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及刚构连续梁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1205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及刚构连续梁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桥梁事业迅猛发展,我国在桥梁设计理论、建造技术和装备方面正在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跨度跨海、跨江桥梁建设不断增加。连续刚构桥为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并且连续刚构桥通常为多跨桥,连续刚构桥的桥梁主梁为刚构连续梁,大跨度刚构连续梁是指多孔跨径总长≥100米且单孔跨径≥40米的刚构连续梁。边跨是相对主跨而言的,跨径最大的一跨称之为主跨,而跨径较小的称之为边跨。对支撑高度大于30m的高空边跨现浇段进行施工时,施工难度较大,支撑高度大于50m、梁高5m以上的超高空大体积边跨现浇段的施工难度更大,国内外可借鉴的施工资料非常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其设计合理、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将井字型装配式钢管支架与无疤痕式预埋附着式连接结构相结合,能有效解决高空现浇段施工难题,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桥墩内侧的高空支架和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附着式连接结构,所述高空支架沿横桥向布设且其通过多个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紧固固定在桥墩上,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呈水平布设;所述桥墩包括桩基础、支撑于桩基础上的水平承台和布设于水平承台上的墩身,所述墩身为空心墩;

所述高空支架为高度不小于50m的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由下至上分为多个支架节段,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支架节段之间通过法兰紧固连接为一体;

所述竖向支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井字架,两根所述井字架之间通过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水平连接结构紧固连接;每个所述井字架均包括四根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的竖向支撑钢管,四根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包括两根内侧钢管和两根外侧钢管,每根所述内侧钢管的外侧均设置有一根所述外侧钢管,两根所述内侧钢管之间、两根所述外侧钢管之间以及每根所述内侧钢管与位于其外侧的外侧钢管之间均通过多道由上至下布设的钢管连接杆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竖向支架中的四根所述内侧钢管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竖向支架中的四根所述外侧钢管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四根所述内侧钢管的底部均支撑于水平承台上;

所述水平承台内侧设置有四个分别供所述外侧钢管底部支撑的锚固桩,所述锚固桩呈竖直向布设;每根所述外侧钢管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锚固桩,所述锚固桩为钢筋混凝土桩;

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包括一道连接横梁和四道水平连接杆,所述连接横梁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所述连接横梁通过多根拉杆紧固固定在墩身的内侧壁上;每根所述内侧钢管与连接横梁之间均通过一道所述水平连接杆紧固连接;多根所述拉杆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固定在墩身的内侧壁上,所述拉杆呈水平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每根所述拉杆的外端均固定在连接横梁上,每根所述拉杆的内端均伸入至墩身的内腔中,每根所述拉杆均固定在墩身的内侧壁上;所述墩身的内侧壁上开有多个供拉杆穿过的拉杆安装孔,所述连接横梁上由左至右开有多个供拉杆穿过的通孔。

上述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拉杆为精轧螺纹钢筋;每根所述拉杆的外端均套装有外锁紧螺母,所述连接横梁卡装在墩身与外锁紧螺母之间;每根所述拉杆的内端均套装有内锁紧螺母,所述内锁紧螺母位于墩身的内腔中。

上述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墩身为圆端形空心墩,所述拉杆的数量为六根,六根所述拉杆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六根所述拉杆分为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拉杆组,两个所述拉杆组分别布设在墩身的内侧壁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拉杆组均包括三根所述拉杆。

上述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内侧钢管与位于其外侧的外侧钢管之间的水平间距为2m~3m,所述内侧钢管与墩身之间的净距不大于4m;

所述竖向支撑钢管的外径为φ0.5m~φ0.6m;

所述锚固桩的下部节段为锚固于河床上的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1m,所述锚固桩的桩径为φ0.8m~φ1.2m;

上下相邻两个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之间的竖向间距为10m~15m。

上述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拉杆安装孔为拉模筋孔,所述拉模筋孔为供对墩身成型施工用墩身成型模板进行拉结的模板拉筋穿过的通孔,所述墩身成型模板包括墩身外模和布设于所述墩身外模内侧的墩身内模,所述模板拉筋为连接于所述墩身外模与所述墩身内模之间的水平拉结钢筋。

上述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支架上布设有模板支撑架,所述模板支撑架为水平支撑架;

所述水平支撑架包括两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下横梁、多道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水平纵梁和多道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上横梁,四根所述内侧钢管顶部设置有一道所述下横梁,四根所述外侧钢管顶部设置有一道所述下横梁,每道所述水平纵梁均布设于两道所述下横梁上,每道所述上横梁均布设于多道所述水平纵梁上;所述下横梁和上横梁均沿横桥向布设,所述水平纵梁沿纵桥向布设;每道所述水平纵梁的内端均支撑于墩身上。

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刚构连续梁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搭设:待所施工边跨现浇段外端所支撑的桥墩施工完成后,在桥墩内侧搭设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

步骤二、模板支设:在步骤一中所述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和桥墩上搭设模板支撑架,并在所述模板支撑架上搭设对边跨现浇段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模板支撑架为水平支撑架;

步骤三、边跨现浇段浇筑施工:利用步骤二中所述成型模板对边跨现浇段进行浇筑施工。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所述水平支撑架包括两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下横梁、多道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水平纵梁和多道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上横梁,四根所述内侧钢管顶部设置有一道所述下横梁,四根所述外侧钢管顶部设置有一道所述下横梁,每道所述水平纵梁均布设于两道所述下横梁上,每道所述上横梁均布设于多道所述水平纵梁上;所述下横梁和上横梁均沿横桥向布设,所述水平纵梁沿纵桥向布设;每道所述水平纵梁的内端均支撑于墩身上。

多道所述上横梁上由左至右铺设有一根水平方木,多根所述水平方木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方木沿纵桥向布设。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边跨现浇段、边跨合拢段与边跨悬臂段连接组成边跨梁段,所述边跨合拢段连接于边跨现浇段和边跨悬臂段之间;所述边跨梁段的前端支撑于水中墩上,所述桥墩和水中墩均为钢筋混凝土墩;

步骤一中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搭设之前,先对桥墩和水中墩分别进行施工;对水中墩进行施工时,利用预先搭设的栈桥对水中墩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所述栈桥包括栈桥本体和位于所述栈桥本体前侧的水平工作平台,所述水中墩为钢筋混凝土墩;所述栈桥本体包括下部支撑结构、水平架设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上的主梁和铺设于主梁上的桥面板,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下部锚固于裸岩河床上的钢支墩锚固桩,所述钢支墩锚固桩呈竖直向布设,多个所述钢支墩锚固桩由后向前支撑于主梁下方;所述主梁的前端支撑于用于施工所述水中墩的钢围堰上,所述主梁的后端支撑于岸侧支撑台上,所述岸侧支撑台为搭设于河岸上的支撑平台;所述主梁的长度不小于岸侧支撑台与钢围堰之间的净距,所述桥面板上放置有混凝土泵送管;所述水平工作平台搭设于用于施工水中墩的钢围堰上,所述水平工作平台与主梁连接为一体;

所述钢支墩锚固桩包括井字形钢支墩和对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下部进行锚固的钢支墩锚固结构,所述裸岩河床上钻设有供所述钢支墩锚固桩下部锚固的桩孔,所述桩孔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深度不小于5m,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下部位于所述桩孔的内侧中部;所述钢支墩锚固结构为由注入所述桩孔内的混凝土灌注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钢支墩锚固结构的高度与所述桩孔的深度一致;所述井字形钢支墩包括四根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竖向钢管,相邻两根所述竖向钢管之间均通过水平连接杆紧固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杆位于钢支墩锚固结构上方;每根所述竖向钢管的底端均支撑于所述桩孔底部,每根所述竖向钢管的下部均灌注于钢支墩锚固结构内;

步骤一中进行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搭设时,利用所述栈桥对锚固桩进行施工。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对所述栈桥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钢支墩锚固桩施工:对所施工栈桥的各钢支墩锚固桩分别进行施工,直至完成所有钢支墩锚固桩的施工过程;所有钢支墩锚固桩的施工方法均相同;

对任一个所述钢支墩锚固桩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1011、钻孔:采用钻机由上至下在裸岩河床上钻取当前所施工钢支墩锚固桩的所述桩孔;

步骤1012、井字形钢支墩吊装:将预先加工成型的所述井字形钢支墩吊装并下放至步骤1011中所述桩孔内,使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下部位于所述桩孔的内侧中部,并使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中每根所述竖向钢管的底端均支撑于所述桩孔底部;

步骤1013、锚固:向步骤1011中所述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待所灌注混凝土凝固后,获得施工成型的钢支墩锚固结构;

步骤102、主梁架设:待用于施工所述水中墩的钢围堰施工完成后,将所施工栈桥的主梁架设于步骤101中施工完成的所述钢支墩锚固桩,并将主梁的前端支撑于钢围堰上且将主梁的后端支撑于岸侧支撑台上;

步骤103、桥面板铺装:在步骤102中所述主梁上铺装桥面板;

步骤102中主梁架设过程中,对水平工作平台进行同步搭设,并将主梁与水平工作平台紧固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采用的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充分利用圆端形空心墩的拉模钢筋孔,采用精轧螺纹钢筋对拉固定附着杆件传力横杆,形成高空钢支墩附着支撑,施工方便,墩身无预埋钢板“疤痕”,保证了墩身外观质量,安全可靠。所采用的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采用“井”字型装配式钢管支架与无“疤痕”式预埋附着技术措施,解决了刚构连续梁的高空边跨现浇段施工技术难题。

3、边跨现浇段高空钢管支架采用“井”字型装配式结构,支架极端之间采用法兰盘高强螺栓连接,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减少了钢支墩高空焊接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安全可靠,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4、施工方法简单且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可用于刚构连续梁高边墩、长边跨现浇段施工中,也可用于高空现浇梁施工中,通用性好,安全可靠。

5、采用水中墩施工用的栈桥对锚固桩进行施工,施工简便、快速且施工过程易于控制,钢支墩锚固桩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单桩单柱形式,采用大直径的单桩井字形钢支墩,其组合结构刚度大,抵抗洪水冲击能力强,施工方便,并且井字形钢支墩底部锚固牢靠,施工简便。钢支墩锚固桩的施工质量容易控制,钢支墩锚固效果好,栈桥抵抗洪水冲击能力强,安全可靠。由于河床为坚硬岩石裸露河床,桩孔孔口不会坍塌,不需要安装钢护筒。并且,钢支墩锚固桩采用全液压冲击反循环钻机成孔施工,采用气举法清孔,坚硬岩石不会塌孔,不需要钢护筒、泥浆护壁及泥浆循环清碴等措施,清孔效果好,施工方便、速度快、环保好及节省成本。完工后栈桥容易拆除,工程施工完成后,栈桥拆除时只需将钢支墩从河床面位置切除拆除即可,满足航道及防洪要求,拆除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将井字型装配式钢管支架与无疤痕式预埋附着式连接结构相结合,能有效解决高空现浇段施工难题,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的纵桥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的横桥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附着式连接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发明模板底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边跨梁段的架设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栈桥的纵桥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栈桥的横桥向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对刚构连续梁边跨现浇段进行施工时的方法流程框图。附图标记说明:

1—桥墩;2—井字架;3—竖向支撑钢管;

3-1—主梁;3-3—桥面板;3-4—裸岩河床;

3-5—钢支墩锚固桩;3-5-1—钢支墩锚固结构;

3-5-2—竖向钢管;3-5-3—水平连接杆;3-5-4—横向分配梁;

3-6—限位挡板;3-7—防护栏;3-8—上分配梁;

3-9—纵向限位件;3-10—岸侧支撑台;3-11—钢围堰;

3-12—混凝土泵送管;3-13—水平工作平台;

4—附着式连接结构;5—桩基础;6—水平承台;

7—墩身;8—锚固桩;9—连接横梁;

10—拉杆;11—水平连接杆;12—模板支撑架;

13—下横梁;14—水平纵梁;15—上横梁;

16—水平垫梁;17—水平方木;18—边跨现浇段;

19—边跨悬臂段;20—边跨合拢段;21—边跨梁段;

22—水中墩;23—边跨成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包括位于桥墩1内侧的高空支架2和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附着式连接结构,所述高空支架沿横桥向布设且其通过多个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4紧固固定在桥墩1上,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4呈水平布设;所述桥墩1包括桩基础5、支撑于桩基础5上的水平承台6和布设于水平承台6上的墩身7,所述墩身7为空心墩;

所述高空支架为高度不小于50m的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由下至上分为多个支架节段,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支架节段之间通过法兰紧固连接为一体;

所述竖向支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井字架2,两根所述井字架2之间通过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水平连接结构紧固连接;每个所述井字架2均包括四根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的竖向支撑钢管3,四根所述竖向支撑钢管3包括两根内侧钢管和两根外侧钢管,每根所述内侧钢管的外侧均设置有一根所述外侧钢管,两根所述内侧钢管之间、两根所述外侧钢管之间以及每根所述内侧钢管与位于其外侧的外侧钢管之间均通过多道由上至下布设的钢管连接杆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竖向支架中的四根所述内侧钢管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竖向支架中的四根所述外侧钢管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四根所述内侧钢管的底部均支撑于水平承台6上;

所述水平承台6内侧设置有四个分别供所述外侧钢管底部支撑的锚固桩8,所述锚固桩8呈竖直向布设;每根所述外侧钢管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锚固桩8,所述锚固桩8为钢筋混凝土桩;

如图3所示,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4包括一道连接横梁9和四道水平连接杆11,所述连接横梁9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所述连接横梁9通过多根拉杆10紧固固定在墩身7的内侧壁上;每根所述内侧钢管与连接横梁9之间均通过一道所述水平连接杆11紧固连接;多根所述拉杆10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固定在墩身7的内侧壁上,所述拉杆10呈水平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每根所述拉杆10的外端均固定在连接横梁9上,每根所述拉杆10的内端均伸入至墩身7的内腔中,每根所述拉杆10均固定在墩身7的内侧壁上;所述墩身7的内侧壁上开有多个供拉杆10穿过的拉杆安装孔,所述连接横梁9上由左至右开有多个供拉杆10穿过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10为精轧螺纹钢筋。

每根所述拉杆10的外端均套装有外锁紧螺母11,所述连接横梁9卡装在墩身7与外锁紧螺母11之间;每根所述拉杆10的内端均套装有内锁紧螺母11,所述内锁紧螺母11位于墩身7的内腔中。

墩身7为圆端形空心墩,所述拉杆10的数量为六根,六根所述拉杆10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六根所述拉杆10分为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拉杆组,两个所述拉杆组分别布设在墩身7的内侧壁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拉杆组均包括三根所述拉杆10。

为保证支撑强度和稳固性,所述内侧钢管与位于其外侧的外侧钢管之间的水平间距为2m~3m,所述内侧钢管与墩身7之间的净距不大于4m。

所述竖向支撑钢管3的外径为φ0.5m~φ0.6m。

并且,上下相邻两个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4之间的竖向间距为10m~15m。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内侧钢管与位于其外侧的外侧钢管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内侧钢管与墩身7之间的净距、所述竖向支撑钢管3的外径以及上下相邻两个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4之间的竖向间距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为施工简便,所述拉杆安装孔为拉模筋孔,所述拉模筋孔为供对墩身7成型施工用墩身成型模板进行拉结的模板拉筋穿过的通孔,所述墩身成型模板包括墩身外模和布设于所述墩身外模内侧的墩身内模,所述模板拉筋为连接于所述墩身外模与所述墩身内模之间的水平拉结钢筋。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架上布设有模板支撑架12,所述模板支撑架12为水平支撑架;

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水平支撑架包括两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下横梁13、多道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水平纵梁14和多道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上横梁15,四根所述内侧钢管顶部设置有一道所述下横梁13,四根所述外侧钢管顶部设置有一道所述下横梁13,每道所述水平纵梁14均布设于两道所述下横梁13上,每道所述上横梁15均布设于多道所述水平纵梁14上;所述下横梁13和上横梁15均沿横桥向布设,所述水平纵梁14沿纵桥向布设;每道所述水平纵梁14的内端均支撑于墩身7上。

多道所述上横梁15上由左至右铺设有一根水平方木17,多根所述水平方木17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方木17沿纵桥向布设。

其中,所述模板支撑架12为对用于施工刚构连续梁的边跨梁段18的模板体系进行支撑的支撑架。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横梁13与所述内侧钢管与所述外侧钢管之间均设置有一道水平垫梁16,所述水平垫梁16沿纵桥向布设。所述水平垫梁16为防落架垫梁。

所述锚固桩8的下部节段为锚固于河床上的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1m,所述锚固桩8的桩径为φ0.8m~φ1.2m。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1m和锚固桩8的桩径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所述井字架2采用法兰盘高强螺栓连接,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减少了井字架2的高空焊接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安全可靠。

如图8所示的一种刚构连续梁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搭设:待所施工边跨现浇段18外端所支撑的桥墩1施工完成后,在桥墩1内侧搭设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

步骤二、模板支设:在步骤一中所述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和桥墩1上搭设模板支撑架,并在所述模板支撑架上搭设对边跨现浇段18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模板支撑架为水平支撑架;

步骤三、边跨现浇段浇筑施工:利用步骤二中所述成型模板对边跨现浇段18进行浇筑施工。

步骤二中所述成型模板为边跨成型模板23。

结合图1和图5,所述边跨现浇段18、边跨合拢段20与边跨悬臂段19连接组成边跨梁段21,所述边跨合拢段20连接于边跨现浇段18和边跨悬臂段19之间;所述边跨梁段21的前端支撑于水中墩22上,所述桥墩1和水中墩22均为钢筋混凝土墩;

所述边跨梁段21为钢构连续梁的边跨,所述边跨梁段21为混凝土箱梁。所述边跨现浇段18、边跨合拢段20与边跨悬臂段19均为边跨梁段21的一个节段。本实施例中,所述刚构连续梁的顶面宽12m,底板宽9.2m,翼缘板宽度1.4m,所述刚构连续梁为混凝土箱梁且其为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所述刚构连续梁中墩顶梁段的梁高16.5m,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7.5m,腹板厚度为1.74m~0.55m,底板厚度2.09~0.52m,顶板厚度0.62m。所述边跨悬臂段19采用三角挂蓝进行悬臂施工。

本实施例中,所述桥墩1的高度为61m,所述边跨梁段21的长度为118m,边跨现浇段18的梁高7.5m,梁顶宽12m,底板宽9.2m,顶板厚0.62m,底板厚度0.52m~1.1m,腹板厚度0.55~1.65m,混凝土方量315m3。所述边跨现浇段18长9.85m且其悬臂出桥墩1的墩身托盘顶帽范围之外7.0m(悬臂部分重量约3700kn),因而边跨现浇段18施工属于超高空大体积长边跨现浇段施工。若采用通常施工方案,即在墩身顶预埋牛腿与增设配重的方案,则牛腿斜撑点位于墩身空心段,对墩身安全有较大影响,加之大体积、大吨位配重安全风险较大。而本发明所采用的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为落地支架,超高空支架承载力及稳定性均能得到有效保障。并且,该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稳定性高,充分利用圆端形空心墩的拉模钢筋孔(布置尺寸1.0×1.0m),并且采用精轧螺纹钢筋(即拉杆10)对拉固定附着杆件(即连接横梁9)并传力横杆(即水平连接杆11),形成高空钢支墩附着支撑,施工方便,墩身无预埋钢板“疤痕”,保证了墩身外观质量,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搭设之前,先对桥墩1和水中墩22分别进行施工;对水中墩22进行施工时,利用预先搭设的栈桥对水中墩22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如图6和图7,所述栈桥包括栈桥本体和位于所述栈桥本体前侧的水平工作平台3-13,所述水中墩为钢筋混凝土墩;所述栈桥本体包括下部支撑结构、水平架设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上的主梁3-1和铺设于主梁3-1上的桥面板3-3,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下部锚固于裸岩河床3-4上的钢支墩锚固桩3-5,所述钢支墩锚固桩呈竖直向布设,多个所述钢支墩锚固桩由后向前支撑于主梁3-1下方;所述主梁3-1的前端支撑于用于施工所述水中墩的钢围堰3-11上,所述主梁3-1的后端支撑于岸侧支撑台3-10上,所述岸侧支撑台3-10为搭设于河岸上的支撑平台;所述主梁3-1的长度不小于岸侧支撑台3-10与钢围堰3-11之间的净距,所述桥面板3-3上放置有混凝土泵送管12;所述水平工作平台3-13搭设于用于施工水中墩22的钢围堰3-11上,所述水平工作平台3-13与主梁3-1连接为一体;

所述钢支墩锚固桩3-5包括井字形钢支墩和对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下部进行锚固的钢支墩锚固结构3-5-1,所述裸岩河床3-4上钻设有供所述钢支墩锚固桩下部锚固的桩孔,所述桩孔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深度不小于5m,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下部位于所述桩孔的内侧中部;所述钢支墩锚固结构3-5-1为由注入所述桩孔内的混凝土灌注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钢支墩锚固结构3-5-1的高度与所述桩孔的深度一致;所述井字形钢支墩包括四根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竖向钢管3-5-2,相邻两根所述竖向钢管3-5-2之间均通过水平连接杆5-3紧固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杆5-3位于钢支墩锚固结构3-5-1上方;每根所述竖向钢管3-5-2的底端均支撑于所述桩孔底部,每根所述竖向钢管3-5-2的下部均灌注于钢支墩锚固结构3-5-1内;

步骤一中进行附着式高空装配支架搭设时,利用所述栈桥对锚固桩8进行施工。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泵送管3-12沿主梁3-1的长度由后向前布设。

并且,所述混凝土泵送管3-12呈水平布设。因而,能简便、有效满足所述水中墩22的长距离混凝土输送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岸侧支撑台3-10的顶面高度与钢围堰3-11的顶部高度相同,所述水平工作平台3-13的顶面与桥面板3-3的顶面相平齐。

因而,水平工作平台3-13的顶面与桥面板3-3的顶面,因而能极大程度上简化水中墩22的施工过程。并且,在提高水平工作平台3-13整体稳固性的同时,能对钢围堰3-11的位置进行有效限位。

其中,所述水平工作平台3-13为用于施工所述水中墩22的工作平台;所述主梁3-1前端与水平工作平台3-13连接为一体。

实际施工时,所述桩孔的孔径为φ2m~φ3m。所述竖向钢管3-5-2的外径为φ0.6m~φ0.65m,相邻两根所述竖向钢管3-5-2之间的净距为0.4m~0.7m。因而,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桩孔的孔径、所述竖向钢管3-5-2的外径以及相邻两根所述竖向钢管3-5-2之间的净距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上设置有多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分配梁3-5-4,所述横向分配梁3-5-4与主梁3-1呈垂直布设,所述主梁3-1支撑于多道所述横向分配梁3-5-4上,多道所述横向分配梁3-5-4均呈水平布设且沿主梁3-1的长度方向由后向前布设。

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上所布设横向分配梁3-5-4的数量为两道,两道所述横向分配梁3-5-4分别为前侧分配梁和位于所述前侧分配梁后方的后侧分配梁。

四根所述竖向钢管3-5-2包括两根对称支撑于所述前侧分配梁下方的前侧钢管和两根对称支撑于所述后侧分配梁下方的后侧钢管,两根所述前侧钢管与两根所述后侧钢管呈对称布设,两根所述前侧钢管对称布设于主梁3-1的左右两侧下方,两根所述后侧钢管对称布设于主梁3-1的左右两侧下方;所述前侧分配梁焊接固定在两根所述前侧钢管上,所述后侧分配梁焊接固定在两根所述后侧钢管上。

相邻两根所述竖向钢管3-5-2之间均通过由上至下布设的多道所述水平连接杆3-5-3紧固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杆3-5-3为型钢杆件且与竖向钢管3-5-2之间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每道所述横向分配梁3-5-4上均设置有两个对主梁3-1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3-6,所述限位挡板3-6呈竖直向布设,两个所述限位挡板3-6对称布设于主梁3-1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挡板3-6的顶部高度低于主梁3-1的顶面高度。

同时,本发明所述的深水高墩大跨度桥梁施工用坚石裸岩河床栈桥,还包括两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对主梁3-1顶部进行限位的纵向限位件3-9,所述纵向限位件3-9呈水平布设且其与主梁3-1呈平行布设,所述主梁3-1顶部卡装于两道所述纵向限位件3-9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3-1上由后向前设置有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上分配梁3-8,所述上分配梁3-8呈水平布设且其与主梁3-1呈垂直布设;所述桥面板3-3铺装于多道所述上分配梁3-8上。

两道所述纵向限位件3-9均位于上分配梁3-8下方,每道所述纵向限位件3-9均与多道所述上分配梁3-8紧固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3-1包括多道由左至右布设的贝雷梁,多道所述贝雷梁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均呈平行布设;相邻两道所述贝雷梁之间通过纵向连接结构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结构为由多道连接杆拼接而成的连接桁架。

本实施例中,所述桥面板3-3为水平钢板,所述桥面板3-3的左右两侧上方均设置有防护栏3-7。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中墩22位于裸岩河床上且其位于闽江水口水库库尾,桥位处闽江水面开阔,桥区段为ⅳ级航道,在下游不泄洪的情况下,桥位处流速为0.5m/s左右,泄洪时设计流速3.3m/s,设计施工水位+62.5m,两年一遇设计水位67m;河床为无覆盖层,裸露基岩,河床为强风化、弱风化花岗岩。

考虑闽江的通航条件、水文、地质及施工成本,本发明所述的坚石裸岩河床栈桥采用简易栈桥方案,从河岸向水中墩22方向搭设,并且坚石裸岩河床栈桥位于水中墩22的钢围堰上游侧,满足混凝土泵送管3-12的安装及人员通行,施工材料及机具采用水上运输船运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支墩锚固桩3-5的数量为两个。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钢支墩锚固桩3-5的数量和各钢支墩锚固桩3-5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桩孔的孔径为φ2.5m且其深度为6m。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中竖向钢管3-5-2为外径φ0.63m的钢管,水平连接杆3-5-3为工字钢,四根竖向钢管3-5-2采用工字钢连接形成整体,采用钢支墩锚固结构3-5-1(钻孔灌注结构)锚固井字形钢支墩,有效锚固深度为6m,钢支墩锚固结构3-5-1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所述横向分配梁3-5-4由两道工字钢拼接而成,横向分配梁3-5-4与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之间焊接三角斜支撑,在横向分配梁3-5-4上安装贝雷梁作为栈桥承重主梁,栈桥采用上承式结构,贝雷梁采用三排单层结构,在贝雷梁顶按照间距50cm铺设工字钢作为桥面横向分配梁(即上分配梁3-8),在桥面横向分配梁铺设厚度6mm钢板作为桥面板3-3,桥面板3-3的宽度2.5m,桥面护栏(即防护栏3-7)高度为1.2m,栏杆采用∠75×75×8mm角钢作为栏杆竖杆。栈桥区域为禁航区域,做好航标设置。

另外,还需设置分水措施,具体是在井字形钢支墩沿水面侧设置“v”字型分水板,避免漂浮物堆积,增大钢支墩抗冲击能力。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栈桥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钢支墩锚固桩施工:对所施工栈桥的各钢支墩锚固桩3-5分别进行施工,直至完成所有钢支墩锚固桩3-5的施工过程;所有钢支墩锚固桩3-5的施工方法均相同;

对任一个所述钢支墩锚固桩3-5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1011、钻孔:采用钻机由上至下在裸岩河床3-4上钻取当前所施工钢支墩锚固桩的所述桩孔;

步骤1012、井字形钢支墩吊装:将预先加工成型的所述井字形钢支墩吊装并下放至步骤1011中所述桩孔内,使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下部位于所述桩孔的内侧中部,并使所述井字形钢支墩中每根所述竖向钢管3-5-2的底端均支撑于所述桩孔底部;

步骤1013、锚固:向步骤1011中所述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待所灌注混凝土凝固后,获得施工成型的钢支墩锚固结构3-5-1;

步骤102、主梁架设:待用于施工所述水中墩22的钢围堰3-11施工完成后,将所施工栈桥的主梁3-1架设于步骤101中施工完成的所述钢支墩锚固桩,并将主梁3-1的前端支撑于钢围堰3-11上且将主梁3-1的后端支撑于岸侧支撑台3-10上;

步骤103、桥面板铺装:在步骤102中所述主梁3-1上铺装桥面板3-3。

步骤102中主梁架设过程中,对水平工作平台3-13进行同步搭设,并将主梁3-1与水平工作平台3-13紧固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1中进行钻孔时,利用漂浮于水面的钻孔平台进行钻孔;所述钻孔平台上开有用于施工所述钢支墩锚固桩的施工通道,所述钻机为全液压冲击反循环钻机且其安装于所述钻孔平台上。

步骤1012中进行井字形钢支墩吊装时,采用浮吊将所述井字形钢支墩吊装并下放至所述桩孔内;

步骤1013中向所述桩孔内灌注混凝土时,利用所述浮吊进行灌注。

所述全液压冲击反循环钻机为ycjf-25型全液压冲击反循环钻机,采用气举法清碴并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清水结构(即钢支墩锚固结构3-5-1)。所述钢支墩锚固结构3-5-1的有效锚固长度不小于5m,底部沉碴厚度满足钻孔桩施工规范要求;灌注前将井字形钢支墩插入桩孔中,确保井字形钢支墩锚固牢固;之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灌注至河床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则所述井字形钢支墩锚固完成,获得施工成型的钢支墩锚固桩3-5。由于河床为坚硬岩石裸露河床,采用该钢支墩锚固桩3-5不需要安装钢护筒、泥浆护壁及泥浆循环清碴等措施,栈桥拆除时只需将井字形钢支墩从河床面位置切除即可,钢支墩锚固桩3-5锚固安全可靠,施工方便、速度快、环保好及节省成本。

待所有钢支墩锚固桩3-5均施工完成后,在各钢支墩锚固桩3-5上安装横向分配梁3-5-4,再在横向分配梁3-5-4上安装贝雷梁。实际对横向分配梁3-5-4和所述贝雷梁进行安装时,采用浮吊配合安装。贝雷梁在码头拼装成组片后浮运到桥位处安装,贝雷梁支架采用90cm型支架,贝雷梁拼装完成后,所有的下弦杆横桥向采用工字钢连接成整体,并且下弦杆与工字钢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增加水平稳定性。贝雷梁顶横向安装上分配梁3-8,间距1.0m,然后铺设6mm钢板,最后安装防护栏杆。由于在承重分配梁左右两侧及栈桥梁端头设置限位措施(即限位挡板3-6和纵向限位件3-9),能有效增加栈桥的稳定性。

步骤101中进行钢支墩锚固桩施工时,按照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施工,沉碴厚度不大于5cm。步骤1013中所灌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完成钢支墩锚固桩3-5施工过程。

所述钻孔平台拼装及钻孔过程中,钻孔平台一直因处于流水状态下及桩基施工振动状态中,需随时检测桩孔位置,采用锚机调整所述钻孔平台的位置,确保桩孔位置准确。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钢管与位于其外侧的外侧钢管之间的水平间距为2.5m,所述竖向支撑钢管3的外径为φ0.53m且其为螺旋管。所述井字架2中相邻两根所述竖向支撑钢管3之间钢管每6m采用i16b工字钢焊接横撑及斜撑(即所述钢管连接杆)形成“井”字钢支墩结构。上下相邻两个所述附着式连接结构4之间的竖向间距为13m,两个所述井字架2之间每隔12m采用i16b工字钢(即所述水平连接结构)进行横向连接,确保了钢管支墩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锚固桩8为φ1.0m挖孔桩,所述锚固桩8进入稳定基岩不少于1.0m,所述锚固桩8的桩顶设置预埋钢板与所述外侧钢管焊接;所述内侧钢管支撑在桥墩1的承台上,所述承台设置预埋钢板焊接与所述内侧钢管焊接。所述井字架2安装完成后,将锚固桩8的钢筋笼外露钢筋和所述承台的预埋锚固钢筋均与竖向支撑钢管3焊接牢固,然后用c30混凝土包裹浇筑形成稳定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跨成型模板23支撑于多根所述水平方木17上。所述水平垫梁16为钢楔块。

对所述水平支撑架进行施工时,先在竖向支撑钢管3顶部设置落架钢楔块(具体采用5根i20b工字钢组焊而成),然后在所述钢楔块上设置横桥向承重横梁(即下横梁13);然后,安装23根i36b工字钢纵梁(即水平纵梁14),其中腹板位置设置2×5根,内底板位置7根,翼缘板下设置2×3根;水平纵梁14一端支撑在承重横梁上且其另一端支撑在桥墩的墩帽上。

所述成型模板23包括底模板、外模和内模;所述底模板为竹胶板且其安装在多根所述水平方木17上,箱梁端隔板处位于桥墩1的墩身托盘顶帽上方,端隔板底模采用钢模板内装沙子后铺设竹胶板形成底模。

外模采用钢模,外模桁架片间距为2.0m,桁架片支撑在底模纵梁上;端头模板采用钢模板。所述内模包括内侧模和内顶模,内侧模采用组合钢模,内顶模采用搭设碗扣支架、方木与竹胶板相结合的方式。内外模设置拉模钢筋,拉模筋间距为80cm×100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