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排水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427阅读:1468来源:国知局
挡土墙排水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施,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挡土墙排水设施。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广泛用于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一种构筑物,由于挡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墙后地下水的作用,因此几乎所用挡土墙都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之后一般都设有倒滤设施。

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挡墙排水孔流土或失效的现象,这对墙后构筑物和挡墙结构本身都会产生潜在的威胁。排水孔流土的根本原因是其后倒滤设施失效,这将造成墙后回填料的流失进而引起墙后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排水孔失效有两种可能,一是排水管本身被形状及大小合适的石子堵塞,进而致使其排水不畅,二是排水管后倒滤设施的空隙被细小的土颗粒堵塞,降低了其透水效果。

在某些工程中为减小墙后土压力并降低造价,墙后回填料采用含有少量细颗粒石渣的开山石,由于开山石主要为大小不一的石块,同时含有少量的细颗粒石渣,这就对挡土墙的排水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避免细颗粒石渣流失,又要避免排水孔失效,以确保墙后构筑物和挡墙结构本身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小挡土墙土压力且造价低廉,同时能避免排水管失效的挡土墙排水设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土墙排水设施,包括挡土墙,挡土墙后方回填含有细颗粒石渣的开山石,挡土墙的墙身之中埋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进口处设置有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锚固于挡土墙墙身之中,排水管的进水口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钢筋网片之后设置级配碎石,级配碎石的粒径大于钢筋网片孔洞的大小。

按上述方案,所述排水管为PVC管。

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筋网片由相互垂直的钢筋铺设而成,钢筋的直径为10mm-14mm,相邻的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为15mm-25mm。

按上述方案,所述排水管的倾斜度为坡度的4%-6%。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排水设施,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排水管进口处设置了钢筋网片和级配碎石,避免了开山石回填料封堵孔口致使排水管失效,同时也避免了细颗粒填料流失,保证了挡土墙排水设施的作用;

2、挡土墙回填料采用开山石,减小了墙后土压力,降低了费用。

3、排水倒滤设施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挡土墙排水设施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钢筋网片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1排水设施包括挡土墙1、级配碎石2、钢筋网片4和排水管3。

挡土墙1的墙身内埋设排水管3,本例中的排水管3采用PVC管,直径大约100mm。排水管3的进水口处铺设了钢筋7,钢筋7分别横向与竖向相互垂直铺设形成钢筋网片4,钢筋7的两头末端向排水管3方向弯折形成锚固段8,钢筋网片4通过锚固段8锚固在挡土墙1内,锚固段在挡土墙1墙身内的锚固长度根据挡土墙1材料确定,钢筋6的直径可在10mm-14mm之间选取,本例中选取直径为12mm的钢筋。

挡土墙1的后部为回填料5,回填料5为含有少量细颗粒石渣的开山石6,钢筋网片4的后部表面设置有级配碎石2,级配碎石2埋设在回填料5之中,级配碎石2的粒径大于钢筋网片4的孔洞大小。

相邻的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为15mm-25mm,由级配碎石2的颗粒直径确定钢筋的间距。级配碎石2的直径根据挡土墙1墙背渗水情况,及挡土墙1后部的开山石6来确定。

排水管3的进水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倾斜度数为4%-6%,本例中倾斜度数为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