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352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特别地,设及一种用于家具的高 度调节装置,该家具用高度调节装置易于调节高度,从而可W迅速安装或拆卸家具,并且可 坚固地维持调节后的高度。
【背景技术】
[0002] 我们在家使用的大部分家具,例如衣柜或抽屉主要由木材制成,而运种家具由于 体积大而不易于搬运,并且始终占据既定的空间,其费用也W高价格的为居多。而近来,为 了收纳衣服或袜子、领带及箱包等杂货类,多数使用轻型有色金属材料的系统家具。
[0003] 不同于W往的衣柜或抽屉等,在多数柱子之间设置搁板或台子及吊钩等的系统家 具为敞开式结构,因而便于整理衣服或收纳品,且任何人都能轻易组装和设置,并且方便移 动,所W近来对其的需求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0004] 然而,对于现有的系统家具,为了调节高低,需要拆解家具的构成要素后重新结 合,且在结合的同时在结合部位采用夹入螺丝的方式,因而具有增加了在现场的作业工艺、 不便于作业、W及耗时等降低作业率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化]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 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其为将蜗杆(worm)和蜗轮(worm wheel)的旋转力转换为螺旋结合于 蜗轮的螺旋轴(screw shaft)的上下方向直线运动,从而调节高度,因此可迅速安装或拆卸 家具,轻易调节高度,并且坚固地维持调节后的高度。
[0007] 技术方案
[0008]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用高度调节装置由W下组成:外壳, 其固定于柱子;动力传递部,其由蜗杆和一对蜗轮组成,其中,所述蜗杆能旋转地设置于所 述外壳的同时,所述蜗杆的两端暴露在所述外壳的外部,而所述一对蜗轮设置于所述蜗杆 的两侧,且所述蜗杆旋转时所述一对蜗轮通过晒合于所述蜗杆而发生旋转;盖体,其用于密 闭所述外壳的开放的一面;紧贴部件,其包括螺旋轴,该螺旋轴贯穿所述动力传递部的蜗轮 和所述盖体,且所述螺旋轴的外周面螺旋结合于蜗轮的内周面。
[0009] 其中,所述外壳的前、后面形成插入槽,所述动力传递部的蜗杆的两端放置于所述 插入槽,而所述盖体前、后端W能够对所述蜗杆21的两端进行加压的方式形成末端呈弧形 的加压板。
[0010] 并且,所述动力传递部的蜗杆的中央形成扳手插入孔,W便能够依靠插入的扳手 的旋转而旋转。
[00"] 有益效果
[0012]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在旋转蜗杆的同时,使螺旋 结合于蜗轮的螺旋轴沿上下方向直线运动,从而调节紧贴部件和外壳(或盖体)之间的距 离,因此易于调节高度,并且可将高度调节至微小的长度单位。
[0013] 此外,如果将扳手夹入形成于蜗杆的扳手插入孔后进行旋转,蜗杆即可旋转,因 而,调节高度的操作简单,即使老弱者也可W独自轻易调节高度。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显示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柱子(互全E) 的情景的示意图。
[0015] 图2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使用情景的示意图。
[0016]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0017] 图4a至图4c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拆卸过程的示 意图。
[0018]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截面图。
[0019] 图6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蜗杆和蜗轮的连接关系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W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实施 例。
[0021]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柱子的情景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使用情景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0022] 并且,图4a至图4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拆卸过程的示 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截面图,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的蜗杆和蜗轮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00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家具的高度调节装置是被设置在组成家具的柱子P,其包 括:一面开放的外壳10、设置在上述外壳10的内部的动力传递部20、密闭上述外壳10的开放 的一面的盖体30、W及贯穿上述外壳10和盖体30并且与外壳10和盖体30的距离可被调节的 紧贴部件40。
[0024] 上述外壳10夹入至组成家具的柱子P的上端或下端中的至少一个而被固定,其一 面开放,内部形成一定的容纳空间,且在前、后面形成U字形的插入槽11。
[0025] 并且,上述外壳10在与设置上述盖体30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形成2个贯通孔12,而 在内部两侧形成用于紧固螺栓的螺孔13(坦全)。
[0026] 此外,上述外壳10在贯通孔12的周边的内侧面突出形成环形的蜗轮安置凸缘14。 该蜗轮安置凸缘14是用于使下述的动力传递部20的蜗轮22-端夹入的部分,通过该蜗轮安 置凸缘14能够防止蜗轮22脱离的同时,还能使蜗轮22在外壳10的内部自由旋转。
[0027] 另一方面,上述外壳10在与设置上述盖体30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突出形成固定突 起15。该固定突起15是插入到上述柱子P的内部空间的部分。更详细地,上述固定突起15W 过盈配合方式插入到柱子P的内部,从而将外壳10坚固地固定在柱子P。
[0028] 上述动力传递部20被设置在形成于上述外壳10的内部的容纳空间,并包括可旋转 地设置于上述外壳10的蜗杆21、W及与上述蜗杆21晒合而旋转的蜗轮22。
[0029] 上述蜗杆21被设置在上述外壳10的中央,更详细地,上述蜗杆21被设置为其两端 放置在上述外壳10的插入槽11。如上所述的蜗杆21的两端通过外壳10的插入槽11暴露至外 壳10的外部。
[0030] 并且,上述蜗杆21的中央形成多角形的扳手插入孔21a。该扳手插入孔21a是用于 从外壳10的外部夹入扳手的孔,将扳手夹入扳手插入孔并旋转时,蜗杆21依靠蜗杆21的旋 转而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