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40885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渠排渣【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除水中杂物效果好,不会造成杂物积压、堵塞的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包括有导向板、拦污栅条、定位块、平台和杂物收集池;所述平台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安装在平台上;所述拦污栅条安装在平台和水底之间;所述定位块安装在拦污栅条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安装在导向板的一侧。解决了现有拦污栅拦截水中杂物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杂物积压、堵塞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清除水中杂物效果好,不会造成杂物积压、堵塞,不需要人工打捞,无需动力,能够自动清除、收集水中杂物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渠排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力发电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水电站利用天然水力资源进行发电,高效无污染,水电站正在逐渐取代火力发电厂,成为优选供电站。
[0003]建设水电站,往往要建立水库蓄水,在水库和水渠中漂浮着大量的杂物,例如树枝、树叶、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和各种生活垃圾,这些杂物如果进入发电机叶轮中,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在发电机前面建立拦污栅,拦截漂浮的杂物,但是效果不佳,拦截下来的杂物容易积压在一起,堵塞拦污栅,需要人工打捞;特别是下大雨时,发电效益最好,大雨往往带来更多的杂物,拦污栅堵塞更加严重,为了打捞人员的人身安全,打捞杂物的工作无法进行,导致水位上涨,水库或者水渠里的水溢出,会发生垮塌,造成重大事故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拦污栅拦截水中杂物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杂物积压、堵塞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除水中杂物效果好,不会造成杂物积压、堵塞的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包括有导向板、拦污栅条、定位块、平台和杂物收集池;所述平台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安装在平台上;所述拦污栅条安装在平台和水底之间;所述定位块安装在拦污栅条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安装在导向板的一侧。
[0008]优选地,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所述导向板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10。 -160。。
[0009]优选地,所述拦污栅条之间的间距为25-35 mm。
[0010]优选地,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所述拦污栅条与水底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
[0011]工作原理:水中漂浮的杂物随着水流,漂流到拦污栅条处,拦污栅条有过滤的作用,将杂物拦截在拦污栅条的一侧,由于拦污栅条与水底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拦污栅条有一定的倾角,当杂物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在水流冲力的作用下,积压的杂物沿着拦污栅条冲上平台,然后积压的杂物沿着平台上的导向板,最终汇集到杂物收集池中;杂物收集池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清理。
[0012]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所述导向板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27.93°时,导向板清除杂物的效果最好。
[0013]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所述拦污栅条之间的间距为30 mm时,拦污栅条清除水中杂物的效果最好。
[0014]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所述拦污栅条与水底之间的夹角为8.51°时,清除水中杂物的效果最好。
[0015](3)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拦污栅拦截水中杂物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杂物积压、堵塞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清除水中杂物效果好,不会造成杂物积压、堵塞,不需要人工打捞,无需动力,能够自动清除、收集水中杂物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为:1_平台,2-导向板,3-定位块,4-拦污栅条,5-水流,6-水底,7-杂物收集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导向板2、拦污栅条4、定位块3、平台I和杂物收集池7 ;所述平台I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2安装在平台I上;所述拦污栅条4安装在平台I和水底6之间;所述定位块3安装在拦污栅条4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7安装在导向板2的一侧。
[0023]所述导向板2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10°。
[0024]所述拦污栅条4之间的间距为25 mm。
[0025]所述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
[0026]工作原理:水中漂浮的杂物随着水流5,漂流到拦污栅条4处,拦污栅条4有过滤的作用,将杂物拦截在拦污栅条4的一侧,由于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拦污栅条4有一定的倾角,当杂物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在水流5冲力的作用下,积压的杂物沿着拦污栅条4冲上平台1,然后积压的杂物沿着平台I上的导向板2,最终汇集到杂物收集池7中;杂物收集池7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清理。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导向板2、拦污栅条4、定位块3、平台I和杂物收集池7 ;所述平台I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2安装在平台I上;所述拦污栅条4安装在平台I和水底6之间;所述定位块3安装在拦污栅条4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7安装在导向板2的一侧。
[0029]所述导向板2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60°。
[0030]所述拦污栅条4之间的间距为35 mm。
[0031]所述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
[0032]工作原理:水中漂浮的杂物随着水流5,漂流到拦污栅条4处,拦污栅条4有过滤的作用,将杂物拦截在拦污栅条4的一侧,由于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拦污栅条4有一定的倾角,当杂物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在水流5冲力的作用下,积压的杂物沿着拦污栅条4冲上平台1,然后积压的杂物沿着平台I上的导向板2,最终汇集到杂物收集池7中;杂物收集池7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清理。
[0033]实施例3
[0034]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导向板2、拦污栅条4、定位块3、平台I和杂物收集池7 ;所述平台I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2安装在平台I上;所述拦污栅条4安装在平台I和水底6之间;所述定位块3安装在拦污栅条4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7安装在导向板2的一侧。
[0035]所述导向板2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10° -160°。
[0036]所述拦污栅条4之间的间距为30 mm。
[0037]所述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
[0038]工作原理:水中漂浮的杂物随着水流5,漂流到拦污栅条4处,拦污栅条4有过滤的作用,将杂物拦截在拦污栅条4的一侧,由于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拦污栅条4有一定的倾角,当杂物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在水流5冲力的作用下,积压的杂物沿着拦污栅条4冲上平台1,然后积压的杂物沿着平台I上的导向板2,最终汇集到杂物收集池7中;杂物收集池7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清理。
[0039]实施例4
[0040]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导向板2、拦污栅条4、定位块3、平台I和杂物收集池7 ;所述平台I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2安装在平台I上;所述拦污栅条4安装在平台I和水底6之间;所述定位块3安装在拦污栅条4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7安装在导向板2的一侧。
[0041]所述导向板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27.93°。
[0042]所述拦污栅条之间的间距为30 mm。
[0043]所述拦污栅条与水底之间的夹角为8.51°。
[0044]工作原理:水中漂浮的杂物随着水流5,漂流到拦污栅条4处,拦污栅条4有过滤的作用,将杂物拦截在拦污栅条4的一侧,由于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拦污栅条4有一定的倾角,当杂物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在水流5冲力的作用下,积压的杂物沿着拦污栅条4冲上平台1,然后积压的杂物沿着平台I上的导向板2,最终汇集到杂物收集池7中;杂物收集池7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清理。
[0045]实施例5
[0046]—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导向板2、拦污栅条4、定位块3、平台I和杂物收集池7 ;所述平台I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2安装在平台I上;所述拦污栅条4安装在平台I和水底6之间;所述定位块3安装在拦污栅条4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7安装在导向板2的一侧。
[0047]实施例6
[0048]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导向板2、拦污栅条4、定位块3、平台I和杂物收集池7 ;所述平台I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2安装在平台I上;所述拦污栅条4安装在平台I和水底6之间;所述定位块3安装在拦污栅条4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7安装在导向板2的一侧。
[0049]所述导向板2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60°。
[0050]所述拦污栅条4之间的间距为30 mm。
[0051]所述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
[0052]实施例7
[0053]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导向板2、拦污栅条
4、定位块3、平台I和杂物收集池7 ;所述平台I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2安装在平台I上;所述拦污栅条4安装在平台I和水底6之间;所述定位块3安装在拦污栅条4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7安装在导向板2的一侧。
[0054]所述导向板2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10°。
[0055]所述拦污栅条4之间的间距为30 mm。
[0056]所述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
[005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向板(2)、拦污栅条(4)、定位块(3)、平台(I)和杂物收集池(7);所述平台(I)安装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板(2)安装在平台(I)上;所述拦污栅条(4)安装在平台(I)和水底(6)之间;所述定位块(3)安装在拦污栅条(4)之间;所述杂物收集池(7)安装在导向板(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所述导向板(2)为折板,折板之间的夹角为110° -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栅条(4)之间的间距为25-35 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所述拦污栅条(4)与水底(6)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水渠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栅条(4)之间的间距为30 mm。
【文档编号】E02B5/08GK204000770SQ20142034986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8日
【发明者】赖紹润, 吕福余, 吕鹏远 申请人:赣州天目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