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桩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19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桩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力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中传统的大开挖基础的方量和开挖工程量大、占地面积大,施工机具笨重,搬运困难。输电塔基沿输电线路分散布置,每个塔基工程量相对其它工程而言工程量较小,因此施工机械的转场、施工材料的运输及施工临时便道等占整个工程量及工期较大,且投资费用高。

传统的微型桩基础施工都是通过先钻孔后压力注浆成桩,工程费用和施工时间较预制桩相比施工便捷性角度而言还是不具有优越性。将桩基化整为零,整桩分为多个短桩、小型桩,现场直接拼装,同时又能够满足关键参数的需求。桩身连接的连接方式是整套小型预制桩快速施工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桩身连接方式大多较为复杂,或操作困难,或装置复杂,难以实现快速化施工的要求,需要在结构形式上做出改变以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桩连接装置,主要用于预制桩现场施工连接,进而实现现场快速化施工。

一种预制桩桩间连接装置,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包括:

基板,用于固定在待连接的预制桩的端面处;

多块肋板,固定在基板上且成环形分布;

两个连接件上的肋板一一对应贴靠,且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待连接的两预制桩的端部均固定有一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在对接时位置相应的肋板相互配对贴靠再通过螺栓固定,方便快捷。

为了保证连接强度,作为优选,所述预制桩内预埋有钢筋,所述基板为与钢筋焊接固定的钢板。

使用时基板贴附在预制桩端面,并与预制桩内预埋的钢筋焊接固定,为了保证外观的整洁,作为优选:

所述基板的外轮廓与相连的预制桩的截面形状相应。

例如预制桩端头部位的截面为圆形,同样基板的外轮廓也设置为圆形且外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预制桩为空心结构即截面为环形,所述基板也为环形且内径小于等于预制桩内径。

在优选的方案中,不仅要求外周整洁形状相应,在预制桩为空心结构时,基板也设置为空心的环形。

本实用新型提及预制桩以及连接件与预制桩配合关系时,应理解为使用状态,并不对作为对连接件本身的结构限制。

肋板的数量可以依据基板的尺寸而定,为了保证强度,作为优选,每块基板上的肋板数量为8~12块。

作为优选,每块基板上的肋板在周向上均匀排布。均匀排布的方式可以使连接力更加均匀,在装配时对角度也没有严格要求。

为了提高强度,作为优选,其中一连接件的基板上设有加强筒,该基板上的各肋板绕加强筒外周分布且与加强筒外壁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筒为圆筒。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筒与同处一块基板上的各肋板等高。

利用加强筒可以提高各肋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由于两连接件之间的肋板需要相互穿插贴靠,为了避免空间干涉,作为优选,在没有设置加强筒的连接件上,各肋板避让所述加强筒。

作为进一步优选,组装状态下,在没有设置加强筒的连接件上,各肋板的内侧边与所述加强筒的外壁相贴。

由于肋板呈环形布置,因此内侧边可理解为朝向环形中心一侧的侧边,两连接件对结构,没有设置加强筒的连接件上,各肋板的内侧边恰与加强筒相抵可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预制桩连接装置结构简洁,操作方便,能很好地实现现场快速化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桩连接装置中两连接件未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两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3为其中一连接件的剖面图;

图4为另一连接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各附图,本实用新型预制桩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固定在待连接的预制桩1的端头部位,每个连接件均包括基板2和肋板3。

本实施方式中,预制桩1截面以圆环形为例,基板2也设置为形状相应的圆环形,基板2外径与预制桩1外径相同,基板2内径可以小于等于预制桩1内径。

预制桩1内预埋有钢筋,基板2和肋板3均为钢板便于焊接,预制桩1内预埋的钢筋与基板2焊接固定。

每块基板上的肋板为8~12块,两连接件上肋板的数量和排布相应,以便于相互对接,对接时两块基板上的肋板成对的相互贴靠,类板上设有螺孔5,穿设螺栓6以相互固定。

其中图1中处在下方的连接件,即图3中的连接件上,基板上设有加强筒4,该基板上的各肋板绕加强筒4外周分布且与加强筒4外壁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加强筒4为圆筒,且与同处一块基板上的各肋板等高,由于两连接件之间的肋板需要相互穿插贴靠,为了避免空间干涉,在没有设置加强筒的连接件上,各肋板避让加强筒且组装后内侧边与加强筒的外壁相贴。

两预制桩相接时,充分利用同一个加强筒,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又能够保证接桩的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预制桩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为预先加工预制桩并在需要连接的端头部位焊接固定相应的连接件,对接过程包括:

步骤1,将第一根预制桩通过高频振动等方法沉桩;

步骤2,吊装第二根预制桩于第一根桩的上方;

步骤3,令第二根预制桩底端连接件的肋板接触第一根预制桩顶端的基板;

步骤4,通过小幅度转动第二根预制桩,使得两根预制桩的肋板相互贴靠且螺孔相互对齐;

步骤5,施工人员将螺栓插入螺孔,利用工具拧紧螺帽,完成两根预制桩的对接。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