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边坡抗滑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69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边坡抗滑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边坡抗滑桩。



背景技术:

抗滑桩是目前工程实践中对岩土边坡进行抗滑处理的一种主要措施,是滑坡地质灾害治理中一种主要的方法,它的作用机理是将抗滑桩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进而稳定边坡。与采用抗滑挡土墙、锚杆等抗滑措施的抗滑工程相比,抗滑桩具有抗滑能力强、适用范围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治理滑动面较深的大型滑坡,而与抗滑挡土墙相比,抗滑桩更具有开挖体积小、对滑坡稳定性和地质环境破坏性小、不易恶化滑坡状态、可以多个抗滑桩同时施工、施工安全简便、工期短等多方面的突出优点。

在目前边坡抗滑工程实践中,会根据滑坡体的厚度、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桩或钢筋(钢轨)混凝土桩等桩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桩使用最为广泛,为了抗滑桩能更好的克服上部滑动区内岩土体产生的巨大推力,一般会将抗滑桩的体积做的很大,而且在抗滑桩中心的空心区域中充填混凝土,虽然大体积的抗滑桩能保证自身承载力和边坡抗滑力的要求,但制作和填充大体积抗滑桩所需的混泥土量大,造价贵,给工程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大体积抗滑桩的变形性能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对于爆破或地震引起的滑坡,由于滑体冲击力大,滑移时间短,抗剪性能差的抗滑桩会很容易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抗滑桩失去抗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边坡抗滑桩,它相较传统的空心抗滑桩,不仅能减少混凝土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还能增大抗滑桩与土体间的摩擦阻力,增强抗滑桩的抗剪性能,提高抗滑桩的抗滑能力,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排水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边坡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抗滑板、主筋、箍筋,所述抗滑板呈竖直长方体薄板状,抗滑板由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抗滑板的四个长边竖直外侧表面上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混凝土凸起,且每个外侧表面上的混凝土凸起均排布满整个表面,抗滑板上位于一长边外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处竖向开设有一道凹槽,凹槽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凹槽的顶面和底面均贯穿至抗滑板的顶面和底面之外,圆形凹槽内固定内嵌铺设有适配的圆形排水钢丝软管,方形凹槽内固定内嵌铺设有适配的方形塑料排水板,六块抗滑板的内侧面竖直长边分别通过六根主筋依次首尾固定相连包绕形成环形六棱柱状,相连后六块抗滑板的中心形成六棱柱空心区域,且相连后六块抗滑板中心空心区域内的六个内侧面上水平加设有若干道六边形箍筋,若干道箍筋依次上下间隔分布,相连后相邻抗滑板的相邻水平短边竖直侧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较传统的空心抗滑桩,不仅能减少混凝土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还能增大抗滑桩与土体间的摩擦阻力,增强抗滑桩的抗剪性能,提高抗滑桩的抗滑能力,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排水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抗滑板、2-排水钢丝软管或塑料排水板、3-主筋、4-箍筋、5-砂石土。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边坡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抗滑板、主筋、箍筋,所述抗滑板呈竖直长方体薄板状,抗滑板由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抗滑板的四个长边竖直外侧表面上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混凝土凸起,且每个外侧表面上的混凝土凸起均排布满整个表面,抗滑板上位于一长边外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处竖向开设有一道凹槽,凹槽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凹槽的顶面和底面均贯穿至抗滑板的顶面和底面之外,圆形凹槽内固定内嵌铺设有适配的圆形排水钢丝软管,方形凹槽内固定内嵌铺设有适配的方形塑料排水板,六块抗滑板的内侧面竖直长边分别通过六根主筋依次首尾固定相连包绕形成环形六棱柱状,相连后六块抗滑板的中心形成六棱柱空心区域,且相连后六块抗滑板中心空心区域内的六个内侧面上水平加设有若干道六边形箍筋,若干道箍筋依次上下间隔分布,相连后相邻抗滑板的相邻水平短边竖直侧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90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施工作业人员先对待加固边坡开挖桩孔,然后将本新型抗滑桩插入桩孔中,并在抗滑桩外侧表面与桩孔的空隙间,以及抗滑桩中心的六棱柱空心区域间均填入砂石土(见图1),并将填入的砂石土夯实紧密,相比传统空心混凝土桩填入混凝土而言,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而且由于抗滑板的四个竖直侧面上均设有混凝土凸起,增大了抗滑桩的表面摩擦阻力,提高了抗滑桩的抗滑能力,此外六棱柱环形结构使得相邻抗滑板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补偿一定边坡的扰动程度,增强了抗滑桩的抗剪性能,而且抗滑板上设有的塑料排水板或排水钢丝软管能将抗滑板上的积水及时排出,有利于边坡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