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拆卸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555阅读:27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拆卸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损拆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轴承拆卸分为:敲击法、拉出法、推压法和热拆法。

敲击法中的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伤轴承。

拉出法是采用专门的拆轴承的工具“拉马”,拉马的两脚之间的弯角是向外张开的,在拆卸轴承内圈时,拉马的两脚之间弯角应该是反向的,这个弯角是要保证向内的,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操作工再将丝杆对准轴的中心孔,轻轻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这种方案拆卸轴承效率较高,但是稳定性不好,常常出现丝杆歪斜或者拉钩与轴承的受力情况不均匀而造成轴承损伤,无法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均属于有损拆卸方法。

大型轴承通常采用加热法进行拆卸,即通过对轴承内环迅速加热,使得轴承内环受热膨胀,从而使轴承和轴的配合形式变为间隙配合,从而完成轴承的无损拆卸。但该方法仅适用于可拆卸的滑动轴承,而对不可拆卸的滚珠轴承则不适用,因为感应加热会对整个轴承进行不必要的加热,严重时会导致轴承结构件退火,降低轴承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且适用各种滚珠类、滑动类轴承的轴承拆卸工装。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拆卸工装,包括滑块底座以及两个内环滑块;所述滑块底座包括前端夹持部以及后端滑块安装部;所述前端夹持部由相互平行且之间具有距离d的两个夹持块组成且两个夹持块均为台阶状从而形成了与内环滑块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滑道;d与安装待拆卸轴承的转轴直径相适配;

所述后端滑块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滑道的末端,其为一个用于放置两个内环滑块的凹孔;

所述内环滑块包括基体,基体上开设有半圆形缺口,且基体上沿半圆形缺口方向设置有半圆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放置在凹孔内的内环滑块在拆卸轴承时出现滑落的现象,所述两个夹持块上在靠近所述凹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方向与滑道的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放置在凹孔内的内环滑块在拆卸轴承时出现滑落的现象,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所述滑道末端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基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四个通孔相适配的螺纹孔。螺钉依次穿过通孔、螺纹孔将内环滑块固定在所述凹孔内。

为了方便加工,所述基体为矩形,所述凹孔为矩形。

实际生产中为了扩展本轴承拆卸方案的应用,针对某些领域(如电机等永磁体)的特殊情况,拆卸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磁力的干扰,因此滑块底座以及两个内环滑块材料均选用1cr18ni9ti防磁不锈材料加工成型,可以起到防磁的效果,把磁力影响消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两个可拆卸的内环滑块与滑块底座相配合设计出的结构简单的轴承拆卸工装,实惠耐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体积轻巧,十分适合施工现场轴承的拆卸时使用。

2、本发明中的两个内环滑块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曲率半径的半圆形凸起,从而可适应于多种不同直径的轴承拆卸。

3、本发明的拆卸工装采用1cr18ni9ti防磁不锈材料,使工装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4、本发明采用推压法,这一方法采用压力机来对振动电机的轴承进行推压,这一操作工作是非常平稳可靠的,而且还不会对轴承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拆卸工装的三维视图。

图2为本发明拆卸工装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拆卸工装的剖视图。

图4为内环滑块的主视图。

图5为内环滑块的侧视图。

图6为滑块底座的主视图。

图7为滑块底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滑块底座、11-前端夹持部、111-夹持块、112-滑道、113-矩形槽、12-后端滑块安装部、121-凹孔、2-两个内环滑块、21-基体、22-半圆形缺口、23-半圆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一种轴承拆卸工装,其基本结构是:

包括滑块底座1以及两个内环滑块2;

如图4和图5所示,滑块底座1包括前端夹持部11以及后端滑块安装部12;前端夹持部11由相互平行且之间具有距离d的两个夹持块111组成且两个夹持块均为台阶状从而形成了与内环滑块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滑道112;d与安装待拆卸轴承的转轴直径相适配;

后端滑块安装部12设置在所述滑道112的末端,其为一个用于放置两个内环滑块的凹孔121;实际生产中为了便于加工和起到防磁的效果,凹孔121为矩形且滑块底座采用1cr18ni9ti防磁不锈材料加工成型。

如图6、图7所示,内环滑块2包括基体21,基体21上开设有半圆形缺口22,且基体21上沿半圆形缺口22方向设置有半圆环形凸起23。实际生产中为了便于加工和起到防磁的效果,基体21为矩形并采用1cr18ni9ti防磁不锈材料加工成型。

由附图以及上述文字描述可以很清楚的知晓,两个内环滑块可合并为一个下端面为正方型,凸台为圆形环型的滑块。

为了避免放置在凹孔内的内环滑块在拆卸轴承时出现滑落的现象,本发明提供了两种限位方式,第一种,所述两个夹持块11上在靠近所述凹孔121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矩形槽113,所述矩形槽113的方向与滑道112的方向相互垂直。通过使用一般的矩形键即可限制两个内环滑块使其无法脱落。

另外一种方式,所述滑道112末端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基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四个通孔相适配的螺纹孔。螺钉依次穿过通孔、螺纹孔将内环滑块固定在所述凹孔内。

使用方法

通过以上对工装结构的介绍,现对该工装的使用方法进行一下阐述:

1、先将一个内环滑块通过滑道安装至凹孔内;

2、然后通过插装的方式,将安装有一个个内环滑块的滑块底座插在一个待拆卸轴承的转轴上;

3、将另一个内环滑块通过滑道安装至凹孔内,从而两个内环滑块合并,两个半圆形凸起形成一个整圆环凸起,并将其靠近待拆卸轴承的内圈。

4、通过放置两个矩形键在所述矩形槽内或者通过螺钉对两个内环滑块进行限位;

5、将两个等高的支撑体并排放置在压力机底座上,高度原则上高于转子轴长50mm,将前3步中部件驾于两个支撑体上,要求压力机着力点在轴的中心上,用压力机压轴使转子轴与轴承分离,完成轴承的拆卸。

通过使用该工装进行的轴承拆卸作业,轴承损伤率低于0.15%,并且整个拆卸过程拆卸难度小、安全可靠性高,普通工人经培训后即可独立操作,工装制作价格低廉,工装以及拆卸方法灵活性高。

并且该工装适用于各种滚珠类、滑动类轴承,其包括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滚针轴承、调心球轴承、推力球轴承、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双列角接触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拆卸工装。该工装包括滑块底座包括前端夹持部以及后端滑块安装部;所述前端夹持部由相互平行且之间具有距离D的两个夹持块组成且两个夹持块均为台阶状从而形成了与内环滑块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滑道;D与安装待拆卸轴承的转轴直径相适配;后端滑块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滑道的末端,其为一个用于放置两个内环滑块的凹孔;内环滑块包括基体,基体上开设有半圆形缺口,且基体上沿半圆形缺口方向设置有半圆环形凸起。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滚珠类、滑动类轴承的无损拆卸作业,通过使用拆卸工装支承轴承内圈,同时对轴施加压力,使轴与轴承分离,全过程仅轴承内环受力,保证轴承其他部分不受力从而实现轴承无损拆卸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谢宗晟;张杰;马冀;刘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