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压静压桩机刮泥装置的拆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8568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压静压桩机刮泥装置的拆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液压静压桩机刮泥装置的拆卸结构。



背景技术:

静压桩是工程桩基施工的一种方法,静压桩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沉桩工艺。其完全避免了锤击打桩所产生的振动、噪音和污染,因此施工时具有对桩无破坏、施工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无污染等优点。目前城市基础施工中,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用静压桩机进行静压桩法施工得到了广泛发展。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37827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名称为液压静压桩机的刮泥装置。该方案公开了一种液压静压桩机的刮泥装置,用于设于一液压静压桩机的底部,所述刮泥装置包括设于液压静压桩机底端的板体及设于板体下表面的筒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供送桩柱通过的圆孔,所述筒体对应设于圆孔处,且为圆孔的外周面向下呈渐缩状延伸的圆台状。

该方案中刮泥装置的设置,使送桩柱壁面粘有的泥土被筒体挡设于筒体的外侧而从送桩柱的壁面脱落下来,从而节约了人工清理泥土的人力和时间。该方案中筒体是固定在板体上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送入的柱桩摇晃,容易碰坏筒体,碰坏的筒体更换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压静压桩机刮泥装置的拆卸结构,达到筒体碰坏后,能够快速更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液压静压桩机刮泥装置的拆卸结构,包括板体和设置于板体的圆孔,所述板体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筒体,所述板体与筒体的两者相对壁之间设有相互插合以实现圆孔与筒体同轴心的插槽与插接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连接于板体下表面的筒体,以实现筒体与板体为分体结构,使得筒体或者板体其中一个损坏后,只需要更换其中一个即可;筒体与板体之间设置的插槽与插接组件,以使得筒体与板体之间的滑轨连接,以便于筒体快速安装于板体,从而实现筒体碰坏后,能够快速更换。

进一步,所述插接组件包括连接于筒体的固定环、抵触于固定环下壁的固定块、抵触于固定环上壁的滑移块;所述固定环与筒体呈轴心设置;所述滑移块和固定块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件;所述板体设有用于限制插接组件脱离滑轨的固定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固定于固定块与滑移块之间,使得固定环带动筒体随插接组件更加稳定的插接于滑轨中;固定环与筒体同轴心设置,以便于辅助柱桩的插入;设置的固定件,以便于将滑移块和固定块夹紧,从而使得固定环固定的更加稳定;设置的固定组件,以便于插入在滑轨的插接组件的位置得以固定,使得刮泥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滑移板上表面的直齿条以及弹性伸缩于板体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卡接于直齿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块与直齿条之间的卡接抵触,使得插接组件固定于滑轨中。

进一步,所述滑移板相对的板体设有供楔形块伸缩的伸缩槽,所述楔形块底端与伸缩槽底端之间抵触有弹性件,所述伸缩槽设有连通板体上表面通孔,所述楔形块底端连接有穿出于通孔的拉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块底端与伸缩槽底端之间抵触的弹性件,以使得楔形块弹性伸缩于伸缩槽;拉线连接于楔形块底端并穿出于通孔,以便于人在板体上表面拉动拉线,从而控制楔形块的伸缩。

进一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拉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拉环,以便于人操作。

进一步,所述楔形块设有限制楔形块脱离伸缩槽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置于伸缩槽内,所述楔形块自带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插接组件插入方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板,以防止楔形块脱落于伸缩槽,斜面朝向插接组件插入方向,以使得插接组件插入滑轨更加顺畅。

进一步,所述直齿条自带齿牙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直齿条的斜边朝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齿条与楔形块斜面相对设置,以使得插接组件插入滑轨更加顺畅。

进一步,所述滑移块设有容置直齿条的容置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容置槽,以便于将直齿条容纳在容置槽中,以使得滑移板的上表面与板体的下表面的滑移接触更加顺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的固定环、设置固定环相对两端的插接组件,以便于人快速安装或拆卸筒体,从而便于维修;楔形块的自带斜面朝向插接组件的插入滑轨方向,以使得插接组件插入滑轨时顺畅且难以脱离滑轨;通过拉环拉动楔形块,插接组件能够脱离滑轨;设置的弹性件,使得楔形块具有弹性复位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刮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插接组件与滑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板体;11、突出件;12、滑轨;121、抵触板;13、圆孔;2、筒体;21、固定环;22、固定块;221、沉槽;23、滑移块;231、直齿条;2311、齿牙;232、容置槽;24、抵触环;25、固定件;4、固定组件;41、拉线;411、拉环;42、伸缩槽;421、封环;422、斜面;43、弹性件;44、楔形块;45、限位板;4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用于液压静压桩机刮泥装置的拆卸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板体1,板体1呈矩形,垂直于板体1焊接有四个突出件11,且四个突出件11位于板体1的四个角;板体1的中心位置开有圆孔13,与圆孔13同轴心设置有筒体2。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筒体2为铁皮围成圆台状构成,且筒体2的小口端朝向地面;板体1的下表面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轨12,且圆孔13置于两个滑轨12之间。滑轨12的横截面呈L型,且滑轨12的一端焊接有抵触板121,抵触板121封闭滑轨12的一端;滑轨12另一端滑移插入有插接组件。

插接组件包括与筒体2同轴心连接的固定环21、分别抵触于固定环21上、下壁的固定块22和滑移块23;固定块22朝向地面的面设有沉槽221,沉槽221中设置有固定件25,固定件25将固定块22和滑移块23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25采用螺钉。

固定环21设置于筒体2的大口端;固定环21的外圈呈矩形,其边长与两滑轨12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插接于滑轨12的筒体2更加稳定;且固定环21的上表面焊接有抵触环24,抵触环24与筒体2同轴心设置,且抵触环24的内径与筒体2内径大小一致;板体1与插接组件之间设置有限制插接组件脱离滑轨12的固定组件4。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固定组件4包括开设于板体1右端的伸缩槽42,且伸缩槽42与滑轨12相对设置;伸缩槽42朝向滑轨12端设有伸缩槽42内滑移连接有楔形块44,伸缩槽42底端开有连通板体1上表面的通孔46,楔形块44朝向板体1上表面端连接有拉线41,且拉线41从通孔46中穿出,拉线41的另一端连接有拉环411,以便于人通过拉线41控制楔形块44。

置于伸缩槽42内的拉线41套接有弹性件43,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3为弹簧,弹性件43抵触于伸缩槽42底端与楔形块44朝向板体1上表面端之间,使得楔形块44具有自动回复的功能。

楔形块44与拉线41之间设置有限位板45,限位板45滑移于伸缩槽42,限位板45焊接于楔形块44朝向板体1上表面端,伸缩槽42的内径与限位板45的外径等大;伸缩槽42开口端贴合有封环421,楔形块44伸缩滑移于封环421内,封环421抵触于限位板45,以限制楔形块44脱离伸缩槽42。

沿滑移块2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置槽232,并在容置槽232内焊接有直齿条231,直齿条231的高度低于容置槽232的深度,以便于滑移块23在滑轨12滑移的更加顺畅;直齿条231与楔形块44之间的抵触,直齿条231自带有齿牙2311,且齿牙231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齿牙2311的自带斜边与楔形块44的自带斜面422抵触,且楔形块44自带斜面422朝向插接组件插入方向,使得插接组件插入滑轨12更加顺畅。

工作过程及原理:通体大口端设置的固定环21、设置固定环21两端的插接组件以及抵触板121,以便于人将筒体2插入滑轨12后,快速实现筒体2与圆孔13同轴心定位;楔形块44的自带斜面422朝向插接组件的插入滑轨12方向,以使得插接组件插入滑轨12时顺畅且难以脱离滑轨12;通过拉环411拉动楔形块44,插接组件能够脱离滑轨12;设置的弹性件43,使得楔形块44具有弹性复位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