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装置及其对位匹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6558发布日期:2019-02-15 23:4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装置及其对位匹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装置及其对位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箱梁因其自重轻、承载力大等优点,使其在桥梁建设中的使用十分广泛,而在施工过程中,普通的钢箱梁因其刚度大、重量轻、起吊设备重量相对较轻,在起吊并安装钢箱梁时,前后梁段的相对竖向位移差较小,采用传统焊接马板的方式,即可满足前后梁段的对位精度要求,然后再进行前后梁段的焊接连接。

但随着现代桥梁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桥梁各种功能需求的不断增长,桥梁跨度、宽度等建设规模也相对越来越大,作为大跨度斜拉桥主梁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的钢箱梁,其规格、体量会不断增大,导致其重量不断增加,用于起吊钢箱梁的起吊设备重量也更大更重,因此,在进行起吊、安装大体量的钢箱梁施工时,当前的待安装梁段与已安装的梁段在横桥向存在较大的相对竖向位移差,若采用传统的焊接大量马板以调整位移差的方式,将会更加伤及钢桥面板,且难以调整前后梁段的匹配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装置,能够完成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且提高其匹配的精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装置,所述对位匹配装置设于相邻钢箱梁节段间,包括:

受压支撑件,所述受压支撑件固定于钢箱梁节段上;

受拉支撑件,所述受拉支撑件一端固定于相邻钢箱梁节段上,所述受拉支撑件另一端朝向所述受压支撑件弯曲形成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受压支撑件上方;

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设于所述凸出部和受压支撑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受压支撑件包括一支撑面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受压支撑件内设有第一支撑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受拉支撑件包括两支撑翼板和连接两所述支撑翼板的支撑腹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受拉支撑件的弯曲处设有加劲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凸出部上设有第二支撑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凸出部上设有一位于所述凸出部和受压支撑件间的缓冲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受压支撑件和受拉支撑件分别焊接于相邻钢箱梁节段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顶推装置为千斤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对位匹配装置的钢箱梁节段对位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受压支撑件和受拉支撑件分别固定于相邻两钢箱梁节段上,并将顶推装置置于受压支撑件和受拉支撑件间,使顶推装置抵持于受压支撑件和凸出部;

s2、控制顶推装置顶升凸出部使两相邻钢箱梁节段对齐匹配,并焊接两相邻钢箱梁节段;

s3、重复步骤s1~s2,完成对多段钢箱梁节段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一种用于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装置,能够完成对斜拉桥钢箱梁安装时前后梁段间匹配位移的调整,避免采用传统焊接大量马板的方式,能够避免焊接大量马板时伤及钢桥面板,通过设置的顶推装置,能够逐渐使前后梁段进行对位匹配,具有较好的匹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位匹配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位匹配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受压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出部的仰视图。

图中:1-受压支撑件,2-受拉支撑件,21-凸出部,22-缓冲块,3-顶推装置,4-支撑面板,5-第一支撑肋,6-支撑翼板,7-支撑腹板,8-加劲肋,9-第二支撑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装置,包括受压支撑件1、受拉支撑件2和顶推装置3,所述受压支撑件1固定于钢箱梁节段上,所述受拉支撑件2一端固定于相邻钢箱梁节段上,所述受拉支撑件2另一端朝向所述受压支撑件1弯曲形成一凸出部21,所述凸出部21位于所述受压支撑件1上方,所述顶推装置3设于所述凸出部21和受压支撑件1间,优选的,所述顶推装置3为千斤顶,在进行相连钢箱梁节段间的对位匹配操作时,将受压支撑件1和受拉支撑件2分别固定于相邻钢箱梁节段上,并在受拉支撑件2弯曲形成的凸出部21和受压支撑件1之间设置顶推装置3,通过顶推装置3作用于凸出部21和受压支撑件1上,从而带动相邻钢箱梁节段朝向钢箱梁节段移动,从而完成对斜拉桥钢箱梁安装时前后梁段间匹配位移的调整,避免采用传统焊接大量马板的方式进行前后梁段间的对位匹配操作,能够避免焊接大量马板时伤及钢箱梁节段的面板,其中,通过设置的顶推装置,能够逐渐使相邻钢箱梁节段进行对位匹配,具有较好的匹配精度。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所述受压支撑件1包括一支撑面板4,在将顶推装置3放置于受压支撑件1和凸出部21之间时,通过该支撑面板4对该顶推装置3进行支撑,保证顶推装置3能够顺利完成后续的顶推操作;所述受压支撑件1内设有第一支撑肋5,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肋5,能够提高该受压支撑件1的承压能力,从而保证该受压支撑件1能够在顶推装置3作用时,不会由于承压能力较低而出现损坏的情况,避免在受压支撑件1在损坏的同时导致顶推装置3直接作用于钢箱梁节段上,从而导致钢箱梁节段的损坏。

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受拉支撑件2包括两支撑翼板6和连接两所述支撑翼板6的支撑腹板7,使该受拉支撑件2弯曲形成的凸出部21形成类似工字钢的结构,从而在顶推装置3作用于该凸出部21时,该凸出部21能够具有较大的承压能力;所述凸出部21上设有第二支撑肋9,通过在凸出部21处设置该第二支撑肋9,能够进一步的增加该凸出部21的承压能力,保证在顶推装置3作用于该凸出部21时不会出现凸出部21变形的情况,同时,所述凸出部21上设有一位于所述凸出部21和受压支撑件1间的缓冲块22,能够使顶推装置3的输出端抵持于缓冲块22上,形成一缓冲的结构,防止顶推装置3直接作用于凸出部21上,造成凸出部21的损坏,且在缓冲块22上设有防滑纹,能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顶推装置3在顶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较小导致顶推装置3滑落出凸出部21和受压支撑件1之间的空间;所述受拉支撑件2的弯曲处设有加劲肋8,通过在受拉支撑件2的弯曲处设置该加劲肋8,能够提高该受拉支撑件2弯曲处的强度,避免由于顶推装置3作用于凸出部21时,由于作用力较大而导致弯曲处出现弯曲的情况,使该对位匹配装置无法达到预计的钢箱梁节段对位效果。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所述受压支撑件1和受拉支撑件2分别焊接于相邻钢箱梁节段上,在将该对位匹配装置设置于钢箱梁节段上时,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受压支撑件1和受拉支撑件2焊接于钢箱梁节段的腹板上,在该对位匹配装置完成对位操作后,能够方便的对该对位匹配装置进行拆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采用上述对位匹配装置的钢箱梁节段对位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受压支撑件1和受拉支撑件2分别固定于相邻两钢箱梁节段上,并将顶推装置3置于受压支撑件1和受拉支撑件2间,使顶推装置3抵持于受压支撑件1和凸出部21;

s2、控制顶推装置3顶升凸出部21使两相邻钢箱梁节段对齐匹配,并焊接两相邻钢箱梁节段;

s3、重复步骤s1~s2,完成对多段钢箱梁节段的连接。

通过该对位匹配方法,能够逐步完成对多段钢箱梁节段的对位匹配连接,保证连接后的相邻钢箱梁节段间具有较好的匹配精度,能够避免采用传统焊接大量马板的方式导致伤及钢桥面板,即损伤钢箱梁,通过顶推装置,进行缓慢的顶推操作,在前后钢箱梁节段匹配完成后,进行焊接,较大的提高了该相邻钢箱梁节段的匹配精度。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