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7634阅读:16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面铺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地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植草砖厚度仅有5cm--8cm,承载力不够经不起重车的停放损坏率高。在铺装时由于植草砖下面的垫层是混凝土没有透水的功能,草的成活率低无法实现绿化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存在无法保持水土、修复频率高、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地面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地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素土夯实基层、垫层及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其中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是通过模具浇筑而成的顶部平齐的多个凸起结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用于种植草坪的孔腔空隙。

所述素土夯实基层和垫层之间设有防渗层。

所述防渗层为反滤土工布,所述垫层为级配碎石层。

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厚度为200-300mm。

所述垫层内铺设有增强层。

所述增强层采用钢筋网铺设。

所述垫层和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之间铺设有找平层。

所述找平层采用中粗砂找平,其厚度为30mm。

所述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的厚度为14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高承载,加入了钢筋网,增强了承载力;同时是一种现场制作并连续钢筋强化的多孔质的草皮混凝土铺地系统。

2.本实用新型加入了反滤土工布,在雨水回收时可应用,可以在使液体通过的同时,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可以有效的防止渗漏水,防止路基的垮塌。

3.本实用新型高透水性,采用了透水混凝土,渗透性更好,保持水土,有利于保持和恢复地下水储备,有效实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4.本实用新型高成活率,所有植草孔腔都是彼此连接的,并与地层也是直接连接的,其植草的成活率可以大大提高。

5.本实用新型高绿化率,由于其独特的“草包砼”方式替代了传统的“砼包草”方式,使混凝土更易被植草所覆盖,绿化率可达到60%~10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素土夯实基层,2为防渗层,3为垫层,4为增强层,5为找平层,6为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7为植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地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素土夯实基层1、垫层3及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6,其中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6是通过模具浇筑而成的顶部平齐的多个凸起结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用于种植草坪的空隙。

进一步地,素土夯实基层1和垫层3之间铺设有防渗层2,垫层3和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6之间铺设有找平层5,垫层3内铺设有增强层4。

防渗层2为反滤土工布,垫层3为级配碎石层,增强层4采用钢筋网铺设。

素土夯实基层1为素土碾压夯实而成,93%≥压实系数>90%。

反滤土工布具有普通防水材料无法比拟的防渗效果,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抗穿刺能力,良好机械强度及优良的弹性和变形能力。在雨水回收时应用,可以在使液体通过的同时,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可以有效的防止渗漏水,防止路基的垮塌。

级配碎石层:该级配厚度为200-300mm。

采用钢筋网铺设的增强层4是高承载结构层,铺设在级配碎石层中间。

找平层5的厚度为30mm,采用中粗砂找平。

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6的厚度为140mm,由普硅水泥、粒径小于10mm的粗骨料、细骨料、水、减水剂等拌和而成。透水混凝土地坪层6是在摆放好的模具上浇筑而成,其顶部与模具顶部齐平,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卸模具,进行养护。

在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层6的空隙内填充种植土,播撒草籽或选择铺植适合当地气候的草皮。草皮的正负零应与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的顶部齐平,后期需采取浇水及割草修整等保养措施。

高承载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是绿化地面和硬化地面的完美结合,在综合性能上全面显著优于传统植草砖系统。实践证明,高承载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是一种现场制作并可连续钢筋强化的多孔质草皮混凝土铺地系统,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草皮连续性及透水透气性,可以在实现高绿化率的同时满足各种交通承载的要求,形成真正的绿色交通通道。

高承载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最高承载重量可以达到60T。由于其植草腔内采用曲面的设计,孔隙率达到55%,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草包砼”方式替代了传统的“砼包草”方式,使混凝土更易被植草所覆盖,绿化率可达到60%~100%。所有植草孔腔都是彼此连接的,并与地层也是直接连接的,其植草的成活率可以大大提高。除此之外高承载透水混凝土植草地坪还可以保持水土,可以很好地应对暴雨冲刷所至的水土流失问题,同时可以解决硬化地面渗水能力差甚至不渗水的问题,可用于建设绿色生态的防洪、防汛和泄洪设施,也有利于保持和恢复地下水储备。高耐用性系统性能稳定、持久耐用,无须维护,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植草会成长的更加丰满更显美感,具有长期的经济性和实用性。生态植草地坪系统突出“绿色、生态、环保”主题,采用植草地坪为路面,将雨水收集、滞留、净化、渗透为一体,诠释了生态可持续理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