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杆防护机构及道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783发布日期:2019-08-21 00:5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闸杆防护机构及道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闸杆防护机构及道闸。



背景技术:

道闸是一种用于限制车辆行驶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包括:机箱、与机箱可转动连接的闸杆,闸杆在机箱控制下对车辆进行放行或阻挡。然而,可能会存在强行冲撞的情形,从而造成闸杆与机箱损坏。因此,提供一种闸杆防护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闸杆防护机构,包括:与机箱可转动连接的固定支架,以及旋转支架、锁止件。锁止件与旋转支架相抵,以使旋转支架固定在固定支架内。当车辆强行冲撞闸杆时,锁止件解除对旋转支架的锁紧,使旋转支架在闸杆的带动下从固定支架中脱离,以缓冲车辆对闸杆的冲撞,进而起到保护闸杆与机箱的作用。

但是闸杆经车辆多次冲撞后,锁止件不能对旋转支架进行有效锁紧,不利于道闸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闸杆防护机构及道闸,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闸杆防护机构,所述闸杆防护机构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上的闸杆夹持件、调节件;

所述闸杆夹持件用于夹持闸杆,并当所述闸杆受到撞击时释放所述闸杆,以使所述闸杆沿目标方向转动;

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闸杆夹持件的夹持力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闸杆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第一固定部;

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弹性夹持本体、第二弹性夹持本体;

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本体与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本体相对设置,以形成闸杆夹持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闸杆相抵的限位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本体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一卡紧部;

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本体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二卡紧部;

所述第一卡紧部与所述第二卡紧部均用于与所述闸杆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一调节体与第二调节体;

所述第一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调节体的尾部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相抵,所述第二调节体的尾部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相抵;

且,第一调节体、所述第二调节体穿入所述壳体内的长度均可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第一调节部、第一夹持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部与所述第一调节体接触,所述第一调节部与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卡紧部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为面向所述第一卡紧部的圆弧形凸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体与所述第二弹性体均为弹簧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闸杆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非弹性夹持本体;

通过连接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非弹性夹持本体上的阻挡部;

所述阻挡部用于使所述闸杆限位于所述非弹性夹持本体内,并当所述闸杆受到撞击时沿所述目标方向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非弹性夹持本体上的两个第一耳板,设置在所述阻挡部上的两个第二耳板,以及第一转轴、扭簧;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二耳板上,另一端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耳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耳板连接;

所述扭簧的簧体套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一个簧脚设置在所述第一耳板上,另一个簧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调节环;以及

多个沿周向设置在所述调节环上的定位开槽,所述定位开槽用于容纳所述扭簧的另一个簧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壳体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闸杆可转动连接;

所述壳体中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加固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闸杆防护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接近传感器;

所述接近传感器,被配置为当所述闸杆沿所述目标方向转动时发送脱杆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接近传感器;

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固件,所述第二加固件位于对应的相邻所述接近传感器之间。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道闸,所述道闸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闸杆防护机构、闸杆和机箱;

所述闸杆防护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箱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闸杆防护机构,通过壳体与闸杆夹持件的配合,既可使闸杆在道闸正常工作时随壳体一起转动,以实现车辆的放行或阻挡;也可使闸杆在受到外力撞击时从闸杆夹持件中释放,并沿目标方向转动,以避免闸杆、机箱受损,延长闸杆及机箱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调节件调节闸杆夹持件的夹持力度,可使闸杆受到多次撞击后可有效夹持在闸杆夹持件内,以保证道闸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闸杆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类闸杆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类第一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类第一弹性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类第一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类闸杆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类闸杆夹持件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扭簧与调节环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说明如下:

1-闸杆防护机构;

11-壳体;

111-中间板体,1111-容纳槽,1112-槽状结构,112-上板体,113-下板体;

12-闸杆夹持件;

121-第一固定部,1211-限位件,122-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1-第一卡紧部, 123-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1-第二卡紧部,P-闸杆夹持腔;

124-非弹性夹持本体,125-连接部,1251-第一耳板,1252-第二耳板,1253- 第一转轴,1254-扭簧,126-阻挡部,

13-调节件;

131-第一弹性体,1311-第二固定部,1312-第一调节部,1313-第一夹持部, 1314-第三固定部,1315-第二调节部,1316-第二夹持部,132-第二弹性体,133- 第一调节体,1331-安装部,13311-扳手槽,1332-第三调节部,134-第二调节体,

135-调节环,1351-定位开槽,

14-第二转轴;

15-第一加固件;

16-接近传感器;

17-第二加固件;

18-连接件;

2-闸杆;

201-大径部,202-小径部;

3-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闸杆防护机构,如附图1所示,闸杆防护机构1包括:壳体11,以及位于壳体11上的闸杆夹持件12、调节件13;闸杆夹持件12用于夹持闸杆2(参见附图2),并当闸杆2受到撞击时释放闸杆 2,以使闸杆2沿目标方向转动;调节件13用于调节闸杆夹持件12的夹持力度。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2所示出的箭头代表车辆的行驶方向;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目标方向是指水平平面内的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闸杆防护机构1的工作原理给予描述:

应用时,先将闸杆防护机构1与道闸的机箱3可转动连接(参见附图2),例如将闸杆防护机构1的壳体11与机箱3的输出轴连接。并将闸杆2的一端与壳体11可转动连接,且将闸杆2夹持在闸杆夹持件12内。

当道闸正常工作(例如无车辆强行通过)时,道闸的机箱3驱动壳体11转动(例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由于闸杆夹持件12夹持闸杆2,使得壳体11带动闸杆2转动,进而实现车辆的放行或阻挡。

当闸杆2受到外力冲撞(例如车辆冲撞)时,闸杆夹持件12在该外力的作用下释放闸杆2,并使闸杆2沿目标方向转动,以缓冲作用在闸杆2上的外力,避免闸杆2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损坏,也避免闸杆2受外力作用时连带道闸的机箱3受损,延长道闸的使用寿命。

待闸杆2受到多次撞击后,若闸杆夹持件12不能对闸杆2进行有效固定,利用调节件13对闸杆夹持件12的夹持力度进行调节,避免道闸正常工作时闸杆2从闸杆夹持件12中释放,以保证道闸的正常工作。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闸杆防护机构1,通过壳体11与闸杆夹持件12的配合,既可使闸杆2在道闸正常工作时随壳体11一起转动,以实现车辆的放行或阻挡;也可使闸杆2在受到外力撞击时从闸杆夹持件12中释放,并沿目标方向转动,以避免闸杆2、机箱3受损,延长闸杆2及机箱3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调节件13调节闸杆夹持件12的夹持力度,可使闸杆2受到多次撞击后可有效夹持在闸杆夹持件12内,以保证道闸的正常工作。

关于壳体11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一种示例,如附图3所示,壳体11包括:与道闸的机箱3可转动连接的中间板体111,以及设置在中间板体 111同一侧上、下端的上板体112、下板体113;闸杆夹持件12设置于中间板体 111的内壁上。

其中,中间板体111、上板体112、下板体113可一体化形成或采取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基于一体化形成具有连接强度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如上所述,闸杆夹持件12既可用于固定闸杆2,也可在闸杆2受到外力冲撞时释放闸杆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就闸杆夹持件12的结构给出两种示例:

第(1)种示例,如附图1及附图4所示,闸杆夹持件12包括:与壳体11 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21;与第一固定部121连接的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相对设置,以形成闸杆夹持腔P。

通过如上设置,当道闸正常工作(例如无车辆强行通过)时,闸杆2卡入在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所形成的闸杆夹持腔P中。当闸杆2受到外力冲撞时,闸杆2迫使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变形,使得闸杆2从闸杆夹持腔P中释放出来,并沿目标方向转动。

可见,该示例提供的闸杆夹持件12,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也可减轻对闸杆 2的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相对设置是指,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对称设置,分别位于壳体11的中间板体111内侧的上、下端。

上述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可通过可变形的合金(例如弹簧钢)或塑料(例如聚乙烯)制备获取。基于塑料具有质量轻、价格低廉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考虑到加工难度,设置于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 之间的第一固定部121也可通过塑料制备获取。且,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与第一固定部121可通过一体化形成进行连接。

其中,若第一固定部121通过上述塑料材质制备获取,则第一固定部121 可与壳体11的中间板体111螺钉连接,便于闸杆夹持件12的安装与更换。

为了避免闸杆2在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所形成的闸杆夹持腔P中发生晃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第一固定部121上设置有用于与闸杆2相抵的限位件1211。

其中,限位件1211可设置成整体式地块状结构,或者设置成多个间隔分布的条状结构。基于后者既便于第一固定部121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又避免螺钉与位于闸杆夹持腔P中的闸杆2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螺钉位于相邻两个条状结构之间。

另外,限位件1211可通过一体形成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21的内壁上,便于提高限位件1211与第一固定部121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限位件1211与第一固定部121的连接,限位件1211也设置成与第一固定部121 的材质,例如塑料。

为了避免当道闸正常工作时,闸杆2从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所形成的闸杆夹持腔P内释放出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4及附图6所示,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一卡紧部1221;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二卡紧部1231;第一卡紧部1221与第二卡紧部1231均用于与闸杆2相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的自由端是指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 中不与第一固定部121连接的一端。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的自由端是指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中不与第一固定部121连接的一端。

其中,第一卡紧部1221可与第二卡紧部1231对称设置,以将闸杆2有效夹持在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所形成的闸杆夹持腔P 中。

上述第一卡紧部1221可设置成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规则的多棱柱结构,并可采用一体化形成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上,利于提高第一卡紧部1221与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之间的连接强度。

同样地,上述第二卡紧部1231可设置成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规则的多棱柱结构,并可采用一体化形成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 上,利于提高第二卡紧部1231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基于上述结构的闸杆夹持件12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就调节件13 的结构给出一种示例。如附图1及附图6所示,调节件13包括:第一弹性体131、第二弹性体132、第一调节体133与第二调节体134;第一弹性体131设置于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与壳体11之间,第二弹性体132设置于第二弹性夹持本体 123与壳体11之间;第一调节体133的尾部穿过壳体11与第一弹性体131相抵,第二调节体134的尾部穿过壳体11与第二弹性体132相抵;且,第一调节体133、第二调节体134穿入壳体11内的长度均可调。

可见,当对闸杆夹持件12的夹持力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调节体 133、第二调节体134穿入壳体11内的长度,来调节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的变形程度,以调节闸杆夹持腔P的大小,进而调节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第二弹性夹持本体123对闸杆2的夹持力度。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就第一弹性体131的结构给出两种示例:

第(1.1)种示例,如附图5及附图6所示,第一弹性体13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311、第一调节部1312、第一夹持部1313;第二固定部1311 与壳体11连接;第一调节部1312与第一调节体133接触,第一调节部1312与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1313与第一卡紧部1221接触;其中,第一夹持部1313为面向第一卡紧部1221的圆弧形凸起。

该示例提供的第一弹性体131不仅可扩大闸杆夹持件12夹持力度的调节范围,也可使第一夹持部1313对第一卡紧部1221进行有效挤压。

其中,第二固定部1311、第一调节部1312、第一夹持部1313可一体化形成,利于提高这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上述第二固定部1311可设置成板状结构,利于第二固定部1311的安装。举例来说,可采用螺钉设置在壳体11的上板体112内壁上,便于第一弹性体131 的安装。

上述第一调节部1312也可设置成板状结构,可增大第一调节体133与第一调节部1312的可接触面积,利于第一调节体133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部1312与第二固定部1311处于不同的水平面内。

第(1.2)种示例,如附图7所示,第一弹性体131包括:与壳体11的内壁连接的第三固定部1314,与第三固定部1314竖直连接的第二调节部1315,设置于第二调节部1315上的第二夹持部1316,第二夹持部1316用于与第一卡紧部1221接触;其中,第二夹持部1316为面向第一卡紧部1221的圆弧形凸块。

可见,该示例提供的第一弹性体131,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备;也可使第二夹持部1316对第一卡紧部1221进行有效挤压,进而可有效调整第一弹性夹持本体122对闸杆2的夹持力度。

其中,第三固定部1314、第二调节部1315、第二夹持部1316可一体化形成,利于提高这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上述第三固定部1314可设置成板状结构,利于第三固定部1314的安装。举例来说,可采用螺钉设置在壳体11的中间板体111内壁上,便于第一弹性体 131的安装。

上述第二调节部1315也可设置成板状结构,可增大第一调节体133与第二调节部1315的可接触面积,利于第一调节体133的安装。

同样地,第二弹性体132可设置成与第一弹性体131相同的结构,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第(1.1)示例、第(1.2)示例提供的第一弹性体131与第二弹性体132的结构。其中,无论是第(1.1)示例还是第(1.2) 示例的第一弹性体131、第二弹性体132,考虑到成本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1、第二弹性体132均可为弹簧片,

关于第一调节体133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一种示例,如附图8 所示,第一调节体133包括:安装部1331,与安装部1331连接的第三调节部 1332;安装部1331位于壳体11的外部;第三调节部1332的上端与壳体11螺纹连接,下端穿过壳体11与第一弹性体131相抵。

其中,安装部1331与第三调节部1332可一体化成型或焊接。基于一体化形成具有可提高安装部1331与第三调节部1332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上述第三调节部1332的上端可设置成螺杆结构,即第三调节部1332与壳体11的上板体112螺纹连接。

为了便于调整第三调节部1332的穿入壳体11内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8所示,安装部1331上设置有扳手槽13311,便于利用扳手旋转第三调节部1332。

同样地,第二调节体134可设置成与第一调节体133相同的结构,在此不进行赘述。

第(2)种示例,如附图9所示,闸杆夹持件12包括:与所述壳体11连接的非弹性夹持本体124;通过连接部125可转动地设置在非弹性夹持本体124上的阻挡部126;阻挡部126用于使闸杆2限位于非弹性夹持本体124内,并当闸杆2受到撞击时沿目标方向转动。

该示例提供的闸杆夹持件12对材质没有特殊要求,便于闸杆夹持件12的制备。

通过如上设置,当道闸正常工作(例如无车辆强行通过)时,闸杆2通过阻挡部126限位于非弹性夹持本体124中。当闸杆2受到外力冲撞时,闸杆2 推动阻挡部126沿目标方向转动,使得闸杆2从非弹性夹持本体124中释放出来,并沿目标方向转动。

其中,非弹性夹持本体124可设置成与壳体11相同的结构,便于非弹性夹持本体124与壳体11的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的非弹性夹持本体124,又为了使闸杆2限位于非弹性夹持本体124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设置两个阻挡部126,一个阻挡部126通过连接部125设置在非弹性夹持本体124的上板体上,另一阻挡部126通过连接部125设置在非弹性夹持本体124的下板体上。

上述用于使阻挡部126可转动地设置在非弹性夹持本体124上的连接部125 可设置成多种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基于结构简单的前提下,就阻挡部126 的结构给出一种示例。如附图10所示,连接部125包括:设置在非弹性夹持本体124上的两个第一耳板1251,设置在阻挡部126上的两个第二耳板1252,以及第一转轴1253、扭簧1254;第一转轴1253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第二耳板1252 上,另一端穿过两个第一耳板1251与另一个第二耳板1252连接;扭簧1254的簧体套装在第一转轴1253上,一个簧脚设置在第一耳板1251上,另一个簧脚设置在第一转轴1253上。

其中,第一耳板1251可采用焊接的方式或螺钉连接的方式设置在非弹性夹持本体124上。基于螺钉连接便于更换第一耳板1251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同样地,第二耳板1252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或螺钉连接的方式设置在阻挡部126上。基于螺钉连接便于更换第二耳板1252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另外,第一转轴1253的两端可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二耳板1252上。基于螺纹连接具有便于更换转轴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如上所述扭簧1254的两个簧脚分别设置在第一耳板1251上、第一转轴1253 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了便于扭簧1254的固定,扭簧1254的两个簧脚与簧体的轴线平行。

其中,扭簧1254的一个簧脚可焊接或卡接在第一耳板1251上。基于卡接便于更换扭簧1254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基于上述结构的连接部1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就调节件13的结构给出一种示例,如附图11所示,调节件13包括:固定在第一转轴1253上的调节环135;以及多个沿周向设置在调节环135上的定位开槽1351,定位开槽1351用于容纳扭簧1254的另一个簧脚。

通过如上设置,可通过调节扭簧1254的扭力,来调节阻挡部126对位于非弹性夹持本体124内的闸杆2的阻挡力度,进而可调节闸杆夹持件12对闸杆2 的夹持力度。其中,当扭簧1254的另一个簧脚插入不同的定位开槽1351时,所产生的扭力不同。

其中,定位开槽1351的开设个数越多,扭簧1254的扭力调节范围越大,利于调节闸杆夹持件12的夹持力度。但是基于调节环135强度的考虑,可在调节环135上开设6个~10个定位开槽1351。

关于调节环135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转轴125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就如何实现闸杆2沿目标方向转动给出一种示例,如附图3所示,壳体11通过第二转轴14与闸杆2可转动连接。

其中,第二转轴14可为销钉。该类第二转轴14便于获取,且价格低廉。

对应地,在基于上述结构的壳体11的前提下,壳体11的上板体112、下板体113的一端上均设置有通孔,以使第二转轴14穿过。

为了避免由于在上板体112、下板体113的一端上设置通孔,会削弱上板体 112、下板体113的一端的强度,易导致上板体112、下板体113的一端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壳体11中与第二转轴14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加固件15。

具体地,上板体112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固件15,第一加固件15上的通孔与上板体112上的通孔同轴设置;下板体113一端的内壁上也设置有第一加固件15,第一加固件15上的通孔与下板体113上的通孔同轴设置。

其中,上板体112与对应的第一加固件15可一体化形成,下板体113与对应的第一加固件15可一体化形成,可提高第一加固件15与上板体112、下板体 113之间的连接强度。

另外,为了便于闸杆2绕第二转轴14转动,可在中间板体111的一端上设置有开口背对闸杆夹持件12设置的槽状结构1112。通过如此设置,可保证闸杆 2在受到过大冲撞力时,能绕第二转轴14至少转动180度,可对冲撞力进行有效缓冲,避免闸杆2、机箱3的损坏。

为了便于待车辆强行冲撞闸杆后,特别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及时对闸杆2进行人为复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闸杆防护机构还包括:位于壳体11上的接近传感器16;接近传感器16,被配置为当闸杆2 沿目标方向转动时发送脱杆信号。

通过如上设置,在闸杆2受外力碰撞沿目标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由于闸杆2 未处于接近传感器16的感应区域内,接近传感器16便发送脱杆信号。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终端设备获取该脱杆信号,进而对闸杆及时进行复位,这不仅会避免闸杆2的损坏,而且也利于对其他出入车辆进行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设备可为安装有道闸后台管理平台的终端设备。为了便于接近传感器16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脱杆信号,可使接近传感器16与机箱3电性耦合,即使接近传感器16通过机箱3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脱杆信号。

在基于上述结构的壳体11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就接近传感器16 的安装方式给出一种示例,如附图3所示,中间板体111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1111,用于安装接近传感器16。

通过如此设置,可减少接近传感器16伸出至中间板体111外部的长度,进而可在不增加上板体112、下板体113两端的宽度下,便于闸杆2与上板体112、下板体113的可转动连接,及便于闸杆夹持件12对闸杆2的固定。

其中,接近传感器16可采用螺钉连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在中间板体111的容纳槽1111内。基于螺钉连接具有便于更换接近传感器16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上述接近传感器16可设置在中间板体111的一端或中间部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接近传感器16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制。

关于接近传感器16的设置个数,为了保证接近传感器16能有效发送脱杆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1上设置有多个接近传感器16。举例来说,可以设置2个接近传感器16

其中,接近传感器16设置在壳体11的中间板体111上。

当在中间板体111上设置多个接近传感器16时,需在中间板体111上设置多个容纳槽1111,这会削弱中间板体111的强度,易使中间板体111变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壳体11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固件17,第二加固件17位于对应的相邻接近传感器16之间。

其中,第二加固件17与中间板体111可一体化形成,以提高第二加固件17 与中间板体111之间的连接强度。

为了防止车辆强行冲撞闸杆2后继续行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近传感器16还用于与路障升降柱电性耦接,被配置为当闸杆2沿目标方向转动时,向路障升降柱发送脱杆信号。

通过如上设置,在闸杆2受到碰撞沿目标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接近传感器 16通过线路向路障升降柱发送脱杆信号。路障设备接收该脱杆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待确定闸杆2处于脱杆状态后,便上升至地面以上的预设位置,以对车辆进行阻挡,可有效防止车辆强行通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道闸,该道闸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闸杆防护机构1、闸杆2和机箱3,闸杆防护机构1可转动地设置在机箱 3上。

其中,机箱3包括:机箱壳体,位于机箱壳体内的处理控制单元、传动单元;传动单元的输出轴与闸杆防护机构1的壳体11连接。

关于传动单元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一种示例,传动单元包括:与处理控制单元电性耦接的电机;套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齿轮;与主齿轮啮合的副齿轮;套设在副齿轮内,并穿过机箱壳体与壳体11连接的输出轴。

在基于上述结构的传动单元的前提下,为了便于壳体11与传动单元的输出轴连接,如附图1、附图3及附图6所示,壳体11的中间板体111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18,连接件18与机箱3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

其中,连接件18可采取焊接的方式或螺钉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1的中间板体111外壁上。基于螺钉连接具有便于更换连接件18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另外,连接件18可与机箱3的传动轴螺纹连接或采用螺栓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闸杆2为直杆类型的闸杆。

进一步地,如附图2所示,闸杆2包括:大径部201,与大径部201连接的小径部202;小径部202容纳于闸杆防护机构1的闸杆夹持件12内,并与壳体 1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通过如上设置,便于闸杆2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大径部201的外径大于小径部202的外径。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