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复合桩截桩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36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复合桩截桩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一种钢管复合桩截桩平台。



背景技术:

在预制墩台干法安装施工初期阶段,钢圆筒围堰内抽水完毕且挖泥至设计标高处,进行底部支撑钢管和钢抱箍安装作业,利用支撑钢管作为钢管复合桩截桩平台下部环形支撑的临时平台,吊运组拼两套半圆平台及环形支撑且使用螺栓锁紧,方可进行截桩作业。在组拼时,很难将支撑钢管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螺栓锁紧难度大,装配化不高。筒内挖泥作业周期较长,工序等待时间增加,无法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管复合桩截桩平台。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复合桩截桩平台,包括环形支撑平台,所述环形支撑平台上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共有6根柱子,间隔60°布置,相邻的柱子之间焊接有横撑,所述横撑共有上下等距分布的7层,所述横撑的最底层与所述环形支撑平台之间设有爬梯,所述立柱与所述环形支撑平台之间加固有加劲三角板。

所述立柱直径为150mm,壁厚为4.5mm,柱高为4800mm;所述横撑直径为57mm,壁厚为3mm;所述爬梯的钢筋的直径为28mm。

所述环形支撑平台内环的直径为2300mm,外环的直径为4200mm。

所述横撑最底层距所述环形支撑平台为1500mm,所述横撑的层间距为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吊装,操作性强,提高安装效率,增加钢构件的周转使用率,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适用于不同超灌高度桩基的截桩作业,实用性更强,充分利用工程废料,节省了原材料采购及加工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中:1-环形支撑平台;2-立柱;3-横撑;4-爬梯;5-加劲三角板;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管复合桩截桩平台,包括环形支撑平台1,所述环形支撑平台1上焊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共有6根柱子,间隔60°布置,相邻的柱子之间焊接有横撑3,所述横撑3共有上下等距分布的7层,所述横撑3的最底层与所述环形支撑平台1之间设有爬梯4,所述立柱2与所述环形支撑平台1之间加固有加劲三角板5。

所述立柱2直径为150mm,壁厚为4.5mm,柱高为4800mm;所述横撑3直径为57mm,壁厚为3mm;所述爬梯4的钢筋的直径为28mm。

所述环形支撑平台1内环的直径为2300mm,外环的直径为4200mm。

所述横撑3最底层距所述环形支撑平台1为1500mm,所述横撑3的层间距为50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吊装,操作性强,提高安装效率,增加钢构件的周转使用率,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操作时将木板搭在横撑3上,以木板作为支撑,操作人员站在木板上进行截桩操作,适用于不同超灌高度桩基的截桩作业,实用性更强,同时横撑3也起到护栏的作用,安全性可控;立柱2、横撑3、爬梯4及加劲三角板5,均为对应灌注桩施工工序所使用的取芯管、声测管、钢筋及桩皮,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工程废料,省去原材料采购及加工费用。截桩与挖泥交叉进行,缩短了工序的等待时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