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移动模架可调整体式模板。
背景技术:
跨海大桥互通区主线桥采用单箱单室箱梁及由单箱双室变为单箱三室或者四室斜腹板的等高变宽箱梁断面形式。为了控制桥梁线形,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模板平面位置进行调整,因此必须采用可调式模板;由于在开模过程中,外侧横梁需悬挑20m,开模过孔时必须拆除外侧模板才能满足稳定要求,因此模板设计要求方便安装及拆除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实现调整箱梁底板宽度和调整腹板高度的变截面移动模架可调整体式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截面移动模架可调整体式模板,包括横梁、腹板和翼缘板、底座、支撑架、支撑杆和顶丝,支撑架分为腹板支撑架和翼缘板支撑架,且分别设置于腹板和翼缘板底部,所述底座在横梁上滑动连接,底座靠近腹板一端固定安装滑动耳板,滑动耳板与支撑架中的腹板支撑架活动连接,底座另一端通过水平转轴和连接件与两根支撑杆和顶丝连接,顶丝固定在横梁上,两根支撑杆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中的腹板支撑架和翼缘板支撑架上,两根支撑杆的长度可伸缩调节。
所述的滑动耳板与腹板支撑板活动连接面设置长条形孔。
所述的横梁上在顶丝与底座接触点设置底座限位板。
所述腹板支撑架和翼缘板支撑架通过耳板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模板后大大简化施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效率,将外侧模板调整时间缩短至1天,而且投资额度比较小,随着变截面箱梁施工跨数的增加,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潜力逐渐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其中:1-翼缘板;2-翼缘板支撑架;3-支撑杆;4-腹板支撑架;5-腹板;6-滑动耳板;7-顶丝;8-底座;9-长条形孔;1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变截面移动模架可调整体式模板,包括横梁10、腹板5和翼缘板1、底座8、支撑架、支撑杆3和顶丝7,支撑架分为腹板支撑架4和翼缘板支撑架2,且分别设置于腹板5和翼缘板1底部,所述底座8在横梁10上滑动连接,底座8靠近腹板5一端固定安装滑动耳板6,滑动耳板6与支撑架中的腹板支撑架4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底座8另一端通过水平转轴和连接件与两根支撑杆3和顶丝7连接,顶丝7固定在横梁10上,两根支撑杆3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架中的腹板支撑架4和翼缘板支撑架2上,两根支撑杆3的长度可伸缩调节。
所述的滑动耳板6与腹板支撑架4活动连接面设置长条形孔9。
所述的横梁10上在顶丝7与底座8接触点设置底座限位板。
所述腹板支撑架4和翼缘板支撑架2通过耳板活动连接。
应用时,调整箱梁底板宽度,将内侧模板位置固定,采用手拉葫芦牵引外侧侧模的底座8在横梁10上滑动来实现调节箱梁底板的宽度;调整腹板5的高度时,把千斤顶置于横梁10顶面上顶升或下方腹板支撑架4,因为腹板支撑架4与滑动耳板6的连接面有长条形孔,所以腹板5可随腹板支撑架4上升或下降,当腹板5高度满足要求后,锁紧滑动耳板6与腹板支撑架4之间的连接螺栓,然后通过调整连接在腹板支撑架4上的支撑杆3的长度来调整侧模腹板5的角度,最后再调整连接翼缘板支撑架2的支撑杆3的长度来调整翼缘板1的高度,完成对腹板5的调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