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防沉降人行道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7624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防沉降人行道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水、防沉降人行道砖。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建设人行道、广场等公共露天场所时,为解决雨天地面积水或排水不畅等问题,通常采用透水砖作为这些露天场所的地面材料。下雨时,露天地面上的雨水渗透进透水砖。

如公告号为“CN202416108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透水砖,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主要包括透水过滤表层和透水基层,透水过滤表层固定在透水基层上且两者形状近似相同;当路面积水量较小时,积水能渗透进透水砖中,然而这部分积水仍然是堆积在透水砖内继续向下渗透,而非向外排出;所以当路面积水量较多时,则无法继续向下渗透,从而导致地面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防沉降人行道砖,在具有较好的透水性时,还具有较好的承压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透水、防沉降人行道砖,包括砖本体,所述砖本体包括基层和设置在基层上的渗透层,所述基层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长度的弧形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砖本体包括基层和渗透层,且在渗透层上设置有弧形通道,利用这种改进后的砖本体铺设成整体人行道,当遇到雨雪天气后,地表的积水从渗透层向下渗漏,流入至弧形通道处,再顺着弧形通道流走;避免因积水过多致使砖本体饱和而无法继续向下渗流,从而导致积水积攒在地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通道上设置有与弧形通道形状相契合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与弧形通道贴合的面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第一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管贴着在弧形通道表面,且在之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积水透水渗透层向下渗流的过程中,透过第一通孔流入进弧形管内,之后从弧形管中流走;弧形管可用于增强结构强度,增强砖本体的承压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基层是由2-10mm的岩石铺设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径长为2-10mm的岩石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其次这类大小的岩石铺设形成的基层具有较多较大的缝隙,渗水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渗透层包括由0.85-0.2mm的石子铺设而成的主渗透层、0.05-0.85mm的砂砾铺设在主渗透层上表面的缓渗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渗层采用的材料为0.05-0.85mm的砂砾铺设,主渗透层是由0.85-0.2mm的石子铺成;主渗透层的渗水性高于缓渗层的渗水性,缓渗层铺设在主渗透层的上方,以避免积水堆积在渗透层无法从而将渗透层泡坏。

作为优选,所述渗透层上设置有由三元乙丙橡胶铺设而成的弹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元乙丙橡胶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橡胶,将其铺设在渗透层上时,可用于增加人行道表面弹性,避免当老人小孩行走人行道不慎摔倒,因人行道过硬从而摔伤。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层上设置有色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要在弹性层上设置不同颜色的色彩层,在增加美观性的同时也能利用色彩层将人行道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基层和渗透层之间设置有钢筋稳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基层和渗透层之间的钢筋稳固层可用于增强人行道的结构强度以及承压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稳固层包括穿设在砖本体内的钢筋,所述钢筋的端部凸出砖本体设置,相邻所述砖本体上设置有能与钢筋配合的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行道在铺设过程中,将凸出于砖本体的钢筋插设至相邻砖本体上的插接孔中,从而完成人行道的铺设;其次当地下河流水位较高造成地基塌陷时,这种相互拼接形成的人行道不会随地基一齐向下塌陷,增强人行道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砖本体主要由基层和渗透层构成,并在基层上设置多个弧形通道,积水通过渗透层渗流进弧形通道上,并顺着弧形通道流走,避免积水堆积在砖本体内无法流走;

2.弧形通道内贴附有弧形管,能增强砖本体的结构强度以及砖本体的承压能力;

3.设置在基层和渗透层之间的钢筋稳固层能进一步增强铺设的人行道的承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等轴侧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本体;11、基层;12、渗透层;121、主渗透层;122、缓渗层;13、弧形通道;14、弧形管;15、第一通孔;161、钢筋;162、插接孔;17、弹性层;18、色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透水、防沉降人行道砖,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砖本体1,砖本体1包括基层11和渗透层12,渗透层12包括主渗透层121以及设置在主渗透层121上的缓渗层122。

如图1和图2所示,基层11上开设有多个弧形通道13,弧形通道13贯穿砖本体1的厚度设置,且在每一个弧形通道13表面贴设有弧形管14,弧形管14可由硬质PVC制成,且在弧形管14与弧形通道13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第一通孔15。

如图2所示,基层11是由径长为2-10mm的岩石平铺后压制而成;主渗透层121是由径长约为0.85-0.2mm的石子铺设而成;缓渗层122是由径长为0.05-0.85mm的砂砾铺设后压制而成;缓渗层122上依次设置有弹性层17和色彩层18,其中弹性层17是由三元乙丙橡胶与胶黏剂混合后铺设而成,其中胶黏剂可采用水性丙烯酸。色彩层18可根据需要采用彩色的三元乙丙橡胶铺设而成。

使用方法:将多块砖本体1依次紧贴,并在相邻砖本体1的接缝处进行固定粘合,从而铺设成完整的人行道。雨天或地上有积水时,积水向下渗流,从第一通孔15处流入进弧形管14中,之后顺着弧形管14流走。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人行道上涂覆不同颜色的色彩层18,而铺设的弹性层17可避免儿童老人等因不慎跌倒而摔伤。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相同,一种透水、防沉降人行道砖,如图3所示,基层11和渗透层12之间设置有钢筋稳固层,钢筋稳固层包括横向和纵向的钢筋161,钢筋161固定在基层11和渗透层12之间,且钢筋161的两端均凸出砖本体1设置,相邻的砖本体1上设置有能与钢筋161配合的插接孔162。

使用方法: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在此实施例中,可将这种透水、防沉降人行道砖预先制备好,之后将其运输至待铺设地点;在铺设过程中,将钢筋161插设在相邻人行道砖上的插接孔162中从而将两块转拼接成一个整体,之后在接缝处用胶黏剂进行粘黏或采用混凝土等填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