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防滑槽施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931阅读:20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面防滑槽施工工装。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中,为了保证车辆顺利通行,一些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斜坡,同时为了避免车辆打滑,斜坡上会设置多排防滑槽。目前在斜坡上加工防滑槽时,需要先在斜坡的水泥凝固后,利用切割机逐条进行切割,工作效率低,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地面防滑槽施工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地面防滑槽施工工装,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底部设置有轴座,所述轴座上安装有转轴。

所述转轴上等距间隔安装多个切槽滚齿,所述转轴一端安装有辅助轮。

所述主架上连接有操作把手。

优选的是,进一步包括槽钢,所述辅助轮位于槽钢中。

优选的是,所述轴座设置有两个,切槽滚齿都位于轴座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辅助轮的外径大于切槽滚齿的外径。

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把手设置有两个,并且相互交叉,所述操作把手之间在交叉点处焊接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主架顶部安装有提手,所述提手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操作把手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地面防滑槽施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通过做个切槽滚齿同时切割出多条平行的防滑槽,工作效率高,再水泥初凝时即可进行施工,缩短了供气,加快了施工速度。

通过槽钢限制辅助轮的滚动方向,使切割出的防滑槽精度更高,直线度更好。

轮轴设置两个,切槽滚齿位于中间,对转轴的支撑更加稳定,保证防滑槽施工质量。

辅助轮大于切槽滚齿,使其能够支撑转轴,避免转轴位置过低,避免转轴外壁接触并破坏已经初凝的水泥地面。

操作把手设置两个,使两个工人可以同时操作,工装的移动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并且操作把手交叉,交叉点焊接,使两个操作把手和主架形成三角形结构,提高了操作把手与主架的连接强度,增强了设备的耐用性,也是工人的施力能够更加高效的传递给主架。

主架设置提手,再一次防滑槽施工完成后,便于从防滑槽中提出,进行下一组防滑槽施工,同时避免提出时损坏已经加工出的防滑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地面防滑槽施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该地面防滑槽施工工装包括主架1,主架1底部设置有轴座2,轴座2上安装有转轴3,转轴3可旋转。

转轴3上等距间隔安装多个切槽滚齿4,切槽滚齿4都相互平切,并且与转轴的中轴线垂直。转轴2一端安装有辅助轮5。

主架1上连接有操作把手6。

在斜坡的水泥初凝后,将纵向工装放置到斜坡上,辅助轮5位于斜坡低位,切槽滚齿4切入到斜坡的水泥中。通过操作把手6推动工装横向移动,辅助轮5滚动,切槽滚齿4随之滚动,逐渐切割出防滑槽。

为了提高防滑槽施工精度,工装进一步包括槽钢7,辅助轮5位于槽钢7中。利用仪器现在斜坡横向画直线,然后将槽钢7与直线对齐,推动工装时,辅助轮5在槽钢7中滚动,槽钢7使辅助轮5的滚动方向保持直线,进而使工装准确移动,切割出的防滑槽精度更高。

为了提高滚动稳定性,轴座2设置有两个,切槽滚齿4都位于轴座2之间。

为了避免转轴接触到斜坡的水泥表面,辅助轮5的外径大于切槽滚齿4的外径,辅助轮5将转轴支撑并托高,使切槽滚齿4能够切入到斜坡水泥中,避免转轴外壁接触斜坡水泥,避免损伤斜板水泥表面,破坏斜坡整体的成型质量。

为了提高操作便利性,操作把手6设置有两个,并且相互交叉,使操作人员能够一前一后分别推拉工装,提高工装移动操作的便利性。操作把手6之间在交叉点处焊接相连,形成三角形结构,使操作把手6连接强度更高。

为了便于取放工装,主架1顶部安装有提手8,提手8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操作把手6两侧。一组防滑槽施工完成后,通过提手8将工装从防滑槽中提出,不会损伤防滑槽,便于移动到下一工位进行下一组防滑槽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