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管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003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水管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水管修复装置,用于修复埋设在混凝土内部、被钻孔打断的冷却水管。



背景技术:

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是大体积混凝土常用的温控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水化热从而产生较高的温度,因混凝土在较大截面范围内硬化速度和散热条件的差异,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度会产生一定的温差,过大的温差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冷却管及测温管,通过对混凝土的各项温控指标进行监控,并在混凝土浇筑中及浇筑完成后向预埋冷却水管中通入循环水,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利水电工程坝体由于基础灌浆或排水钻孔的需要,通常在坝体混凝土一定的高程面上进行钻孔施工,在钻孔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钻断冷却水管的问题,影响冷却水管管通水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水管修复装置,在钻孔打断埋设在混凝土内部的冷却水管后,能够及时修复并保证冷却水管正常通水,确保混凝土温控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却水管修复装置,包括圆形钢板、吊杆、横杆,圆形钢板上表面圆心处与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吊杆的上端端头下部与横杆中部垂直连接。吊杆位于钻孔内,圆形钢板下表面位于冷却水管顶面上方,横杆搁置在钻孔的孔口混凝土表面。

所述圆形钢板厚度为3mm至5mm,圆形钢板直径比钻孔直径小5mm。

所述吊杆为Φ20mm至Φ25mm钢筋,钢筋长度为:被打断的冷却水管顶面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减去200mm。

所述横杆为Φ20mm至Φ25mm钢筋,钢筋长度为钻孔直径加上200mm。

所述吊杆一端垂直牢固焊接在圆形钢板一侧的圆心处,吊杆另一端端头与横杆中部垂直焊接牢固。

所述圆形钢板、吊杆、横杆为施工现场废旧钢材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水管修复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可方便、快捷修复被钻孔打断的冷却水管,尽快恢复冷却水管通水,保证坝体混凝土温控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水管修复装置,可利用施工现场废旧钢材制作,经济适用;能方便、快捷、有效解决被钻孔打断冷却水管的修复问题,保证冷却水管恢复正常循环通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冷却水管修复装置,包括圆形钢板1、吊杆2、横杆3,圆形钢板1上表面圆心处与吊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吊杆2的上端端头下部与横杆3中部垂直连接。吊杆2位于钻孔6内,圆形钢板1下表面位于冷却水管7顶面上方,横杆3搁置在钻孔6的孔口混凝土表面。

所述圆形钢板1厚度为3mm至5mm,保证能完全支撑上部封堵砂浆的刚度和强度;圆形钢板1直径比钻孔6直径小5mm,确保钢板能顺利放进钻孔6至设计位置。

所述吊杆2为Φ20mm至Φ25mm钢筋,钢筋长度为:被打断的冷却水管7顶面至混凝土表面4的垂直距离减去200mm,使圆形钢板1底部距被打断的冷却水管7顶面有200mm高的空间,保证修复后的冷却水管7水流通畅。

所述横杆3为Φ20mm至Φ25mm钢筋,钢筋长度为钻孔6直径加上200mm,便于横杆3两端各100mm能牢靠搁置在混凝土表面4上,保证圆形钢板1在钻孔6中位于设计位置。

所述吊杆2一端垂直牢固焊接在圆形钢板1一侧的圆心处,吊杆2另一端端头与横杆3中部垂直焊接牢固。

所述圆形钢板1、吊杆2、横杆3为施工现场废旧钢材制作而成。

实施步骤:

在灌浆孔或排水孔钻孔施工过程中,相应部位的所有冷却水管7必须进行通水循环,发现当冷却水管7被钻孔打断时,立即停钻,并记录打断冷却水管7的钻孔深度,将被打断的冷却水管7的进、回水口均改为进水口,改用普通水进行大流量冲洗,必要时采取风、水联动冲洗,冲洗一段时间后,待钻孔6返清水后,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缓慢放入钻孔6中,圆形钢板1底面位于冷却水管7顶面以上300mm处,横杆3搁置在孔口混凝土表面4,向钻孔6内投入M30水泥砂浆5逐层捣实封闭钻孔6。在M30水泥砂浆5封堵后,利用被打断冷却水管7的进水口,适当加大进水流量,冲洗冷却水管7,出水作废水处理,不得回至冷水机组,直至彻底冲洗干净。必要时,对被打断冷却水管用压力水进行疏通或用风、水轮换冲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