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路养护车配套使用的沥青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706发布日期:2018-10-13 01:5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养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公路养护车配套使用的沥青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冷补料是公路养护比较常用的材料,最早是在上世纪初,前苏联和美国为了在冬季对沥青公路进行简单快速修补而发明,因为冷补料不但克服了季节的影响能够对公路及时快速养护,而且具备施工过程简单,对环境污染少,对养护设备和人员要求低等优势,因此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为了实现冷补料的稀释和快速冷凝,使用前在冷补料中添加煤油、汽油、乳化剂等做处理,1970 年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在冷补料中添加破乳剂控制破乳时间,1996 年英国Heriot-Watt 大学历时六年对乳化性沥青冷补料进行系统研究。

我国对于冷补料研究较少,近年来很多省市对冷补料进行推广和研究,鉴于冷补料养护的优势,青藏公路很多养护段有专门的冷补料生产工厂,冷补料供应比较方便,然而调研发现青藏地区气温低,冷补料破乳后水分不易蒸发,压实效果不好,容易出现再次冻融,因此养护质量不佳。

热补料施工质量好,沥青热补综合养护车技术成熟,但是在青藏地区因为环境温度低,热补料加热时间长,加热效率低下,并且热补综合多功能养护车成本较高,普及困难,加热后的沥青热补料不宜长距离运输,因此,开发设计一种在低环境温度下能够随车进行冷补料恒温搅拌的装置,是公路养护领域集雪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公路养护车配套使用的沥青混合搅拌装置,其能够在公路养护过程中随车进行恒温搅拌,改善冷补料的压实性能,节省燃料,施工快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公路养护车配套使用的沥青混合搅拌装置,包括L形框架、行走轮、料筒、恒温加热装置、恒温控制电路、搅拌装置和扶手,所述L形框架水平段中部借助于轮轴安装两套行走轮,L形支架拐角处外侧对称设置两根支腿,支腿下端与轮轴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行走轮半径,所述料筒借助于支撑体系安装在L形框架中部,所述恒温加热装置围绕在料筒外侧、且料筒外侧固定设置防雨保温壳,所述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L形框架中部,所述L形框架竖向段顶端水平设置扶手。

所述支撑体系包括矩形框架和支撑杆,矩形框架竖向固定安装在L形框架内侧,矩形框架的四角水平固定安装四个支撑杆,支撑杆末端固定安装防雨保温壳,防雨保温壳包括环形筒和两块环形端板,两块环形端板固定安装在环形筒内侧,安装在环形筒一端的环形端板外侧与四根支撑杆焊接,所述料筒两端分别和环形筒两端的环形端板内圈焊接,料筒外壁、环形筒内壁和两块端板形成的腔体内安装恒温加热装置。

所述恒温加热装置为加热带,加热带均匀缠绕在料筒外壁,加热带连接恒温控制电路,所述L形框架的竖向段外侧固定安装电控柜,恒温控制电路设于电控柜内。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片、传动齿轮对和搅拌电机,所述矩形框架内侧中部借助于横梁安装支座,支座上安装轴承座,所述搅拌轴贯穿矩形框架设置、且借助于轴承与轴承座配合安装,搅拌轴位于料筒部分外壁上安装搅拌叶片,搅拌叶片设置四排、且四排搅拌叶片相对于搅拌轴的轴线呈螺旋状设置,所述L形框架中部外侧水平安装搅拌电机,胶板电机动力输出端借助于传动齿轮对驱动搅拌轴。

所述恒温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温度控制仪,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加热带一端串联,加热带另外一段连接电源线,温度控制仪分别连接电源线、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控制端,所述料筒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仪信号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L形框架的竖向段安装料筒和防雨保温壳,并在防雨保温壳内侧缠绕加热带,在使用过程中,料筒不旋转,方便加热带安装,避免磨损,用加热带实现料筒的加热,加热带连接恒温控制电路,恒温控制电路与安装在料筒内的温度传感器组合使用,使料筒内的物料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确保冷补料的正常搅拌,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片呈螺旋状设置,搅拌叶片正向转动,实现物料充分搅拌,叶片反向转动,能够将料筒内的物料向外输送,相当于一个螺旋输料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公路养护过程中随车进行恒温搅拌,改善冷补料的压实性能,节省燃料,施工快捷;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电机直接通过电缆连接公路养护车的电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恒温控制电路原理图;

其中:1、环形端板;2、防雨保温壳;3、行走轮;4、支撑杆;5、搅拌电机;6、温度传感器;7、开关;8、传动齿轮对;9、电控柜;10、遮雨板;11、扶手;12、支撑体系;13、轴承座;14、加热带;15、搅拌叶片;16、销钉;17、焊接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公路养护车配套使用的沥青混合搅拌装置,包括L形框架、行走轮3、料筒、恒温加热装置、恒温控制电路、搅拌装置和扶手11,所述L形框架水平段中部借助于轮轴安装两套行走轮3,轮轴两端固定设置焊接挡板17,行走轮借助于轴承安装在轮轴上,轮轴外端插床用于限位的销钉16,L形支架拐角处外侧对称设置两根支腿,支腿下端与轮轴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行走轮3半径,所述料筒借助于支撑体系12安装在L形框架中部,所述恒温加热装置围绕在料筒外侧、且料筒外侧固定设置防雨保温壳2,所述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L形框架中部,所述L形框架竖向段顶端水平设置扶手11。

所述支撑体系12包括矩形框架和支撑杆4,矩形框架竖向固定安装在L形框架内侧,矩形框架的四角水平固定安装四个支撑杆4,支撑杆4末端固定安装防雨保温壳2,防雨保温壳2包括环形筒和两块环形端板1,两块环形端板1固定安装在环形筒内侧,安装在环形筒一端的环形端板1外侧与四根支撑杆4焊接,所述料筒两端分别和环形筒两端的环形端板1内圈焊接,料筒外壁、环形筒内壁和两块端板形成的腔体内安装恒温加热装置。

所述恒温加热装置为加热带14,加热带14均匀缠绕在料筒外壁,加热带14连接恒温控制电路,所述L形框架的竖向段外侧固定安装电控柜9,恒温控制电路设于电控柜9内。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片15、传动齿轮对8和搅拌电机5,所述矩形框架内侧中部借助于横梁安装支座,支座上安装轴承座13,所述搅拌轴贯穿矩形框架设置、且借助于轴承与轴承座13配合安装,搅拌轴位于料筒部分外壁上安装搅拌叶片15,搅拌叶片15设置四排、且四排搅拌叶片15相对于搅拌轴的轴线呈螺旋状设置,所述L形框架中部外侧水平安装搅拌电机5,胶板电机动力输出端借助于传动齿轮对8驱动搅拌轴。

所述恒温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温度控制仪,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加热带14一端串联,加热带14另外一段连接电源线,温度控制仪分别连接电源线、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控制端,所述料筒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控制仪信号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6.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和冬季施工使用,L形框架的水平段部分安装行走轮,且在L形框架部分的拐角处安装支腿,行走轮用于推行本实用新型,在就位后,行走轮与支腿共同支撑料筒部分,使料筒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便于均匀搅拌物料,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柜上端配套安装遮雨板10,避免下雨时雨水浸入电控柜,确保使用安全,搅拌电机可以单独设置开关7,也可以将开关安装在电控柜内,同时,在电控柜内设置恒温控制电路部分的电气元件,方便进行统一控制,电源的问题可以直接通过使用电缆连接公路养护车的电源输出端来解决。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L形框架的竖向段安装料筒和防雨保温壳,并在防雨保温壳内侧缠绕加热带,在使用过程中,料筒不旋转,方便加热带安装,避免磨损,用加热带实现料筒的加热,加热带连接恒温控制电路,恒温控制电路与安装在料筒内的温度传感器组合使用,使料筒内的物料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确保冷补料的正常搅拌,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片呈螺旋状设置,搅拌叶片正向转动,实现物料充分搅拌,叶片反向转动,能够将料筒内的物料向外输送,相当于一个螺旋输料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公路养护过程中随车进行恒温搅拌,改善冷补料的压实性能,节省燃料,施工快捷;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电机直接通过电缆连接公路养护车的电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方便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