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索鞍座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3311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拉索鞍座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斜拉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斜拉索鞍座的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索鞍安装精度及其几何线型将是保证塔柱砼与索鞍共同受力,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条件。在采用扇形布置的斜拉索中,主塔的索导管均布置在主塔的上塔柱段,他们的分布比较密集,倾角变化大,索鞍安装施工空间小,干扰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施工难度大、效率低下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斜拉索鞍座的定位装置,以确保索鞍定位精度,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拉索鞍座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一端分别与该底座铰接的支撑杆和伸缩支撑,该支撑杆与伸缩支撑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放置索鞍的承重板。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一对限位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定位装置的斜拉索鞍座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高程定位:根据塔柱施工测量数据,在已浇筑完成的塔柱顶端劲性骨架外侧设置标高点,根据该标高点确定索鞍的定位高程;2)安装定位装置:在索鞍定位高程位置将定位装置与劲性骨架固定连接,调节伸缩支撑的长度使支撑杆的角度与分丝管角度一致;3)方位定位:在塔柱施工完成之后采用全站仪放出主塔中心十字线,利用铅垂确定索鞍的方位,并将索鞍放入定位装置的限位板之间;4)坐标复核:通过全站仪对索鞍的定位关键点坐标进行复核,调整索鞍位置并固定,拆除定位装置,所述定位关键点坐标分别位于索鞍的两端部和中点。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通过调节定位装置角度与索鞍角度达成一致,克服倾角变化的问题,并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2、通过定位装置的限位可有效控制索鞍定位区间,克服施工空间小,干扰大,从而造成的定位难度大的问题,大大提高索鞍定位效率;3、设备安装拆除快捷方便,不易变形,容易控制,减少人员配备,有效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4、通过不同测量方法对索鞍定位进行复核,可保证索鞍定位的精度,确保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定位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中定位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定位方法中标高点的安装位置;图4为本发明定位方法中主塔中心十字线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杆,3、伸缩支撑,4、承重板,5、限位板,6、索鞍,7、主塔,8、劲性骨架,9、标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斜拉索鞍座的定位装置包括一个由角钢构成的底座1,该底座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杆2和伸缩支撑3,该支撑杆和伸缩支撑的另一端铰接,可通过调节伸缩支撑的长度从而调节支撑杆的倾斜度,进而调节索鞍的安装角度。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放置索鞍6的承重板4,该承重板上设置有一对限位板5。本发明采用定位装置对索鞍进行定位施工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高程定位:根据塔柱施工测量数据,在已浇筑完成的塔柱顶端劲性骨架8外侧焊接20cm槽钢引入标高点9,参照图3,采用水准仪确定索鞍的定位高程。2、安装定位装置:在索鞍定位高程位置将定位装置与劲性骨架8固定连接,调节伸缩支撑3的长度使支撑杆2的角度与分丝管角度一致。3、方位定位:在塔柱施工完成之后采用全站仪放出主塔7的中心十字线,利用铅垂确定索鞍方位,通过塔吊将索鞍放入定位装置的限位板5之间。4、坐标复核:通过全站仪对索鞍6的定位关键点坐标进行复核,调整索鞍位置,利用φ20钢筋网片将索鞍固定,然后拆除定位装置,所述定位关键点坐标分别位于索鞍的两端部和中点。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