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梁端的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205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梁端的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桥梁中,一般的混凝土桥梁均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水平梁,相邻两个水平梁的梁端之间一般设有间隔,该间隔用于适应水平梁的热胀冷缩,避免水平梁因形变而损坏。

对于常见的混凝土桥梁,其梁端之间的间隔通常采用防水装置进行密封,防水装置一般包括止水密封带和一对边梁,一对边梁分别沿梁端的长度方向固定在两个水平梁的梁端上,止水密封带沿边梁的长度方向布置,止水密封带的一侧卡嵌在一个边梁上,止水密封带的另一侧卡嵌在另一个边梁上,以对梁端之间的间隔进行密封,从而避免雨水渗入间隔之间对桥梁造成腐蚀。

由于边梁是通过后浇混凝土与梁体固定,但是止水密封带卡嵌在两个边梁之间,所以一旦止水密封带发生泄漏,将无法单独更换止水密封带,只能将整个防水装置从梁体中挖掘出来,导致维修、维护防水装置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防水装置维护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梁端的防水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梁端的防水装置,所述防水装置包括:一对边梁,一对所述边梁相互平行布置,一对所述边梁之间设有填充空间,所述防水装置还包括锚固结构、成型模板和浇筑在所述填充空间内且用于密封所述填充空间的弹性体,所述锚固结构包括多个锚板和多个锚筋,每个所述锚板均安装在所述边梁的背向所述弹性体的位置,各个所述锚板分别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多个锚筋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锚板上,所述弹性体将所述填充空间分隔为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成型模板设置在所述下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锚筋的两端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锚板上,使得所述锚筋构成环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一对所述边梁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浇筑凹槽,一对所述边梁上的所述浇筑凹槽相对布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浇筑凹槽的内壁上涂设有界面剂。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边梁上,且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边梁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与一个所述边梁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所述盖板与另一个所述边梁相抵。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体的朝向所述上空间的一侧设有防老化涂层。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成型模板为泡沫板件。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体为高分子聚合物结构件。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装置还包括预埋筋,所述预埋筋固定在所述锚板的底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密封桥梁梁端之间的间隔时,首先通过锚固结构将对应的边梁分别固定在两个桥梁梁端上,使得两个边梁之间形成填充空间,然后将粘稠状态的弹性体浇筑到填充空间内,由于成型模板设置在下空间内,所以粘稠状态的弹性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漏出填充空间,使得弹性体能够在填充空间内固化后成固体状态的弹性体,从而使得弹性体能够起到密封桥梁缩缝、防止渗漏的作用。同时弹性体能够满足桥梁的伸缩,边梁能够承受车辆荷载。当需要更换弹性体时,只需要将原有的弹性体整条或局部剔除,然后重新在填充空间内浇筑弹性体,当弹性体固化成型后即形成新的梁端防水结构,从而实现端防水结构方便、快捷的维护和更换,进而解决了防水装置维护、更换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边梁,11-浇筑凹槽,2-填充空间,3-弹性体,31-防老化涂层,4-锚固结构,41-锚板,42-锚筋,43-预埋筋,5-成型模板,6-盖板,7-盖板,100-桥梁梁端,200-路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梁端的防水装置,如图1所示,该防水装置包括:一对边梁1,一对边梁1大致相互平行布置,一对边梁1之间设有填充空间2,防水装置还包括锚固结构4、成型模板5和浇筑在密封填充空间2内且用于密封填充空间2的弹性体3,锚固结构包括多个锚板41和多个锚筋42,每个锚板41均安装在边梁1的背向弹性体3的位置,各个锚板41分别沿边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锚筋42分别设置在各个锚板41上,弹性体3将填充空间2分隔为上空间和下空间,成型模板5设置在下空间内。

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密封桥梁梁端100之间的间隔时,首先通过锚固结构4将对应的边梁1分别固定在两个桥梁梁端100上,使得两个边梁1之间形成填充空间2,然后将粘稠状态的弹性体3浇筑到填充空间2内,由于成型模板5设置在下空间内,所以粘稠状态的弹性体3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漏出填充空间2,使得弹性体3能够在填充空间2内固化成固体状态的弹性体3,从而使得弹性体3能够起到密封桥梁梁端100之间的间隔的作用。当需要更换弹性体3时,只需要将原有的弹性体3剔除,然后重新在填充空间2内浇筑弹性体3,当弹性体3固化成型后即可在填充空间2内重新形成新的固态弹性体3,从而实现弹性体3的快捷更换及维护,从而解决了防水装置维护困难的问题。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边梁可以为单缝型材,例如f形型钢、c形型钢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另外,在边梁的材质上,边梁可以为铝合金结构件、不锈钢结构件、耐候钢结构件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锚板41和锚筋42均埋设在混凝土内,用于支撑边梁1,并将边梁1受到的作用力传递至水平梁。

具体地,锚筋42的两端均设置在对应的锚板41上,使得锚筋42构成环形,环形的锚筋42进一步地加大了防水装置与水平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防水装置能够更为稳固的安装在水平梁上。

优选地,锚筋42还可以平行于边梁1布置,从而增大防水装置安装在水平梁上的稳定度。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边梁1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浇筑凹槽11,一对边梁1上的浇筑凹槽11相对布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在浇筑弹性体3时,粘稠的弹性体3会接触浇筑凹槽11,从而使得固化成型后的弹性体3能够与浇筑凹槽11可靠粘结,保证了防水装置的可靠度。

需要说明的是,一对边梁1相对的侧壁上也可以不设置浇筑凹槽11,即为简单的平面,从而能够简化边梁1的结构。

优选地,每个浇筑凹槽11的内壁上均涂设有界面剂。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粘稠状态的弹性体3在注入浇筑凹槽11后与界面剂接触,在弹性体3固化后,弹性体3将通过界面剂粘接在浇筑凹槽11内,从而提高了弹性体3与边梁1之间的牢固度。

优选地,弹性体3的朝向上空间的一侧设有防老化涂层31,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防水装置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防老化涂层31应该在弹性体3固化为固态后再涂设在弹性体3的顶部上。

优选地,弹性体3为高分子聚合物结构件。优选地,弹性体可以为双组份聚氨酯结构件,从而使得弹性体3能够具有不透水性好、弹性恢复率高、耐候性能好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成型模板5可以为泡沫板件,由于泡沫板件的质量较小,在弹性体3固化后可以自行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成型模板5本身基本不能起到密封作用,然而,为了避免浇筑于填充空间2中的粘稠的弹性体3从桥梁梁端100之间的间隔处泄漏掉落,因此需要设置成型模板5以承载弹性体。

具体地,成型模板5的在垂直于边梁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略大于一对边梁1之间的间距。在浇筑弹性体3之前,先将成型模板5塞在一对边梁1之间,然后再浇筑弹性体3,从而防止了粘稠的弹性体3从桥梁梁端100之间的间隔处泄漏掉落。

图2为另一种防水装置的剖视图,该防水装置适用于桥梁梁端100间隔较大的情况,该防水装置的主要结构与上述防水装置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介绍一下区别。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水装置还包括盖板6,盖板6设置在边梁1上,且盖板6位于边梁1的上方。

具体地,每个锚板41均沿背向弹性体3的方向凸出于对应的边梁1,盖板6固定在锚板41的凸出于边梁1的部位上,使得盖板6与边梁1间隔布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桥梁梁端100间隔较大,所以导致两个边梁1之间的间隔也随之增大,为了保证桥梁的通过性,在锚板41上设置了盖板6。所以盖板6受到的作用力通过锚固结构均传递至梁体,从而避免了边梁1直接受力,起到了保护边梁1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6与一个边梁1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盖板6与另一个边梁1相抵。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盖板6一端牢固固定且方便拆卸,维修时可通过拆卸盖板来维护、更换弹性体,。盖板6另一端跨过梁缝支承在路面上、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滑动,以适应桥梁梁端100之间的间距变化。

优选地,盖板6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也可采用焊接等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优选地,防水装置还包括预埋筋43,预埋筋43固定在锚板41的底部。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预埋筋43的底部插装在桥梁梁端100内,当锚板41受到来自盖板6的作用力时,锚板41受到的作用力将通过预埋筋43直接传递至桥梁梁端100,从而对盖板6起到了支撑作用。

具体地,锚筋42的两端均设置在对应的锚板41上,使得锚筋42构成环形,环形的锚筋42进一步地加大了防水装置与水平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防水装置能够更为稳固的安装在水平梁上。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锚筋42的一端直接设置在对应的锚板41上,锚筋42的另一端通过边梁1间接设置在对应的41上。

在其他情况下,盖板7还可以固定在一对边梁1的顶部(参见图3)。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会在防水装置上设置较厚的路面层200,此时传递到防水装置上的作用力将较小,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将作用力传递至桥梁梁端100的锚板41,盖板7可以直接设置在边梁1上,盖板7用于避免杂物落到弹性体3上,对弹性体3造成损伤。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在边梁1背向弹性体的位置设置有锚筋42,以起到固定边梁1的作用。

优选的,路面层200可以为弹性沥青混凝土、混凝土、沥青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