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间隙信号可连续采集的轨排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84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低速磁浮轨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间隙信号可连续采集的轨排连接装置,适用于中低速磁浮轨道轨排间接缝的连接。



背景技术:

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采用常导电磁铁吸力型悬浮和导向技术,通过车辆悬浮架上的U型电磁铁与F型钢轨之间的电磁吸引力,实现车辆的悬浮和导向。目前中低速磁浮轨道结构主要采用钢轨枕型式,轨道自上而下主要包括感应板、F型钢轨(也称F轨)、伸缩节、连接件及紧固件、钢轨枕、扣件系统、承轨台等部分组成,以轨排为单元整体铺装。F型钢轨、钢轨枕和感应板在工厂或现场组装基地组装成轨排,轨排通过F轨连接接头连接。

为适应轨排与下部基础在温度变化下引起的伸缩变形,轨排F型钢轨之间均设置有伸缩缝(接缝),连接接头设置在相邻F型钢轨间的伸缩缝位置,F型钢轨的接头结构需要适应磁浮轨道的热胀冷缩特性、F轨平顺、行车稳定性以及运营维护等方面的需求,其连接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列车安全、平稳和快速运行至关重要。F型钢轨接头在连接相邻轨排时,为保证轨道垂向、横向对中,以及在纵向(沿轨道方向)上足够的温差伸缩位移调节量,连接接头都在F型钢轨翼板下设置了下连接结构。这种连接接头能够保证车轮始终不脱离翼板,可以完全避免轨缝对行走轮的冲击,同时也无需对F型钢翼板结构进行额外的高难度机械加工以及强度或性能的减弱。

由于列车在悬浮运行中,需要不断采集和检测悬浮间隙信号以用于车辆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列车,即通过位置传感器以及F轨的悬浮检测面连续采集悬浮间隙信号,从而获得连续的悬浮间隙信号,以据此进行反馈调节,控制车辆控制系统输出相应的电流大小。但是,上述连接接头仅是在翼板一侧进行了连接,尽管可以保证行走轮的接触和平顺运行,但是F轨另一侧即位于感应板的一侧两轨排之间的伸缩缝依然存在。这种伸缩缝的存在会使得悬浮检测面在轨排连接处处于中断状态,从而使得磁浮信号产生中断,甚至会导致异常信号输入,影响列车的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对这种伸缩缝对磁浮悬浮间隙信号的影响进行处理以保证列车的平顺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间隙信号可连续采集的轨排连接装置,其通过在轨排端部的F轨的相对感应板的另一面的悬浮检测面上设置连接板,可实现在纵向上完全适应于轨排的伸缩变形的同时有效保证悬浮间隙信号的连续不中断,从而保证列车的平顺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浮间隙信号可连续采集的轨排连接装置,用以连接之间设置有伸缩缝的轨排,并保证悬浮间隙信号的连续采集,其中,各相邻轨排的相对端端部的悬浮检测面上分别开有连接孔;

其特征在于,该轨排连接装置包括:

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其为与所述轨排的悬浮检测面及两支腿所围成的U形匹配适应的U形板体,用于容置于所述轨排的U形空间中以安装到两相邻轨排的相对端端部的悬浮检测面上,其中该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沿轨道方向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其中一端的通孔与其中一轨排端部的连接孔匹配对应,另一端的通孔为沿轨道方向的长圆孔并与另一个轨排端部的连接孔匹配;以及

固定件,其为与通孔数量相同的多个,用于在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安装到两相邻轨排的相对端端部的悬浮检测面后分别插入所述通孔和长圆孔中并进而伸入对应的连接孔中,以对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进行定位,且对应于长圆孔的固定件可在所述长圆孔中相对滑动,从而适应轨排间的伸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与悬浮检测面接触的表面为平面,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在检测方向上呈中间高、两侧低的斜面,即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的中部厚而两侧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呈斜面的表面为对称结构,即该表面相对于表面中线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的相对中线对称的两斜面中,每个斜面在检测方向上的倾斜率保持不变,优选两斜面倾斜率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与悬浮检测面连接处的端部设置有倒角,使得两者过渡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的最大厚度处的厚度不超过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每端的通孔为两个,对应的轨排端部连接孔也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轨排端部的连接孔为沉头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件为螺柱或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为钢板、铁板或铝板。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通过设置轨排连接装置对轨排间悬浮检测面之间的伸缩缝进行连接,从而可以保证悬浮间隙信号的采集连续不中断,充分保证列出运行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2)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其中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通过设置沿轨道方向的长圆孔,可以使得固定件能够在定位连接板的同时适应轨排的伸缩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排连接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未作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检测方向是指沿轨道线的方向,所提到的轨排指由多个F型钢轨及钢轨枕和感应板组装形成的一定长度的组合件。

按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轨排连接装置,其用于对两相邻轨排的相对端端部的进行连接,通过对两者间接缝的连接封闭实现磁浮信号阻隔。

如图1所述,轨排连接装置包括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以及用于定位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的多个固定件23。用于连接的两相邻轨排的相对端端部的悬浮检测面上分别开有连接孔11和12。优选地,每个轨排端部的连接孔数量为两个,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数量,例如一个、三个或其他,以适应装配或加工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孔11和12为螺纹孔,例如沉头螺纹孔。

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为能够阻隔磁浮信号保证磁浮信号在整个轨道方向连续功能的板体。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为U形板体结构,其与F型钢的轨悬浮检测面及两支腿所围成的U型相匹配适应,以用于安装到两相邻轨排的相对端端部的悬浮检测面上,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用于安装固定在两轨排的悬浮检测面上,例如贴附安装,以将轨排之间的伸缩缝遮挡。即其中一端安装到一轨排端部的悬浮检测面上,另一端安装到相邻另一轨排端部的悬浮检测面上,从而将两相邻轨排的伸缩连接缝遮挡。

具体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沿轨道方向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其中一端的通孔22与其中一轨排端部的连接孔12匹配对应,另一端的通孔21为长度方向为沿轨道方向的长圆孔,并与另一个轨排端部的连接孔11匹配。

固定件23为与通孔数量相同的多个,用于在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到位到两相邻轨排的相对端端部的悬浮检测面后,分别插入所述通孔22和长圆孔21中并进而伸入对应的连接孔11和12中,对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进行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固定件23为螺杆或螺柱,其与连接孔11和12螺纹匹配,以将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定位。当然,固定件23也可以为其他可与连接孔11和12匹配的器件。

对应于长圆孔的固定件23可在所述长圆孔中相对滑动,从而适应轨排间的伸缩。即在轨排相对伸缩时,长圆孔21中的固定件23可相对滑动,从而可以保证轨排的伸缩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与F轨轨排的悬浮检测面接触的表面为平面,而相对的另一侧表面(检测面)在检测方向上呈中间高、两侧低的斜面,即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的中间厚而两侧薄,形成类似于先上坡再下坡的坡面结构。

通过上述斜坡坡形结构,使得位置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沿检测方向经过伸缩缝时,可以实现从悬浮检测面到下连接板20的检测中呈逐渐过渡状态,以及从下连接板20到相连接的另一悬浮检测面的检测中呈逐渐过渡状态,从而避免过大的检测面厚度变化导致的采集波动,影响车辆运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为斜面的表面其呈对称结构,即两侧的斜面相对于在检测方向上的中线对称,即在从F轨检测面到伸缩缝再到另一F轨检测面的这一检测方向上的检测中,在检测方向上移动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相对检测面的距离先从正常逐渐变小并在移动到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中线位置处达到最小,之后逐渐变大直至达到正常。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两对称的斜面倾斜率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的相对中线的两斜面中,每个斜面在检测方向上的倾斜度保持不变,例如10%、15%或20%等,但本实用新型中并不限于该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检测要求或规定具体选择,例如1%-20%的倾斜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与悬浮检测面连接处的端部设置有倒角,使得从悬浮检测面到下连接板20以及从下连接板20到连接的另一悬浮检测面的在厚度上过渡均匀,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均匀稳定。

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的厚度本方案中不作限定,通常较薄,例如厚度可以为1-5mm,优选1mm,3mm,5mm,通常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20的最大厚度处的厚度不超过5mm。悬浮检测面下连接板的材质也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保证其能够使得磁浮信号不中断保持连续即可,优选为与F轨材料相同,也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铁板或铝板等其他金属板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