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稳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6226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铁路轨道稳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捣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轨道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有碴铁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铁路碴颗粒分布不均衡,需要进行清筛和捣固,使轨道的尺寸正确。在清筛和捣固后,轨道碴颗粒之间松散度大,道床阻力不足、稳定度低,因此需要使用轨道稳定车,模拟列车对轨道的作用,人为的使轨道下沉增加轨枕和道床之间的粘着力从而增加轨道的阻力与稳定性。轨道稳定车包括主车架和通过可伸缩油缸与主车架底部相连接的稳定装置。
[0003]现有稳定装置中,设置有产生激振力的激振器,现有的两轴激振器设置同一竖直面内,两轴激振器具有两个第一激振轴和第二激振轴,设置在第一激振轴上的激振块和第一齿轮,置在第二激振轴上的激振块和第二齿轮,第一激振轴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驱动啮合的第二齿轮,齿轮带动激振块转动,激振块将惯性力通过激振轴传递出去,因此稳定装置产生相对于轨道的激振力。
[0004]然而,现有稳定装置激振器垂直分布,激振器质心高度距轨面距离大,致使稳定装置高度较高,对道床稳定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轨道稳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稳定装置激振器垂直分布,致使稳定装置高度较高,对道床稳定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轨道稳定装置,主车架、激振部件、箱体和驱动马达;
[0007]所述箱体通过可伸缩油缸与所述主车架底部相连接;所述激振部件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其中,所述激振部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动轴、第二激振轴和第三激振轴;
[0008]所述主动轴、所述第二激振轴和所述第三激振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的相对前、后壁上,且所述主动轴位于所述第二激振轴和所述第三激振轴之间的上方;
[0009]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激振轴上的第一偏心块,和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三激振轴上的第二偏心块;
[0010]所述主动轴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下转动;所述主动轴通过齿轮带动所述第二激振轴转动,所述第二激振轴通过齿轮带动所述第三激振轴转动,当所述第一偏心块和所述第二偏心块的摆向均位于水平方向上时,两者的摆向同侧,当所述第一偏心块和所述第二偏心块的摆向均位于竖直方向上时,两者的摆向相反。
[0011]进一步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上;
[0012]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激振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0013]第四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三激振轴上,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激振轴和第三激振轴水平设置,所述主动轴至所述第二激振轴的距离和所述主动轴至第三激振轴的距离相同。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直径相同。
[001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前、后壁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一通孔、相对的两个第二通孔和相对的两个第三通孔;
[0017]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相对的两个第一通孔内的轴承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0018]所述第二激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相对的两个第二通孔内的轴承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0019]所述第三激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相对的两个第三通孔内的轴承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三通孔。
[002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外壁上、且第一通孔外侧,还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主动轴延伸至所述法兰的外侧;
[0021]所述箱体的外壁上、且第二通孔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法兰;
[0022]所述箱体的外壁上、且第三通孔外侧,还设置有第三法兰;
[0023]其中,所述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外侧还设置有端盖。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激振轴上还固定套设有第三偏心块;
[0025]所述第三激振轴上还固定套设有第四偏心块。
[002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马达通过万向轴连接至所述主动轴,以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所述前、后壁上的两组行走装置,每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连接座、两个行走轮、以及水平加紧油缸;
[0028]所述两个连接座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下部的两端,且所述两个连接座中均设有沿所述侧壁方向延伸的通孔;
[0029]所述水平加紧油缸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连接座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行走轮的轴铰接。
[003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还设有用于夹紧铁轨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臂,所述夹紧臂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夹紧臂开合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铰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夹紧臂的另一端铰接有夹紧轮。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轨道稳定装置,通过在铁路轨道稳定装置中平行的设置主动轴、第二激振轴和第三激振轴,并且主动轴位于第二激振轴和第三激振轴之间的上方,将第一激振块固定设置在第二激振轴,第二激振块固定设置在第三激振轴上,实现三轴传动的激振部件,降低激振器质心距轨面的高度,稳定装置高度降低,使得等功率下产生的激振力对道床的稳定效果更明显;使稳定装置箱体高度减小,易于安装、布置。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33]图2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激振部件的立体图;
[0034]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激振部件状态一的主视图;
[0035]图4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激振部件状态二的主视图;
[0036]图5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二的激振部件立体图;
[0037]图6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箱体立体图;
[0038]图7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0039]图8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二万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激振部件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激振部件状态一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激振部件状态二的主视图。
[0041]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包括:主车架、激振部件1、箱体2和驱动马达;箱体2通过可伸缩油缸301与主车架底部相连接;激振部件I安装在箱体2内;具体的,图2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轨道稳定装置实施例一的激振部件的立体图,请参考图2,其中,激振部件I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动轴11、第二激振轴12和第三激振轴13 ;主动轴11、第二激振轴12和第三激振轴1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2的前、后壁上,且主动轴11位于第二激振轴12和第三激振轴13之间的上方;固定套设在第二激振轴12上的第一偏心块121,和固定套设在第三激振轴13上的第二偏心块131 ;主动轴11与驱动马达连接,用于在驱动马达的驱动下转动;主动轴11通过齿轮带动第二激振轴12转动,第二激振轴12通过齿轮带动第三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