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膜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4387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覆盖膜冲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盖膜冲压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覆盖膜冲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而传统的通过手工的方式对覆盖膜进行冲压的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覆盖膜的生产制造中,需要对覆盖膜进行冲压工艺处理,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摆放的方式将覆盖膜移动至冲压机上进行冲压,完成冲压后再通过人工进行冲压效果的检测。一方面,工人在长时间的冲压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疲惫感,从而造成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每个工人都存在个体差异性,从而在摆放过程中存在差异,由此造成覆盖膜冲压的位置的不同,不能形成标准化生产。再者,由于覆盖膜为整卷的软性材料,在冲压过程中覆盖膜容易发生位置偏移,从而使冲压的良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覆盖膜冲压机,从而实现覆盖膜自动化冲压处理,由此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冲压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覆盖膜冲压机,包括:基座、拆卷机构、复卷机构、覆盖膜输送机构及冲压机构,所述覆盖膜输送机构与所述冲压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拆卷机构与所述复卷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冲压机构的两侧;

所述基座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条依次间隔排列的支撑杆;

所述覆盖膜输送机构包括驱动部、与所述驱动部驱动连接的传送轴、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所述传送轴与所述第一夹紧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紧 部通过所述传送轴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刚性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夹紧部包括第一上夹紧块及与所述第一上夹紧块配合的第一下夹紧块,所述第一下夹紧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配合的凹槽,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凹槽上;

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冲压部、校准部及检测部,所述校准部设于所述冲压部的冲压端上,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冲压部的输出端上;

所述校准部包括第一校准相机及第二校准相机,所述第一件校准相机与所述第二校准相机沿传送方向相互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夹紧部设于所述冲压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夹紧部设于所述冲压机构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拆卷机构包括上料驱动电机与所述上料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上料转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复卷机构包括下料驱动电机与所述下料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下料转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部为驱动马达。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部为检测相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覆盖膜冲压机实现对覆盖膜进行自动冲压操作,从而减少了人工成本,大大的提高效率。而且在冲压前可以对覆盖膜的冲压位置进行自动校准操作,从而保证了冲压的精度,在完成冲压后可以对覆盖膜进行冲压检测,由此提高了产品的生产合格率,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使覆盖膜在冲压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大大提高冲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覆盖膜冲压机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覆盖面冲压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覆盖膜冲压机10的结构图。一种覆盖膜冲压机10,包括:基座100、拆卷机构200、复卷机构300、覆盖膜输送机构400及冲压机构500,覆盖膜输送机构400与冲压机构500安装于基座100上,拆卷机构200与复卷机构300分别位于冲压机构500的两侧。

如图2所示,基座100上设有支撑架110,支撑架110包括多条依次间隔排列的支撑杆120。

请再次参阅图1,拆卷机构200包括上料驱动电机210与上料驱动电机210驱动连接的上料转动轮220。

复卷机构300包括下料驱动电机310与下料驱动电机310驱动连接的下料转动轮320。

要说的是,上料转动轮220用于安装覆盖膜,通过上料驱动电机210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覆盖膜的上料操作。同理,下料转动轮320用于回收完成冲 压处理的覆盖膜,通过下料驱动电机310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收料操作。

拆卷机构200与复卷机构300分别设于设备的两端,通过覆盖膜20进行连接。

请结合图1与图2所示,覆盖膜输送机构400包括驱动部410、与驱动部410驱动连接的传送轴420、第一夹紧部430及第二夹紧部440,传送轴420与第一夹紧部430传动连接,第一夹紧部430通过传送轴420与第二夹紧部440刚性连接,第一夹紧部430与第二夹紧部440结构相同。第一夹紧部430设于冲压机构500的一端,第二夹紧部440设于冲压机构500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部410为驱动马达。

要说明的是,由于覆盖膜为软性材料,通过第一夹紧部430与第二夹紧部440对覆盖膜两端进行夹紧,拆卷机构200与复卷机构300分别在冲压机构500两端对覆盖膜有力的相互作用,从而使覆盖膜处于张紧的状态,使其在冲压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第一夹紧部430包括第一上夹紧块431及与第一上夹紧块431配合的第一下夹紧块432,第一下夹紧块431上开设有与支撑杆120配合的凹槽433,支撑杆120穿设于凹槽433上。

关于覆盖膜输送机构400,要说明的是,当拆卷机构200进行转动上料的同时,第一上夹紧块431与第一下夹紧块432相互配合从而对覆盖膜进行压紧,同理,第二夹紧部440也相应的对覆盖膜进行压紧。完成压紧后,通过传送轴420的传动使第一夹紧部430进行移动,由于第一夹紧部430与第二夹紧部440刚性连接,所以第二夹紧部440也相应的进行移动,从而完成对覆盖膜进行传送。

请再次参阅图2,基座100上设有支撑架110,支撑架110包括多条依次间隔排列的支撑杆120,第一下夹紧块431上开设有与支撑杆120配合的凹槽433,支撑杆120穿设于凹槽433上。此种结构设计巧妙,由于覆盖膜为软件材料,多条支撑杆120所形成的支撑架110既可以对覆盖膜起到支撑的作用,且多条支撑杆120间隔排列又可以形成冲压空间,不但如此,支撑杆120穿设于凹槽433,可以防止第一夹部430及第二夹紧部440对覆盖膜进行夹取时受到支撑杆 120的干涉,一举三得。

请结合图1与图3所示,冲压机构500包括:冲压部510、校准部520及检测部530,校准部520设于冲压部510的冲压端上,检测部530设于冲压部510的输出端上。

校准部520包括第一校准相机521及第二校准相机522,第一件校准相机521与第二校准相机522沿传送方向相互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检测部530为检测相机。

要说明的是,校准部520采用第一校准相机521与第二校准相机522对冲压位置进行成像处理,将收集的数据反馈到覆盖膜输送机构400处,覆盖膜输送机构400根据校准部520的数据对冲压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覆盖膜的冲压位置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校准相机521与第二校准相机522对覆盖膜的冲压位置进行监控调整,而且第一校准相机521与第二校准相机522相互对称设置,从而确保了覆盖膜的的冲压位置,由此完成冲压前的自动校准。

完成冲压处理后,复卷机构300进行收料操作,检测部530在覆盖膜20通过的同时,对冲压位置进行成像处理并与电脑系统上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对冲压后的覆盖膜进行检测,保证了冲压的合格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产品的收料要求对复卷机构300进行更换调整,当需要对加工的覆盖膜进行复卷收料时,设备安装复卷机构300进行复卷收料处理;当需要对加工的覆盖膜进行成片切割下料时,只需要更换安装现有的一些切割设备对加工产品进行切割处理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覆盖膜冲压机实现对覆盖膜进行自动冲压操作,从而减少了人工成本,大大的提高效率。而且在冲压前可以对覆盖膜的冲压位置进行自动校准操作,从而保证了冲压的精度,在完成冲压后可以对覆盖膜进行冲压检测,由此提高了产品的生产合格率,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使覆盖膜在冲压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大大提高冲压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 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