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74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连续梁悬灌施工设备,尤其是涉及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突飞猛进地发展,作为传统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方法仍然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其采用的施工设备——挂篮已经非常普遍,应用技术也已非常成熟,而且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三角形挂篮就是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因设计单位及地理条件的原因,桥梁的结构形式也是各有不同,小墩顶连续梁桥便是其中一种。因其墩顶节段长度过短导致挂篮安装空间受到限制,使用现有三角形挂篮施工,施工单位通常只能采用1#节段和0#节段一同现浇的方式来增大挂篮安装空间,采用这种施工方法除耗费大量施工成本外,临时支架的搭设还受到桥墩周围环境因素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小墩顶挂篮悬灌施工时挂篮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包括桁架、走行轨、底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左桁架,横向间距排列形成狭长的中空通道;右桁架,间距排列形成箱型,所述右桁架的最大断面宽度小于所述左桁架中空通道内的最大净空宽度;所述右桁架中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右桁滑座和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分别高于所述左桁架中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左桁滑座和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左桁滚轮架;所述右桁架的后部水平穿插到所述左桁架后部中空通道内。进一步,所述左桁架或右桁架底边朝下大致成三角形,横向排列为两榀以上。进一步,所述左桁架或右桁架横向各榀之间通过前端部连接的前横梁、前部上斜面和下部底面连接的剪刀撑及中部竖向连接的桁架系形成整体结构,对称置于连续梁0# 节段两端。进一步,所述走行轨为可接长的型钢组件,通过锚栓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阶段上面;所述左桁滚轮架或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的滚子位于所述型钢上翼缘的下侧。进一步,还包括一个后锚压梁和跨墩,所述后锚压梁通过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节段上的锚杆压在右桁架的下弦杆后部上侧面;所述跨墩下部开槽,跨骑在所述右桁架的下弦杆上并相对于左桁架下弦杆后部上平面位置,所述后锚压梁通过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 节段上的锚杆压在所述跨墩的上平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左桁架横向间距排列形成狭长的中空通道,右桁架间距排列形成箱型,右桁架的最大断面宽度小于所述左桁架中空通道内的最大净空宽度, 右桁架中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右桁滑座和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分别高于左桁架中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左桁滑座和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左桁滚轮架,这种结构可以使右桁架的后部水平穿插到左桁架后部中空通道内,缩短了挂篮安装空间,使挂篮可以直接在0#节段上进行施工。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实施例及施工使用时在连续梁0#节段拼装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及施工使用拼装状态左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及施工使用拼装状态俯视图。图4为图1中跨墩位置示意图。图5为图1中左桁架准备前移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1中右桁架后锚后锚压梁位置调整后挂篮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1中左桁架前移到位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1中右桁架前移到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左桁架1,横向间距排列形成狭长的中空通道10, 右桁架2,间距排列形成箱型,其中右桁架2的最大断面宽度小于左桁架1中空通道10内的最大净空宽度;右桁架2中部节点下侧铰接一个右桁滑座4,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6 ;左桁架2中部节点下侧铰接一个右桁滑座3,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5 ;其中右桁滑座4和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6分别高于左桁滑座3和左桁滚轮架5,使其后右桁架2的下悬杆21底部高于左桁架1下悬杆23的上平面,这样右桁架2的后部就可以水平穿插到左桁架1后部的中空通道10内;左桁架1、右桁架2底边朝下大致成三角形,横向排列为两榀,当然,根据连续梁的梁宽还可以是两榀以上;左桁架1、右桁架2横向各榀之间是由前端部连接的前横梁11,前部上斜面和下部底面连接的剪刀撑14,中部竖向连接的桁架13形成整体结构;对称置于连续梁0#节段两端。走行轨9为可接长的工字钢组件,为加强受力,分散压力,走行轨9采用双拼工字钢结构,通过锚栓锚固在连续梁0#阶段20上面;左桁滚轮架5或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6的滚子16反扣在工字钢上,沿着所述工字钢上翼缘的下侧滚动。此外,还包括一个后锚压梁7和跨墩8,如图1、图4所示,后锚压梁7通过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节段上的锚杆22压在右桁架2的下弦杆21后部上侧面;跨墩8下部开有一个竖向长槽,长糟两边的平面正好压在左桁架1下悬杆23的后部上侧壁,跨墩8通过该槽跨骑在右桁架2的下弦杆21上,后锚压梁7通过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节段上的锚杆22压在所述跨墩8的上平面。施工方法[0028]参照图1,1#节段浇筑状态下,右桁滚轮架6先不进行安装,右桁架2的后部穿插到左桁架后部中空通道10内,一方面,后锚压梁7通过锚固在连续梁0#节段上的锚杆22 压在右桁架2的下弦杆21后部上侧面,另一方面,后锚压梁7通过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节段上的锚杆22压在所述跨墩8的上平面。如图5所示,1#节段浇筑完毕后,在1#节段梁体表面铺设好走行轨道9,松除左桁架1上的后锚压梁7和跨墩8,左桁滚轮架5的滚子16反扣在走行轨9上,左桁架1在外界动力驱动下向前移动。如图6所示,待左桁架1上的后锚节点接近右桁架2上的后锚压梁7时,将右桁架 2上的后锚压梁7的位置向前调整,为左桁架1继续前移让开空间。如图7所示,左桁架1继续前移到指定位置,此时左侧挂篮前移到位,安装右桁滚轮架6,松除右桁架2上的后锚压梁7,右桁滚轮架6的滚子16反扣在走行轨9上。如图8所示,右桁架2在外界动力驱动下向前移动到指定位置,此时左、右挂篮分离并走行到位,等待下一节段梁体浇筑。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由于左、右桁采用穿插错位拼装方式,不改变桁架结构,不对桁架进行临时改装, 挂篮分离时操作步骤简单,更好地保证了挂篮分离时的安全性。滚轮架和后锚压梁与主桁架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可灵活调整拼装空间。挂篮在小墩顶上完全实现正常拼装,节省了连续梁1#节段采用支架现浇的施工成本,避免了小墩顶挂篮采用异形拼装的复杂操作过程,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小墩顶挂篮悬灌施工时挂篮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包括桁架、走行轨、底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左桁架(1),横向间距排列形成狭长的中空通道(10);右桁架(2),间距排列形成箱型,所述右桁架(2)的最大断面宽度小于所述左桁架(1) 中空通道(10)内的最大净空宽度;所述右桁架(2)中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右桁滑座(4)和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6)分别高于所述左桁架(1)中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左桁滑座(3),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左桁滚轮架(5);所述右桁架(2)的后部水平穿插到所述左桁架(1)后部中空通道(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桁架(1)或右桁架 (2)底边朝下大致成三角形,横向排列为两榀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桁架(1)或右桁架(2)横向各榀之间通过前端部连接的前横梁(11)、前部上斜面和下部底面连接的剪刀撑 (14)和中部竖向连接的桁架系(13)形成整体结构,对称置于连续梁0#节段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轨(9)为可接长的型钢组件,通过锚栓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阶段20上面;所述左桁滚轮架(5)或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6)的滚子(16)位于所述工字钢上翼缘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后锚压梁(7)和跨墩(8),所述后锚压梁(7)通过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节段上的锚杆 (22)压在右桁架(2)的下弦杆(21)后部上侧面,所述跨墩(8)下部开槽,跨骑在所述右桁架 (2)的下弦杆(21)上并相对于左桁架(1)下弦杆(23)后部上平面位置,所述后锚压梁(7) 通过锚固在所述连续梁0#节段上的锚杆(22 )压在所述跨墩(8 )的上平面。
专利摘要小墩顶施工三角挂篮,包括桁架、走行轨、底篮,所述桁架包括左桁架和右桁架,左桁架横向间距排列形成狭长的中空通道;右桁架间距排列形成箱型,右桁架的最大断面宽度小于所述左桁架中空通道内的最大净空宽度;右桁架中部节点下侧铰接的右桁滑座和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可拆卸的右桁滚轮架分别高于所述左桁架中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左桁滑座和后部节点下侧铰接的一个左桁滚轮架;右桁架的后部水平穿插到左桁架后部中空通道内。本实用新型缩短了挂篮安装空间,使挂篮能直接安装在连续梁0#节段上进行施工,有效解决了小墩顶挂篮悬灌施工时挂篮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2047374SQ20112013386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张敏, 王祥军, 谢亮 申请人: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