端部处。

第一凸部109设置于在尘埃移送管22的外部配置的第一阀轴77a的端部处,与第一阀体76a一体化。第一凸部109追随于第一阀体76a的开闭而在第一阀轴77a的周向上移动。

第二凸部111也设置于在吸入风路61的外部配置的第二阀轴77b的端部处,与第二阀体76b一体化。第二凸部111追随于第二阀体76b的开闭而在第二阀轴77b的周向上移动。

第一凸部109是山形。第二凸部111在第二切换阀75b的第二阀轴77b的径向上延伸,并具有接触在第一凸部109上而限制第二切换阀75b全闭的平面。

另外,第一凸部109如果具有承受第二凸部111的平面的倾斜面,则也可以不具备不会与第二凸部111的平面接触的山的背侧的倾斜面。即,在第一凸部109的山形中,只要包括承受第二凸部111的平面的倾斜面,则包括包含梯形或平行四边形在内的任意的形状。

图14表示第一切换阀75a全闭的状态并且第二切换阀75b全开的状态。此时,风路闭塞限制部108的第二凸部111不与第一凸部109接触。如果如图15那样,在第一切换阀75a全闭的状态下第二切换阀75b要关闭,则第二凸部111的平面与第一凸部109的倾斜面接触,限制第二切换阀75b的运动。由此,阻止第二切换阀75b的全闭。第二切换阀75b的阀开度被第一凸部109及第二凸部111相对于各自的阀轴的配置关系被预先规定。风路闭塞限制部108限制的第二切换阀75b的阀开度优选的是设定为第二阀体76b出到第二凹部79b之外、不会暴露在吸入风路61的主流中的范围。

另外,如果有意地操作按压按钮85而要将第一切换阀75a打开、将第二切换阀75b关闭,则经由第一切换阀75a的第一偏心轴82a将第一阀体76a向第一阀座78a推压的力消失。因此,即使假如风路闭塞限制部108的第二凸部111接触在第一凸部109上而第一切换阀75a的阀开度被限制的状态,第一凸部109的斜面也将第二切换阀75b推回而越过第二凸部111,如有意的操作那样,第一切换阀75a打开,第二切换阀75b关闭。

接着,对电动吸尘装置1的站点5的另一例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的站点单元的另一例的图。

如图16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的站点5a具备具有切换风路的一体的阀体的切换阀72a。

切换阀72a一体地具有能够许可或切断尘埃移送管22的流通的第一阀体76aa和能够许可或切断吸入风路61的流通的第二阀体76ab,并具备将第一阀体76aa及第二阀体76ab一起支承的阀轴121。

阀体(第一阀体76aa、第二阀体76ab)都是四边形的板状体。阀体(第一阀体76aa、第二阀体76ab)具有与设在合流管64中的阀座(第一阀座78a、第二阀座78b)接触而将各自的风路与合流管64的流通切断的阀座。

阀轴121配置在第一阀体76aa与第二阀体76ab的边界部或连结部。因而,切换阀72a使阀体(第一阀体76aa、第二阀体76ab)如门那样绕阀轴121旋转而将风路关闭或打开。

阀轴121配置在将尘埃移送管22与吸入风路61隔开的壁的延长线上。

切换阀72a具备:弹性的推压部(省略图示),配置在风路的外侧,在阀体将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状态下,产生将阀体向阀座推压的力;偏心轴(省略图示),相对于阀轴121偏心设置。推压部及偏心轴配置在风路的外侧。

这样构成的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能够切换与第二集尘容器28连接的风路以许可尘埃移送管22(第一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及吸入风路61(第二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某一方而将另一方切断的切换阀72、72a,能够容易地切换由站点5、5a将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捕集到的尘埃储存的功能、和在使用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以外的手段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迅速地进行了局部性的清扫后用站点5、5a将聚拢的尘埃储存的功能。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分别独立的切换阀72(第一切换阀75a、第二切换阀75b),能够将各个风路单独地分断,用简单的构造可靠地防止空气在风路间泄漏。特别是,电动吸尘装置1能够可靠地防止阀轴(第一阀轴77a、第二阀轴77b)周围的空气的泄漏。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分别独立的切换阀72(第一切换阀75a、第二切换阀75b),能够独立地管理各个阀体(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与阀座(第一阀座78a、第二阀座78b)的尺寸关系,所以能够可靠地抑制座面处的空气泄漏。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一体地具有第一阀体76aa及第二阀体76ab的切换阀72a,能够在容许阀轴121周围的空气泄漏的同时用更简单的构造进行风路的切换。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能够用1个输入操作切换切换阀72、72a的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操作性变得良好,能够容易地切换利用各个风路的吸入形态,能够提高便利性。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借助往复运动产生切换阀72、72a的开闭的驱动力的滑块71,使组装变简单,进而能够提高可靠性而确保切换阀72、72a的可靠的动作。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被止转棒轭机构部89开闭的切换阀72、72a,能够用较少的零件件数且简单的构造使切换阀72开闭,进而还能够有利于成本降低。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使力作用于滑块71以使切换阀72、72a向将尘埃移送管22(第一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而许可吸入风路61(第二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状态动作的动力部86,当使用吸入风路61使尘埃吸入时,能够在较小的操作力下开始使用。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在许可尘埃移送管22(第一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而将吸入风路61(第二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状态下保持切换阀72、72a并暂时地限制滑块71的移动的离合器机构部87,当使用吸入风路61使尘埃吸入时,能够提高有关风路的切换的操作性。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与滑块71连动的操作用的按压按钮85,当利用吸入风路61(第二吸入风路)将尘埃吸入时能够提供直观的操作性。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在按压按钮85被按入的状态下成为尘埃移送管22(第一吸入风路)的流通被许可而吸入风路61(第二吸入风路)的流通被切断的状态,在按压按钮85起立的状态下成为尘埃移送管22(第一吸入风路)的流通被切断而吸入风路61(第二吸入风路)的流通被许可的状态,由此能够提供直观且较高的操作性。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起立的状态相比被按入的状态从第二主体盒27的突出量更大的按压按钮85,能够容易掌握风路的切换状态,提高便利性。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在按压按钮85起立的状态下露出到第二主体盒27外而能够辨识的标识部99,能够更容易掌握风路的切换状态,提高便利性。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由于具备在阀体的自重下打开的切换阀72,所以通过风路的切换操作能够将一方的风路可靠地打开。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在切换阀72、72a将风路(尘埃移送管22、吸入风路61)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切断的状态下产生将阀体(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向阀座(第一阀座78a、第二阀座78b)推压的力的弹性的推压部(第一推压部83a、第二推压部83b),能够将风路可靠地切断。此外,推压部不将从流通路径切换机构73作用在切换阀72上的力直接向阀体传递,也承担缓冲的功能,能够将在阀体(第一阀体76a、第二阀体76b)与阀轴(第一阀轴77a、第二阀轴77b)或偏心轴(第一偏心轴82a、第二偏心轴)之间发生的负荷缓和。

进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切换检测部101,能够根据切换阀72的切换状态使第二电动送风机29定时性良好地运转而提高便利性。

另外,在跨多个风路而使用一体的阀体的情况下,需要将两风路相连而配置阀体或阀轴的空间。该空间可能成为使空气在两风路间流通的泄漏路径。所以,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分别收纳在风路内且分别独立的第一阀体76a及第二阀体76b,从将风路划分的壁面将多余的泄漏路径去除,使空气的泄漏风险降低。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具备在许可尘埃移送管22(第一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状态下收纳第一阀体76a的第一凹部79a、和在许可吸入风路61(第二吸入风路)与第二集尘容器28的流通的状态下收纳第二阀体76b的第二凹部79b,能够将第一阀体76a及第二阀体76b相对于各自的阀座配置在上游侧。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将第一阀体76a及第二阀体76b相对于各自的阀座配置在上游侧,用吸入负压将阀体向阀座推压,进而能够降低切换阀72的漏洩的风险。

因而,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通过利用安设在居室内的站点5,能够进行通过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的自发性的清扫,并且在使用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以外的手段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迅速地进行了局部性的清扫后能够容易地将聚拢的尘埃处置。

此外,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能够容易地切换通过将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捕集到的尘埃向站点5移动并储存而使电动吸尘器内的尘埃变空的功能、和在使用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以外的手段例如拖把、笤帚或地板用清扫工具迅速地进行局部性的清扫后将聚拢的尘埃在站点5储存的功能,能够提高便利性。

另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装置1也可以是代替自发型电动吸尘器2而将非自发型电动吸尘器(省略图示),例如卧式吸尘器型、直立型、棒型或手持型等使用者直接使用而捕集尘埃的电动吸尘器与站点5组合的结构。非自发型电动吸尘器既可以是在电池等的内置电源下动作的无绳型,也可以是具备从商用交流电源引导电力的电源线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尘埃移送管22作为将非自发型清扫机与第二集尘容器28拆装自如地连结的中继风路发挥功能。即,电动吸尘装置1如果将自发型及非自发型的电动吸尘器安装到站点5上,则电动吸尘器的第一集尘容器12被连结到尘埃移送管22上,成为能够将捕集到第一集尘容器12中的尘埃向站点5的第二集尘容器28移送的状态。

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并不是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价的范围中。

标号说明

1电动吸尘装置(electricvacuumcleaningapparatus);2自发型电动吸尘器(autonomousroboticvacuumcleaner);3充电电极(chargingelectrode);5;5a站点;11第一主体盒;11a底面;12第一集尘容器(primarydustcontainer);13第一电动送风机(primaryelectricblower);15移动部(runninggear);16驱动部(drivingforcesource);17机器人控制部(robotcontroller);18二次电池(rechargeablebattery);19台座(basepart);21尘埃回收部(dustcollector);22尘埃移送管(dusttransferpipe);23杠杆;25电源线;26第二吸入口(secondintakeportorsecondvacuuminlet);27第二主体盒;27a壁面;27b按钮孔;28第二集尘容器;29第二电动送风机;31中央刷(rotatingbrushoragitator);32中央刷用驱动部(rotatingbrushdrivingforcesource);33侧刷(spinningsidebrush);35侧刷用驱动部;36第一吸入口;37尘埃容器口(dustcontaineropening);38容器主体(containerbody);39连结部(junctionpart);41废弃口(disposalport);42废弃盖(disposallid);45驱动轮(drivingwheel);46旋转轮(caster);47充电端子(chargingterminal);48刷子基部(brushbase);49线状清扫体(linearbrush);51高台面部(highfloorpart);52低台面部(lowfloorsection);53行进面(runningsurface);56凹陷部(recess);57归位确认检测部(homingdetector);58第一传感器部;59第二传感器部;61吸入风路(suctionpassage);62下游风路管(downstreampipe);63风路切换机构(channelswitchingunit);64合流管(junctionpipe);65钩;66吸入室(suctionchamber);66a流入侧端部;66b流出侧端部;67竖立风路管(riserpipe);67a下端部;67b上端部;68离心分离部(centrifugalseparator);68a第一离心分离部(primarycentrifugalseparationchamber);68b第二离心分离部;71滑块;72、72a切换阀;73流通路径切换机构(valveswitchingmechanism);75a第一切换阀;75b第二切换阀;76a、76aa第一阀体(firstvalvememberorfirstvalveelementorfirstdisk);76b、76ab第二阀体;77a第一阀轴(firsthinge);77b第二阀轴;78a第一阀座(firstvalveseat);78b第二阀座;79a第一凹部(firstrecess);79b第二凹部;81a第一贯通孔(firstventilationhole);81b第二贯通孔;82a第一偏心轴;82b第二偏心轴;83a第一推压部;83b第二推压部;85按压按钮;86动力部(powersource);87离合器机构部(scotchyoke);88a第一导引孔;88b第二导引孔;89止转棒轭机构部;91狭缝;92肋板;93长孔;95轴衬;96螺旋弹簧;97保持部;99标识部;101切换检测部(switchingdetector);102a第一外轮;102b第二外轮;103a第一内轮;103b第二内轮;105a臂;105b臂;106a第一扭转弹簧;106b第二扭转弹簧;108风路闭塞限制部(blockingpreventingmechanism);109第一凸部(firstprotrusion);111第二凸部;121阀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